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212章

悍臣-第212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得罪一个贵人。

“孙大人,这事是侯爷吩咐下来的,只要孙大人把事情办好了,往上走一步,根本不是问题。这位老哥应该是渔民里面比较能说得上话的,事情交给你们二位了。”中年人朝太爷拱了拱手。

让薛卵大没想到的是,平日里对任何人都不假辞色的太爷竟然硬是在脸上挤出一个大大的笑:“谢大人放心,这事,包在下官身上。不过要是上头的人责难,还请侯爷代为转圜一二。”

孙江不是不识时务的人,却也不是喜欢冒险的人,有机会他不愿意放过,却也不愿意担风险。

他和薛卵大不同,后者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渔民,他却是在官场待了十来年的官员。

四十一岁才中举人,为官一任,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孙江绝对不想放弃。

站在他对面的人,是锦衣卫一个叫谢仑的千户,可是那人身上,一点都看不出锦衣卫的影子。

谢仑淡淡道:“你放心,只要你确定了自己的立场,侯爷是不会让自己人吃亏的。有钱大家一起赚,往后,说不定还能让你弄个巡抚当当。”

得到了确切答复,孙江心里乐开了花,忙不迭应和:“哎哎,好的,下官明白。”

“明年三月会有第一批木料从辽东过来,在这之前,我的人会配合你召集船匠,招募新兵。”谢仑说完之后,拉着薛卵大离开了县衙。

第272章 :造船练兵3

朝中对张儒的攻讦依然不少,早朝、午朝、开经筵的时候,都会有不开眼的提到张儒开海禁的提议。只要提到这个提议,立马就会遭到朝臣的猛烈抨击。

汪直抓了几个人,丢进昭狱之后没几天就把人给放了。

张儒却不以为意,反正身上已经一身骚了,他倒是不在话那些文官将他骂做天底下第一号奸臣,堪比永乐年纪纲。

文关们也对张儒的厚脸皮服气了,都是读过书的人,偏偏这位爷什么都不怕,你背地里要骂就骂,反正我听不见。你要是敢当着面骂,我就敢当着面打你。

再加上皇帝基本上是在和稀泥,所以一时间,朝臣拿张儒也没什么办法。

南京那位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在天津卫传出朝廷招募水师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才刚过完年,南京魏国公府就派来了使者。

这使者第一个造访的,就是定边侯府。

许是在南京那一亩三分地张狂惯了,这位名叫孙长兴的读书先生将一堆礼物放下之后便指名道姓要见张儒。

因为救了黄图而立功的高隐鹤和被姜伟看重提拔起来的百户张富贵都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一个在孙长兴说完要见张儒几个字之后抬手给了对面文人一个大嘴巴子,另外一个直接伸手推了对方一个趔趄。

孙长兴进入魏国公府之后便没受过这样的屈辱,站稳身形之后,秀白的脸涨得通红,伸出手指着两人破口大骂:“匹夫,安敢欺我!”

那可怜的食指根本就没被两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放在眼里,随着孙长兴的一声惨呼,这位在魏国公府颇受重用的读书先生的手指,瞬间就被不知轻重的张富贵给掰折了。

姜伟很老实,他带出来的张富贵也很老实,可老实人也有自己逆鳞,这逆鳞是谁都不能触碰的。

这位不算胆大包天的百户大人既然敢明知道张峦是国公还敢****,就不怕一个魏国公府出来的幕僚。

惨烈的呼号终究还是惊动了前一夜被泰安郡王朱祐樬和小保国公朱晖联手灌醉的定边侯张儒,没一会,一个穿着白色单衣的青年就出现在定边侯府门口,抬腿给了那两个魁梧汉子一人一脚,然后居高临下的问了句:“地上何人?”

