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382章

大清弊主-第382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不在京城,自然不用早朝,贞武一觉醒来已是巳时(九点),昨晚听歌赏舞,灯下观美人,不知不觉中,多喝了几杯,回来也略微迟了些,好在是在天津,倒也无碍。

用膳之时,包福全低声禀报道:“皇上,津海关监督海善,直隶总督施世纶、直隶巡抚赵弘燮,天津总兵杜呈泗及天津四品以上官员皆在外候见,另有举子白子云等六人。”

贞武略一沉吟,便道:“召施世纶、白子云等人觐见,其他人让他们回衙办差,另告诉海善,朕会去天津海关视察。”

“喳。”包福全忙躬身道:“奴才这就去宣旨。”

用过早膳,贞武稍事洗漱,便先查阅来自京城的快报和奏折,见无大事,便开始快速的批阅奏折,不一时,包福全便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施世纶、白子云等人已在外恭候。”

“叫施世纶进来。”贞武头也不抬的吩咐道。

待施世纶进来见礼后,贞武才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才道:“赐座,赏茶。”

待其谢恩落座之后,贞武才问道:“天津目前最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施世纶对此早有准备,忙欠身道:“回皇上,天津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微臣窃以为应是防涝灾,其中又以海河为最,微臣恳请皇上调拨巨款修筑海河河堤,一劳永逸。”

“修筑河堤可不能一劳永逸。”贞武微微一笑道:“海河水量巨大,屡屡破堤成灾,真正原因乃是河道九曲十八弯,一旦发水,无法及时排泄洪水,致使屡屡破堤成灾。”说着,他拿过一幅画卷缓缓摊开道:“这是海河的平面示意图,你来看看。”而后他指着画卷道:“自三岔口以下,若是一条直线,直通渤海,只要河道够宽,就绝无再泛滥成灾的可能。”

“皇上要裁弯取直?”施世纶不由一楞,那得多大的工程,一瞬间,他便反应过来,朝廷有钱,这是要花大力气彻底根治海河,今年哪怕是再多的流民,都不愁没地方安置,他忙站起身来,跪下后连叩了三个响头,道:“皇上天姿明睿,圣虑深远,更有如天之仁,实乃大清子民之福,微臣替海河流域万千子民叩谢圣上天恩。”

“起来坐着回话。”贞武微微颌首道:“决定开发天津之后,朕便起心彻底根治海河,海河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航行,如今海运日趋发达,船只越造越大,漕运也准备改走海路,海河的航道叫更为繁忙,况且,年年清淤,花费亦不是小数,与其如此,不如彻底根治,一劳永逸。

此项工程巨大,不仅要防洪,还要顾及航运,这份裁弯取直的工程仅仅只是初步草案,尚须广泛征求意见,民间自古多能人,你在天津悬榜征求意见,看看各方反应,具体勘探测绘,朕请西洋的传教士负责。”

见贞武考虑周详,施世纶忙躬身道:“微臣尊旨。”起身后,又道:“天津乃大清沿海藩国进京朝贡必经之地,直隶总督衙署设在天津,微臣实不知督标二千兵丁是沿袭绿营兵丁,还是仿海军兵丁,恳请皇上示下。”

见他张口就先将督标定为二千人马,贞武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略一沉吟,才道:“直隶总督乃天下督抚之首,一举一动无不引人注目,海军乃是国家经制之师,各地督抚岂能仿建?你的标兵就依照禁卫新军组建。”

第576章 李卫当官

听的贞武吩咐按照禁卫新军组建,施世纶不由大为发愁,禁卫新军那都是骑兵,我一直隶总督养二千骑兵,那不是吃饱了撑的?这一年要多开支多少银子?

