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113章

悍臣-第113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了口气后,张儒决定离开大同,京城那边现在都快闹翻天了,要不是皇帝一直压着,只怕早就有人来大同拿他问罪了。

走前的前一天,王周偷偷进了张儒的府邸,一进去闷不吭声,直到张儒问他要干什么他才幽幽道:“督帅,那小王子怎么办?”

张儒叹了口气道:“先留着吧,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那小伙子让专人教,学习鞑靼人的生活方式,鞑靼人的话语,所有该学的东西都让他学会。”

“马璁说想跟着督帅回去。”王周又道。

张儒摇头道:“不行,他留下,杨荣我依然不是很相信,而且现在我还没有问罪于杨荣,让他暂时消停呆着。他这次私下里问杨荣要的三千人马我都没找他麻烦,让他绝了这个想法,该带他走的时候本将自然会带他走的。”

说完了正事,王周依然赖着不走,欲言又止的看着张儒。

张儒没好气地道:“还有什么事?”

王周嬉皮笑脸地道:“督帅,那个,有一件小事,不知道该不该跟您说,您先答应属下不怪罪,属下再说可好。”

张儒将脸一板:“到底什么事?”

王周嘿嘿笑道:“您不说不怪罪,属下不敢说。”

深知王周脾性的张儒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小子说正事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有这样的表情。可是如果说的不是正事,他又没必要再三请求自己不要怪罪。

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有什么东西飘过,但是一时之间又没有抓住,他只好无奈道:“说罢,本将不怪罪就是。”

王周偷瞄了一眼张儒的脸色,确定自己不会挨骂之后才小心道:“夫人那边出了点事,她离开了宣府,现在不知所踪。”

张儒猛然站起来失声道:“你说苏七七消失了?”

王周道:“是的。”

张儒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在什么地方失踪的。”

王周将得到的情报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听完他的叙述之后,张儒将眉头拧成了结,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145章 :回京

大雪覆盖了大地,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地上的积雪足有三尺厚,一脚下去直没膝盖,官道上的积雪虽然有人清扫,却依然让人寸步难行。

哒哒哒的马蹄声轻轻响起,饶是辽东边境出来的战马,在这样的场景下,也很难以太快的速度行走。

一行五百人将官道上积雪踩踏得四下飞溅,白色的积雪变得黑乎乎的,当头一人身着斗牛服,嘴里哈着寒气在战马背上一颠一颠的。

寒风从领子里灌进去,让那身着斗牛服的年轻人打了个哆嗦,他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哈出一口冷气:“兄弟们,加把劲,快到了。”

前面是一座巍峨的大城,路上虽然行人稀少,这一片却十分干净,想来应该跟不远处那座雄城有关。

一行人来到城门口,几个城门守卫一边跺着脚一边询问这一行人的来历,当年轻人身边的壮汉将一块黑色的小铁牌扔过去之后,士兵们很爽快的打开了城门一侧的小门。

入城之后,因为大雪的缘故,街上没什么行人,一行人骤然加快了速度。

从大同回来,一路上可以说是真正的风餐露宿,思忖再三才决定回京的张儒,带在身边的足有五百人。

这五百人有的是锦衣卫的缇骑,有的是边疆战功卓著的将领,还有的,是俘虏。

巴图蒙克父子三人被捆绑着送回京城之后,朝堂上攻讦的声音瞬间消失,为表天朝上国的大度,朱见深没有将巴图蒙克和他的几个儿子杀掉,反而封了巴图蒙克一个什么袭边侯。伺候的侍女直接从宫里调,小厮家仆也是宗人府训练出来的,至于护院,则选择了五军都督府的高手。

显然,朱见深是打算用这样的方式来羞辱一个能够煽动三十万草原铁骑侵犯大明边境的大恶人。

按照京中武将的想法,这样的祸害还是杀了干净。

奈何朝堂之上不同于边镇之中,将领说话可没有那些只知道动嘴皮子的权势,稍微多说两句就会有一顶武夫乱国的大帽子扣下来。武将在沙场上杀人无数,可脖子上也只有一颗脑袋,试问谁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跟文人打嘴仗?

明面上少了对几镇总兵的攻讦,可暗地里针对年轻九边总督的闲言碎语却一点都没少,不是说他劳民伤财就是说他罔顾法纪。更有甚者,跑到本来就跟张儒不对付的万贵妃耳边瞎比比,正好被闲来无事的成化皇帝给听见,一气之下差点没将那本来有卵子的万家都察院小吏变成没卵子的东厂太监。

这边摆明车马炮要置张儒于死地,锦衣卫那边自然不会闲着,缇骑大肆捉拿喜欢嚼舌头根的家伙。

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么多百姓喜欢在茶余饭后说说当朝九边总督的功过是非,又岂是锦衣卫一帮缇骑想让他们闭嘴就能闭嘴的。

谣言非但没有消失,在某些有心人的促使下,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坐镇北镇抚司的牟斌一个脑袋两个大,就差没在北平城来个大杀四方了。好在这个时候传来了张儒回京的消息,他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总算是安稳了下来。

不然着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的牟斌,还说不定会做什么吓死人的事。

那些百姓的嘴巴毒,可再毒的嘴巴也比不上锦衣卫的绣春刀不是。刀子架在脖子上,看你还敢不敢说。

也幸好这家伙没乱了分寸,张儒回来的时候虽然没有百姓列队迎接,却也没有人朝他扔臭鸡蛋。

刚刚粉碎鞑靼几十万大军犯边的九边总督就像一个路过北平的过客一样,悄悄进城,然后悄悄去了北镇抚司衙门。

许久未见,牟斌显得成熟了几分,看到张儒一脸风霜,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三步并作两步窜到张儒身边,行礼完毕之后一把拉着张儒进了衙门。

