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逐鹿之召唤猛将 >

第96章

逐鹿之召唤猛将-第96章

小说: 逐鹿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其旁边的一中年儒生闻言,连忙喝斥其不要胡乱说话。

“主公,虽说二哥所言不,但是我军也未必比他们差,请给某一支兵马,某与樊将军同去,必能一举击溃曹军…”

坐于樊哙对面的一将也站起来,开始清战,此人便是刘邦手下大将彭越,统帅能力极为不凡,深得刘邦信任。

“好,既然彭越兄弟愿意去试试曹军的战力,那孤就让你带五万兵马前去拜月城,与曹军对战一番…”

刘邦见彭越主动请缨,便也就顺势而下,答应了其请求。

“慢,主公,好请不要如此焦急,臣有一计,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退敌…”

就在这时候,坐于有下手第一位的儒生突然出言阻止刘邦,让其不要先着急,其听他说完。

刘邦闻言,自然是催促陈平快点说出计谋啊。

“借刀杀人,围魏救赵!”陈平极为自信的说道。

“孤该若何为之?”

“臣愿意亲自出使并州袁绍部,袁绍此人素来与曹操不和,势同水火,只要我代表主公去与此人联合,到时合两方之力,比能够打退曹军,甚至可以更进一步,直入青州之地…”

陈平轻摇羽扇,极为淡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大善,三弟智谋无双,让孤汗颜啊…”

刘邦面露惭色,似乎极为的自惭形秽,不过眼中一丝狡黠之色还是一闪即逝,接着抓腮挠鼻,看向旁边第一号智囊萧何。

“二弟,此计若何?可堪一用?”

“主公,陈兄此计甚好,以陈兄之能,要促成联盟之事,应该不难。此计一举两得,甚为精妙…”

见到自己手下智囊发言,刘邦自然不会再犹豫,立即派陈平出使并州,商议联合之事。

……

青州,许都城。

“主公,此次出征拜月城,刘邦必定派出麾下大将樊哙,彭越之流,要想快速突破,必要用奇策,依臣来看我军完全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夏侯将军佯装攻打拜月城,再派曹彬将军暗中引军去打江都城,必能收到奇效…”

麾下智囊戏志才开始为曹操分析其中利弊和可行之策。

“志才啊,我担心的不是这个,以刘邦麾下谋士之能,比能够料敌先机,而我与袁绍可是老冤家,此次必不愿意看到我趁机做大,所以一定会出兵的…”

曹操面露难色,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对这袁绍甚是怨愤,一丝杀意毫不掩饰。

“嗯嗯,主公所言不,所以我军必要将此点考虑进去,做好事先准备,以防袁绍趁机来袭击,既然刘邦联合了袁绍,我军也可以联合汝州袁术,袁绍狗贼卑鄙无耻,以庶出身份,公然篡夺原本属于袁术的并州,将其赶出并州,袁术对其恨之入骨,只要我方派人前去全说,必会说服此人,倒是有此人牵制袁绍,我军倒是可以剩下一份心了…”

程立闻言也开口分析起局势来,为曹操出谋划策。

“大善!不知谁去劝说袁术呢?”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觉得此计可行,就询问谁愿意代替他去劝说袁术出兵。

“臣张宾愿往汝州,说服袁术出兵!”

这时候,不闻一名的张宾突然出列,毛遂自荐。

曹操闻言看向戏志才,对于张宾的了解不深,此次事关重大,他却不敢大意,张新投,只有与戏志才走得比较近,才看向戏志才。

“主公,孟孙才能犹在我之上,去往汝州,必能说服袁术,大事必成!”

戏志才与张宾相交不深,但是张宾的才能却不得不让谈叹服,所以他自然不会反对,反而促成此事。

“好,孟孙啊,此次青州之局就靠你了,还请孟孙一定要请来袁术援军…”

“还请主公放心,属下必当竭尽全力,说服袁术,挥师并州!”