见施世纶没做声,贞武不由微楞了一下,转念已是明白他担忧的原因,便笑了笑道:“禁卫新军也有步兵的,换军装也只是迟早的事。”

听的这一说,施世纶才放下心来,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沉吟了片刻,贞武才接着道:“直隶总督位高权重,总揽三省军民政务,又正值多事之秋,澳洲移民、推广高产抗旱作物,马上又将整治海河,推行摊丁入亩,事务繁杂,桩桩又皆是要务,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你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体恤民情,这些都是优点,不过,遇事偏执的秉性却是要改一改,太上皇曾说过,‘清官多刻,刻则下属难堪,清而宽方为尽善,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乃为真清。’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苛刻,反而于事无益,不要自认为官清廉,便盲目自信,刚愎自用,处事全凭一己之好恶,置世俗人情于不顾,这对你无益,对百姓对朝廷皆无益。

身居高位,处事惟求得中,政事不同于个人修为,是各方利益的博弈,施政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仅凭道德上的居高临下,一味的偏执强硬,要学会妥协。

前明有个清官叫海瑞,一生廉洁耿介,平时所学以刚为主,自号刚峰,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但命途多舛,道不得行,几次为官,皆是黯然收场,个中原由,你闲暇之余好好琢磨一番。

历史上清官不少,然于国计民生却无多大益处,你虽稍有偏颇,但极重民生,这便是朕擢拔你的原因,望你好自为之,不要有伤朕识人之明。”

听的贞武絮絮叨叨,施世纶心里一阵阵发热,他多年停滞于二品侍郎,便是吃亏在‘偏执’二字上,如今天津又是海军学院、军工作坊,又将大力整治海河、还有澳洲移民,摊丁入亩,坐镇天津的王公大臣定然会越来越多,要想做事,非得学会妥协不可。

待贞武说完,他便起身跪下道:“皇上训诲,微臣必定铭记于心,时时尊循,戒骄戒躁,公允处事,断不敢辜负皇上擢拔之恩。”

“恩。”贞武微微颌首:“先跪安吧,叫白子云几人进来。”

望着施世纶躬身退出,贞武微微轻叹了一声,施世纶在民间口碑极好,但愿他偏执的性子能改一改,朝廷培养清官难,臣子做清官更难,历史上留名的清官皆是性情偏执之辈,象汤斌、张鹏翮之类的清官在民间是极难得到好评的,就因为他们不偏执不严苛。

贞武对施世纶的期望极高的,想将他树立为朝野一致赞许的清官典型,不仅是朝廷需要,百姓也需要,大清百年盛世,总的推出几个象样的清官来。

白子云、丁善、潘祥、武安邦、扬敏、宋时凡等六人进了殿之后,便恭敬的跪头道:“学生白子云等躬请皇上圣安。”

贞武看了几人一眼,微微笑了笑,见几人走近了又要下跪,才道:“免礼,站着回话。”

白子云六人都是学了面圣的礼仪的,见贞武对他们日常优遇,心里都是一阵激动,忙躬身谢恩。

贞武逐一看了打量了几人一番,这六个举子是他还是贝子的时候,招揽进希望义学任教的,一转眼,已经六年时间了,略一沉吟,他才温和的问道:“你们如今都在紫竹林的军工作坊?”

六人如今都已习惯的以白子云为首,听的贞武问话,白子云稍一犹豫,便躬身道:“回皇上,他们五人一直在紫竹林的作坊,学生是在天津至京城的驿完工之后才进的作坊。”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天津马上要根治海河,白子云着授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全程参与根治海河的工程,到希望义学去挑几个资质好的做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给朕尽快带出一批可用的人才出来。”

工部员外郎可是从五品的官阶,扬敏几人一听,不由大为羡慕的瞥了白子云一眼,虽然一个个都知道授予官身是迟早的事,可从未敢想贞武直接就授予五品的官阶,即便是中进士,外放也不过是七品,运气好能授个六品,升到五品,尚须几年的打拼。

白子云心里亦是大为激动,却是极力压抑着,尽量沉稳的跪下道:“微臣尊旨,躬谢圣恩。”

