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196章

悍臣-第196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和士绅勾结,地方的大地主和官员勾结,他们在角落里做着很多见不得人的事。

可以说,大明从根子上,已经开始糜烂了。

这不是乱世,没法用重典,可是不用重典,却没有那么多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一点点改变大明的现状。

张儒冷冷道:“变革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阻力,荆棘也好,顽石也罢,都是需要人去破除才行的。

拦路的,不管是老虎还是蛟龙,斩杀便是。

前路艰难,臣愿为陛下披荆斩棘,建立一个大明盛世。”

朱佑樘点头道:“好,让我们携手共创大明盛世。”

张儒道:“等七七走了之后,这西山,臣希望陛下能够赐给臣,臣不希望有人打扰她的安宁。”

这个小小的请求,朱佑樘自然不会反对,他很爽快的答应了。

不过马上,这位皇帝就问起了,张儒接下来第一步会做什么。

张儒面色古怪,隔了一会才道:“国家要强盛,不仅仅是在兵力上强盛。我大明兵甲比不上前朝蒙古人,大明儿郎的战斗力也比不上那些人。打仗要钱,钱不是从土地里一分一毫抠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另辟蹊径。”

朱佑樘道:“这就是你之前在厨房说的开海禁?”

张儒点点头:“不错,这个想法很早之前臣就有了,只是时机不对,所以臣一直都没跟陛下提过。王恕王老大人主持京察,相信很快便会拿下一大批贪官污吏。这些人不除,就算陛下支持开海禁,只怕也会遇到莫大的阻力。

治理天下的毕竟是这帮文官,就算陛下坚持,那些文官一顶祖制的大帽子压下来,陛下也没法开罪于他们。

勋贵集团是另外一个既得利益者,他们手里握着大明的兵权,他们不停搜刮着金钱,但是他们又是最好拉拢的一批人。

陛下应该也清楚,大明的江山靠的是什么人保住的。这些人我们不能打压,只能拉拢。

当然,偶尔抓几个不听话的出来杀鸡儆猴,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那些勋贵就会眼高于顶,以为大明没了他们就不行了。

文官知天下,治天下,但是大明文官权柄太重,陛下应该适当收回一些皇权。臣说的不是皇权至上,而是避免大权落到某一个阁臣手中。

大明无相,可那些阁老等同于宰相,大权在握的感觉谁都喜欢,谁都不喜欢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有人指手画脚。”

朱佑樘忍不住打断道:“你跟朕说的这些朕都懂,问题是那些文官最是棘手,他们不会像武将一样硬来,可是一柄柄软刀子,却能在无形之中要人性命。”

这个担忧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文官治天下,那么多文官,基本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合适的理由,只要动一个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明历代君王,除了太祖皇帝和永乐皇帝之外,怕是还没有一个皇帝敢公然和文官集团为敌。

倒是大明的太监胆子比皇帝大了不少,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个跟文官作对的。前有王振,后有汪直。当然,这些冒出来的太监,手里的权力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心里憋屈的君王。

张儒估摸着这些君王心里的真实想法无非就是,我既然不好跟你们翻脸,那我让个不男不女的太监来恶心你们。

张儒站起来,将酒坛放下,伸手拍了拍屁股,又一把将朱佑樘拉了起来:“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可以先争取一部分人,然后让这一部分人去对付另外一部分人,一点点的让那些人改变故步自封的想法。

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会付出努力让这利益扩大化,这一点,政客和商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哦,难怪你会让你手下那个什么跑去经商。”朱佑樘恍然大悟。

张儒有些委屈道:“这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锦衣卫真的很缺钱。”

朱佑樘翻了个白眼:“锦衣卫的军费全部是内库出的,朕可比你们要缺银子。”

张儒坏笑道:“开了海禁,陛下就不会为银子而发愁了,就算到时候要发愁,陛下愁的也是银子太多,而不是银子不够。”

朱佑樘奇道:“开海禁真的有你说的这么神?”

张儒懒洋洋道:“不是神,是事实。陛下知不知道大明之外的天地到底有多大?陛下知不知道大明之外的天地到底有多少银子存在?不说把那些银子全部搬到大明来,就是把那些银子的三成搬到大明来,大明的国力就会增强数十倍乃至百倍。

想想,当我们老了之后的某一天,闲着没事上街闲逛,听到百姓议论的是今天吃的是红烧肉还是水煮鱼,那滋味,该有多享受啊!”

听到他这么一说,朱佑樘也不免瞎想起来,想着想着,他就开始傻笑。

一直到回到西山别院,朱佑樘脸上都挂着二傻子一般的微笑。

搞的定张窈夭吓了一跳,还以为皇帝跟张儒出去一趟之后犯了魔怔。

还好在她带着哭腔摇晃了朱佑樘两下之后,这位深陷遐想之中的皇帝总算是回过神来了,不然焦急的皇后说不定会带人把西山给平了。

西山的风景很好,在西山待了三天的皇帝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张儒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肯,还说什么在这山上有侯爷做饭,有大好河山,回那囚笼做什么。

是的,在朱佑樘眼中,那座非常宏伟的紫禁城,就是一个庞大的囚笼。他在里面看不到任何自由的气息,只有在西山上,他才能真正享受片刻安宁。

作为一个皇帝,安宁的时间不会太长,第四天,就有大臣冒死上山求朱佑樘回京了。

来人是内阁大学士邱濬,这小老头挺可爱,一见面也不说让朱佑樘回去的话,只是问了问朱佑樘在这山上过得开不开心。

等到朱佑樘回答很是畅快之后,老头立马顺杆子往上爬,说陛下既然在西山过得比京城开心些,老臣这就回去召集文武百官,大家伙一块来西山议事算了。

朱佑樘算得上是个好皇帝,就算是在山上,这四天时间内所有的奏折,都是通过司礼监那边送到山上批阅的。他没有丝毫松懈,因为他知道这江山是老祖宗传给自己的,他不能败了这江山。

