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惊虹一剑 >

第3章

惊虹一剑-第3章

小说: 惊虹一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音入密”的功夫,回答道:“那位檀越光降,请现身相见!”

一微的话刚完,只听一阵清越的笑声过后,石烟囱中飘飘然如燕飞鹰飙般,落下一条瘦小人影。到地以后,便即下拜,口说:“师兄可好,想煞小弟了。”

来人感激一微“护身三妙手”一招相传之恩,故对一微以“师兄”二字相称。

一微不愿受人大礼,双手虚虚作谦让之势,一阵劲气将来人扶住,拜不下去。

来人又是一阵响亮的笑声:“师兄好功力,可还记得小弟侯陵否?”

一微这才记起,悲喜交集,赶紧下了石榻,笑道:“真正想不到,竟是侯师弟光降,二十多年的故人,难得,难得。”

两人在“石烟囱”下面,就着如银月色,殷殷话旧。

原来侯陵在这二十年中,迭遇异缘,一身功夫与昔日有天壤之别,在江湖道上,神出鬼没,出山不到五年,就享了大名。这一次专来拜访一微,一来叙旧,二来叩谢当年那一番暗中传艺之恩。及至一到少林寺,细一打听,才知一微因他受累,并又知道一尘对一微竟然不顾同门亲如手足的情谊,作出异常阴险卑鄙的举动,因此,把原来公然登门拜晤的打算,改成月夜私下探访。

叙过一番别后离衷,和各人的武学心得,侯陵动问道:“师兄闭洞参禅,难道从此不出山了?”

一微笑道:“目下尚无打算。”

侯陵道:“当今武林,群魔并起,师兄身怀绝学,难道不肯以慈悲为怀,出山整顿一番?”

一微让他说得怦怦心动,但细想起来,也有一层难处,心知师兄一尘,猜忌过甚,如果自动请求出洞,恐又将引起不安。自己的打算,只望这番潜心隐修,不问世务的苦心,能够感动一尘,泯没猜嫌,到那时出洞,才是最适当的时机。

侯陵听他说完心意,一声冷笑:“师兄如想由贵派掌门人一尘仁法师,自动来请师兄出洞,恐怕此生休想了。”

—微诧异道:“师弟此话,从何而来?”

侯陵迟疑的看了一微一眼,问道:“师兄自己切身主事,竟无所知?”

一微回道:“实在不知,是老衲什么切身之事,师弟何不见告?”

原来一尘对这位师弟,猜忌过甚,始终怕一微会将他的掌门人的地位,取而代之。几次想下辣手,将一微除去,苦于武功不敌,再说少林名派,如闹出内讧丑剧,亦为天下耻笑,思来想去.机缘凑巧,想出一个移花接木的绝户计来。

一年以前,召集全寺憎众,公然宣布,说奉前代掌门人亦玄大师遗命,一微败坏少林清规,应予永锢寒山石洞,私下却由亲信弟子,严厉告诫全寺僧众,不得将此消息,告知一微。

全寺僧众,原知亦玄圆寂以前,确曾手书遗命,指示一尘应于三年以后开拆,照令行事,因此,对于一尘的宣布,信以为真,各无闲言。

一微听侯陵说完这段经过,不由得百感交集,惨然说道:“既有前代掌门人遗命,老衲自然敬谨奉行,只好在这寒山石洞中,了却余年了。”

侯陵赶紧说道:“师兄千万休作此想,我看其中必有蹊跷。”

一微苦笑回道:“先师叔遣命确是有的,老衲四年前回山之时,便听说过。”

侯陵说道:“遗命是有,遗命的内容,不见得就如一尘所说。试想,如果令师叔遗命真是要将师兄永锢寒山石洞,一尘何不将那遗命面交师兄奉行?更不必叮嘱全寺僧众,瞒住师兄,这就显见得其中有诈。”

一微心想不错,而且亦玄师叔一向对自己另眼相看,想来亦不致会无缘无故对自己加以这样的重罚,这事情倒真难说了。

侯陵见他沉吟不语,便又说道:“师兄实不必把此事看得太严重,照小弟想来,亦玄大师圆寂之时,已达八十以外高龄,年纪太大,难免悖晦,纵然遗命内容如一尘所说,那也是临危的乱命,并无遵守的必要……。”

话尚未完,一微已经合掌当胸,高声说道:“罪过,罪过!侯师弟不可侮辱少林上人。”

侯陵看见一微如此迂腐,知道空口相争,并无用处,便说:“照师兄所说,你准备在这寒山石洞了却余年,甘愿让一身绝学与草木同朽了?”

