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221章

大清弊主-第221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祯却是含糊其词的道:“无非是由此及彼而已,眼下事务繁多,还是待日后再详说不迟。”

张廷玉天份极高,已猜测到胤祯欲说的必然是满汉大防之类的,当即起身,行礼,默不言声的退了出去。

康熙亦是兴致盎然的看着胤祯,心里暗忖,老十四如此拿捏,难不成又有惊人之语?见张廷玉已经退出,他才含笑道:“详细说来听听。”

胤祯却是神色肃然的说道:“皇阿玛,以国族百万之众统御汉人亿万之众,时时都如履薄冰,刻刻都危如累卵,不仅要防汉人,还要防蒙古人,国朝入主中原七十余年,采取了一系列的强权,高压、怀柔,分化、笼络等策略,如今已是天下太平,民心所向。但皇阿玛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儿臣放胆直言,昔日那些万里奔走,连年曝露,寄身锋刃,不知归路的八旗子弟已经开始全面的腐化堕落了,今日之八旗子弟,狂嫖滥赌,敲诈盗窃,斗鸡、斗鸟、斗蟋蟀、雇人当差、转卖军粮,放印子钱,典当钱粮,甚至还有把把盔甲军器也送进当铺换钱的。

天下才承平二十余年,八旗子弟就已经腐化到了这步田地,百年盛世之后,大清还能倚仗八旗子弟护国守疆?

而反观汉人,历经皇阿玛五十余年的孜孜求治、日昃不遑,士绅百姓已经由抵制到认同到归心。我们为何要死抱着八旗子弟不放,而将广大的汉人拒之门外?

儿臣在海军推行不分满汉蒙回,既是出于海军本身的需要,亦是想以此做为尝试,观察推行的结果。

大清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与其以少驭多,终日惕惕,不如将所有民族加以融合,把所有民族都融合进来,把满族也融合进去,如此,则可一劳永逸,即便后世出一、二柔弱之君,亦不虑有灭族亡国之祸。”

民族融合?康熙被胤祯的这一天马行空的想法震的半晌没有回过来神来,民族融合之后,还有满族吗?皇族宗亲呢?

八旗子弟的腐化,这是有目共睹的,其堕落速度,更是令人发指,老十四虑的甚为有理,再太平几十年,八旗子弟根本就不能做为依靠,再纵容下去,只能是加速其腐化。

汉人呢?汉人就真的已经完全归心,到了足以依靠汉人便可维护大清江山的地步?这老十四还真是敢想!

整顿旗务,旗务必须全面的整顿!民族融合之事,牵扯太大,且看整顿旗务的效果,八旗子弟真若是无力回天不堪再用,再虑及此事不迟。

思忖了半晌,康熙才沉吟着道:“事事不忘根本,时时居安思危,甚好!海军,就如你所言,算是个尝试吧。不过,一应后勤补给,必须严加控制,海军如今已是大清之根本,不容有失。”

第349章 开禁采金

“儿臣谨尊圣谕。”胤祯闻言大为欣喜,连忙起身回道,虽然康熙对民族融合只字不提,但却允准在海军做尝试,这至少说明康熙并不抵触,而且有此一言,他亦不会再纠缠于海军中的汉员提拔,看来,他对八旗子弟的腐化堕落亦是深有感触,对此亦是忧心不已。

康熙伸手指了指桂花糕,道:“你先充饥。”说着便起身在殿内缓步踱了起来,眼下,攻占南洋,占领开发澳洲、海外分封是急务,不料老十四一番话,却又引出了旗务整顿,这事却甚是棘手,没有合适的人选。

老十四点子多,行事果毅,不仅有钱,还掌着海军,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皆有求于他,由他出面整顿旗务,最为理想,不过,他身上兼的差事已经够多了,海军南洋一战这才拉开序幕,又还要兼顾占领澳洲之事,实在无法分心。

老八却是一味只知笼络人心,整顿旗务,只能是越整越乱,老四倒是不错的人选,可惜远在广东,想到老四,康熙不由一阵烦闷,如何对待老四,他一直还未拿定主意,对于李光地的推测,他亦大为赞同,但残害骨肉兄弟,乃十恶不赦之罪,毫无凭据,如何能让老四认罪?徒给皇家脸面抹黑而已。

