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282章

大清弊主-第282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祯一直用望远镜观望着,见了这情形,沉声命令道:“将本王的大纛升起来。”

销金龙纛一升起来,立刻就引起了郑尽心等一众海盗的注意,虽然对朝廷的仪仗不熟悉,但龙纛可不是一般人敢用的,郑尽心根本就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创建大清海军的十四皇子到了。

叶开这下却象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兴奋的道:“是十四皇子,一定是十四皇子,咱们这下可就真的有希望捡回一条性命了,再怎么说,十四王爷不缺这么点功劳吧?”

郑尽心略微沉吟,才吩咐道:“叶开,你坐一艘小船,打上白旗,去见见十四王爷,探探口风,若是看上了这几艘三桅大帆船,咱们愿意拱手相送,要我郑尽心的人头,也好说,只求给兄弟们留一条活路。”

“老大,您这是什么话,兄弟们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叶开虽然怕死,嘴上却说的慷慨激昂。

“你知道个逑,朝廷大员不比官兵,讲究个只诛首恶。”郑尽心说着轻叹了口气道:“兄弟们跟我也有些年了,横竖是死,能给兄弟们留条活路,怎么着都值了,快去吧,再罗嗦下去,都活不成了。”

见一艘小船打着白旗请求靠拢,胤祯不由大为诧异,投降还要谈判,这些个海盗还真是底气十足,略微沉吟,他才命令道:“放他们上船。”

叶开一上船,就被海军雄壮严整的军姿吓了一跳,见居中而坐的是一个身着笔挺军装,年约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料想应该便是十四皇子了,忙战战兢兢的上前跪下道:“草民卢子明,叩见十四王爷。”

胤祯漫不经心的斜了他一眼,道:“你们当家的是谁?”

叶开哪里敢说实话,忙回道:“回王爷,贱名甄老七。”

胤祯对海盗根本就没一点印象,这一问既是例行公事,也是试探,见叶开一来便承认是海盗,便觉的有古怪,按理,怎么也得百般狡赖才是,哪有一来就自认是海盗的?难道他们之前已经跟海军交过手了?他略微扬了扬下巴,一名亲卫会意,立即快步离开,他这才问道:“为什么不投降?”

对答了几句,叶开已从容了不少,低着头回道:“回王爷,我们担心投降之后,仍然被杀。”

胤祯颇为玩味的瞅了他一眼,才冷冷的道:“哼,你们是信不过本王,还是罪孽深重,自问投降必死?”

叶开被这话吓的一个激灵,忙叩头道:“王爷,投降之后被杀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确实是不放心,王爷若能放我们一条生路,所有船只,粮食,我们愿意拱手相送。”

听闻这话,胤祯不由无语,官兵的信用就那么差?沉吟了一阵,他才问道:“你们船上装的是粮食?”

“是的,全部是稻米。”叶开谨慎的回道。

“从哪里买的?”

“暹罗的邦巴功。”

暹罗?泰国?胤祯微楞了下,怎么从暹罗贩运稻米?暹罗的特产不会是稻米,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暹罗与大清的贸易量不小,贸易物品多为象牙、犀角,金,玉,锦绣、皮、币之属,这些海盗怎么会运稻米?

略微沉吟,胤祯才颇感兴趣的问道:“你们为什么贩卖稻米?”

这问题,叶开倒是毫无顾忌,爽快的回道:“回王爷,咱们本钱不多了,而且暹罗的稻米也便宜。”

便宜?胤祯点了点头,暹罗也算是鱼米之乡,他随口问道:“多少银子一石?”

“三钱。”叶开想也未想便回道。

胤祯身子不自觉的向前一倾,沉声问道:“多少?”