堂堂九边总督回到京城第一时间不进攻复命,反而回了北镇抚司,这又是一个为人所诟病的大事。

不少心里打着小九九的官员得到消息之后立马就着手写弹劾奏章,其中有六科给事中的人也有御史台的人,甚至六部的人都有不少。

私自调兵几十万,不管有没有正当理由,都不是一个九边总督该做的事。此事一旦开了先河而不处置,将来兵部的命令就出不了京城,到时候随便一个地方上的总兵都能够调动麾下的十数万大军到处乱窜,大明朝就会彻底乱了套去。

私下里关系不错又处于同一阵营的官员们开始频繁走动,商议着用什么手段弹劾才是最好的,商量着怎么才能让张儒这个雷打不动的九边总督彻底下位。

那些削尖了脑袋只想着往上爬的官员们可不管你张儒是不是带着几十万边军打赢了鞑靼,他们也不会管如果鞑靼三十万铁蹄踏进大同之后京城会危在旦夕。他们只知道你张儒是在没有兵部调令的情况下私自调兵,只知道你张儒这种做法是违背了大明军律的。

这事往大了说是你张儒意图谋反,往小了说你也逃脱不了不听朝廷号令的黑锅。

官员们的一举一动全部落入锦衣卫的眼中,缇骑们忙活着将所有情报汇总送到北镇抚司衙门,没休息多久,张儒就被牟斌火急火燎的喊了起来。

揉着惺忪的睡眼,张儒不满的嘟囔:“牟斌,有什么事你自己做主就行了,何必让我来出主意。”

牟斌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我的指挥使大人,你可别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现在那帮子朝臣正在想方设法写奏折弹劾你,亏你还睡得着觉。”

张儒很无所谓地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弹劾他们的,我做我的就是,何必理会那么多。只要陛下不打算动我,就没人能够动我,你以为就他们那些只知道动嘴皮子的家伙,能弹劾出个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牟斌唉声叹气:“唉话是这么说,可这次大人你的确是做错了事情。几十万大军的调动,那么多粮草的损失,都不是小问题。那些人抓住了大人的小辫子,多半是不会轻易放开的。特别是那些言官,上次被大人那么一折腾,那些御史言官对大人可谓恨之入骨。这次又有幕后黑手在推波助澜,保不齐他们就能忘了那顿板子打得屁股开花的疼痛再次出来招惹大人呐。”

他说的倒是实话,因为锦衣卫监控的对象里面,最多的就是这些御史言官。

别看一个个都只是七品的小官,可是这些小官却是能够让内阁一帮大佬都深感忌惮的货色。

太祖皇帝设置御史言官,本意就是为了让他们监察百官,只不过后来到成祖皇帝手中重新把有些变了味道的锦衣卫架构浓了起来,这才让这些言官的权力相对变小。

说是变小,实际上也没有变小,只不过原本没什么约束的他们,也有了锦衣卫作为约束而已。

朝堂上一个言官一封弹劾奏折,如果文笔一般可能没什么效果,但是一旦有几个言官共同弹劾,那可是皇帝都不得不重视的事情了。

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几口,身上的疲倦去了几分,张儒一边吐着茶叶沫子一边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陛下的态度。至于朝中朝臣的攻讦,我向来都不放在心上。这次调兵,我也是做好了准备了,仗打赢了,谁敢聒噪,谁就要倒霉。”

皇帝的态度决定一切,毕竟现在是封建社会。

牟斌还是有些担心:“他们攻讦大人大人有皇上保护,可是如果他们攻讦下面的人呢?下面的人可没有到大人这么大的权势,那些官员只要稍微下点绊子,就能让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什么都不剩下。”

恍惚中,张儒好像又回到了杀气腾腾的战场,经历过一场杀伐之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比以前要浓郁了不少。

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劲的牟斌喊了张儒一声,见他没反应,用力推了他一把。

张儒一怔,回过神来道:“你刚才说什么?”

牟斌重复道:“末将说若是那些人将矛头对准下面的将士,我们该怎么办?”

张儒冷哼一声,站起来走了几步,煞气十足地道:“谁敢攻讦那些用命守护大明边疆的将士,谁就是想跟老子死磕。既然是死磕,自然没什么情面可留。你准备一下,所有准备在两天后大朝会上弹劾本将的官员资料全部搜集起来,他们的把柄也全部整理好,分门别类。老子倒要看看,谁敢来动老子的弟兄。”

匪气十足的咆哮让牟斌重新找到了主心骨,他用力点头道:“末将遵命。”

人还没走出房间,身后又传来了张儒的声音:“对了,让北镇抚司的人查一查,苏七七去了什么地方。连飙云骑的人都找不到她的踪迹,我担心她会出事。”

牟斌头也不回:“大人放心,此间事了,末将马上派人找七七姑娘。”

张儒恩了一声,大手一挥:“去吧!”

第146章 :使绊子

大朝会,皇帝御门听政,朝臣奏报的会议。

朱见深坐在纯金打造上面放了不知道多少个软垫子的龙椅上昏昏入睡,半年时间,这位大明的皇帝陛下又苍老了不少。

两鬓的白发之中已经很难找到黑发,脸色显得有些蜡黄,一双眼睛也显得十分浑浊。

要不是张儒回来了,这次大朝会他根本不会出现。

下面最前面的是一排身着绯袍的文官,文官边上是武将,但是那武将所站的位置比首辅刘吉要往后靠一点。

张儒进了大殿之后,直接往武将队列里一钻,按道理来说他是来迟了的,皇帝都坐上位置了,你才来,一个藐视君王的罪名就去不掉。

朱见深眯着眼睛好像没看见一样,任凭下面的文武百官嘀嘀咕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