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462章

大清弊主-第462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毕,一看金表,已是八点,他不由暗笑,这可是难得的一个懒觉。

见他洗漱完毕,一众侍卫鱼贯而入布了满满一桌子的早点,贞武扫了一眼,不仅有山西的特色小米粥、凉皮、甘饼、养胃糕、馅儿饼等还有京师常见的各种早点,他不由微微笑了笑,随意的点了几样,便道:“其他的都赏下去。”

胤誐这时进来,叩首道:“臣胤誐恭请皇上圣安。”

贞武微微颌首道:“用过早点了?”

“回皇上,臣一早就用过了。”胤誐起身微笑着道:“太原府的一众官员在外侯着给皇上请安。”

“叫太原府知府赵凤诏留下。”贞武微微沉吟着道:“其他的让他们各自回衙办差。”

一听又将一众官员打发回衙,胤誐不由微微一顿,然后才迟疑着道:“皇上,地方官员平日难以觐见天颜,不如让他们进来请安。”

贞武不以为然的说道:“朕自然会给他们面圣的机会,但没必要天天跑来请安,做好份内差事更重要,附近各府县官员在闻知消息后亦会尽快赶来,朕一道召见。”

听的这话,胤誐忙躬身道:“臣这就出去传旨。”

在范家苦苦守候了一早上的众官员一听不用请安,心中都有些忐忑,贞武昨日发作了揆叙、苏克济、苏瞻三名大员,差不多都是革职留任的处分,今日又不让他他们请安,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事情还没有完结?

巡抚苏克济忙上前给前来宣旨的胤誐扎了个千儿道:“十爷难得来太原一趟,可否让奴才一尽地主之谊?不知皇上昨晚歇息的可好?”

胤誐微微笑了笑,才道:“你小子少给本王拐弯抹角的,皇上说了,待周边府县官员赶来了一同召见,别东想西想的,都安心奉差。”

一听这话,众官员不由稍稍松了口气,看来,挪用赈灾钱粮的事情可能就此揭过去了,就在这时,胤誐又道:“皇上旨,宣太原府知府赵凤诏觐见。”

赵凤诏昨日在范家忙了一整日,皆未获得觐见的机会,原本已是沮丧到了极点,听的这话,不由喜出望外,忙上前跪下道:“微臣遵旨。”

揆叙、苏克济、苏瞻三人心里不由一紧,贞武召见过赵凤诏,定然是过问参劾一事?昨日三人都已被革职,可别再出什么差池,否则很可能就是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

贞武用过早膳,闻报赵凤诏再外侯见,便召了进来,待其请安见礼之后,他才开口道:“你再太原府知府任上多少年了?”

“回皇上。”赵凤诏忙躬身道:“已经十四年。”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却是诧异,这个赵凤诏何以在太原知府的位置上呆如此长时间,他可不是旗人,当下他便随口道:“太原府耗羡征收多少?”

赵凤诏原本以为贞武会过问他被参劾一事,没料到却是问起这事,不过此事亦是他最为得意之事,他忙躬身道:“回皇上,山西通省如今的火耗银征收按例为一钱,粮耗为三升,太原府是山西主要产粮区,粮耗亦为三升,至于火耗银,近年来,微臣皆只收取六分。”

一听火耗只收取六分,贞武不由来了兴趣,问道:“太原府治在阳曲,也就在太原城内,平日里迎来送往在所难免,火耗银收取六分,足够开支?”

