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85章

大清弊主-第85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欲入十四党,却不得门而入之的官员都是羡慕不已,又是海关总署副总监督,又是总揽抗旱高产农作物推广事宜,可不自然而然的成了十四党一员。

施世纶却是有苦说不出,几兄弟中,出息的就他和六弟施世驃,这下倒好,都成了十四党,施家算是绑在十四爷身上了。

第148章 建军港

福建泉州。

晾了一众大户粮商五日后,胤祯命人放出消息,在兴化府、漳州府、泉州府各收稻米二万石,价格却是低于市价二成。

一众大户还在犹豫不决时,家中有子弟在海军的大户却开始踊跃卖粮。等一众大户反应过来,各府的二万指标早被一抢而空,市场粮价也由此开始大跌,眼看着自家财富一天天缩水,一众粮商都是急的火烧火燎。

胤祯放出的移民入台的消息也开始从沿海向山区快速传播,赦免无罪对饥民而言是生的希望,移民入台对他们而言则是安稳富足的希望,两条消息一前一后传播开来之后,大量的暴乱饥民开始在各队进山宣传的衙役带领下,有序的走出山区,赶到兴化、漳州、泉州三府城外的指定地点聚集。

胤祯一面派遣蓝理率军卡住出山的大小关隘,以防大股顽抗饥民乘机杀回沿海,一面紧急命令三府大小官吏全部出动组织饥民在平原地带抢种各种渡荒的农作物,同时,也在泉州港每天不紧不慢的运送饥民出海赴台。

五月二十日,康熙允准福建三十万饥民移民台湾,允准官员、百姓携带家眷入台的谕旨传到了泉州。

整个泉州城立时就沸腾起来,三十万饥民移民台湾的风声早就已经传出,可允许百姓携带家眷入台这个消息可就太激动人心了,这意味着完全可以在台湾安家落户了。

欢腾的人群立即就自发的包围了提督府,欢呼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泉州知府刘侃带着泉州大小官员、缙绅在提督府大门前磕头感谢十四皇子恂郡王胤祯。

一众百姓见了,也纷纷跟着磕头,提督府门前大街上立时就黑压压的跪了一片,胤祯闻报,急忙走了出去,却在大门口被达春拦住了,达春揖了一礼,才道,“主子,外面人群太杂,也太多,四周的制高点也没派人清查,太危险了。”

巴亥也紧随着道:“主子,情况确实太复杂,奴才们一时之间也没来的及准备。”

胤祯想了想,人带多了,怕吓着百姓,带少了,确实难以防护周全,沉吟了一下,他便扫兴的说道:“出去把刘侃叫进来,另外着人将施世驃叫来。”

刘侃一进大门,便恭谨的跪下磕了四个响头,“下官谨带福建万千百姓叩谢王爷大恩。”

“起来,叫百姓们都散了,这是皇上的恩德,要谢就叫他们谢皇上吧。”胤祯和煦的说道。

施世驃来的很快,进门见礼之后,就笑道:“还是王爷能量大,朝廷对台政策已延续了近三十年,王爷一到福建就改了过来,这下福建百姓可是乐坏了。”

“这份功劳是皇上的,本王可不敢贪天之功,否则,应景的时候可又是一大罪状。”胤祯笑着纠正道:“叫你来是商量一下饥民安置的问题,三十万饥民进入台湾,台湾府一时之间怕也接受不了,本王打算好好安置他们,顺带也利用一下他们。

凤山、诸罗两县一南一北,听闻俱是优良港口,本王计划将饥民一分为二分别送往这两个地方,扩建港口,台湾的全面开放,已是时间问题,随着台湾的开发,现有的港口肯定是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

另外,为了台湾日后的稳定,也必须拓展这两个港口,这事,本王没时间料理,还得劳烦施军门,这两个港口开拓出来,必须留一半码头做为远洋舰队、福建水师的军用港口。”

“未将尊命。”施世驃揖礼回道,抬起头却又笑道:“出力的事,属下是没问题,不过,属下可没钱。”

