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81章

大清弊主-第181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子、进士自幼埋头苦读,很多都是不务实、不懂农事、不擅经济之道,不解民生疾苦的官员。

想到这里,康熙疑惑的道:“如此,不虑引起士林反对?再说,农乃国之本,大肆鼓励百姓从事手工业,不虑影响农业?”

见康熙并未明确反对,胤祯大松了一口气,忙欠身道:“回皇阿玛,不论农学、杂学还是商业人才,都必须是士子出身,对士子而言,乃是多了条入仕途径,何来反对?此举,不过是鼓励士子多面发展,不局限于孔孟之道而已。

农业乃是百业之本,自然不能影响、危及农业根本,随着皇阿玛颁布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及摊丁入亩的推行,人口会出现猛烈增长,不仅不用担忧没有足够的劳力从事农业,反而要虑及富足剩余劳动力的生计问题。”

人口猛烈增长?康熙一楞,摊丁入亩会引发这个后果?稍一思忖,他便微微颌首,取消了丁税,添丁便再无负担,百姓又多是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个可能性确实很大,想到这里,他极为赞赏的瞅了胤祯一眼,老十四虑事周全、眼光长远,满朝上下,确实无人能及,固定丁额,摊丁入亩将引起人口暴增这一点,根本就没人虑及。

沉吟了半晌,康熙才道:“此事牵扯甚大,须得从长计议,你对这批工匠的封赏有何具体建议?”

此事胤祯早有思虑,当即试探着道:“回皇阿玛,若欲鼓励士子专研杂学,吸引杂学有成者投身于火器研究,唯有提高其地位、身份,给予俸禄,这批工匠唯有戴梓是士子出身,其余皆是匠人,儿臣窃以为晋封戴梓骑都尉(正四品),其余人等晋封恩骑尉(正七品)再赏以银钱,让其名利双收,还请皇阿玛圣决。”

康熙闻言不由默然不语,国之名器,例不轻授,老十四竟然想给工匠封爵,实乃千古未有之奇闻。骑都尉、恩骑尉都是武官爵位,海军没意见,八旗官兵岂能没意见?多少进士出身的文臣终其一生也封不了爵位,给几个工匠封爵位,朝野上下不闹翻天才怪,此事断不能行。

他颇为奇怪的瞥了胤祯一眼,工匠的作用是无庸质疑的,但也不至于如老十四说的如此重要,老十四何以一再坚持给工匠封爵?老十四可不是如此不知轻重、不知进退之人,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目的?这小子行事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明白了。

想到这里,康熙斯条慢理的呷了口茶,而后才施施然道:“少给朕兜圈子,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朕听听。”

听康熙如此说,胤祯不由微笑道:“皇阿玛洞察幽微,儿臣一点小心思难逃圣鉴。”

这小子果然是另有想法,怕自己不同意,就故意拿封爵来说事,康熙心里不由暗笑,跟朕玩心眼,你小子还嫩了点。

胤祯已是接着说道:“皇阿玛,儿臣想成立一个科学院,专门从事杂学及火器、炼铁、铸造等技术改良、革新的研究,不过,规格必须是最高的,其地位必须要远远高于国子监,如此戴梓等人便可收入科学院,这是地位,待遇方面,可以参考官员或者是爵位的俸禄。名字儿臣都想好了,就叫大清皇家科学院。”

科学院?又是西洋的称呼?康熙听的微微发楞,这法子倒是不错,至少比封爵位强的多,估计也没人反对,至于俸禄待遇,让老十四自己发,想怎么发都随他,只是这大清皇家的名头……,皇室在老十四这里沾了不少的光,让他狐假虎威一次也无妨。

想到这里,康熙又觉不对,老十四绕去绕来才说出这个想法,定然是大有深意,或者是有所求才对,微微沉吟,他才试探着问道:“你的意思,该不是要朕出面创建这个科学院吧?”

“皇阿玛圣明,唯有皇阿玛亲自创办科学院,方显朝廷对科学院的重视,方显朝廷对杂学对工匠的重视,方能配得上大清皇家科学院的名字。”胤祯连忙躬身说道。

闹了半天,是为了给朕下套,康熙瞪了胤祯一眼,不过,由他出面创建也好,如此方能彰显朝廷对戴梓等工匠的重视,这杂学也该大力发展了,西洋派来的传教士,几乎个个都是学识渊博之人,历法、数学、几何什么的都精通,泱泱天朝岂能无杂学人才?

想到这里,康熙含笑道:“朕允了,不过这建科学院的银子可得你出,是建在京城还是上海?”

“谢皇阿玛成全。”胤祯躬身谢道,起身才道:“京师建总院,上海建分院。”

还总院、分院的,看来这科学院不能等闲视之,康熙接着问道:“你打算给戴梓哪一级的待遇?”