一微轻闭双目,回道:“师命不可违!”

侯陵紧接着问道:“若是师命并非如此呢?”

一微睁开双眼,目中两道湛如寒泉的精光,直注在侯陵脸上问道:“侯师弟问这话可有别故?”

侯陵赶紧笑道:“没有,没有!”心中却另有主意,不过表面上声色不露,谈了些别的闲话,便即告辞。

一微也不挽留,只辞色之间稍现踌躇,按待客之礼应开石洞大门相送,但既是奉命永锢石洞?那么私启石门便是犯禁了,因此左右为难。

侯陵却已看出他的心意,微微冷笑道;“石门外面早巳贴了封条,加了锁,锁眼里还灌了铁汁,真是不打算让师兄你出来了,不过一尘也不想想,这就能把人给困住了吗?”

一微敛眉低首,悄然不语,心中却是万分难过,如果永锢石洞真的不是师叔遗命,那么同门学艺受戒的嫡亲师兄,这详以防范重囚的方法相待,未免也太过分了些。

这里侯陵早把一微的神情,冷眼看透,但一时不便说破,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五个打磨得雪亮的康熙制钱,正待施为,只听一微一指右面石壁上的小洞问道:“侯师弟可会缩肌卸骨之法?”

侯陵知道一微在替他筹划离开石洞的门路,微带傲然的说一声:“不用!”右手一扬,一串寒星直往“石烟囱”上飞去。

一微心中一喜,心想侯陵竟能用“五星联珠”的手法打钱镖,可见功夫到了家,只不知他打出这一把钱镖的用意何在?

抬头一看,只见五枚康熙制钱在“石烟囱”的下半部,每满丈把就有一枚嵌在石壁里面,一半在内,一半在外,内家功夫能练到这样地步,真是飞花摘叶都可伤人了。最难得的是一手五钱,距离不同,并且由下而上,势道相逆?居然拿捏如此之准,用力轻重各都恰到好处,恐怕要自己来施为,也许都不能办到。

正在这样想着,侯陵抱拳一揖,口说:“小弟暂且告辞。”语声甫毕,圈着的双手,往后一撤,身形一拔数丈,如冲天一鹤,半空中左脚尖往那嵌了一半在石壁的制钱上面一点,借势发力,再往上一窜,到第二个制钱附近,如法泡制。同时右手一扬,又是一枚钱镖嵌在第五枚制钱之上的石壁里面,这样一面上耸,一面发镖,片刻之间,已到了山顶,这身轻功,实所罕见。

且不说一微如何在寒山石洞嗟叹不止。那侯陵离开石洞以后,稍为停顿了一下,便往右前方少林寺方丈起居所在扑奔而去。

少林寺方丈住处远离大殿之后,单有一个四合院子,西面精室三楹,是一尘的禅房,东面一座五开间的大厅,内藏历代高僧的法物遗泽,侯陵此来的用意,自然是想盗取亦玄的遗命。

那少林寺为佛门古刹,武要重镇,习武僧人,少说亦有上千,每日晚间起更之后,派出得力弟子轮值总巡山之职,各处要地如大雄宝殿、藏经楼、武器库、方丈室等处,更有专人防守,侯陵因为在江湖道上名高望重,虽有“神偷”之称,但学下三滥的毛贼,于此盗窃的勾当,传出去未免丢人,因此不愿惊动少林寺僧人,仗着一身诡异莫测的轻功,避过各处暗桩,不一会来到方丈的院子里。

一尘的功夫虽不如一微,但毕竟是一派掌门人,少林本门武功,已极精纯,“九指神偷”一丝一毫不敢大意,看清四面无人,自屋脊微起身形一翻,面上背下,成了“卧看牵牛”之势,起右手轻往詹廊上木架一搭,双足勾住,临空贴在詹瓦之下。

身旁恰好有个开着的气窗,侯陵扭头一看,里面有月光映照,看得十分清楚,只见那间大厅,打扫得十分洁净,四壁挂着历代高僧的遗容,一个个都生得慈眉善目,靠壁放着大大小小的架子,上供各种法器、图画、一时也看不周全。中间一个神龛,供着无数块金漆木牌,上面字迹,却看不清楚。神龛上面,单有一个朱漆木箱,落入侯陵眼内,心中一动,暗说一声:“怕就是在这里了!”

