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62章

大清弊主-第62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9章 熙朝清官

正月二十五,康熙五十年第一次大朝会。

新年伊始,也没那么多的事,各部大臣不过是循例走走过场,很快就结束了各自的例行汇报。

不过,康熙一开口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农学院建造即将完毕,定于七月初一开院,鉴于是试行,招收学员计划为五百人,着江南各府、县推荐有功名且热衷农事的士子前往江宁参与考核选拔,入学者,四年期满,考核优异者授予正九品农知事,督导各府、县农事。”

事隔两年,农学院终被康熙一锤定音,虽然只是正九品,却也是正经的官身,无异于给天下的士子多开了一条晋身之路,其根本的意义在于除了科举之外,学农亦能入仕,而且这也算是正途出身,比捐的那些杂佐官儿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很多大臣对此不以为然,暗自腹诽,可康熙这是乾坤独断,明宣谕旨,他们也都只得闭紧自己的嘴巴,以免开年就被训斥,再说了,这可是国策,一个不好,可能还不是训斥这么简单,眼见没人站出来仗马之鸣,大家都只得学老僧入定。

康熙接着说起第二件事,“喀喇沁镇国公善巴喇锡呈报,喀喇沁边界近日时有流寇出没,常行劫掳,扰害居民庄头,祸乱地方,着侍卫内大臣鄂伦岱率前锋护军营前往缉捕。”

康熙这个决定透着些怪异,喀喇沁边界距京师虽是不远,可地方流寇何用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亲率前锋护军营前往缉捕?不过这事一众大臣都未上心,或是康熙欲借此练兵亦未可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惟独太子胤礽心头巨震,不会是自己私下联络蒙古各部的事被察觉了吧?一细想又觉不对,康熙向来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真若察觉,岂会如此简单随意的处置?

想到这里,胤礽随即就稳下心来,却就见新近由偏沅巡抚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赵申乔站了出来,见此老出来,胤礽心里不由一跳,又是谁撞在他手上了?

殿中一众大臣见赵申乔出列,心里也都是一跳,这老小子又盯上谁了?

赵申乔,康熙曾赞为‘天下第一清官’,其清廉程度唯有前明的海瑞可以与之媲美,历任地方大员,却是不取一丝耗羡,数十年始终是布衣蔬食,一身官服补丁累累,就连老娘过生,想买两斤肉,都要掂量半天的主,身为朝廷大员,能清贫如此,也算是开一代先河了。

可就是如此一个清官,不论是地方还是京师大员见他都是胆战心惊,皆因此人外号‘官屠’,他从康熙四十年任浙江布政使到浙江巡抚到偏沅巡抚到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路是官帽滚滚,参倒大小官员无数,就连过境官员亦是照参不误,且性情古怪,难以交谈,听说他迁升都察院左都御史,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大员日夜惶恐。

康熙48年九月,赵申乔在偏沅(湖南)巡抚任上弹劾湖广提督俞益谟侵吞军粮,由此引发全国各省攻讦武官的风潮,实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

见赵申乔出来一众官员不由都打起精神凝神倾听,只听他奏道:“微臣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弹劾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驭下无方,对属下兵丁管束不力,导致上海发生军民械斗,五死四十伤,严重祸乱地方,以致民心紊乱,地方不宁。微臣恳请皇上降旨严加惩处,不惩不足以平民愤,不惩不足以抚民心,稍有循私,定然导致各地驻军恣意妄为,则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赵申乔开口弹劾的是恂郡王胤祯,不少大臣紧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不过这老小子语气可真够硬邦,循私都说出来了,倒要看看康熙怎么袒护?