张宾不卑不亢,脸上有些小兴奋,不过言行举止,颇为得体,对于请援之事,似是成竹在胸,并无丝毫难色。

……

数日后,刘邦使着陈平,曹操使者张宾,分别到了并州和汝州王城,晋见了并山王袁绍和汝南王袁术。

“阁下何人?此次曹操派你来所为何事?”袁术恃才傲物,极为傲慢,俯视着下方曹操使臣张宾,眼中尽是轻视之色,并没有给多少的尊重。

“回禀汝南王,我主曹操此次派在下前来……,所以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还请大王考虑一番,一旦我主兵败,袁绍实力必定大增,到时大王想要雪恨怕是不易…”

张宾不卑不亢,眼睛直视着上方邪坐着的袁术,眼中破天荒的发出了一丝不屑和怜悯之光。

“阎象,你怎么看?是否答应曹操的请求?”袁术闻言,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的迟疑,问向旁边的阎象。

“回禀主公,这位先生所言不,一旦袁绍做大,对主公却是极为不利,不过如今主公占据主动,曹操比主公更加的着急,所以主公完全可以趁机敲诈一番…”

阎象闻言思索了一番,就回答道。

“好,曹操的要求股答应了,不过孤王连日征战,粮草确实有些不济,还望曹操可以接济一番,好让我军将士免去后顾之忧,专心对敌…”

袁术闻言眼前一亮,立马说道。

“在下替我朱同意了大王的要求!”

“我军兵戈不利,还请…”

“同意…”

“我军…”

“同意…”

……

袁术整整说了九条i,张宾一一同意,不过面色有些难看,最终满意的袁术答应了出兵的请求。

另一边,陈平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以及事先贿赂的许攸的协助,自然轻而易举的说服了袁绍…

……

第143章 四足鼎立,黄巢起义

南洲,作为九州南部三州之一,这里溪流众多,群山环绕,气候湿润,四季如春,端的一处好去处。

除此以外,南洲水运发达,经济比之中洲也至少差一筹,州内共分十八州,这里民众个个水性良好,俱是水军胚子。

而南洲作为天下五大正洲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军事实力自然也不弱,甚至可以说非常强。

南洲战神南宫问天,此人据说统帅能力比之北冥冷丝毫不弱,是上一代南洲战神南宫擎苍之子,近些年来崭露头角,每战必胜,为南明王风绝打下了大片土地,俨然成为南洲最强势力。

而南明王亦是雄才伟略之主,其治下,风调雨顺,民心归附,经济发达,军事实力更是不弱。

而除了南明王势力以外,还有三大诸侯,实力也很不,分别为****王杨广,玄都王李隆基,以及光武王刘秀,此四大势力南北对峙,东西相望,构成了南洲四大势力并存的格局。

不过新兴势力自然不可能与南明王相抗,南明王占有七州之地,俨然占据南洲三分之一土地,而其他三大诸侯才占据六大州。

剩下的被一些根深蒂固的势力把持着,所无进取之心,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拿下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谁都不敢率先动手,引发大乱。

而就在所有势力不敢有所动作的时候,南洲西南部的一州,名唤陈州的地方,突然爆发了一场极为浩大的起义,起义领导人姓黄名巢,成为南洲大战的导火索,战事一触即发。

而起义军,愈演愈烈。在南洲诸侯还未反应过来之际,以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打下了陈州以及旁边林州,并且建立了起义军政权,端的迅捷无比。

随后直接向东,似有倾覆南明王统治之势,南明王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立即派出手下大将第二号大将厉锋,而南宫问天依然按兵不动,窥视着北方光武王和玄都王土地。

厉锋。南洲人士,从小学习武艺兵法,在弱冠之龄,随父出阵,在父【【说,。※♀亲被敌军埋伏,身受重伤垂死之际,临危受命,带着残军败将和父亲遗体,以其勇武和统帅能力。冲出敌军重重狙击,杀了出去。

