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74章

大清弊主-第74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英街如此大的火灾,震惊了整个广州城,朱延志闻报是江英街失火,立即就想到了广德园,登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赤脚就跑了出去,在大街上一看,全是慌乱的人群,忙迭声吩咐,“快,找船,走水路去接王爷。”

广东巡抚抚院,巡抚满丕一听说是十四皇子胤祯所在的江英街起火,立时就吓的清醒过来,胤祯要是在广州有个什么三长二短的,丢官事小,盛怒的康熙不把自己全家发配辽东与披甲人为奴才怪,他衣杉不整的就跑出内院,大声斥责道:“还楞着干什么?标营,冯钢呢?集合标营所有人马,立即赶过去救人救火,看恂王爷有事没?”

广州府知府余国保闻听之后亦是大惊失色,失火已是失职,若是胤祯在他境内出事,那可是泼天大案,他虽然没兵,但也立刻纠集了三班衙役立刻赶往江英街。

广德园后院,戴理生率领的负责警戒的亲卫是损失最大的,小五一方尽是弓手,他们连近战的机会都没有,一露身形就遭来密集的箭雨,完全是处于挨打的境况。听到紧急集合哨声,他不由松了口气,连忙指挥亲卫且战且退,向胤祯前门靠拢。

后院邓老大的人马占有压倒行的优势,但前院就一点都不乐观了,二炮的弓手仅仅在初时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随后就被赶下了围墙,根本无法冒头。

围墙缺口处,邓老大虽然是命令分散冲,可在每列五枝火铳的打击下,鲜有人能够安全冲进去,已经冲进来的四喜一看火铳竟然是接连不断的射击,不由大急,但对方始终是抱成一团,硬冲无异于送死,便率队冲向后院去接应小五的弓手。

听到火铳的枪声竟然是接连不断的响起,墙外的邓老大只觉的头皮阵阵发麻,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了,对方究竟有多少火铳?就在他焦急之时,却听的枪声一乱,这是——后院小五的弓手冲上来了!他顿时一喜,低吼道:“都随我冲!”说着就带头冲了进去。

园内,小五的弓手确实给胤祯的亲卫队造成了一点麻烦,四喜跟他一会合,就叫嚷,让他先解决火铳手,因此他带着弓手一冲上来,首先射击的就是火铳手,一论箭下来,就射翻了几个火铳手,不过,他们马上就遭到火铳和弓手的毁灭性打击,但就这点时间,已经为邓老大创造了机会。

胤祯眼看冲进来一群人不过就七十余人,反倒是放下心来,对方的实力没他想象的那么大,他沉稳的说道:“火铳、弓手解决他们的弓手,刀卫上前拦截。”

达春见已是短兵相接,忙带人将胤祯圈了起来,达尔汗则带着刀卫迎头冲了上去。

邓老大带队一冲进园内,看到胤祯的亲卫队列齐整,丝毫不乱,人数比自己的多出一倍,不由暗自叫苦,八叉、三多两人一见这情形,忙一把拉住邓老大,带着哭音道:“大哥,风紧,再打下去,可就没人了,撤吧,回头再找机会。”

两人话刚落音,天空同时爆出了两朵橘黄色的烟花,这是大队官兵赶到了的信号,见这情形,邓老大知道已经没有机会,果断的道:“三多断后,我们从后院撤出去,放绿色烟花,通知所有兄弟撤。”

第131章 福建造反

等广州一众官员火急火燎的赶到江英街,整条江英街已经烧成了一片废墟,巡抚满丕带着人马赶到广德园,看到撞塌的院墙和满地的尸体,以及零散的兵器,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竟然有人刺杀十四皇子胤祯,而且规模还如此之大,如此肆无忌惮,为此不惜焚烧整条街,这可是震惊全国的巨案!回过神来,他忙吩咐道:“赶快找恂王爷,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吩咐完,他又迭声道:“封锁现场,不准任何人靠近,官员也不行。”他隐隐感到这案子没那么简单,怕是牵扯到皇子之间的储位之争,这可是天大的丑闻,事涉皇家脸面,若是散布出去,康熙震怒,他这个广东巡抚定然是首当其冲。