当下“九指神偷”把四下形势,估量一番,施展“缩肌卸骨”之法,只听骨节一阵爆珠般响,身形暴缩,穿过气窗,自梁间蛇行过去,伸手拉住木箱铜环,拿过来一看,不免踌躇起来。

原来木箱上面,扣着一把白铜九簧锁。侯陵早年原有黑道朋友送的一个“百宝囊”,开锁毫不费事,但成名以后便已弃之不用,此时有心用重手法捏开了锁,又怕外表损坏,易于为人发觉。

想了好半天,才想到一个办法,暗运内家真力,聚于食指指尖,往锁眼中微微一点,只听“咔喳”一响,外表无损,内里锁簧却已断了。

打开木箱,内中果然存的是历代掌门人的法谕遗命,可是翻遍了也打不到亦玄的遗命,深为失望,转念一想,一尘既然伪造遗命,当然不会把真的遗命收储起来,自己留下证据。说不定亦玄的遗命,早就为他毁去,再找也是白找,这只能另想别法了。

侯陵把木箱放回原处,那把白铜九簧锁照旧扣着,外表一无异状。这才由气窗中回了出来,远处寒鸡啼晓,不便再作逗留,加快脚程,不消一个时辰便回到登封县西关连升客浅,推开窗户,回到自己屋里,悄悄坐功调息。

一会天亮,侯陵略略漱洗饮食,出了店房,便是西关大街,在估衣铺买了一身干净衣履,又买一个“朝山进香”的黄布香袋,就在那里换上,把旧衣服寄存在估衣铺里,闲步出了城厢,一看四下无人,立即施展轻功,取道山间僻径,不一会便来到少林寺附近,这才放缓脚步,请了香烛,入寺拜佛。

烧香拜佛已毕,少不得随喜一番,一脚便来到一尘所住的那个四合院,刚要举步入内,门旁闪出一个中年和尚,单掌当胸,一面施礼,一面说道:“施主请止步!”

侯陵不便硬闯,含笑说道:“喔,喔,恕在下远来,不知宝刹规矩,误闯禁地。”

那和尚赶紧说道:“施主言重了。这里倒也不是什么禁地,只是敝寺方丈习静之所。方丈有了年纪,无法应酬施主,千乞谅宥。”

侯陵问道:“贵寺方丈可是一尘大师?”

那和尚恭声答道:“正是上一下尘。”

侯陵趁此机会,没话找话,跟那和尚在院子门外谈了半天,一面冷眼旁观,只见有两三个火工下人,不时出入,端着饭盘等物,似正伺候一尘吃饭。侯陵看了一会,不便久留,告辞出寺,另作盘算。

山门之外,一条碎石铺的长街,两旁皆是商铺,有卖香烟的,有卖土产的,有卖碑贴古玩的,也有茶店饭馆,侯陵信步找了一家干净饭铺,要了一壶酒,四盘下酒菜,尽是豆干面筋之类的净素茶肴,侯陵皱了皱眉,无可奈何,姑且自斟自饮,聊以排遣。

正在一面独酌,一面寻思之时,忽闻得一缕肉香,侯陵肚里的饶虫,顿时造了反,便把伙计叫来,问说:“有肉为什么不端来我吃?”

伙计是个愣小子,翻着白眼说:“我们这里不卖荤菜,要吃荤上城里去。”

侯陵好不生气,怒喝道:“明明有荤腥,为何不卖与客人,你这是哪门于的规矩?”

这时掌柜的赶紧上前,斥退了伙计,向侯陵陪笑道:“老客请勿见怪,因为小店领的是少林寺的本钱,一向规矩,在这里开饭铺,不准卖荤腥。老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