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404章

悍臣-第404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蹑手蹑脚接近,侧耳倾听,才发现原来牟斌口中嘟囔的是:“张文轩可不好杀啊,这要是失败了,我的家人该怎么办啊!唉。。。盼着万大人能够成功吧!这样也好让我落个心安。”

那偷听的人心中冷笑:你牟文远还想要个心安,真要是要个心安的话,你就不该背叛你的侯爷。

不过站在不同的立场,而且又是偷听,他自然不可能站出来指摘牟斌的不是。

只是这个出身东厂的高手,在心里已经将牟斌看得低人一等了。

自古以来,凡是墙头草,一般都不会为人喜欢。即便牟斌的倒戈情有可原,在这些江湖汉子眼中,也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看到牟斌已经在系裤腰带了,那人马上飞快离开,朝其他几人点了点头之后,几人迅速分散,然后各自保持距离继续跟着牟斌。

他们的跟随,就是为了保证牟斌不通风报讯。

牟斌好像根本就没有通风报信的打算,依然保持着惆怅的神情,回到家中之后进入卧房倒头就睡。

其实他并没有睡着,既然已经跟张儒通了气,他也就放心了不少。至少万安不知情,那么他的家人不会有事。

此时此刻,牟斌想的是,到底是谁将自己那个外室的存在宣扬出去的。

551。第551章 :谋划1

牟斌养外室,知道的人在极少数,除了身边的心腹手下,其他人不太可能知道他养了外室。 %%%%e%%f%%%%e%%f%d

当然,也不排除如张儒一般的权贵,在某些地方放了人,碰巧就知道了他养外室的事情。

两种可能在他脑海中交织,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最后也没弄出个结果来。

弘治九年很快就要过完了,皇帝朱佑樘的身体在李老头的调理下渐渐好转,他现在基本上不过问朝中之事,只是每天没事就溜溜鸟,顺便跟儿子朱厚照玩一玩。

朝中大小事务,都是交给了内阁,偶尔有什么内阁拿不准的事,才会经过张儒的手送到他的案前。

这本来是司礼监汪直的任务,如今换了一个人,这让汪直很是不心安。

这日,离大年三十还有五天,汪直碰巧遇到了送奏折进宫的张儒,他躬身问好之后有意无意的道:“侯爷每日不得空闲,些许小事何必事必躬亲,这种事,交给杂家手下的人办便好了。”

张儒故作姿态的叹了口气:“唉。。。没办法,谁让我天生就是个劳碌命呢!汪公公大可不必如此谦恭,你我之间,何必有这么多客套。你是知道我的理想的,我也知道你一定会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前进。”

汪直不明其意,笑道:“那是自然,侯爷的宏图伟业,杂家哪怕只下过一点力,侯爷也定不会忘了杂家苦劳的。陛下现在是越来越不相信身边的人了,也就是侯爷,还能得到陛下的信任。真不知道以后,杂家和手下的小的们该怎么过活。”

张儒宽慰道:“汪公公大可宽心,陛下若是不信你,怎会继续把你留在身边。御马监司礼监东厂俱在你手,你若是有什么贰心,第一个倒霉的可就是陛下。你是内臣,内臣比我这个外臣要得圣心一些。”

客套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朱佑樘现在只相信寥寥数人,天门九卫那些活着的老家伙自然在此行列,皇后张窈夭也是一个,剩下的人里面,除了李老头,他只信张儒和李东阳。

这二人都是外臣,而且跟其他人的身份完全不同,都是在朝中有一定权势地位的。前者掷臂一呼军中百万将领至少有一半会云集响应,后者暂时无太多门生,和他交好的内阁大臣却门生遍及天下。

一个能指挥武将催营拔寨,另一个能指挥文官指点江山,此二人若是不能得到皇帝的绝对信任,那根本活不长。

汪直心里打着小算盘,跟张儒又寒暄了几句之后,便恭敬的站在一旁,目送张儒远去之后,他才挺直腰板,意味深长的看着张儒的背影。

东暖阁内,身体已经大好的朱佑樘斜躺在软塌上,老李头半眯着双眼在一旁的躺椅上打盹,张儒进来成功的吵醒了朱佑樘,却没能吵醒假寐的老李头。

张儒也不避讳,将奏折往桌上一放之后,便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端起茶水一通灌:“佑樘,情况有些不妙。”

朱佑樘轻笑道:“虎哥就别诉苦了,你也不看看我现在身体是什么状况。这满朝文武,心怀鬼胎的不在少数,要做到上下一心极为困难。哪怕是国破家亡之时,也不过是一部分主战一部分主和而已。就有劳虎哥你多费心了,这朝廷,交给你,朕放心。”

张儒道:“你可别想着偷懒,你要我带兵打仗不是问题,要我勾心斗角我也算行家里手。可你要让我治理朝政,我还真不是那块料。不说别的,就朝中那些倚老卖老的老臣聒噪的声音,有时候我就恨不得跳起来给他们两巴掌。”

朱佑樘道:“你就不要推脱了。”

张儒半真半假的看着朱佑樘的眼睛道:“一定要把我推到群臣对立面,最后闹个身败名裂,你才心甘?”