可是在群臣眼里,皇帝离京,那就是昏聩的表现。

那些批判皇帝是昏君的奏折都被覃吉给压了下来,他知道皇帝的不容易,不想给皇帝惹麻烦。这无形之中救了那些文官的性命,可叹那些文官还对覃吉口诛笔伐。

真要是文武百官上西山议事,那第一个不答应的肯定是张儒,最后无奈之下,朱佑樘只得跟受了气的小媳妇一样摆驾回宫。

邱濬对张儒很客气,张儒对他也很客气,只是这客气之中,夹杂着一种冷漠。

在邱濬眼里,张儒真的是一个谄臣,是一个让皇帝不肯回宫的谄臣。如果不是张儒身材高大,长得英俊却不失男儿气概,说不定邱老夫子会以为皇帝好男风才执意留在西山。

送走皇帝之后,张儒轻松了不少,可是这轻松的日子没过几天,他就再也轻松不下去了。

苏七七的病,终于变得严重了,她连床都起不了,只能神情呆滞的看着床顶发呆。

这对张儒来说,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尽管在这之前他就知道早晚有一天苏七七会离开,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天的到来,竟是这么快。

苏七七阻止了张儒想要找太医的想法,只是拉着张儒的手说:“不用去麻烦他们了,妾身的身体妾身知道,妾身只想你好好的陪陪我。”

第252章 :一江春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老爷子在史记里说的这句话,原本是形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不过用在此刻的苏七七身上,却也有那么点意思。

于旁人而言,苏七七死于不死,不过鸿毛一般,无足轻重;于张儒而言,苏七七死不死,却如泰山一般,重逾千斤。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陪伴,我生病的时候你能寸步不离的陪在身边,嘘寒问暖,即便我知道我快要离开人世了,那心里,大抵也是开心的。

紧紧握着伊人的手,严实而不敢太用力,生怕自己的力道会伤了她。张儒的心,如针扎一般难受。即便早知道就有今日,即便心里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撑不住。

朝夕相处的人,总会有感情存在,不要说两人原本就是相爱的,就算是两个陌生人,也会产生感情。这种感情有可能是友情,也有可能是爱情。张儒和苏七七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爱情,变成了彻彻底底的亲情。

“不要伤心,你说我哭的时候不好看,其实我很早就想说了,你哭的时候也不好看。”苏七七用另外一只手摩挲着张儒下颚的胡须,面带微笑道。

努力不让自己哽咽的声音出现的张儒挤出一个微笑:“不,你好看,什么时候都好看,那都是开玩笑的。”

苏七七嗔道:“傻瓜,人总是要死的,早一天死,晚一天死都是要死的。答应我,不许伤心,不然我在地下,会不开心的。”

半年多的陪伴,苏七七真的已经很知足了,她以前从来不认为张儒这样一个身居高位的少年勋贵能够放弃荣华富贵陪着她在荒山野岭一待就是半年。在那天之前,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温水,没有任何激情可言。那天之后,这一壶温水彻底沸腾,这也让苏七七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张儒骨子里的重情重义。

她知道张儒一开始对自己的试探,她也能够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多疑。曾一度心里有些疙瘩的她,在看到张儒痛哭流涕的模样之后,彻底放下的心中的芥蒂。

半年前苏醒的那一刻,她才真正认定,这就是我要跟随一辈子的男人。

当然,这些心里话她一直都没跟张儒说过,因为她知道自己的那人是个死要面子的人,真要说出来,说不得自家男人又要瞎想一气了。

张儒用力的点头,将脑袋埋在苏七七手心,泪水,很快便打湿了她的手掌。

呼吸变得困难起来,苏七七的小脸变得煞白,可她脸上依然挂着微笑。能够临死之前有自己心爱的人守在身边,她已经感到十分知足了。

用力吸了几大口气之后,苏七七缓了缓道:“相公,这次的事,跟我父亲应该没有多大关系。父亲虽然对我疏于管教,可实际上却是十分疼我的。以前师兄绝对不敢做这样的事,既然他这次敢铤而走险,那就意味着我父亲已经不再是无为教说一不二的人物了。

我知道相公一直在让锦衣卫找师兄的踪迹,只希望有朝一日相公真的找到他们之后,能够放过我父亲。”

张儒点头哽咽道:“媳妇你放心,我不会为难泰山大人的。罗浮我也不会杀,我会让他在锦衣卫昭狱里度过余生。”

前半句云淡风轻,后半句杀意凛然。

苏七七没有替罗浮求情,当那细如毫毛的银针刺进她心坎上的时候,她就已经彻底将自己和罗浮之间的兄妹之情放下了。

一个能够对亲人下手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于人了,那是一个畜生。

“本来还想替相公生个孩子,不过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了。相公,你要答应我,将来如果有好姑娘,一定不能拒绝。不能因为七七,让老张家断了香火。”苏七七的语气忽然变得有些严肃。

张儒点了两下头,然后猛然摇头:“不,我不要。”

苏七七笑着抚摸张儒的脸颊:“傻相公,怎么这么孩子气呢!传宗接代的事,是很重要的,你现在是大明的侯爷,世袭罔替四个字可不是陛下说出来玩的。总不能你创下那么大一番基业,最后连个继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