孙长兴除了嚎啕之外,疼得说不出一句话,直到那位走过来用力扯了一下他的食指,他这才有力气说一句:“我乃魏国公府幕僚,尔等匹夫,安敢如此欺我!待回转应天,我定要禀报公爷。”

“哦?你是老国公的人呐!来京城什么事?”蹲在台阶上的青年很没有规矩的翘起二郎腿,一边摸着下颚的胡茬一边打量孙长兴。

聪明的孙长兴从两个彪形大汉唯唯诺诺的表情就已经发觉不对劲,加上手指上的疼痛已经没那么剧烈。他连滚带爬起身,有些狼狈的朝青年做了个揖:“公爷命我携重礼进京拜会定边侯。”

“说,啥事。”年轻人根本没有请他进去的意思,孙长兴心中怒火再起。

不过刚刚才挨了一顿打,他也不敢太放肆,提高声音道:“这位公子,还未请教。”

张儒笑道:“你口口声声说要见我,现在我就在你面前,你反而不认识了?”

孙长兴心中大骇,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在对方面前拿捏身份,连忙道:“不知侯爷当面,晚生失礼了。”

张儒伸手向前:“拜帖拿来。”

孙长兴一愣,马上从怀里将拜帖拿出来递了过去。

张儒看了看后,将拜帖拿在手里,转身朝里面走去:“进来吧!”

没多久,揉着手的孙长兴就被带进了会客厅,桌案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水,那年轻的侯爷则是大马金刀坐在上首。

思忖再三,孙长兴还是决定先开口:“公爷听闻朝廷有意在天津卫筑港,特命晚生进京拜会侯爷,不知传言是否当真?”

张儒端起茶水吸溜了一口,满不在乎道:“是有这事,陛下现在还没完全点头,朝中大臣很是不满,不过嘛,天津那边的确有人开始着手组建水师和制造大船了。怎么,魏国公这消息倒是挺灵通的,是不是国公也想来分一杯羹?”

孙长兴总算是整理好了心情,傲然道:“侯爷说笑了,我家公爷说了,这次进京,若是从侯爷口中所说都是事实,那就要晚生转告侯爷一句:年轻人,不要太过气盛。”

张儒心中哂笑:感情这书呆子进京就是为了敲打老子来的。

不过面上,却做出了一副不懂的样子:“不知国公此言何意?本侯倒是有些糊涂了。”

孙长兴道:“明人不说暗话,江南一带,早有海商不顾朝廷海禁出海,这么多年,一直都没人追究,这其中,跟我家公爷不无关系。想必侯爷执掌锦衣卫,应该也有所耳闻。公爷不想跟侯爷之间伤了和气,愿意每年分润一成净利给侯爷,只求侯爷莫再提海禁二字。”

张儒淡淡道:“若我不答应呢?”

孙长兴随即冷哼道:“若是侯爷不答应,我家公爷定会让侯爷在海上寸步难行。公爷知道侯爷跟京中勋贵关系匪浅,又有陛下做靠山,更掌控着锦衣卫。但是锦衣卫再强,在海上也无用武之地,侯爷最好想清楚。”

张儒眯着眼:“你是在威胁我?”

孙长兴很是小人得志的哼了一声:“不敢,只是为侯爷剖析利弊而已。”

张儒又道:“若是答应了,我能有什么好处。”

孙长兴见对方语气中似乎有松动的意思,马上正色道:“只要侯爷答应,不仅有一成的净利会在年关的时候送入京城,公爷还答应从南洋、西洋为侯爷物色异国胡姬。每年珍品定然第一个让侯爷挑选,只要侯爷到了南边,不论何人,都会对侯爷敬畏三分。”

张儒用力拍打手掌:“魏国公好大的手笔啊!这手笔大到我都不敢不听从了。不过,魏国公难道没想过,关乎一年净利的大买卖,让你这么一个小小的幕僚前来,有些不妥么?”