“银子的事,不用你操心,我会派专人打理。”胤祯含笑道:“从明日起,开始大量的运送饥民入台。”

施世驃刚走,便有亲卫禀报,“禀王爷,闽浙总督范时崇、福建巡抚黄秉中等一众福建大员前来拜访。”

“让他们进来。”胤祯吩咐后,略略思忖,还是矜持的进出签押房,在门口站定,这群大员既然赶来泉州,应该就不至于空手,他们一个个可都是降五级留任的,不出点力,这级别怕是不容易恢复。

范时崇、黄秉中带着一众大员一进院子,见胤祯立在滴水檐下,忙上前跪下,“奴才(微臣),范时崇、黄秉中恭请圣安。”

“圣躬安。”胤祯受礼之后淡淡的说道。

一众人行完了钦差礼仪,又重新给胤祯见礼,礼毕,胤祯才伸手将一众人等让入签押房,落座之后,范时崇便率先说道:“福建饥民暴动,下官等剿、抚不力,累及恂王爷亲至福建招抚,下官等着实羞愧,此时次前来泉州,下官等四处筹集,带来四千精兵、五万石稻米,以资王爷招抚之用。”

听说带来四千精兵、五万石稻米,胤祯微微点了点头,暗忖这些个官员还算识趣,当下便道:“有劳诸位大人,不过,三十万饥民入台,一应后继安置事宜,还须各位大人多多费心,事成之后,本王自当将各位功劳如实上奏。”

范时崇、黄秉中巴巴赶到泉州,又是送粮,又是送兵,图的就是胤祯这句话,闻言自是欣喜,黄秉中在椅上欠身说道:“下官恭谢王爷,一应具体安置事宜,皆是下官职责所在,王爷但有所命,下官等无有不从。”

沉吟片刻,胤祯方徐徐说道:“本王计划将饥民分批入台,三个月的口粮,种粮,农具本王可以负责筹备,治安、防疫、住所、荒地划分、地域管理,凡此种种就劳诸位费心,台湾府现有的人手怕是忙不过来,还得抽调一批得力的官吏前往。”

范时崇、黄秉中见胤祯想的如此周全,而且大头的钱粮也不用他们考虑,自然是大为欣喜,三十万饥民移台,可不是小事,若能协助胤祯将这事漂漂亮亮的办下来,官复原级,还不是小事一桩,二人当下都是欠身回道:“谨尊王爷吩咐,下官立即着手安排各种事宜。”

随着范时崇带来的五万石粮食上岸,闽南的粮价更是一路暴跌,就在一众粮商一筹莫展,焦急万分的时候,胤祯放出了消息,以一两六钱一石的价格敞开收购。

一众粮商到了这个地步,那里还敢犹豫,纷纷将手中囤积的粮食出手,虽然赚的少了点,可总比砸在手上要强的多,一旦新粮出来,这粮价还要暴跌。

第149章 风云再起

福建、延平府。

延平府并未遭遇旱灾,但三明、永安一带却遭受到掉头西进的暴乱饥民疯狂抢掠,饥民所过之处犹如蝗虫过境,劫杀大户、中小地主,就连贫民家中的杂粮也是掠夺一空,不仅如此,他们连田里灌浆的稻米也不放过。

消息传开,不用官府组织,村村寨寨便自发的组织青壮帮助官兵协守关隘,山寨,延平府总兵林章亦怕落得降五级的处分,紧急抽调东南、东北各县兵力严守各道关隘,严防流寇深入延平,同时,他还命人在各处关隘、城镇张贴康熙招抚饥民、允准移福建三十万饥民入台的布告。

赞川彦镇的一处大户人家的宅子里。

邓老大烦闷的呆在房间里沉思,他接到命令后,便带队进入福建,先后接触了无数股大大小小的义军队伍,却都令他失望不已,一个个都是名字叫的响亮,实际上却连土匪都不如,土匪还有自己的地盘,还拿得出几把象样的兵器,那些个义军却是什么都没有,纯粹就是一群流民。