三多率着二十余人拼死断后,再加上弓手的掩护,邓老大一行可谓是从容退走,眼见对方阵形不乱,胤祯亦不敢过于迫近,只令弓卫、铳卫尾随射击,铳卫在追击中的表现可就不如人意了,装药太慢,根本无法与弓箭相比。

卢子看到绿色烟花后,早就命大小船只靠岸接应,胤祯一行只能干登眼,好在铳卫在射程上占足了优势,把最后一船当作移动靶,狠狠出了口恶气。

眼见大火即将合拢,胤祯不得不带着亲卫沿着江堤下到了江边,一清点人数,死了一十八个亲卫,伤了三十六个,不过,对方最少应该死了四、五十个。看到对方布置的如此周密,胤祯不由大感头痛,有这么个对手在,日后出行可不敢大意了。

转过身望了一眼环绕在周围的亲卫,胤祯沉声问道,“还有没有受伤的亲卫没跟出来?”

达尔汗带领刀卫走在最后的,忙躬身道:“回王爷,没有,尊王爷教诲,他们的尸身,奴才都命人扛出来了。”

“恩,不错,今天表现的都不错。”胤祯大声表扬道:“回去,本王会论功行赏。”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尸体,声音亦是一沉,“达春,阵亡的兄弟每人发一百两厚恤,直属家小尽入本王包衣,月例按十两发放,轻伤者赏二十,重伤者五十,月例不停,残疾者按阵亡例。”

胤祯对伤亡者如此厚赏,一众亲卫忙齐声道谢。

最先找到胤祯的还是巡抚满丕,在他的恳请下,胤祯住进了他的抚院。

广州一众官员纷纷前来请安,胤祯一概拒而不见,只是交给朱延志二十万银票,让他帮着重建江英街,江英街的百姓这次可算是遭了无妄之灾。

对于广东巡抚满丕大索全城、港口、码头等行为,胤祯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那些人组织严密、行动谨慎,策划周密,就是能抓到一、二个,估计也是小鱼小虾,而且根本不用指望能够掏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对于现场的勘察,胤祯也没一点兴趣,桌上就放着十几枝对方所用的箭镞和两把弓,两把弓都是青海弓,尺寸最为短小,但射得最远,箭是标准的10把雕翎箭,关东桦的箭杆上没有任何名号,说明不是出自军营,江南绿营配的是南弓,所有兵部配发的箭枝都有产家的名号。

青海弓不是一般的弓手能够用的,没个三、五年的训练根本就玩不转青海弓,再说刺杀他可是灭九族的罪,敢来的肯定都是死士,对方组织严密,又不是正规营伍,而且又是经营多年,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四哥胤禛的‘粘杆处’,太子现在可没理由要杀他,拉他倒是有可能,八哥他们更不可能。

胤禛为什么在这时动用‘粘杆处’的力量来刺杀自己?他是想逐一清除有机会的兄弟,还是觉得自己对他的威胁最大?胤祯一时之间也无法断定,不过,他既然已经出手,那绝不会轻易罢手。

‘粘杆处’!这可是一条毒蛇,得想法子彻底清除了它,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想到这里,他感觉走陆路回上海太过冒险,当即谴人快船去澳门通知海军前来广州接应。

三月二十五日,胤祯回到了澳门。

同一天,福建泉州府永春、德化两县街头巷尾出现了大量的揭贴,直指地方官吏侵吞赈灾口粮,并与地方豪绅联手屯积米石,号召百姓抢夺大户,开仓放粮。

揭帖一出,本就处于暴动边缘的饥民在有心人的组织怂恿下立刻纠集了数百人闯入城中大户人家,开仓放粮,这一举动立刻就引来无数饥民的响应,队伍马上就由数百发展到了数千。

人多则胆大,群情汹涌的饥民在抢了大户之后,又将目标转向了官府,犹如洪水一般冲进了县衙,将县官和一众吏员生生打死,随之便竖旗造反。

福建泉州、漳州、福宁一带本就旱情严重,饥民遍地,永春、德化两县这一竖旗造反立刻就吸引了无数的饥民,一听说他们冲击大户,开仓放粮,能吃饱饭,立时就蜂涌而至,太子胤礽早就安插在福建的一众人马自然是乘机四处策划、组织饥民抢粮杀官,一时间,福建西南各府县立时就风起云涌,反旗四起。