令人诡异的是,赵申乔弹劾完之后,满殿的文武大臣竟然是安静的落针可闻,既无附议的,也无申辩的,康熙也是默然不语,静静的观看着动静,老十四现在可不是老八一党,而是自立十四党,倒要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不过这十四党朝中无人亦是不行,看样子得把张鹏翮,噶敏图两人调回来,否则这十四党可就是有名无实。

见到冷场,唯一在朝的大学士萧永藻却是稳不住了,他现在可是八党的一面大旗,对十四党的策略,八阿哥胤禩可早就与之商量议过了,他正准备站出来不痛不痒的说几句,却见太子胤礽转身奏道:“皇阿玛,十四弟事务繁杂,海军风评亦一向甚好,军民械斗一案,纯是几个宗室子弟骄横跋扈所致,儿臣恳请皇阿玛看在十四弟素来忠心国事,勤勉办差的份上,网开一面。”

太子胤礽话音一落,和硕简亲王雅尔江阿随即闪身而出,他家老十现在可是十四手下第一红人,怎么着也得说几句好话投桃报李不是,“奴才附议,恂郡王素来勤勉有加,驭下有方,军民械斗一案,双方各有责任,海军也是一死四十伤,奴才以为不能完全委过于海军一方。”

两人这一表态,殿中大臣立时就恢复了活力,纷纷站出来附和,一众王公亲贵更是不遗余力的为恂郡王摇旗纳喊,自家子弟还要在海军混呢,而且还指望买老十四手上的贸易船队股份呢,说句好话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

康熙暗忖,老十四还是有点人脉的嘛,这帮宗室亲贵的心思他岂有不明白的,太子不惜亲自出面力保老十四,看来是想拉一个打一个了,倒也不枉朕亲自教导几十年,老八一党不参不保,也算厚道。

见殿中逐渐安静下来,康熙才沉吟着道:“恂郡王胤祯,驭下不严,着罚俸三年,另福建水师提督吴英年老病重,着离职休养。迁广东提督施世驃为福建水师提督,兼海军学院副院长,协助恂郡王胤祯督管海军学院。”

又是罚俸,赵申乔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一众等着瞧热闹的大臣更是嗤之以鼻,就算要维护,你能不能够换个花样罚啊,郡王一年的俸禄才多少?五千两,三年也才一万五,对几千万身家的恂郡王胤祯来说,罚俸还有意思么?

不少大臣却是在心里暗自感慨,这位十四阿哥胤祯,还真是个不倒翁,连着两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弹劾,都安然无事,圣眷之浓可见一斑,这十四党倒是可以考虑。

注:康熙对天下第一这个封号看来很不重视,仅是天下第一的清官就封了几个。不过在康熙朝,清官确实多,这倒是事实。

第110章 力挺十四党

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等一众大臣听到康熙这道谕旨,心里却都是一惊,这哪里是督管海军,这纯粹是把整个福建水师划拨给海军了,老十四这圣眷可真是没得说,这么大的事,仅只罚俸三年,还反倒把福建水师交给他了,这是罚还是赏?而且这一来,无形中把海军的规格也定了下来,至少是跟水师同级。

众人正自感叹,康熙却是接着又道:“宣张鹏翮回京入值上书房,迁户部左侍郎噶敏图为户部尚书,令其回京署事。僖敏贝勒海善监督津海关,汤之旭监督浙海关,原江苏巡抚于准免罪着监督闽海关。”

这道旨意一下,一众大臣心里登时就翻腾起来,康熙这是力挺十四阿哥啊,谁不知道张鹏翮、噶敏图二人是新近靠上十四阿哥的,张鹏翮入值上书房,噶敏图又连升两级成了户部尚书,一个个登时眼热心更热,十四阿哥的十四党现在可是急缺人,康熙又是如此大力扶植,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若能投靠过去,好处可是立竿见影。

太子胤礽心里已乐开了花,如此一来,老八一党只怕立刻就得一分为二了,老十四很快就将实力大增,倒是可以加大筹码拉拢他。

八阿哥胤禩心里却是一阵阵泛苦,皇阿玛这是成心分裂自己的势力,这一来,倒向十四的大臣怕是不少,他突然心里一动,老十四的自立不会是得到皇阿玛的默许吧?真是如此,那自己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老三胤祉心里却是燥热,没想到老十四自立门户,皇阿玛支持力度是如此之大,自己若是自立门户会不会也一样得到皇阿玛的支持?