叶开也不敢抬头,重复道:“一石稻米三钱银子,我们船上十五万石稻米,皆是三钱一石的价格收购的。”

“是米不是谷?”胤祯仍是不敢置信的追问道,这粮价也太低了。

见胤祯对他们运送的稻米如此感兴趣,叶开心里升起一丝希望,忙肯定的道:“回王爷,是米。”

胤祯兴奋的只想站起身吼上两嗓子,暹罗就在噶罗巴不远的地方,海运四、五天时间便可到达,一石米才三钱银子,与上海足足相差了四倍!这一来,不仅是军粮,就是澳洲移民的粮食,都完全可以从暹罗进口,这一来能省下多少银子?更重要的是,有了粮食,人口的快速增长就不会受到限制,这对于用人口去填海外封国的计划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这时,先出去的亲卫快步走了进来,低声耳语道:“此人是二当家,叫叶开、大当家叫郑尽心。”

郑尽心!在东海抢张元隆商船的郑尽心?胤祯顿时就轻笑起来,这世界还真是太小了,瞅了一眼伏在地上的叶开,他揶揄道:“叶当家的胆子不小,在本王面前撒谎,竟然连眼都不带眨的,哼,果然是罪孽极深,自知难逃一死,是以才想顽抗到底,既是如此,本王成全你们。”

说着,他淡淡的命令道:“传令,不留活口,击沉所有船只。”

一听这话,叶开唬得连连磕头道:“王爷且慢,朝廷历来只诛首恶,郑当家有言,宁愿献上人头,上缴所有船只,只求给兄弟们留条活路,还请王爷开恩,他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王爷开恩呐。”说着他连连磕头,只把个舱板磕的咚咚做响。

第436章 东南亚预案

胤祯不过是虚言恫吓,三桅帆船、粮食、那么多熟练水手,都是他目前急需的,他岂肯暴殄天物?况且,这个郑尽心在东海一票就能抢上数十万银两的货物,多少应该有些家底的,如此轻易杀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刻意沉默半晌,胤祯才沉声道:“本王可以给他们一条生路,命令船队投降,叫郑尽心过来。”

连着磕了这半晌的头,叶开感觉头都是木的,听闻这话,不由大喜,不说其他的,至少数百兄弟的性命是保住了,他忙道:“谢王爷开恩。”

待叶开出去,胤祯便摊开了南洋地图,暹罗的米价如此便宜,而且还能大量出售,必然是地广人稀,灌溉发达之地,气候就更不用说了,比江南更适宜种水稻,这可是一大粮仓,暹罗如此,缅甸、占城、安南又是何等光景?

印象中,缅甸与大清好象还发生过战争,而且还入侵过暹罗,安南也是野心勃勃,若能先在暹罗立足,便可左右逢源,届时配合海军,水陆夹击,能省不少事,不过,他如今对东南亚各国的情况知之甚少,还得详细了解才能定下来,他心里暗忖,东南亚的情报得大力加强了。

闻知十四皇子胤祯对暹罗的米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要见他,郑尽心不由多了一份侥幸,好死不如赖活着,能不死,谁愿意往绝路上走,他马上下令,命船队挂白旗投降,自个也乘船去见胤祯,心里却是盘算着,以大清海军目前的发展势头,最需要什么?而他又能做什么?以他这些年做下的大案,杀个十七、八次都不冤,唯有极大的利用价值,他才能保的住一条性命。

闻报郑尽心被带到,胤祯微微沉吟,才吩咐道:“带进来。”对这个不讲海上规矩,四处流窜抢劫的惯匪,他也比较好奇。

郑尽心是被缚着双手进来的,如今性命捏在胤祯手里,他倒也乖巧,进门就叩头道:“草民郑尽心拜见十四王爷。”

胤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约摸四十出头,个头不高,却十分精壮,一脸粗犷,透着一股子桀骜不驯的味道,瞥了一眼身后的车同,他才慢条斯理的吩咐道:“将绳子去了。”

解开绳子,郑尽心立即磕头道:“谢十四王爷。”

胤祯沉声问道:“郑尽心,你可知罪?”