反反复复找了很久,邓老大一行才找到永德军,永德军于仙游一战,缴获了三千多兵器,一路攻取掠夺乡镇都是轻而易举,已经成了义军中实力最强、号召力最大的一股义军,无数饥民闻名来投,王福、张震却都不肯收留,多一个人多一张嘴,他们自己都在不断的精简队伍,以便填饱肚子,也更灵活一些。

邓老大等一行人来投,王福、张震一见那几十名弓手,就毫不犹豫的收下了,他们可是太需要娴熟老练的弓手了,入伙后,邓老大很快就在义军中站住了脚,并得到王福、张震的看重。

不过,眼看永德军一天天的深入西北山区,邓老大却是大为烦闷,胤祯确实是到了福建平乱,不过他却是招抚,而且身在泉州,不把永德军调回去,跟胤祯打一仗,他们根本就没出手的机会。

“老大,王福派人来叫你去商量大事。”卢子敲了敲门,在外面说道。

“尽是些破事,有什么好商量的?”邓老大拉开门,闷闷的骂了声,想了想了,还是抬脚走了出去。

镇中的一座大宅正厅里,已经座了十几个人,邓老大进去之后,王福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而后便开口道:“眼下的情形大家都知道,自打康熙爷发布告招抚和移民台湾的告示后,很多兄弟都动了心,每天都有人偷偷溜走,而且我听说,另外那两股大的义军也都解散出山了。今天喊大家来,就是商量下,我们怎么办?”

一人马上接着说道:“大伙儿造反还不就是为了活命,既然回去没事,又可以到台湾去落户,为什么不回去?”

“就是,都没人造反了,就我们这一股,迟早要被朝廷大军围剿,那时候就没活路了。”

一听到这里,邓老大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他忙说道,“那些饥民回去或许没事,我们回去可就难说,大伙别忘了,我们可是杀了几千官兵的。”

这话一出,一众人都不作声了,他们永德军少说也杀了四、五千官兵,回去真能没事?即便康熙爷不追究,那些个地方官兵会善罢甘休?可不接受招抚,又能怎么样?继续流窜?那迟早是被围剿的下场。

见有些冷场,张震轻咳了一声才道:“我们永德军现在有一万二千人,我跟王头商量了一下,愿意跟我们一条路走到黑的,我们欢迎,想接受招抚去台湾的,我们也不勉强,大伙儿好合好散,我们也不想把大伙儿都往绝路上引。”

“张头,这话怎么说的,大伙儿要死一起死,要生一起生,自打造反那天起,咱们就是活一天算一天。”

“其实未毕就没有活路。”邓老大站起身,见一众人都望了过来,他才说道:“我们不能再往山区前进了,山区地形狭窄,关隘太多,没有回旋余地,一旦官兵围剿,就是死路一条。再说,现在各地防范很紧,每打一寨一镇,损失都很大,我认为,要想活命,我们的掉头向沿海平原。”

回沿海平原?众人不由一楞,王福疑惑的道:“沿海根本就无法筹集到粮食,我们又没攻城的器械,无法攻打防备周全的城池,不消几天时间,不要官兵打,饿也饿垮了。”

邓老大微微笑道:“官兵现在已经出兵把守各处关隘,各个城池的兵力肯定空虚,我们只要冲破关隘,进入平原,朝廷就会想法子招抚我们,那时候,我们就有了谈条件的本钱,大伙儿也都会有一条活路。”

张震撇了撇嘴道:“那些个龌龊官员,跟他们有什么好谈的,他们的话能信?”

“谁说我们要跟地方官谈了。”邓老大马上就说道:“布告上不说了,十四皇子胤祯是招抚饥民的钦差,现就在泉州,咱们跟他谈,他一个皇子能不在乎自己名声?再说了,他要敢骗我们,回去的饥民还敢相信他的话?只怕马上又会暴动,他是来招抚的钦差,只要能把我们招抚回去,移民台湾,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