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飓风 作者:[苏联] 谢苗·茨维贡 >

第49章

飓风 作者:[苏联] 谢苗·茨维贡-第49章

小说: 飓风 作者:[苏联] 谢苗·茨维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反对,但是要和贝斯罗娃商量一下,严寒已超过了零下30度。我们在行进中会暖和起来,而伤员们在霄撬上会冻坏的。或许,把他们也留给游击队。”

  “这我考虑过。哈桑,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恢复了健康的同志再回不到我们队伍里来了,对此你是清楚的。就是说,我们在减员。此外,这对健康的人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他们会想:明天在战斗中负伤,等着我的也是同样的命运——留在当地居民或游击队那里治伤。这样一来,个别战士会不会在战斗中爱惜自己而不去冒危险呢?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战士也许不很勇敢,然而可以留在支队里。”

  “伊万·彼得罗维奇!看来你是对的。对有些事情是需要好好地考虑。”阿利耶夫看了看深棕色的纸夹,问道:“伊万·彼得罗维奇!这个文件有什么可怕的?”

  “这个吗?”姆伦斯基把纸夹拿在手里反问道。“那你就听听吧!”

  秘密公文 一九四一年002060号

  元首大本营

  一九四一年

  九月十六日

  四十件

  第25号本

  关于德国占领区内的共产主义抵抗运动

  (一)讨伐苏俄的战争开始后,在德国占领区到处爆发了共产主义抵抗运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宣传蛊惑和谋杀武装力量的个别军事人员到公开暴动和土匪活动。

  可以断定: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群众运动是由莫斯科策动和领导的。在曾是安宁的地区发生的甚至是个别不大的事件无疑也都是与莫斯科直接有关。

  鉴于在占领区内形成的政治和经济上的紧张局势,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民族主义和其他团体在利用这种局势,并通过与共产主义运动建立联系的办法给德国政权造成困难。

  这对德国军事领导层来说,正造成越来越大的危险,这种危险首先表现为军事人员中普遍缺乏信心。

  (二)以前所采取的措施证明是无效的。因此,为镇压抵抗运动,应遵照下列各项原则:

  1.凡是发生对德国政权不满的情况,不论其情节如何,都可看成是共产党人的计谋。

  2.为把共产主义的计谋摧毁在萌芽中和为维护政权的威望,刻不容缓地采取最果决的措施:为一个德国士兵的生命,消灭五十到一百个共产党员。执行判决的方式应该是恐怖的。

  3.德国和所述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军事当局 在占领区应采取什么态度无关。

  应该加强宣传,以便向当地居民证明:只有采取强硬措施的制度才有助于消灭共产党罪犯,因而对每个愿意在自由德国生活的人是有好处的。

  4.当地军队对于实行上述措施证明是不适宜的,因此,一切消灭共产党罪犯的行动只能由德国人来执行。

  5.被占领地区部队的司令官必须立即将上述规定告知各级军事机构。

  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

  参谋长 凯特尔

  姆伦斯基读完,摘下眼镜,问道:“嗯,怎么样?”

  “骇人听闻!希特勒命令他的几百万军队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别国土地上,对全体居民实行杀光政策。这种作法的依据是:人们竟敢奋起保卫自己的祖国,使它免遭野蛮人的侵略。”

  “在古代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国王确立了一部法典。法典规定,任何犯罪都得判处死刑。马克思说过,汉穆拉比的法律是用血写成的。但是甚至那些法律与这个命令比都相形见细。希特勒抱定的目标是消灭整个整个的民族。我们只有一条出路——要么打败法西斯,从而拯救地球上的生命,要么战死沙场。其他出路我们是没有的。因此,哈桑·阿利耶维奇,要让我们全营战士和游击队员们都知道这道命令。”

  “我去办,伊万·彼得罗维奇。但是依我看,有必要马上把命令转送到莫斯科,以便在报刊上发表。让世界所有民族都知道;希特勒分子企图实现多么骇人听闻、阴险凶恶的计划。”

  “对,这将给所有为祖国的荣誉、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人们增添力量。务必把它转交给莫斯科。而且要抓紧时间,迅速与赫瓦特营会合。”

  就在此刻,几架德国轰炸机轰鸣着呈密集队形在森林上空飞过。在东边已听见爆炸声和机关枪的射击声。阿利耶夫和姆伦斯基走出土屋。

  “难道这是在打叶尔莫拉耶夫的机动部队?”阿利耶夫问道。

  “我想不是,多半在轰炸林村,它正好在这个地区。叫人难过的是无辜居民又要流血了。”

  “也许应把侦察排派到那儿去?他们可能需要我们的支援。”

  “也好。不过让他们在晚九点钟前返回。”

  “行,”政委把值勤兵叫来,命令道:“请转告邦达连科上尉,赶快到阿利耶夫政委这儿来.”

  “你的侦察员们自我感觉如何?”阿利耶夫向五分钟后赶来的邦达连科问。

  “非常好,政委同志!睡了一觉。用雪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军装和武器都整理就绪,准备执行新任务。”

  “而你,谢苗,在同施瓦尔茨科普弗将军会面后,已经镇静下来了吗?”

  “可我当时也没有惊慌失措。不过说实话,他和肯佩中将谈话后,把话筒递给我时,那真是紧张。我向他报告,但他听不出我的声音,真是难以想象!当我得知他认识舒马赫尔大尉时,我浑身发冷。我撂下听筒对施瓦茨科普弗说:‘联络中断了。’可他对我说:‘我还没讲完,’──便又摘下活筒。我想,这下子可完了。但是不知为什么他又改变了主意。总而言之,德国人已着手对我们审查,不过没进行完,姆伦斯基阻止了…很可惜,图马克牺牲了。哈桑·阿利耶维奇,他是个好同志。”

  “是的,这是一大损失,”政委悲愤地说:“而且可惜的也不只是图马克一个人,谢苗,多少好小伙子阵亡了。他们没有辜负期望——完成了任务.”

