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93章

大清弊主-第193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八哥已到通州,胤禟不由暗自着急,通州距此不过四十里路,岂不是说,八哥他们转眼便到?他此时已是无心抬杠,便沉吟这道:“裕亲王保泰所率兵马乃是骁骑营所部,不知隆大人何以防贼似的防着?难道骁骑营不是朝廷的经制之师?”

“皇上下落不明,一切返京兵马,末将都信不过。”隆科多毫不退让的说道:“不管是八阿哥还是太子,单独回京可以,带兵马进京,末将不敢冒此风险。”

见隆科多说的如此直接,毫无回旋余地,胤禟也不再与他罗嗦,转头扫了众人一眼,才道:“如今,我与五哥,两位上书房大臣,各部院留守大臣皆在此,大家商议一下,做出一个决议来。”

张鹏翮率先说道:“隆大人此举甚好,一视同仁,八阿哥和太子皆无话可说,若是允许八阿哥带兵入城,又凭什么不允许太子带兵入城?太子带兵入城,是何后果,想必诸位都应该清楚,我赞成关闭所有城门。”

萧永藻却是毫不示弱的说道:“正是因为要预防太子入京,这才提议让八阿哥带兵入京协助防守京师。”

“此话不然,太子毕竟是一国之储君,岂能公然阻止其入京?”张鹏翮立刻反驳道:“如此,诸公置大义和名分于何地?”

胤禟忿然说道:“皇上下落不明,太子不尽力搜寻,反而借机发动兵变挟持群臣和宗亲,所做所为无异于篡位?此等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又何必在意其太子的名分?”

胤禟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又极为占理,立时就博的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八党官员本就不少,登时就是一片附和之声,赞同八阿哥领兵入城的呼声立时就占了主流。

见形势不妙,隆科多不由暗暗着急,李光地按说应该早到了,何以迟迟不到?难道他不愿意出面趟这趟浑水?真要如此,可就大为糟糕,硬扛的话,事情只会越发的糟糕,更可虑的是如何应付太子?

就在隆科多胡思乱想时,张鹏翮却是惊喜的道:“李中堂来了。”

隆科多不由一楞,回身一望,果然见到李光地在几个兵丁的随侍下,正沿着瓮城的城墙缓步而来,他不由暗笑,倒是忘了,已经关闭了瓮城四门。

李光地过来,不免又是一番见礼,隆科多不敢怠慢,忙命人去搬了几的矮凳过来,落座之后,张鹏翮就低声将方才的争论说了一遍,听完之后,李光地略微沉吟,才道:“太子挟持的俱是朝廷三品以上大员和二品以上爵位的宗室亲贵,他们不仅是大清的根本也是朝廷的中坚,若是没了这些人,则国将不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诸位这几日所争所议,是否有些本末倒置?”

听的这番话,众人顿时有些赫然,这话实在是一针见血,没了这些大臣和宗室亲贵,任谁当皇帝怕也难以坐稳,几个皇子再为皇位大打出手,极有可能引发天下大乱,大清的江山能否保住尚是问题,还争什么皇位?

九阿哥胤禟亦是默然不语,宗室的爵位一般都很高,总共十二级爵位,二品以上的爵位足占了十级,可说十之八九了,没了这些宗亲,皇位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当务之急,是如何解救被太子挟持的一众宗室亲贵和大臣。”李光地接着说道:“你们可曾想过该如何解救?”

一众官员立时都低头不语,他们想的最多的是谁有可能争的皇位,京城的安危,会不会被挟持,却唯独没考虑如何解救被挟持的大臣宗亲。

第308章 三方聚京师

九阿哥胤禟大为警惕的扫了众人一眼,李光地可是十四党的一面大旗,他若是成功的解救出被挟持的一众大臣和宗室亲贵,十四党岂不是人心所向?若是老十四安然无恙,一众兄弟谁还能争的过他?