一看竟然闹腾的如此之大,原本一直睁只眼闭只眼的福建高层也吓坏了,原以为最多不过是饥民闹事,没成想竟然一下变成了席卷几府的造反,立即就匆匆碰头商议论如何善后。

福州,省府路总督后街东头,矗立着一个坐北朝南庞大的院落群,大门左右雄踞着两尊威武的石狮,石狮之旁,各自高耸着一株古榕树,枝茂叶繁,荫蔽十丈,这便是闽浙总督府,又叫督署。

现任闽浙总督范时崇是清开国时功臣范文程之孙,范承谟之子,汉军镶黄旗人,八党中人,去年年底由广东巡抚升迁闽浙总督,交割清楚政务,已经是年关,他在广东过了年才动身前来福州,上任才半个多月,就遇上了这么件闹心的事,心中着实郁闷。

自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大清十余年来已经再没遇上这么大的动乱,东南半壁更是太平了二十余年,不成想这才刚刚上任就摊上这么个烂摊子。

范时崇接到加急文书后,不敢耽搁,一边召集福州官员商议,一边下令,着福建陆路提督蓝理迅速派兵清剿乱民。

总督府议事厅,范时崇扫了一眼匆匆赶来的一众福建高官,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本督上任伊始,便遇如此棘手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府饥民扯旗放炮杀官造反,糜烂福建半省,为何本督一直未得任何异动的禀报?”

注:传统弓箭有四种标准的尺寸,分别是4尺、3。8尺、3。6尺、3。4尺。按照地域的特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满族弓、蒙古族弓、青海弓、南弓4种,其中青海弓的尺寸最为短小,但射得最远,适应了西北少数民族骑射的需要,40磅左右的青海弓,能射120多米远。但是青海弓也是这几种弓箭中最难用的一种,没有深厚的功力不行,需要几年的苦练。

标准的箭一共有4种尺寸,分10把、11把、12把、14把,按照典籍记载,一尺是4把,14把的箭是清军标准装备。

第132章 高产作物

见范时崇一开口便推卸责任,福建巡抚黄秉中可就坐不住了,他是太子一系,亦是福建的主官,下面三府呈报的异动,他一直压着,拖着,找各种借口下到各府去巡视,就是不去闹的最厉害的泉州、漳州、福宁一带,只见他在椅子上一欠身,说道:“督台大人,泉、漳二府及福宁一州自去年就旱情严重,皇上截留三十万石漕粮赈济此一带被灾之民,而福建其它各府,同样灾情严重,今年春旱尤为厉害,下官等四处巡查,不敢稍存懈怠,万未料及,受赈济的一带反而挑头闹事,并且迅速蔓延开来,实乃出乎下官意料。

前任督台,自去年十一月便即解任,浙江本是鱼米之乡,去年又是丰年,下官等欲从浙江借调米粮,奈何浙江巡抚百般推脱,下官等亦是无能为力。”

范时崇一听,这黄秉中竟然倒打一耙,含沙射影的指责自己到任太迟,没起到协调闽、浙两省的责任,心里立时就警觉起来,这黄秉中去年由福建布政使升任巡抚,在福建已经呆了五年,可谓根基深厚,他若是成心挑起督抚之争,自己此立足未稳,可是大为不妙,倒不若借此机会好好整合一下福建的官员。

想到这里,范时崇神情肃然的说道:“诸位与本督皆是朝廷命官,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能坐视福建半省糜烂?饥民暴乱所发之揭贴,本督亦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