  “哈桑·阿利耶维奇,上等兵绍尔茨没坏事。通过战斗审查,他完全合格。政委同志,现在可以把他带上去参加别的行动吗?”

  “我赞成,但最好去问问姆伦斯基。马上召集一个排,去森林东部。要侦察一下,德国人在那儿轰炸了哪些目标,也许需要什么帮助。在晚九点以前归队。向姆伦斯基汇报侦察结果。”

  “明白了!可以执行吗?”

  “执行。”

  十分钟后,侦察排蹬上滑雪板。

  当阿利耶夫走到姆伦斯基那里时,老爷子和老科瑟赫坐在桌旁,喝着茶。老爷子起身迎接阿利耶夫,紧紧地握了握他的手说:

  “我们遭到很大的不幸,哈桑·阿利耶维奇。昨天交火时,我的参谋长萨梅洛夫牺牲了。现在我就象没了左膀右臂一样。今天法西斯空军炸毁了我们的医院,炸死了七十二名游击队员,两名医生和所有护士。据我们的地下工作者报告,昨天法西斯讨伐队开始烧村子,要把村民杀光。人们成群结伙带着自己的物品往林子里逃命,老乡们请求给他们武器和接收他们参加游击队。鉴于这种情况,党地下区委给所有游击队下达了奋起保卫乡亲们的指示。游击队员们都担心着自己的家属,求战心切,可我们眼下还不能出击。”

  “当然,为了使游击队少受损失.采取这样的行动需要周密准备。”

  “所以我们就到你们这儿来求援和讨教。”

  姆伦斯基问:“要从哪些村子往外运游击队员的家属?”

  “从科克塔绍夫卡和苏尔切夫卡。”

  姆伦斯基用尺在地图上量了量从森林到这两个村庄的距离,然后说:“二十五到二十八公里。考虑到这些村庄靠近我们西边的行军路线,在你们还没把老乡全带进森林之前,我们协助你们阻止德国人到那里去。考虑到你们游击队要发展壮大,我们给你们一百二十枝缴获的自动枪、五挺机枪、两挺‘反坦克枪’及其所需的子弹和一百五十枚手榴弹,其中有三十枚是反坦克手榴弹。好啦,再从战利品中拨给你们一些糖、药品、帐篷等。”

  “我们还给你们《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苏联情报局关于在莫斯科城下粉碎德寇的战报和其他宣传材料,”政委补充说。

  “真谢谢了!这简直是一大笔财富。不过我们不会使用‘反坦克枪’和反坦克手榴弹。我们还没见到过这种武器,所以请把‘反坦克枪,和反坦克枪手班交给我们,让他们迅速教会游击队员们使用这种武器。还有,伊万·彼得罗维奇……”老爷子觉得不好开口。“别把这当作无理要求。我们已经没有参谋长了,但是游击队在不断地壮大。我们请求派有经验的指挥员到我们这儿担任参谋长,再补充给我们一名医生和哪怕是一个护士。同时我们以党的地下区委的名义请求你们调给我们一名报务员和一架无线电台。我们地区的游击队将通过它与莫斯科保持联系。”老爷子把要求合盘托出,用手帕擦着脸,吃力地坐下了.

  谈话中断了,科瑟赫转向姆伦斯基说:“少校同志,我也叩个头。我恳求把我的小儿子谢尔盖·科瑟赫交给我们游击队。他是在这个地方长大的,熟悉森林,对人也知根知底。在游击队的侦察活动上,他会是我们的好帮手。他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念叨他。这样的话,我们全家在一起,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科瑟赫不好意思地用手摩挲着蓬松的胡子。

  “是这样,”姆伦斯基用手掌在桌子上一拍,说:“我们给你们武器和药品。至于人,我和政委商量一下,明天答复。”

  “伊万·彼得罗维奇,夜里我们就要开走了,”老爷子央求道。

  “伊万·彼得罗维奇,依我看,”政委开口道:“我们应该在今天把人交给他们。请允许和连长们商量一下,两小时后向您呈报名单。”

  “可以,执行吧。”

  老爷子喜笑颜开。

  “可是谢廖日卡·科瑟赫怎么办呢?”

  “要是他自己同意。那就交给你们。”

  “太感谢您了,少校同志。我老婆可得乐坏了。”科瑟赫松了口气,从一小段圆木上站了起来,点起白卷纸烟。他忽然想起要做的事,说道:“少校同志!请允许接收拨给我们的武器和弹药!”

  “请接收吧。”姆伦斯基打开帐篷的门说:“叶罗菲伊奇!把游击队员领到别伊萨姆巴耶夫那儿去。”

  游击队员还没来得及走出帐篷,邦达连科就走了进来。

  “少校同志!请准许报告侦察结果。”

  “来,谢苗,坐下,边喝茶边汇报。”

  邦达连科在桌旁坐下,揉了揉冻僵的手指,讲了起来:“今天天刚亮,我们的骑兵来到森林东边。斯捷潘尼谢村离森林只有两公里。村民听说,在不远的地方来了红军部队,拿起食物和乳制品纷纷涌向森林。德国人发现了人们的行动,把老乡当成游击队,就对他们和村子狂轰滥炸。村子变成一片焦土,炸伤和炸死二百多居民。红军战士救护了受伤的乡亲们。幸免于难的男人、少年和健康的人以及没有孩子累赘的妇女们异口同声表示:只要受伤的人伤口一好他们就组织一支游击队,向法西斯开火。因为他们所有的财产都被烧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