“皇上,李光地等一众上书房大臣在外候见。”李德全进来躬身禀道。

康熙停住脚步道:“叫进。”说着,便坐了回去。

见一众上书房大臣觐见,张廷玉便跟了进来,小心的觑了一眼康熙的脸色,见他神色平和,又见十四爷在吃桂花糕,便彻底放下心来,看来,十四爷此番进言,并未犯禁。

李光地、萧永藻、张鹏翮、嵩祝、王掞、马齐等六人进来见礼之后,康熙便命人赐座赏茶,一俟众人落座,他边开口说道:“南洋噶罗巴,在冬季之前便能攻克并巩固下来,对澳洲的占领、开发今冬便将实施,你们有何想法?”

一听澳洲的占领开发今冬天便要实施,几人都是微微一怔,这事情他们根本就未来的及考虑,一个个立时便拧眉思索。

嵩祝率先说道:“澳洲地域辽阔,又有牧场,奴才以为谴八旗、蒙古骑兵前往最为适合,但若谴骑兵前往,则时间最好定在开春之后,否则粮草补给难以为继。”

萧永藻接着便道:“澳洲地域辽阔,牧草丰美,奴才建议可以自蒙古各部抽调牧民骑兵随同前往,一则便于日后宣扬澳洲,吸引更多的蒙古人移民澳洲,二则亦可相应减少谴往澳洲之兵力。”

康熙听的微微颌首,澳洲地域辽阔,长期驻守,骑兵最为适合,既有牧场,迁移蒙古人前往,可谓一举数得。

撒了弥天大谎的胤祯却是老神在在的听着,澳大利亚肯定是存在的,这不用担心,问题是,要赶紧的派船去将航线探出来,这问题应该不大,记的不错的话,自噶罗巴沿海岸往东南方向走,随便都能够到达澳洲。

澳洲的牧场他也不担心,既然是称为羊背上的国家,那能没牧场?金矿他就更不担心了,澳洲的矿藏丰富,那可是出了名的,不可能没金矿。

王掞此时开口说道:“澳洲地域辽阔,如欲尽快全面占领澳洲,非得有数万大军不可,粮草补给路程太远,不知十四爷能否组织起大规模的海船南下?”

见问到自己头上来了,胤祯略微一顿,便从容说道:“考虑到粮草补给及兵力抽调问题,谴往澳洲的兵马最好控制在三万以内,江浙闽粤诸省从事南洋商贸的海船数目不少,运送三万兵马的粮草补给,断无问题。

考虑到时间问题,最好能随军移民三、五千人同去,如此,三、五个月之后,便能自给自足。另外,必须派遣大量的勘探测绘人员前往,以测绘地图、记录航线、勘探矿藏。”

“当地不是有土著吗?何以还要移民三、五千人?”张鹏翮瞥了一眼萧永藻,沉声说道:“四川、台湾移民,尚且难以满足,澳洲远在海外,哪有人愿意拖家带口前去?”

听的张鹏翮语中带刺,萧永藻追问道:“十四爷,澳洲不是还有土著吗?完全可以大量掳掠俘虏耕种。”

“既是土著,又如何会耕种?”胤祯淡淡的解说道:“之所以只要移民三、五千,便是打算利用土著的劳力。”稍一沉吟,他才接着道:“至于如何吸引人前往澳洲,只能是朝廷给政策了,荒地开恳永准为业,十年内不许分毫敛派差徭,免费提供开荒的农具、耕牛、种子,半年的口粮,不相信没人前去。不过,此政策得稍稍押后再公布,以免冲击吕宋的发卖。”

听到最后一句,几个上书房大臣都是颇为古怪的瞥了胤祯一眼,十四爷还真是肆无忌惮,这事你稍后嘱咐一句就成,怎得在康熙面前说了出来?