“回皇上,官场一应往来,微臣是能逃则逃,能躲则躲。”赵凤诏忙躬身道:“不过,太原城过境官员颇多,有些是避免不了的,对于不足之开支,微臣通过加征煤矿的税赋来弥补,太原县的明仙峪石门矿和风峪大成矿皆盛产媒炭。”

原来他是转嫁到煤矿身上,不过,由此也能看出他并不贪,太原府是主要产粮区,四分火耗银,少说也有一万多两银子,对于山西的煤,贞武现在是毫无兴趣,再多也运不出去,必须得等到蒸汽机问世,铁路的开通。

微微沉吟,他才道:“你在太原府十余年,对当地情形以及晋商的情形应该相当的熟悉,朝廷鼓励晋商创办票号的消息,你应该听闻了,说说这事的利弊。”

听的这话,赵凤诏不由暗自欣喜,贞武这是在考较他?微微沉吟,他才斟酌着道:“山西人素来节俭,经商所得皆用于购地修宅,除此之外便是储存,富商巨贾之家皆建有银窖用于储藏银两,数额之巨,超乎想象,微臣窃以为,此实非朝廷之福。

鼓励晋商创办票号,既有利于商贸,亦有利于朝廷监督防范,若是能够循‘四大恒’低息放贷之例,实是造福于朝廷。”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若说弊端,此举将促使晋商势力极速膨胀,西北边疆之商贸将尽操晋商之手,恐有尾大不掉之嫌,微臣妄言,晋商之富已远甚于朝廷,民富国弱,非国家之幸!”

贞武瞥了他一眼,暗忖赵申乔教子有方,赵凤诏的想法虽然有些片面,但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已很不容易,如今的官员整日里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毫无一点主见,况且,这年头,民富国弱,实非国之幸事。

至于西北商贸尽操晋商之手,他眼下还真是没法子解决,西北商贸,不仅要耐的住苦寒,还要熟悉路线,除了陕西,再无其他省分的商人能够插进来,晋陕的商人本来就是一帮,便是扶持起陕西商人又如何?

这事不在于分化,而是要善加引导,相比于开拓西北边疆,这事目前不值一提,先将晋商做大做强再说。

这话自然是不能对赵凤诏明言,微微沉吟,贞武才道:“去换身便服,陪朕出去微服私访。”

第681章 植树造林

微服私访?赵凤诏登时一喜,能够陪同贞武微服私访,那可不是一般的荣幸,不是亲信臣子根本无此殊荣,虽然贞武只字未提他被参劾贪贿一事,但却以此方式明确的表达了对他的信任,这让他如何不喜,当下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赵凤诏刚刚退出,胤誐便躬身进来,见礼后,便禀报道:“皇上,揆叙在外求见。”

贞武点了点头,揆叙此来定然是要钱要政策的,微微沉吟,他才道:“让他进来。”说着又对胤誐道:“去换身便服,呆会出去走走。”

要出去微服私访?胤誐听的一喜,忙微笑道:“臣弟扮成管家吧。”

“扮成缙绅吧,说话方便。”贞武微微一笑道:“去知会达春一声,带几个机灵的跟着就成,别扫了朕的兴。”

“喳,臣这就去传旨。”胤誐忙躬身道。

门外,被革了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的揆叙却是喜忧参半的在肃立在阶下,贞武抵达太原当天就提出了大力发展内陆贸易,并鼓励晋商创办票号,这显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朝廷的一大举措,再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朝廷将会大力关注山西,关注西北,呆在太原可能蕴藏着莫大的机会。

令他担忧的是,根治太原水患的工程如今已经捅开了,贞武是什么态度,这工程款项贞武会否划拨,找商贾借的五百万两银子的欠条上他可都有签名,如今由他负责整个工程,这笔银子可就都压在他身上了。

胤誐满脸笑容的走了出来,见揆叙立在阶下发愣,不由轻笑道:“愣着做什么?皇上叫进呢。”

见胤誐一脸的笑容,揆叙心里不由微微一松,看来贞武的心情还不错,他忙拱手道:“有劳十爷了。”说着便快步进了大门,在贞武的房间外再次禀报后,他才躬身入内,叩首请安后,他便在贞武身前恭敬的跪下,仍是将帽子摘下放在地上,才磕头道:“奴才叩谢皇上隆恩。”

贞武瞥了他一眼,才斯条慢理的道:“朕让你负责根治太原水患之工程,是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旱灾刚过,灾民家无余粮,不得征发徭役,再则,工钱必须合理,另外,即是根治,需的保证太原城数十年无水患之害,否则,朕将籍没你家产整补河工。”

揆叙听的心头一振,忙躬身道:“奴才必定尽心竭力,确保太原城百年无水患之忧。”

贞武微微一哂,道:“确保百年无水患之忧?你欺朕不懂水利?”