“草民知罪,草民犯案累累,千刀万剐亦不为过。”郑尽心伏着身子道。

这么痛快?这家伙有货!胤祯顿时大为好奇,不再吭声,等着他自己抖落底子,再做决断。

见胤祯问了一句,便不再开口,郑尽心不由自腹诽,知道遇上狠茬了,生死悠关,他也不敢藏着掖着,便主动说道:“王爷,草民自小纵横四海,对海上所有盗贼巢穴皆是了若指掌,如蒙不弃,草民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果然是有底气,胤祯心里暗忖,这家伙应该所言不虚,他不守规矩,四处掠夺,在海盗中也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用他帮着剿海盗,确实是最佳人选,仅凭这条,就能免有他一死,不过,胤祯仍是沉住气,不做声。

见胤祯不吭声,郑尽心不由一阵心虚,略为沉吟,才道:“王爷,草民亦盗亦商,对东南沿海各国港口、物产都异常熟悉,王爷要购买粮食或者是攻打南洋诸国,草民愿为马前卒。”

胤祯听的心里一动,如今海军兵力不足,安插这些人先去暹罗发展,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就是不知暹罗的汉人多不多,否则,若仅是购粮和刺探情报,还不如用专业人士。

他这里沉吟不语,郑尽心已是庙里长草——慌了神,他最大的利用价值就是这两条,若是十四王爷不动心,他就断无活路。

胤祯沉吟半晌,见郑尽心再不言语,知他也就这点底子,这才开口道:“你这些年四处掠劫,所得钱财呢?难不成也是要钱不要命之辈?”

一听胤祯要钱,郑尽心登时就脸色灰白,自忖难逃一死,他也不叩头了,沉声说道:“十四王爷也是带兵之人,我等虽为盗贼,但数百人的队伍,花费也甚是惊人,往往是抢上一票,挥霍完了,才去思谋下一票生意,哪有多余钱财。”

这话有理,他一盗贼,又不造反,过得自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明日忧的日子。胤祯点了点头,他也不在乎那点银子,主要是担心郑尽心藏有大笔银子,若此,他必然无心卖命,时时只想逃跑,既无存银,就好说了。

沉吟片刻,胤祯才道:“你对东海黄海甚熟,对倭国可熟?”

十四王爷难道是要打日本?那可就捡回一条命了,郑尽心不由大喜过望,立刻沉声道:“回王爷,倭国也有不少海盗,草民跟他们多次交手,对倭国东南一带甚为熟悉。”

听他说话颇为文雅,胤祯好奇的道:“你读过书?”

“草民未曾读过书,但喜欢看戏,以前手下亦有读过书的老童生,跟着他认的几个字。”郑尽心恭敬的回道。

“先下去歇息。”胤祯淡淡的道。

待郑尽心退出,胤祥、施世骠二人才连袂而入,一落座,胤祥便笑道:“恭喜十四弟,这次可是收获不小,一百万两怎么着也有,剿海盗可是太划算了,名利双收啊!”

“这是股捍匪,刚出去的便是郑尽心。”胤祯淡淡的道。

一听是郑尽心,施世骠便笑道:“恭喜十四爷,得了个绝佳的领路人。”

胤祯亦是含笑道:“此人可以大用,他对日本的东南一带的海域也很熟悉,另外,咱们这次收获得可不止这区区一百万两,你们知道暹罗的米价是多少吗?三钱一石。”

三钱一石?胤祥、施世骠二人亦是不敢置信的望着胤祯,半晌,胤祥才激动的道:“这可是大清的粮仓啊,抢,要尽快的抢占!”

“没兵怎么抢?”胤祯含笑道:“再说,他现在也是咱们的粮仓,这几国目前不急。”说着,他看了二人一眼道:“对于缅甸、暹罗、占城、安南几国,我有个初步的想法,先与暹罗拉好关系,再谴人入缅甸、安南挑拨,怂恿他们进攻暹罗。

大清占领整个南洋,必然引起缅甸、安南的恐惧,他们也急于扩展疆域,增强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稍加挑拨,应该就能引发战争,届时,咱们再应暹罗的请求出兵,一举扫平四国。既师出有名,亦有利于以后的统治,可谓一举两得。”

“好计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