康熙见了这情形微微笑道:“老十四发卖吕宋,为的是低息放贷,此乃利国利民之举,非是为一己之私利,此事稍后再谈。澳洲移民一事,老十四的提议不错,朝廷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不会在乎澳洲的赋税。占领澳洲的意义在于开拓大清在海外的疆域,朝廷在澳洲的获利重在矿藏。”

康熙说着,扫了众人一眼,甚为得意的道:“在澳洲土著手上发现了拳头大的狗头金,据此预测,澳洲可能存在大金矿。”

一见康熙神情甚是自得,一众上书房大臣皆是心头一喜,康熙欲在澳洲大力开采黄金矿了?

大清并不缺金矿,但自立国以来,鉴于前明竞言矿利,中使四出,暴敛病民,于是对金银矿开采大肆封禁,并且十分严格,对违规私自盗采者的处罚,亦十分严厉,由此而导致金银产量奇低,黄金最高年产量不足两千两。从而导致大清黄金奇缺,黄金也就格外显的贵重。

在座的都是履历丰富,位极人臣的大臣,谁心里都门清,之所以封禁金银矿,最主要原因,还是怕聚众生事,但澳洲的金矿可就不同了,根本无须担忧这些,尽可大采特采。

第350章 花钱买太子

李光地曾任直隶巡抚,对山东招远金矿的私采盗采的情形有所耳闻,康熙既是有意开采澳洲的金矿,则意味着海外金银矿都将开禁,略为沉吟,他便欠身道:“皇上,若是放开海外的矿禁,则朝廷无须再为移民澳洲、南洋犯愁,亦大利十四爷发卖吕宋岛。”

张鹏翮闻言亦是一喜,欠身道:“微臣附议,强行迁移填补澳洲不如以利诱之,促使百姓自发的移民,如此,朝廷轻松省事,百姓亦是毫无怨言。”

“矿利乃是暴利,此消息一旦传出,沿海之民必争涌而出,势必为澳洲带来极大的粮食压力,亦必使澳洲陷入无序的混乱,不利朝廷开发澳洲。”马齐淡淡的说道:“另则,大量移民流失海外,必致当地田地荒芜。”

“不然,沿海之地,本就地少人多,即便流失一成,影响亦是微乎其微。”张鹏翮立时就反驳道:“再说,故土难离,但有生计者,谁愿意迁移海外?矿利虽巨,但从事采矿者,多为无业之民,岂会导致田地荒芜?至于澳洲,十四爷应该有法子善加疏导。”

见张鹏翮一脚将球踢了过来,胤祯含笑道:“前往澳洲,必经噶罗巴转道,分散疏导是轻而易举之事,到了澳洲,便无须担心,并非采矿才是暴利,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澳洲遍地是黄金,无论从事何事,皆可发家致富。”

康熙听的却是眉头微皱,澳洲金矿,他可是打算派谴内务府去掌控,而后按老十四说的利用黑奴采挖金矿,这一放开矿禁,岂不是与民争利?这可不是好名声。

见康熙皱眉,胤祯微一思忖,便隐隐猜到他的心思,略微沉吟,便开口说道:“澳洲地域辽阔,勘探测绘,非有数年不能见效,农耕、畜牧、渔业乃是开发澳洲第一要务,其他开发,务须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朕岂能不知?但朕如今已经六十了,天知道还能有几年好活,澳洲、南洋的占领开发,金矿的采挖,必须在朕有生之年见到成效。

想到这里,康熙缓缓开口道:“去岁,人丁户口总计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余,即便以一比六算,人口亦在一亿四千万,实际远不止这个数目。抽调一成,便是一千四百万,占领开发澳洲,完全足够。

江南富庶,未必有人愿意迁移澳洲,但闽粤之地愿意迁移者众,山东、河南地稠人密,生齿日繁,兼之灾害频频,山西、陕西等地,地瘠民贫,天灾不断,生计日艰,可以大力鼓励、扶持百姓移民澳洲。”

王掞一听,立刻就顺着话头道:“皇上体察民情,深悉民间疾苦,实乃大清万民之福,山西、陕西之地,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鱼米之利,百姓唯以垦种上岭下阪,汗牛痛仆,仰天续命,实是苦不堪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