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430章

悍臣-第430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府,保国公朱永占据了总兵府,他是这次征剿大军的统帅,那年轻的宣府总兵在他面前,什么都算不上。

“国公爷,这王周已经摆明车马要反朝廷,这个时候,咱们最好是坐山观虎斗。”年轻总兵郭淮看过信之后小心谨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是保国公旧部的门生,在师爷面前,说话自然得谨小慎微。

且不说朱永是当朝保国公,就算朱永不是保国公,对自己师爷不敬,也是会让军中袍泽笑话的。

师父虽然战死多年,但依然是他的师父。以前只是没有机会当面跟师爷对话,现在有了,应有的恭敬自然应该有。

朱永又将手中另外一封信递给了郭淮:“先别急着下定论,看完这封信再说。”

看完之后,郭淮一脸狐疑,他有些糊涂了,因为信上的内容,因为王周和马璁两个人的态度。

“这。。。”郭淮挠着脑袋道:“公爷见谅,末将愚钝,实在看不懂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永淡淡道:“王周说请宣府大军配合作战,需要的人手是十万。我宣府现在能够用的兵马,正好是十万。”

郭淮马上道:“公爷,您是不是算错了,现在宣府可是足足有二十三万兵马的。”

朱永冷哼道:“本公还没有老糊涂,宣府可战之兵,大部分都被张安带到了辽东,你这二十三万,不过是东拼西凑出来的。可战之兵,除了原来的宣府老卒,没几个有用的。”

郭淮立马认错:“是,是末将疏忽了。不过公爷,这王周摆明旗帜造反,怕是有些不对劲啊!”

朱永道:“本公认为不对劲的,可不是王周那小子,老夫觉得不对劲的,是马璁那小子。按理来说,他既然已经跟王周撕破脸皮了,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帮王周说话,除非。。。”

“除非什么?”郭淮也隐隐猜测到了一些东西,不过他没有明说。

“除非他们是一起商量好的,给鞑靼人挖一个坑,让这些野心勃勃的鞑子自己往里面跳。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这躺在床上还不消停的张文轩,可是又狠狠的耍了一把天下人。”朱永猜测道。

601。第601章 :出不出兵

郭淮吓得心惊肉跳。

他不知道朱永的猜测是否正确,但他知道,如果事情真的如朱永所言,那么张儒的谋略,就真的足以让所有人都佩服和敬畏了。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躺在病床上的,他没有苏醒,却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好了,对上这样的人,不死也得脱层皮。

当然,他不是畏惧,毕竟他没有跟张儒为敌。

马上,他就想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到底出不出兵?

出兵的话,万一是圈套,十万大军的折损,这种数目谁都担待不起。

不出兵,玩意真的猜测准备,让张儒麾下十多万大军全部死在鞑靼铁蹄之下,有朝一日张儒苏醒,又将如何面对?

他考虑的问题,正好是朱永在考虑的问题。

“那。。。公爷,咱们出兵吗?”郭淮试探性的问皱着眉头一言不发研究地图的朱永。

朱永用毛笔在地图上画着,很快,一个大致图形就被他画出来了,他看着图形沉吟半晌,仔细思忖之后,忽而眼前一亮。

随即,他马上重重的将毛笔杵在地图上,一幅好好的地图瞬间就被他毁得面目全非。

对此次毫不在意的朱永站起来从令签盒里面抽出一根红色的令签:“传我将令,马上抽调十万大军驰援新河口。”

“敢问国公,此番主将是何人?”郭淮希望自己是主将,不过自己对张系人马并非太熟悉,反而隐隐有敌意,他担心保国公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朱晖!”果然,朱永并没有给郭淮这个机会。

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他自然不愿意把机会给别人,这也是一个很容易就丧命的机会,他不愿意去祸害别人。

这么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堵住朝中某些人的嘴。

毕竟现在朝中局势十分不明朗,那帮文人大肆攻讦,靠的还是内阁几位阁老的苦苦支撑。

称病不朝的刘健重新回到朝堂上,御马监萧敬率领的数万人马便成了内阁手中的利器。

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被下了大狱,锦衣卫昭狱之中,他有一间独立的房间。天子近卫,皇帝不信任的话,他什么都不是。

但是锦衣卫不同,锦衣卫听从他的命令。这样一来,他的脑袋才能暂时寄存在脖子上。

皇帝称病,每次上朝的时候都是一帮文官在打嘴仗,那些勋贵侯爵基本上都被朱永调到了前线,蓟镇、宣府、山西、榆林各地都分布了不少侯爷。

郭淮眼中闪过一抹失望,这一细微的变化让朱永捕捉到了。

他出言安抚道:“广之,此番不让你带兵出征,是还有任务交给你做。”

郭淮眼前一亮,问道:“敢问公爷是什么任务?”

朱永目光翟翟:“你现在马上带兵前往榆林、哈密调兵,征集三十万大军火速驰援大同。”

“这。。。”郭淮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搞不懂国公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永解释道:“这次大战,面对的是三十万鞑子,不管这些鞑子是不是久经战阵之辈,都不可小觑。一味守成是不行的,这次,正是我大明扬国威的时候,我们要争取主动出击,不给鞑子一点机会。”

郭淮更是疑惑不解了,大明战马本就欠缺,骑兵根本比不上草原上的骑兵,对垒的话难道是让这些边军去送死?