萧永藻也是想到了这个后果,颇为急切的试探道:“李中堂可是有妥善的法子?”

“此事牵扯太大。”李光地微微摇了摇头,才轻叹道:“太子久历朝务,其才干、手段皆非常人可比,只是性情暴戾急噪了些,此番他挟持群臣、宗亲回京,若是将其阻挡于外,诸位可曾想过后果?”

太子骄纵暴戾,京中官员皆有所闻,若是将太子阻于城外,太子会如何做?换了自己又会如何?必然会以群臣、宗亲相要挟,那将是什么后果?首当其冲被拿来立威的定然是八党的大员和宗亲,太子在天津不就是如此做的?

如此杀人立威,只消杀的十数人,京师内城就将乱成一团,那些被挟持的大臣、宗亲的家属定然会自发的组织起来,胁迫或者是强行打开城门,他们才不会关心太子登基后将是什么情形,他们只在乎家里顶梁柱的安危,这也是人之常情,人性使然。

太子领兵进城之后,他们这些人又将是什么后果、下场?被李光地这一引导,所有人顿时就一背的冷汗,瞧向九阿哥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九阿哥这两天,不会是刻意的误导他们吧?八阿哥领兵进城就能够阻挡太子?

隆科多登时也蒙了,这李光地竟然是来唱反调的!他是什么意思?打开城门,恭迎太子进城?太子能有机会登基吗?做了皇帝,又能做的长吗?再说,康熙若是没死,他这是九门提督如何自处?十四爷日后又如何看他?总不能弃官而逃吧?这也不行,除非康熙死了,否则仍旧是条死路。

感受到众人异样的眼光,九阿哥胤禟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老病鬼,这老家伙太狠了,几句话就将八党置于绝境,将八哥他们几人陷入到所有官员宗亲的对立面,解救成功与否,八党都将万劫不复,可以说是一丝机会都没给八哥留下。

如此大好机会,张鹏翮岂会放过,忙一脸诚恳的说道:“李中堂有何建议,不妨说出来,在京一众大臣尽皆在此,大家亦好议议。”

李光地扫了众人一眼,才缓缓道:“我建议拒八阿哥入京,迎太子进京。”

“迎太子进京,难道就能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及一众宗室亲贵?”九阿哥胤禟立即出声反对。

“主动恭迎太子进京,不说一定能够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宗亲,但至少会有机会。况且,太子进京根本就无法阻挡,除非是牺牲掉所有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及其亲属。”李光地说到这里,眼睛一翻,望向胤禟,沉声问道:“敢问九爷,大清江山与皇位,孰轻孰重?”

胤禟登时就额头见汗,不敢再做声,再说下去,可就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了,正自尴尬,却见几个士卒和两个小太监领着一个驿卒匆匆赶了过来。

见是上书房的小太监,萧永藻急忙起身踱了几步,劈头就问道:“可是天津来的?”

那驿卒急忙上前几步跪道:“回大人,正是。”说着就双手呈上一个信封。

萧永藻一边验看火漆,一边不悦的问道:“不是着你们一日三报?何以昨日至今日才一报?”

“回大人,天津至京师的驿道已被完全截断,并且破坏的相当严重,据说水道亦被沉船堵塞,而且沿途皆有军士设卡,不允许通行。”那驿卒沉声回道。

听说是天津来的驿卒,所有人都瞧了过来,一听这话,众人心里都是纳闷,太子这是想做什么?阻断后面的追兵?可后面谁会追他?难道是康熙有消息了?否则太子何以要如此大费手脚?

萧永藻拆开信封,凝目细看。

张鹏翮却是紧接着问道:“那你是如何过来的?”