贞武又看向扬敏几人,道:“着授扬敏户部主事,丁善为刑部主事,潘祥、武安邦、宋时凡皆授工部主事留在军工作坊。”

各部院的主事是正六品的官阶,虽然比起白子云低了一级,众人仍是欣喜不已,忙齐齐跪下谢恩。

贞武扫了几人一眼道:“你们也算是朕的藩邸旧人,务必清廉为官,勤谨奉差,若有过不了的难关,可以奏报与朕,你们都年轻,切忌骄横轻狂,自毁前程。”

一听贞武这话,六人心知这是贞武对他们寄予厚望,一个个忙叩首道:“皇上训诲,微臣等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跪安吧。”贞武轻声吩咐道。

……

批阅完送来的奏折,贞武闲适的在殿里踱了几圈,江南的人事也该乘机动一动了,两江总督是八哥的人,暂时还得留点情面,完颜海锋现在是正牌子的国舅,也该升一升了,问题是上海的摊子让谁去守?凝神踱了几圈,他才想起了李卫。

想到李卫,他不由微微笑了笑,不知道他将上海的风月场所建的如何了,这小子打理上海应该是没有问题。

默神想了半晌,贞武随后就发出一道谕旨:转刑部右侍郎觉罗法喇为盛京刑部侍郎,调江苏巡抚张伯行为刑部右侍郎,升松江知府完颜海锋为江苏巡抚,升上海知县查嗣庭为松江知府,任李卫为上海知县。

第577章 劝输

发出了这道谕旨,贞武便搁开了手,眼下江南正大力推广摊丁入亩,江南的地方大员不宜调整,以免人心惶惶,不利于施政,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这个‘官屠’也应该及早令其离开江南,让他前往山东、山西、河南、陕甘一带,他反正是走一路弹劾一路,眼下大旱将至,有他这个‘官屠’在灾区转悠,既有利于对各地的赈济,也可借他之手从容调整北方各省的大员。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过来康熙为什么对赵申乔这个‘官屠’要百般呵护了,这类清官用的好,简直就是一大杀器,不过,这个赵申乔已经七十了,得赶紧给他物色一个接班人才行,思忖了一阵,他才提笔给赵申乔写了封密旨,令其北上各省观风,考察各地旱情。

随后,他又给两江总督朗廷极写了封密旨,授意其在江宁创办一份宁报,江南人文萃集之地,名士极多,办报影响力极大,仅只一份京报,没有打擂台的,不论如何辩论,也不激烈,创办一份宁报,便可以南北呼应,日后要举行大辩论也就容易的多,这样一来,更能扩大影响力。

贞武在天津发出的三道谕旨很快就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升张鹏翮为保和殿大学士,迁施世纶为直隶总督、调张伯行为刑部侍郎,升完颜海锋为江苏巡抚,这无疑是表明了贞武是准备由地方到中央进行一次大调整,各部院大臣立时又紧张起来。

等了几日,见贞武又没了动静,一众大员也就隐隐猜到,贞武极有可能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法子,堪破了这一点,从京城到地方的二品以上大员人人心里都是警惕不已,个个勤勉奉职,亏空的则赶紧的想法子填上,或者是想方设法的做平帐目,手头有案子的也是赶紧的结掉,谁都不愿意撞到贞武的枪口上。

……

朝廷根治海河,对海河裁弯取直的告示一张贴出来,立时就在天津城引起了轰动,一众士绅百姓皆是奔走相告,喜形于色,这些年海河屡屡泛滥,天津城亦是屡遭淹没,更遑论沿河的大小村庄了,天津百姓可谓是吃足了海河的苦。

朝廷此次不修筑堤坝,而是裁弯取直,以利于洪水及时宣泄入海,确实算是彻底根治,一时间无数有识之士纷纷献策荐言,短短三天时间,施世纶的临时直隶总督署衙就收到了上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