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439章

大清弊主-第439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贞武虽然将两份弹章留中不发,但消息却仍然飞快的在京师传扬开来,赵申乔是恶名在外,不论满汉官员对其皆无好感,但张鹏翮却大为不然。

张鹏翮立朝为官四十余年,以三甲进士出身,从庶吉士到大学士,从地方官而言,以知府晋巡抚直至总督,从京官而言,从主事、外员郎、郎中、侍郎、尚书、大学士;从供职部门而言,刑部、工部、户部、礼部、兵部、吏部,即中央六部都曾任过职,大理寺、都御史都经历过;从科举而言,乡试、会试的主考官到闱官中的监临、提调、同考、执事、读卷等各官都充任过。先后参与主持文、武乡试会度十余次,门生布天下,属吏遍全国。声誉之隆,官阶之高,品端学正,学识淳深,堪称当朝大臣之典范。

消息一传开,京师立时一片哗然,以子攻父,此等伎俩在官场并不鲜见,便是寻常的小吏也能一眼看出,更何况这些个京师的官员,一时间京师汉员大臣群情激奋,纷纷商议如何还击满员的公然挑衅。

成心挑起满汉之争事端的满员大臣自然不甘示弱,亦是相互奔走,紧急商议如何才能彻底的打压汉员的势力,京师立刻充满了浓厚的火药味。

京师如此大的异动自然是瞒不过贞武,听的禀报,他不由大为烦闷,原本将两份弹章留中不发,是指望能够息事宁人,没想到此事竟是越演越烈,若是爆发大规模的满汉之争,满汉大员相互攻讦,朝廷必将大伤元气。

毋庸置疑,此事背后定然有人推波助澜,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意欲何为?他如今皇位稳如磐石,老八、老三不可能连这点眼力劲都没有,即便朝堂一片糟糕,也危及不了他的皇位,况且,大规模的满汉之争,必然导致大批官员落马,这等于是给予他机会擢拔新人,老八、老三岂会做出此等损已利人之蠢事?

皇族宗亲、满蒙勋贵也没这个可能,远赴美洲的大船队刚刚启航不久,为扩大美洲封国的规模,他们四处筹集银子,调运物资,招聘征集人手,足足忙了几个月时间,刚刚消停下来,岂会愿意在这个时候挑起一场大规模的满汉之争?

排除了这两点,那就只剩下满员大臣了,他们为什么要在这时挑起事端?想到这里,贞武已是明白过来,定然是有人侵害到他们大多数的利益,或是捏到他们的把柄了,这种事情,别人做不出,唯有‘官屠’赵申乔干的出来。

真要如此,那就是山西、陕西出大问题了,赵申乔上的整顿寺庙的奏折只不过是为了转移视听或者是为了遮掩,张鹏翮定然是听闻了风声。

想到这里,贞武心里不由一沉,这年头,除了贪污没有其它的事,山西、陕西的地方官员多是满员,要出事,也就是贪污,而且极有可能是集体贪污赈灾款,北方数省春旱赈济,他是三令五申不准贪侵,真要引发大案,即便是破坏满汉平衡,也非得严惩不可。

令他不解的是,真要有大案,赵申乔为何不密折上奏?难道他连山西、陕西的驿站都不相信?由此亦可看出这案子定然是惊天大案,只是不知道赵申乔如今已经到了何地?想来定然是在回京途中。

沉吟半晌,贞武才沉声吩咐道:“来人。”

闻声,包福全立刻躬身急步而入,就地扎了个千儿道:“奴才在,皇上有何吩咐?”

“传旨。”贞武沉声道:“令怡郡王、敦亲王各遣一千兵丁分从东南西北四条入京要道搜寻接应赵申乔,秘密护送入京。”

“喳。”包福全忙躬身应道。

稍一沉吟,贞武又接着道:“另外,通知上书房,有赵申乔的奏折,原件密封呈进。”

“喳。”包福全忙将两条旨意复述了一遍,见贞武点头,才躬身退了出去。

眼下满汉之争一触即发,而赵申乔无疑就是导火索,要想控制局面,就不能让赵申乔随意放炮点火,这个时间和分寸,贞武必须掌控在手中,否则将会大为被动。

转眼便是两日,整个京师皆是一如平常,不过,京师官员都是心知肚明,表面虽是风平浪静,实则却是暗流汹涌,酝酿的时间越长,爆发的则越是凶猛,瞧这架势,京师马上便将迎来一场狂风暴雨。

就在京师气氛沉闷无比之时,三年一度的选秀女在日落之后拉开了序幕。

第651章 选秀女

入夜之后,京师内城便开始戒严,宽阔安静的大街上,不时可见一辆辆接连不断插着一溜长灯笼的骡车缓缓驶过,灯笼上无一例外的都标注着‘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这就是送选秀女的骡车了。

秀女的骡车排列顺序也是大有讲究的,在出发之前,便由各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好次序,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的次序。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前后左右皆有各旗兵丁护送,整个车队皆是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按照规矩,各旗的秀女骡车队必须乘夜经地安门而入,至神武门等候,等神武门宫门开启后才能下车,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

顺贞门位于内廷中路北端,为御花园之北门,乃内廷通往神武门之重要通道,无故禁开,系后宫亲族女眷奉旨会亲之所在,顺贞门为随墙琉璃门三座,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门外为北横街,隔街与神武门相对,门内南向正对承光门,门左右各有东西向琉璃门一座,名延和门、集福门。此三座门间以琉璃顶矮墙相连,在顺贞门前围合成一座颇具规模的院落。

