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秦末魏武帝 >

第44章

秦末魏武帝-第44章

小说: 秦末魏武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阎泽赤……”

“在下朱航谦……”

“我等二人追随大人手下……”

阎泽赤!

曹操神色微动,这阎泽赤在历史上颇有名望,此人武艺不俗,史书上初次记载便被刘邦封为执盾,也就是护卫,在同项羽对战中,屡立功劳被赏赐千户。

朱航谦史上无名,但与阎泽赤关系密切,因该也不是等闲人物。

曹操笑而接纳。

其余诸人见有人出头,皆都跪喊道:“在下等愿意追随两位大人左右。”这些深受曹操恩惠的百姓也纷纷跪地叩拜愿意尊曹操为主。

曹操一阵豪爽的大笑道:“好!那我就和诸位一起努力,共诛暴秦!”

张彧及时说道:“我们义军不可没有据点,曲阿位于长江之畔,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可充当立足之地,大人应当尽快取之。”

萧何高声道:“大人才是天命之主,只有上天庇佑。区区曲阿无需派兵,只须派人入城劝说,城内百姓自当将城池奉上。”

怪力乱神!

曹操闻言一笑,据说历史上的刘邦正是以这套手段来收拢人心的,难道也是萧何的主意?当下也不拒绝,命夏侯婴、楼烦护萧何入城劝说百姓。

第七十四章 曲阿立足

曲阿乃曹操当初选定立足之根本,名望之高,无人可比。“县令殷实已经被诛,曲阿县群龙无首。而王贵又是当地恶霸,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曹操将之除去,正是大快人心。

同时,曲阿还是楚国的地盘。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可见,在楚国百姓心中他们对秦国的愤恨是何其之大,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恨不得推翻大秦王朝。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是以萧何此行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阻碍。余下的守将很热情的献出了城池,城里的百姓都愿意追随曹操反秦。

除了染上疫病的百姓以外,其余一干人等都跟着曹操进入城内。

人民夹道欢呼喝采,气氛炽烈,沸腾着无限的感激和热情。

在城里的议政大厅外,曹操亲手将大秦的旗帜焚毁,挂上了特制的黄边蓝底的黑字的“曹”字旌旗,望着这当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数十年的旌旗,胸中豪情万丈。

上辈子自己高举此旌旗,纵横天下,取大汉三分之二土地。因未能一统,留下了千古遗恨。今生自己将再度高举此旌旗,驰骋于秦末。

不过,这一次,自己绝对不能留下任何的遗憾。

曹操长啸一声,意气飞扬,两眼神光闪闪,道:“传令众将,一刻后全体校级将官到议事厅到齐,参加军议。”

议政大厅里,曹操、萧何、张彧、桓齮、夏侯婴五人聚集在了一起,商议着接下来的局面。转载  自

萧何道:“所谓无名而不立,孟德欲成就大事,必先要有一适合的身份,方可。”

曹操点头称善。无名而无实,不论是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名,好比当年自己挟天子以令不臣一般,也是用了此道。

萧何续道:“这名不能过高,过高,为众矢之的;过低,亦惹人笑柄。王,不可,公为善,可自封为曲阿公,以此名讨伐暴秦。”

曲阿公!!!

曹操皱了皱眉头。

夏侯婴道:“这个我说不上话,不过这‘曲阿公’是不是难听了一点儿?”

桓齮点头赞同

张彧笑道:“萧兄思虑周全,不过这‘曲阿公’确实有些不雅。不如改回原来名称,曲阿即是丹阳,大人可称‘丹阳公’,取至丹凤朝阳之意。”

曹操心底还是喜欢自己的魏王之称,但也明白自己此刻根本没有实力自立称“王”,遂然道:“这称呼无关紧要,就叫‘丹阳公’吧。曲阿乃是秦国改名的,相信本地人更加喜欢丹阳一些。”

众人称善。

称呼以定,曹操论功行赏萧何依旧为县丞,爵位五大夫;桓齮县尉,爵位五大夫;张彧为功曹,爵位七大夫;夏侯婴为城守,爵位七大夫;楼烦为游徼,爵位簪袅;阎泽赤、朱航谦为亭长,爵位上造。

接下来便是会议的主题。

曹操第一个决定就是安民,“秦国律法太严,明日正午,曹某决定将所有律法、律例一并烧毁,减轻赋税徭役,律法从简。你们有何看法?”