“小的熟悉地形,一人三骑,走小道绕过关卡而来,只多费了小半天时间。”那驿卒恭谨的回道。

挥手屏退几个士卒,萧永藻才道:“诸位,天津又有新动静了。”说着将信报递给九阿哥胤禟,又才道:“海军十五艘战舰前日午时开进天津,三千火枪兵,正以强行军的速度向京城步行而来。”

一听这消息,众人轰的一下就议论开来,海军既然来了,那就说明十四阿哥无恙,那与十四阿哥一同落水的康熙呢?怎么未有康熙的消息?

一种不详的预感在众人心里弥漫开来,天津方面三天时间都没有康熙的消息,那只有一个可能,康熙在海军,而且多半已是驾崩了,十四阿哥为争夺皇位密不发丧,以免太子占据优势,他如此匆忙赶往京城,毫无疑问,是为争夺皇位而来。

这一来,太子、八阿哥、十四阿哥,齐聚京城,而且是各自带有数千或上万的兵马,京城这下可有的热闹瞧了,这局势也就更为复杂,一众大臣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隆科多是最为兴奋的,十四爷无恙,他的仕途就有保障了,高兴之余,则在心里盘算,如何才能在此次皇位争夺中立下大功?

胤禟则先是紧张,片刻之后,又高兴起来,老十四这一来,八哥可算是有了帮手,即便最终是老十四抢得皇位,也比太子上位强的多,不信两党联手还搬不倒太子!只是目前八哥他们是入城好?还是不入城好?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李光地却如老僧入定一般,脸上表情不见丝毫的变化,心里却在苦苦思索,康熙驾崩,三位皇子之间定然是一番龙争虎斗,大清这番怕是在劫难逃,如何才能够避免这场灾难?沉吟半晌,他才坚定的说道:“目前局势,我仍然坚持迎太子入京,拒八阿哥、十四阿哥于城外!”

这次,却是隆科多不干了,他立即就道:“我仍然坚持一视同仁,全部拒之城外,有八爷、十四爷在城外虎视耽耽,太子一旦入城,定然要大肆清洗八党和十四党,以巩固京城,这损失同样不堪想象。”

第309章 聚积人心

一众大臣听得隆科多这番话,亦是大觉有理,更何况太子入城,他们又如何自处?太子一旦掌控京城,下一步则是登基,他们是称臣,还是抗拒?又或是逃出城去?这几种结局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忍受的。

即便是称臣,他们亦是太子的清洗对象,不过是早晚而已,抗拒,下场则更惨,满门抄斩都有可能,逃出京城?京城的家眷、产业都抛弃掉?一想到这后果,众人立时就是一片附和,声援隆科多。

一见群情汹汹,李光地不动声色的瞥了隆科多一眼,又望了望始终未做声的两个上书房大臣,心里对这群自私自利,才智平庸的官员很的不屑,但脸上神情却是古井不波,待的声音小了下来,他才对萧永藻、张鹏翮二人道:“你二人是何看法?”

张鹏翮略微沉吟,便说道:“从太子挟持群臣和宗亲的做法来看,他是很清楚这些人对大清对皇位的重要性,一旦入城,第一步自然是掌控京师兵马,而后便是登基,占据大义名分,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落水,连续几日下落不明,他身为皇太子,在这种情形下登基,亦是名正言顺,无可指责。

既是名正言顺,光面堂皇,太子又岂会在登基之前大肆清洗八党与十四党?这无异于自毁根基。即便要清洗,那也得等到巩固了皇位之后,绝不会是当前!

在掌控了京城之后,太子对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必然会分批或者是全部放开,总不至于挟持着一众王公大臣朝贺他登基吧,那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只要太子放松对群臣及宗亲的挟持,就该有机会营救,我赞成李中堂的提议。”

李光地、张鹏翮都是十四党的旗手,两人如此一表态,萧永藻和九阿哥胤禟不由有些着急,这好人总不能都让十四党做了,对视了一眼,萧永藻便朗声道:“我亦赞成李中堂的提议,不设法解救出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就无法遏止太子登基。

太子性情暴戾,数十年建立的班底、根基亦被皇上铲除殆尽,满朝文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