拂晓前后,宫门始才缓缓开启,户部、内务府官员立刻将各旗秀女按上三旗下五旗的排序整理好,然后在太监的引领下依次进入神武门,穿过门洞,来到顺贞门前等候挑选。

顺贞门此时可谓是戒备森严,四周都有站的跟木桩似的侍卫守候,太监们虽是脚步匆忙,忙碌个不停,却是脚步轻快,不闻痰咳,偶有交谈,亦是低声细语,秀女们进来之后,见此情形,根本就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遑论交头接耳,低声交谈了。

天色大亮,负责选秀的几名引阅太监才在一众小太监的镞拥下缓步而来,选秀由此正式开始,在户部、内务府官员的协助下,秀女们很快就被分为五人一组,有小太监带领到引阅太监前面一字排开,由引阅太监细细审视。

有病、残疾、相貌丑陋,有碍观瞻之秀女在开始报名时,各旗便经过逐层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统咨行户部,户部奏明皇帝,获得允准后免去应选的义务,所以,能够站在引阅太监前面的秀女至少都是不会影响食欲和心情的。

引阅太监皆是经验丰富之辈,对于挑选秀女可谓是轻车熟路,稍一审视,便能够迅速做出决断,当然,凡是打点过的,他们早就背的滚瓜烂熟,而且,负责引领的小太监和户部、内务府官员对打点过的秀女也是格外的照顾,一队五个秀女,若是有打点过的,他们多半都要提前暗示,以免引阅太监出错。

很快,顺贞门前横街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留牌子,撂牌子”的吆喝声,所谓的留牌子,就是通过了初选的,每个秀女身上都带有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秀女的具体情况,某旗满洲、蒙古、汉军,某官之女,年龄等等,撂牌子,自然就是落选了,回家就可自行婚嫁。

镶蓝旗汉军旗的赵梦桐很快就随着队伍来到顺贞门前,看着前面忙碌的挑选场景,她心里不由大为紧张,她心里很清楚,父亲赵灿不过是户部的一个笔贴式,是没能力为她上下打点的,能否通过挑选进宫,完全看的是她自身的实力和机运。

她微微偏头打量了下队列中的其他秀女,发现身旁的几个秀女也都是一脸的紧张神情,这让她安心不少,看来,未打点的还是占多数,凭借自己的才貌,相信通过太监的头轮挑选,还是把握蛮大的。

不过,只是看了小半晌,她就紧张起来,因为她发现被撂牌子的秀女着实不少,其中也不乏长相秀美的,往往一组五人,多数会有三人被撂牌子,这让她立时忐忑起来。

赵梦桐自幼乖巧,知道父亲对她寄予厚望,指望着她能够进宫博取的皇上的宠爱,以此来改变家里的现状,对于进宫,她并不反感,旗人家的女儿自幼便都清楚,她们都是皇上的人,这是八旗女子的荣耀。

当今皇上风华正茂,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后宫亦是大为空虚,此次选秀女,于适龄八旗女子而言,可谓是数十载难得之机运,不知道多少八旗秀女渴盼着能够选进宫去,为家族也为自己博取一个前程。

就在这时,旁边的一个秀女轻轻拉了她的衣袖一下,然后,下巴向前面微微扬了扬,赵梦桐顺着方向看去,但见一名清丽脱俗,容貌丝毫不逊色于她的秀女正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款款的走到引阅太监目前,她不由大为紧张,紧紧的盯看着。

那名被赵梦桐紧盯着的秀女正是通政使司通政使周道新之女周柔嘉,此时,周柔嘉心里也是颇为紧张,他父亲虽说是正三品的大员,但在八旗之中却也算不上是什么高官,不过,对于自己的容貌,她还是很自信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上下打点,买通了引阅太监,有意让她落选。

在引阅太监审视的目光下,短短片刻,周柔嘉却仿佛是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小太监开始按名册点名,当念道通政使司通政使周道新之女周柔嘉时,引阅太监豪不迟疑的道:“撂牌子。”

撂牌子?周柔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竟然会在第一轮的挑选中就被刷了下来?是不是弄错了?她迟疑的抬头看了引阅太监一眼,引阅太监却是一脸肃然,看也不看她一眼,沉声喝道:“下一位。”

周柔嘉这才确信自己确实是被刷了,心里登时大为不平,她们这一组留牌子的两个秀女,容貌根本就无法与她相提并论,这是什么个选法?不过,她也不敢出言抗争,麻木的跟随着几名秀女转身退了下去。

看到周柔嘉被撂牌子,赵梦桐亦是大吃一惊,容貌如此出众的,竟然初选就被撂牌子,这是怎么回事?等待她的会是什么结果?想到这里,她心里不由一沉,看来,这初选比自己心中想象的难度要大远了。

第652章 相亲的

心中着实忐忑了一阵,赵梦桐猛然想到了一种可能,那位被撂牌子的秀女是否不愿意进宫,特意让家人上下打点,刻意在初选时被撂牌子?她越想越觉得这可能大,平日里也偶尔听闻姐妹说起,有好些大家女子不愿意进宫,进宫虽然尊贵无比,却并不自由,就是想见家人一面,也甚为不便,想到这里,她不由稍觉心安。

很快,就轮到了赵梦桐上场,当一行五人在引阅太监面前一字排开站好,赵梦桐一颗心登时有如鹿撞,特别是引阅太监象刀子一样的目光在身上扫来扫去的时候,她只觉的手心里全都是汗。

待到小太监开始挨个唱名,她一颗心不由提到了嗓子眼,“户部笔贴式赵灿之女赵梦桐,年十六。”听得唱到自己的名字,赵梦桐不由自主的紧盯着引阅太监,却见那引阅太监面无表情的道:“撂牌子。”

撂牌子!赵梦桐登时就觉的“嗡”的一声,脑中一片空白,撂牌子,初选就被撂了牌子,所有的希望和梦想瞬时间就被这一句冷冷的撂牌子给击的粉碎,她也不知道是怎么走下来的,只是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