“奴才不敢。”揆叙没料到一开口,便被挑刺,忙磕头道:“奴才必定将河堤修筑的固若金汤。”

“不仅仅是河堤。”贞武沉声道:“太原之所以水患不断,跟东西两山夹一河的地势有极大的关系,为何在唐朝之前,太原鲜有水患?那是因为以前东西两山,汾河上游皆是林木茂密,秦汉及唐代建长安,北魏建洛阳,宋朝建汴京,明朝建北京,所用的木材大多是从山西采伐,经汾河水运出晋,这才是导致如今太原水患不断的根本原因。

要保百年无水患,不仅要治河,还要植树,恢复以前林木葱郁的状态,治河只是治标,植树方是治本,要根治太原水患,必须的标本兼治,否则,保太原百年无水患,纯属妄想。”

还要植树!揆叙听的不由一愣,哪来的银子植树?治河的银子都还没下落,他忙躬身道:“皇上圣睿天聪,学贯仓史,洞彻事理,实是一语道尽水患之根本,然如此一来,根治太原水患之工程,必将是一笔惊人的开支,奴才担忧朝廷难以负担。”

见揆叙一句话就绕到了银钱上面,贞武不由瞪了他一眼,道:“你如今才担忧朝廷负担不起?早前提出方案之时怎不担忧?动工之时怎不担忧?”

一听贞武连番抢白,揆叙一阵无语,只得连连叩首认罪道:“奴才虑事不周,利令智昏,祈求皇上降罪。”

“哼。”贞武冷哼了一声道:“朕这些年来,处处花钱,即便再拮据,亦不曾动过国库那点库银的注意,你倒好,竟敢先斩后奏,强迫朝廷出钱为你捞政绩,朕明白告诉你,朝廷的那点库银来之不易,谁也甭打注意,根治太原水患工程的银子,你自个想办法解决,跪安吧。”

自己想法子解决?揆叙登时就懵了,这可不是几万、十几万两,这是数百万工程银,他就是愿意破家为国,那也凑不出如此巨款,有什么法子能够筹集数百万两?

揆叙失魂落魄的退了出来,正好迎头遇上刚刚换了身便装赶进来的胤誐,他不由苦笑着揖了一礼,见这情形,胤誐不由吓了一跳,忙关切的问道:“怎么回事?”

“根治太原水患工程的银子,皇上说要我自个解决,这可是数百万,下官就是变卖了所有家产也拿不出。”揆叙哭丧着脸道。

一听这话,胤誐不由轻笑道:“本王看你是当局者迷,皇上爱惜百姓,不给你银子,肯定另有法子,自个先想想,想不出妥当的法子,再去求皇上。”

经这一提点,揆叙登时眼睛一亮,着啊,贞武定然是胸有成竹,否则此举不是逼迫他们去盘剥百姓?贞武这是存心考较他呢,他忙躬身长揖道:“十爷点拨之恩,下官没齿难忘。”

太原城不仅是山西的政治中心,亦是商贸中心,更是山西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在太原汇集,山西的富商巨贾皆在太原拥有各自的商号,当然,还有各种会馆,所谓会馆,是由商人集资修建的专供本行业本地区商人活动的公共场所,‘太原油盐粮会馆’便是范家出银子修建的。

范家老五,人称五爷的范毓奇在一众官员离开之后便斯条慢理的赶往‘太原油盐粮会馆’,不出意外的话,一众晋商富豪定然会心急火燎的到会馆一问究竟,晋商联合创办票号可不是小事,票号的利润自不消说,晋商更看重的应该是票号給他们带来的便利。

‘四大恒’虽然网点已遍布大清,西北边疆商贸兴盛之地皆有分号,但是其资金有限,主要侧重于江南和沿海,其次才是内陆省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