张彧见曹操能深解欲成大事需先获民心之道,甚是高兴,笑道:“秦律霸道,不可久存。安心之举,上上之法。”

“萧兄,这律法如何设定就劳你费心了,一切从简,双方得利。”曹操笑着望向萧何,在这律法上,在场的没有一个人比得上萧何。

“是!”萧何欣然从命。

“还有……”曹操面露正容之色:“除了民心,我军还缺少人才,是急缺人才。无论是领兵之人,还是策划、行政人员,我军急缺,不知诸位有什么人才可以推荐于曹某的?”

曹操这话明里是对众人说的,实际上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萧何。萧何在沛县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樊哙、曹参、周勃、朱轸、严不识、周止、奚涓等等都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粗中有细智勇将樊哙和文武全才的曹参,更是万金难求的奇才。

只要他不要把刘邦举荐给自己,其他的人通通都可以收下。不过,将刘邦举荐过来也并无不可,大不了暗中将他害了,也可除去一个劲敌。

果然。

萧何上前道:“萧某家乡有几位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难得的人才,可以大用。”

曹操“哈哈”大笑:“那就拜托萧县丞了,曹某眼下走不开,无法亲自上门,等会你我一同修书于沛县,请他们前来襄助。”

张彧似乎有话要说,犹豫再三,还是闭口不言,嘀咕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张功曹,你也有良才推荐?”曹操显然发觉了张彧的异常。

张彧摇头道:“没有,只是一个坏消息没有来得及告诉大人?”

“什么消息?”曹操问道。

张彧道:“入城的时候,我刻意留意了王府与县令府的动向。王府里空无一人,值钱的东西早已被人卷走了。不过在卧房深处,我们另外发现了一个密道,里头存放着大批的黄金玉器,价值不下于两万。”

“好!”曹操大喜:“两万两黄金,算是因祸得福了,这是算哪门子坏消息?”两万两黄金足以装备两人万人队有余,笑的他眼睛都眯了起来。

张彧摇头道:“可是县令府也空无一人,县令夫人消失无踪。”

“啊……”萧何低声惊呼,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

曹操也露出了严肃的颜色,县令夫人消失无踪十之八九前往会稽郡治邑吴中求见殷通去了,也就是说一直被他忌惮的两万秦卒不日杀到。

曹操哈哈一笑,“区区两万,何足道哉,待对方来时,瞧我破之。”

第七十五章 破敌之计

曹操说的轻松,实际上却一点也不敢大意。

只因,双方实力太过悬殊了。

即便曹操智计在出色也很难在不伤根本的情况下战胜对方。萧何曾提议扩军,招募百姓,利用百姓的力量渡过这次难关,他没有答应。

百姓的力量着实有限,而且在如狼似虎的秦卒面前,他们支撑不了多久,反而会因此降低军心。

有什么办法能够增加我方的胜算,减少双方的差距呢?

曹操埋头苦思,这是自己起义的第一战,是自己的争霸天下的开始,一定要打的漂亮。

他独自坐在书房中想了整整一夜,没有点灯,就在漆黑的夜里,坐了一整夜,一动一动,将天下大势反复回想,将当前情况一一琢磨,千百战例在脑中涌现。

终于,在天明时刻,脑中出现了一条铤而走险的破敌奇计。

“来人,将张功曹给我请来!”