朱佑樘急道:“虎哥,你可千万别乱想,如果你不愿意处理那些琐事,我自己处理就行。”

张儒叹了口气:“唉。。。都说当皇帝好,可谁知道当皇帝的苦恼。佑樘,你我兄弟这么多年,彼此信任彼此帮助,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我就没有你的此刻。唇齿相依的道理,你我都明白,可你不得不为了江山和身后事算计与我,我也不得不为了身边的人身家性命而锱铢必较。

你跟我说句实话,这次我回京,你装病将一切都交给我处理,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都说圣心难测,即便张儒跟朱佑樘是从小到大的朋友兄弟,张儒依然有些心里没底。

他在福州做那么多准备工作,又何尝不是在防着这位看上去对自己极为信任的大明皇帝。

朱佑樘道:“虎哥,老弟跟你说句实话,为帝王者,无防人之心,皇位坐不稳当。你在福州的时候,我的确怀疑过,我害怕。从小到大,你的表现都很完美,我是一个躲在你背后的小弟弟。

从长远来看,如果你是父皇的儿子,这个皇位,怕是轮不到我来坐。

父皇临死前对几位顾命大臣说若太子可主政,杀张儒以绝后患。

我很害怕,害怕大明真正强大之后,老百姓和百官只知道有一个张文轩,不知道有一个皇帝朱佑樘。

在李师跟我说的时候,我有过要将你彻底按下的想法。不过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我打消了。

我忘不了那个在刺客将刀尖插过来的时候将我一把推开的虎哥,忘不了那个捂着腹部伤口依然口呼佑樘快走的虎哥,更忘不了那个在母妃惨死之后拍着我的肩膀说没事有我在的虎哥。

所以我拒绝了李师的提议,选择相信虎哥。

这次回京,比我想象的要早一些,但是我没有半点不高兴。如果不是虎哥及时回来,恐怕朝中早已乱成一锅粥了。听神医说,要不是虎哥阴差阳错让他扎错了地方,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让我醒过来。

所以,你不回来,我信你,你不回来,我依然信你。”

张儒听罢,久久不语。

彼此之间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交流了,陡然这么一交流,他突然感慨良多

552。第552章 :谋划2

小时候彼此之间的交流要多一些,渐渐的成长之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身份也变得不同了。 张儒不可能找朱佑樘诉说心事,朱佑樘也不方便找张儒说一些心事。

朱佑樘的话,又让张儒回忆起了过往的种种,想想小时候,整天都在防备中度日,整天都在惴惴不安。现在想来,那段日子貌似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最为轻松的时光。

反倒是长大之后,太多的尔虞我诈,太多的勾心斗角,让彼此之间都变得生分了不少。

张儒感慨道:“有你这句话,就算虎哥将来死在你手上,也心甘情愿。”

说完,他站起来作势欲走。

“虎哥。”朱佑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那你能否跟老弟说说,这些年你在福州,又是否对老弟我有所防备?”

张儒身子微微一顿,转头道:“有!”

朱佑樘自嘲一笑:“哦。。。”

张儒多此一举的解释了一句:“不过我防备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儿子。”

这个时候,如果朱佑樘要误会,解释再多也是徒劳。如果朱佑樘能够理解,不需要任何解释,彼此之间也不会产生嫌隙。

可张儒还是多此一举的解释了一句。

朱佑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朱厚照将来会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可张儒是过来人,他是来自后世的人,他知道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尽管史书上对朱厚照的谥号是明武宗,可从那些卷宗上黑漆漆没有半点感情的字,张儒能够看到很多东西。

朱厚照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只知道凭借自己的喜好做事,能够做到将造反的宁王抓了又放,非要亲自诛杀的皇帝,用昏君二字来形容并不为过。

解释了一句之后,张儒迈开大步离开了东暖阁。

门外两个偷听的小太监,被张儒拉开的门惊了个猝不及防,一看两人的动作就知道二人在偷听,张儒毫不犹豫的对一旁的东厂番子吩咐:“拉出去,砍了。”

那两个东厂番子一阵犹豫,这两人本来就是听从厂公的命令,他们要是没经过汪直的同意就把人给砍了,说不定明天他们的人头也得落地。

可就是这一犹豫,却给他们惹下了杀身之祸。

只见张儒脸色骤变,眼神突然变得凌厉无比,双手呈爪,忽然出手抓住了两个小太监的脖子,只是轻轻一扭,就将两人的脖子给扭断了。紧接着,不等两个东厂番子从惊诧中醒悟过来,他再次欺身而上。

对付这两个番子可不像对付两个小太监那么简单,他们都是练家子,在张儒即将到达面前的时候终于反应过来。

一个双拳盖面,另一个则飞起一脚踹向张儒的下体。

这阴人办事就是比一般人要阴损一些,张儒可不是胯下没把的太监,这一脚要是踢实了,只怕张家连个传宗接代的人都不会有了。

张儒面露狞笑,他怕的就是两个番子不反抗,只要反抗,他总是能找到对付汪直的办法。

正愁没法跟汪直撕破脸皮,让他早一点露出马脚,这机会就送上门来了。

两个番子虽然都是练家子,可在张儒这种可以称得上武道宗师的人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手掌从双拳覆面的番子手肘下伸过去,一拳打在番子的下颚,同时左脚一脚十分准确的踢在那出脚的番子髌骨上。

只听两人同时发出一声惨嚎,然后张儒欺身而上,第一个解决了那个下颚受伤的番子。

剩下那个番子自知不是张儒的对手,开口求饶道:“侯爷饶命,侯爷饶命,小的们也是无可奈何,这都是厂督大人吩咐的。”

张儒停下脚步,看着地上的番子冷冷道:“这话要是给汪直听见了,你说他会不会给你一条活路?”

见张儒貌似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番子不顾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咬了咬牙,翻身从地上爬起,跪在张儒面前磕了三个响头:“请侯爷给小的指一条明路。”

张儒淡淡道:“本侯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为你指点。”

番子在地上磕头不止:“求求侯爷法外开恩,给小的指点一条明路。求侯爷法外开恩,给小的指点一条明路。”

不过十几下,那番子额头已经见血。

去路被拦,张儒低喝道:“好了,别哭哭啼啼的。你要想活下去,就去找萧敬,告诉他是本侯让你过去的。其他的事,你不用管。本侯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