老四胤禛心里暗叹,皇阿玛果然是在大玩平衡,极力扶持老十四的势力,这老十四还真的是算无遗策,死瘸子说的不错,必须早下决心!

老九老十两人的心情是最为复杂的,老十四原来还在他们下面,现在竟然是一跃而成兄弟中的三巨头之一了,而且还是踩着他们八爷党爬上去的,两人是又嫉又恨,同时又夹杂着无比的懊恼,自己怎么没老十四那分胆识和魄力?

康熙冷眼观察着殿下一众儿子们和大臣的动静,半晌才接着说道:“皇八子廉贝勒胤禩前日所上拟以京城为试点,推行工商杂税革新的提议,甚好,允准,着胤禩与张鹏翮一并负责试行之。”

胤禩一听,心中稍觉安慰,虽然给硬加上了一个张鹏翮,但这份功劳本就是老十四送的,老十四分一杯羹也是理所当然,而这份差事对自己的意义却是很大,至少说明圣眷还在,这人心就不会一下子都散掉。

太子却是暗自心惊,怎得突然又冒出一个工商杂税革新?事先可是没听到半点风声,这可是捞钱的好机会,张鹏翮?难道跟提倡奢侈之风有关?那这事怎么又会是老八提出来的?难道是老十四?他心里登时一沉。

老四胤禛也是一怔,工商杂税革新,这可是牵扯极大,既是以京城为试点,那就有意在全国推广了,这可是一份大功,老八的圣眷还不算差,这差事要是办好了,他的声望可就更高了,最麻烦的是老八现在果然是开始走务实的路子了。

一听说工商杂税革新,一众王公大臣心里都是一紧,他们谁家背后没有几家商铺?就是明面上没有,暗里也都有着股份,一个个心里都是暗自嘀咕,不知道这工商杂税革新是个什么章程,可得八阿哥套套近乎。

顿了一下,康熙又道:“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会同户部、刑部拟定的‘严禁稻谷出海’条例着即刊发天下,即日执行。另生丝皆产自苏、杭一带,为便于管理、统筹即日起亦由上海江海关专营出口。”

生丝也专营出口!这道谕旨一出,远洋贸易船队股份岂不是更加火暴?一众跟海贸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王公大臣立时就恨不得立即散朝,好将这消息快马送出,远洋贸易船队股份一定要买到手,那可是能生金蛋的母鸡,继棉布之后,又是生丝,看样子,这出口的商品迟早会一一专营,这远洋贸易船队日后的规模真是难以估量。

一众皇子更是眼红的滴血,老十四这次可是赚大发了,却是一丁点好处也没分给他们,哪怕是象‘四大恒’一样,每个兄弟给一分也好啊,那可是一百万两。

回到乾清宫西暖阁,康熙便传旨着二等侍卫鄂尔泰前往江宁接手噶敏图在秦淮河的试点。西林觉罗鄂尔泰,字毅庵,康熙十六年生,康熙三十六年举人,三十七年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累升至二等侍卫,为人清廉,有胆识,有才干。

康熙力挺十四党的风声不到半天时间就传的沸沸扬扬,原本举棋不定的大小官员一见这风向,立时就拿定了主意,管他日后谁上位,康熙现在身体可好的很,先捞几年好处再说,以后的事,谁说的定呢?

不过,就算想投靠十四党,那也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十四阿哥不在京城,张鹏翮、噶敏图这两位也还没回来,心思灵泛的官员便谴夫人上恂王府拜访,有的则写信谴人快马送往上海,有的则去张府拜访,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僖敏贝勒府,海善是闲散宗室,平日里根本不用上朝的,听到管家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