孙长兴面色不变:“如果侯爷是觉得晚生身份太低,只要侯爷答应,自然会有人进京拜访侯爷。”

张儒笑了,笑容很灿烂,但是却让孙长兴感到寒冷。

此时,他就像是被一条毒蛇盯着一样,而且这条毒蛇离自己的距离很近,好像一下就能咬到自己了。

张儒脸色在一瞬间变得铁青:“回去告诉魏国公,他的礼物,本侯收了,不过海禁,还得开。这是关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不是魏国公一家的小事。如果魏国公觉得张某人不识抬举,大可阻挠便是。不管是刀山火海,还是明枪暗箭,我张儒接着。还有,顺便说一句,魏国公派遣你进京,真的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孙长兴脸色大便,忍不住站起来喝道:“张文轩,你可要想清楚了。”

“范统,你丫愣着干什么,没听见有人对本侯直呼其名呢!”张儒淡淡一笑,随即就朝门外呼喝。

马上,就有一个比门口两个壮汉还要高大三分的汉子迈着大步走了进来,对张儒点了点头之后,这大汉一把提起孙长兴,抬手就是一巴掌:“不敬侯爷,该打!”

十几个巴掌之后,孙长兴的脸已经成了包子,完全看不出五官在哪里了,张儒这才点点头,背着手朝里屋走去。

范统提溜着孙长兴走到门口,将这个文弱书生用力往地上一掼:“滚蛋!”

孙长兴早已昏厥过去,同来的魏国公府仆人赶忙将他扶起来,但是那些侯府的人很蛮横的将礼物给抬走了,他们也不敢争执,只得带着孙长兴仓促离去。

这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那些跟南京那边有关系的官员大部分私下里沾沾自喜,觉得定边侯张儒得罪了魏国公,一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就是这样,朝堂之上攻讦张儒的声音反而少了许多。除了几个真正做到清正廉明的御史言官依然在不知疲倦的往内阁投奏折,其他人基本上都偃旗息鼓了。

有魏国公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来对付张儒,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文官出手。

同时,几个跟张儒交好的官员也递来了条子,右都御史屠滽在条子上隐晦指出张儒不该得罪魏国公;吏部尚书王恕、兵部尚书马文升也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不过张儒不曾开口,不管是那些一番好心提醒的人,还是那些坐等着看好戏的人,他都没有任何动作。

直到作为魏国公府使者的孙长兴离开京城半个月之后,宪宗皇帝的宪宗实录已经提上议程,那些攻讦张儒的声音才再度出现。

只不过,停歇了半个月时间,那些声音比之去年,已经弱了不少。

皇帝朱佑樘完全练就了金刚不坏神功,不管是谁,只要是在朝会上弹劾张儒,他都当做没听见。

一时之间,所有朝臣都确定了皇帝的想法,内阁几位大学士门前车马如龙,基本上都是找他们商议如何对付文官公敌张儒的。

第273章 :鞑靼来使1

很快,一件国家大事发生,让这些官员暂时放弃了对张儒的攻讦。

历时两年,鞑靼终于按捺不住内心深处的焦躁,遣使入明,商议迎接小王子回王帐之事。

来的人是张儒的老熟人——布洛特。

鞑靼来使,这是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有外国使臣入京,礼部和鸿胪寺那边忙得不可开交。对于他们而言,这些草原上的人是化外蛮夷,为了不让这些化外蛮夷触及皇家天威,他们可谓煞费苦心。

居住在鸿胪馆内的鞑靼使者有神机营重兵保护,每天会有几十个美貌侍女伺候他们吃饭穿衣。当然,礼部也派了专人去跟这些使者说一些相应礼节,不过这些化外蛮夷貌似根本就没听进去。

鞑靼使者进京第二天,休息了一晚上精神抖擞的正使布洛特便起了个大早,特地问清楚九边总督张儒居住在何处后,只带了一个随从,布洛特便离开了驿馆。

一路上,这位被委以重任的鞑靼使者都心事重重,一方面他恼怒张儒两年不曾跟他联系,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自家小王子的安危。

暗处,锦衣卫东厂的人在街道两边的房顶上快速移动,还有不少人就三步在布洛特周围贴身保护。

这是鞑靼使者,不是其他地方的使者,大明和鞑靼交兵日久,他们的使者,绝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