此战过后,声名鹊起,被南明王赏识。后来又每战必立新功,被擢升为破虏大将军,地位只在南宫问天之下,被诸将敬仰。

南明王属地明州西部壁垒溪涧关。

溪涧关。此关由于被一条从高山之上留下的溪涧从中间分割,所以被称为为溪涧。

“主帅,黄巢军已经出了林州东境金城。向着溪涧关而来,请将军给我一支军马,让我出兵奇袭,在其还未准备之际,杀他个措手不及,人仰马翻,一壮我军声威!”

厉锋手下大将王贵率先请战,打算带军奇袭黄巢部,立下战功,他可不想一直都屈居厉锋之下。

厉锋高作帐前,怎么会不知道王贵所想,看了旁边另一人一眼,见其点头,立即下令。

“好,俞大猷,王贵听令,命你二人各带一万兵马,星夜出关,秘密伏击黄巢部,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二人相视一眼,王贵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心和怨毒,这厉锋竟然不相信自己,派出这个俞大猷来牵制自己,实在可恶至极。

……

廉州,碧石城。

此刻南洲战神坐镇在此,震慑西北东北刘秀,李隆基,打算伺机出兵,攻占北部江州。

“千里加急,光武王刘秀派出大将耿弇,吴汉二人,带军十五万,直逼江州西境历城…”

“千里加急,玄都李隆基派出韦皋,高仙芝二将统领十五万大军,直逼江州东境司城…”

“千里加急,****王杨广派出杨林,贺若弼,统军十六万直逼江州北境…”

随着三声紧急的汇报声从城主府外传来传扬而来,此刻在城主府中阅读兵书的南宫问天眉头微皱,合上了兵书。

“终于还是忍不住要联合动手了,是时候启动暗子了,哼…”

……

北方,****王都。

“足下何人?来我隋州可是为联合之事而来?”

隋炀帝面露胡茬,满脸阴翳yin奢,俯视着下方的两位来使,沉声问道。

“不,大王,我主的意思是我等三方联合,从三面强攻江州,一举拿下江州,与南明势力携手扳腕,遏制住南明王嚣张的气焰。”

褚遂良站在殿下,说出了此次来使的目的。

“先生所言有理,邓先生,刘兄的意思应该也是要与我军联手对敌的吧?”

“大王洞察若火,一举猜到了我主的意思,如今南明王势大,我等诸侯必须要联合起来,一致对敌,方可以牵制甚至压制住南明王势力,否则我等会尽皆被其所灭,恐悔之莫及,不如早点建立兄弟联盟…”

邓禹作为刘秀首席智囊,非常清楚如今的局势,自然要竭力促成此事,为其主赢得发展实力的时间。

“宇文爱卿,你怎么看?我打算与刘秀,李隆基联合,携手遏制南明王,南明王实力发展太快,对我等极为不利…”

“这,如今我隋州与廉州隔得甚远,贸然攻打,恐怕…”宇文述面露迟疑和思索之色,似是不赞同此事情。

“大王,父亲,小子有话要说…”

就在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弱冠之龄的男子,走了出来,高声说道,宇文述闻言,脸色大变,厉声呵斥道:“化及,退下!”

“宇文爱卿,这是令郎?”

杨广看着下面弱冠之龄,却眼如星辰,灿灿生辉的青年儒生,暗暗称奇。

“回大王的话,小子正是父亲嫡子宇文化及…”

“对了,宇文化及,你刚才说有话要说,说说看,怎么看此事?”

“大王,如今南明王势大,用鲸吞南洲之势,唯有三大势力联合,才可以与之抗衡,要是作壁上观,则必会所灭,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卵丸,不得不联合,而如今黄巢起义,正是天赐良机,不可过…”

宇文化及舌绽莲花,说的极为有利,分析局势十分透彻,句句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