先帝夸赞朱永乃是老成持重之将,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

朱永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事实上,他就算解释,郭淮也不一定听得懂。

“去吧!”两个铿锵有力的字从朱永牙缝中吐出,然后他就开始拿出一幅新地图研究。

上面既然已经做出了出兵的决定,势必有自己的想法,他只是一个将,执行命令是他的天职。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士兵还是十分有觉悟的。

郭淮马不停蹄派人前往榆林、甘肃、哈密等地调兵,朱永这边的奏报也马不停蹄的送往京城。

现在,整个京城都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万安党羽开始大肆攻讦朝臣,数日之内,已经有十多人下了锦衣卫昭狱。

只不过锦衣卫被天门九卫的人监管之后,谁都不知道昭狱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不管是谁,一律不得探视。

被抓的官员死活不知,外面的人也不敢擅自闯进锦衣卫昭狱之中。

而且昭狱的守卫全部换了人,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有人放了暗子的可能。天门九卫训练出来的人,脱胎东西二厂,全部都是阉割之人,但是他们每一个都武功高强。

这些人是绝对忠于皇帝的存在,谁也无法从他们口中打探出什么消息。

就连宫中萧敬的人,也难从这些人口中问出什么来,凡是有人打探消息,第二天都会消失,说不定什么时候尸体就会出现在哪个不知名的乱葬岗上。

宫中的朱佑樘当下很忧郁,几次三番乔装之后要去探望张儒,都被挡了回来。头几次是苏七七和江采薇两个没有好脸色的女子将他拦住,后面几次则是一脸阴鸷的范无咎将他拦住。

这天底下,敢数次拦截皇帝的人,只怕除了定边侯府的人之外,再没几个了。

偏偏面对这些人,他无法发怒,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疏忽大意,张儒不会因为汪直的埋伏而昏迷。

连他这个皇帝都只知道张儒在接受秘密治疗,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那座神秘的大宅子里,好像隐藏着无数秘密,让人忍不住想要窥探。然而冰冷的绣春刀,又让想要窥探的人不得不将脑袋收回来。

“陛下何苦忧心,虎哥吉人自有天相,陛下保重龙体才是最紧要的。为了大明的江山,陛下已经付出了所有,如今天下承平,陛下又何苦杞人忧天。”张窈夭一边为朱佑樘按摩脑袋一边道。

朱佑樘眼睛微眯:“天下太平?朕的好皇后啊,你是不知道,现在朝堂上已经快要闹翻天了,他们就差没有联名上书让朕禅位了。”

张窈夭目光中闪过一抹煞气:“臣妾倒要看看谁敢!”

602。第602章 :搞不懂

张窈夭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让朱佑樘感到十分诧异,印象中自己的皇后是那种知书达理的人,从来不会做出如今这副模样。

“窈夭,有些事不需要你管,朕自己能够管好。大明立国百年,从未出现过后宫干政的事,朕不希望在朕的手上,便破了戒。”朱佑樘温声道。

大明立国百年,从未出现过后宫干政的事,而今他的身体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他这话,也有敲打张窈夭的意思在其中。

历朝历代,不少王朝都有后宫干政的事情发生,唯独大明没有。

张窈夭有两个弟弟,而且张窈夭读过书,不是那种没有才能的女子。给张窈夭一个机会和平台,谁能知道是否大明能够出现一个武后一般的人物。

谁都没法担保,所以朱佑樘希望自己的话能够给张窈夭一种警示。

张窈夭明白丈夫的意思是什么,入宫以来,丈夫便是她的天,任何威胁到丈夫的人,都会成为她的敌人。

包括她的两个弟弟。

“陛下放心,臣妾知晓。”张窈夭很听话的道。

嘴上是这么说,她自己也没法保证自己能够做到自己的承诺。

因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她说不得就得挑起重担。

至于身后之事,不是她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陛下,下臣有事禀报。”萧敬佝偻着脊背出现在二人视线中。

朱佑樘蹙眉问道:“什么事?”

夫妻温存的时候,他最讨厌别人打扰。以前覃吉知道这一点,后来的汪直李广都知道这一点,现在的萧敬同样知道这一点。

萧敬迈着小碎步走到朱佑樘面前,将一封封了火漆的信件交到了朱佑樘手中:“前线急报。”

说完,他就倒退着走出了东暖阁。

朱佑樘面色凝重,打开信件之后没有避讳张窈夭,直接展开信纸开始看。

看完之后,他的脸上的凝重之色更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之间保国公会写这样一封信回来?

信上的意思很明显,保国公朱永希望朝廷的调遣京中三千、五军、神机三大营共计五万人马前往宣府边城居庸关。

朱永没有明说到底为什么要调集三大营,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这三大营五万人能够左右战局。

信件的第二页,朱永还详细写明了他的兵力部署,包括前往榆林、固原、哈密等地调兵的军令都在其中。

张窈夭也不可避免的看到了这些内容,她很是不解的问:“这保国公到底是要干什么?闹出这么大的阵仗,难道是要进行国战?”

朱佑樘深以为然道:“这次的阵仗弄得这么大,估计是要有大动作了。可三答应是保卫京畿的最后力量,保国公不可能不知道。这要是一下把京城的人马抽调一空,京城的防守力量,就不足了。”

张窈夭问道:“陛下倒是是怎么想的?”

朱佑樘道:“朕得好好想想才行,三十万鞑靼大军不容小觑,可京城也不能不保。”

十二团营一共才不过十万人马,算是大明所有军队里面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也是大明最后保命的底牌。一旦十二团营离开一半,兵临城下之日,便是大明亡国之时。

他是大明的皇帝,这个问题容不得他不考虑。

丈夫思考的时候,张窈夭没有打扰,等了一阵,见朱佑樘没有搭理自己的意思,她便蹑手蹑脚的离开了东暖阁。

亲手送上一碗银耳莲子羹之后,张窈夭再次离开了东暖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