一夜久坐,曹操全身酸麻,痛苦的伸着懒腰,略为活动了一下四肢,但听得一阵“霹雳扒拉”如同炒蚕豆的声音此起彼落地响起。

此刻的他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不多时,张彧听命赶来。眼中不满了血丝,一脸的疲惫,也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苦恼,眉宇间忧色未消,显然未得奇谋妙计渡过眼前的难关。

此刻见曹操笑容满面,信心十足,心中惊讶,问道:“丹阳公以有退敌妙计??”

曹操点头道:“妙计算不上,险中求胜之计却是有一个。”说着,他站起身上对张彧深深一揖,道:“曲阿上下百姓以及我等的身家性命全系于张功曹一人身上了。”

张彧沉声道:“张某既以向丹阳公效忠,早已不在乎这区区薄命。丹阳公有什么吩咐,但说无妨。”

“曹某此险计分为三步。第一步、消弱实力;第二步、骄敌之心;第三步,奇袭死战。”曹操神采飞扬象征性的生出了三个指头。

他先扳倒第一根手指:“对方有兵两万,而我军不满一千,相差太大,所以要想取得胜利必先减少差距。据我所知,吴中项梁乃楚国大将项燕之后,以光复楚国诛灭暴秦为己任,早已心存反意。项氏在吴中根深蒂固,殷通并非蠢人,因该能够察觉一二。只要我们能暗中散布谣言,说项氏意图反秦自立。殷通闻之,必然会忌惮一二,留下些许守兵以镇项氏一族。如此这般,我们可不费吹灰之力的消弱对方实力。”

“其次,我曹操这虚名传遍天下,尤其是栈道那一役被世人吹的神乎其神。仿佛是姜子牙附生,孙武子在世一般。”说到此处,他苦笑的扳下第二根手指,“殷通是识兵之人,面对一个堪比姜子牙、孙武子这等用兵大家的敌手,他哪敢大意,必会谨慎行军。如此,对我军接下来的奇袭大是不利。因此,必须骄敌之心,让他知道我曹操表面上是一个奇才,实际里却是一个用兵白痴。”

“只要他中计……”说到这里,曹操扳下最后一个指头微微冷笑:“我军胜算大增。”

张彧一直静静地听着,点头笑道:“环环相扣,好计,妙计。”顿了一顿,他肃然道:“在下明白了,丹阳公,这出使吴中的任务就交给在下吧。”

张彧心思机敏、智谋过人,此时心里跟明镜似的,已将来龙去脉想得通通透透。

曹操此计虽妙,然最重要一点还是要瞒过殷通,让他相信曹操是一个军事白痴。因此,必须要有一人与殷通暗通款曲,向殷通透露曹操是个白痴的真实底细。

此举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充满了危险,一个不慎,还有殒命的危险。只有真正才思敏捷的人物,才能够随机应变说服殷通,并且暗地里左右殷通的思想。

萧何虽然也颇具智计,但他性子沉稳,缺乏随机应变之能。是以毫无疑问,此刻在曹操的麾下也只有他张彧有此能力。

曹操满面尴尬之色道:“为了曲阿上下百姓,这一次就委屈先生了。”

张彧心中暗叹,知道曹操还未完全信任自己。也对,自己连身份都不敢坦诚说出,如何让他相信自己?定了定神,叹道:“丹阳公不必如此,此事非同小可,为了丹阳公的大业,张彧甘愿一死。”

曹操心道:“希望如此吧。”

望着一脸真诚的张彧,他也不知如何决断。

毫无疑问,张彧是一个人才,而且是一个万金难得大才,其能不见得逊色自己在前世中的谋主荀攸。

但荀攸身世清晰对自己忠心不二,而张彧的身世却是一个谜,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谜。也许他有自己的苦衷,但自己却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不敢轻易大用。

此行若不是非他不可,自己也不会让他来担当重任了。

也许正如郭嘉所言,自己最大的弱点便是多疑吧。

张彧即时说道:“此事不宜拖延,属下这就前往吴中一趟,还请丹阳公尽快修书一封,由张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