“享受一品大员俸禄。”胤祯毫不迟疑的说道。

一品大员俸禄,康熙心里一跳,有钱也不是这么个玩法,这可不是千金买马骨,那只买一次,这俸禄可是年年要发的,这么高的待遇,那岂不让人削尖了脑袋往科学院挤?

见康熙表情惊讶,胤祯忙解释道:“科学院,不是轻易能进的,况且,儿臣还打算以此高俸禄吸引西洋的人才,不仅是俸禄,所有的研究器材、材料,经费,儿臣都一概免费供应,儿臣希望通过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让大清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

二、三十年,那得花多少银子?康熙大为疑惑的问道:“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有何好处?”

胤祯躬身道:“回皇阿玛,这好处是数之不尽的,而且泽被子孙后代,就军事而言,最先进的火炮、火枪、战舰都会是大清先研制出来,当然不仅仅是军事,科学研究将触及各行各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得到极大的促进,例如造纸印刷、炼铁炼钢,纺纱织布,农作物的栽培、改良,铸造等等都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康熙听的怦然心动,迟疑的问道:“既有如此多益处,西洋诸国会放这些人才来大清?”

胤祯微微笑着说道:“科学研究是需要大量银钱做后盾的。”胤祯信心满满的说道:“大清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家,皇阿玛又是这世界眼界最开阔的君主,最雄厚的资金、最优厚的待遇,这一切都将随着皇阿玛宣布大清皇家科学院的成立而传播开去,十年之内,全世界的杂学人才都将云集大清!”

胤祯充满信心的望着康熙,心里却是暗笑,一般的二流角色,咱看不上眼,咱要挖顶级的大师,而且是在没出名之前就挖来。

第292章 大变

一大早,太阳便升了起来,塞罗奔带着二零六、二零七两个陆战中队准时于辰时四刻赶到天津城南门口。

天津的繁华地不在城内,而在城外西北一带,海河的西岸。城东南一隅,因地势低洼,屡遭水淹,甚为荒凉,康熙十三年,时任天津总兵的赵良栋因天津城城楼内藏火药,而强令城垣附近民居尽数拆迁,并于城东南筑闸引水入护城河,东南一隅便更为荒凉,无人居住,胤祯提议在城外举行军演,便是看中此处的空旷,在城墙上观阅,极为便利。

塞罗奔昨日便得知演习地点,并且实地勘察了一番,军演是绝对没问题,但想行刺康熙则无异与痴人说梦,火炮、火枪的演习地距离城墙不过五百码,火枪够不上,他的火炮绝对没问题,而且可以射击的相当精准,但如此近的距离,一举一动,包括进场出场铁定都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根本就不可能有半点机会。

彻底死了心的他,倒有一种轻松的感觉,部队在南门集合好之后,他便百无聊奈的四处张望,但见自城门起便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的跟钉子般的兵丁一直排出老远,远处还有不少骑兵四处巡视,见到这般森严,他不由暗笑自己痴心妄想,毫无见识,他自失的一笑又回头张望了一下城墙上的守卫,同样是警戒森严,看装束,该是亲军营的。

这还是康熙没驾到之前,等的康熙驾到,还会更严密,塞罗奔庆幸的收回了目光,却是不经意瞥见天空不知道何时形成了一片团状的彩云,不由多打量了几眼,正自看的出神,却是听的身旁士兵提醒道:“院长来了。”

塞罗奔一回头,见胤祯骑在马上,正居高临下的看着他,立刻以标准的军姿小跑到马前,敬礼道:“报告院长,海军陆战队全体学员按时赶到集结地点,请指示。”

胤祯一身朝服,在马上点头还礼道:“还有半个时辰才开始军演,让士兵们原地休息。”

“是。”塞罗奔朗声应到,待胤祯纵马而去,他才回身,便见身着红白军装的西班牙火枪兵和身着蓝色海军军装的火枪兵正并行而来,他不由感觉有些滑稽。

正巳时,康熙率领着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缓步登上城墙,扫视了一眼演习的陆战队,海军、西班牙的火枪队及守护的亲卫,又张望了一眼靶区,极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对胤祯说道:“开始吧,让朕看看陆战的火炮威力。”

“尊旨。”胤祯起身便喝道:“吹号,演习开始。”

随着短促嘹亮的号声响起,陆战队的炮兵立刻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陆战队的火炮胤祯基本是照搬拿破仑炮,不过在康熙等行家眼里,也就是炮轮子大了点,加了个固定的尾桩而已,就整体造型而言,还不及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威远将军炮协调。

陆战队每门火炮标准配备人员是八名,在塞罗奔的口令下娴熟的做好了炮前准备,首批发射的是十二磅炮,随着一阵闷响,炮弹准确的在一千八百码距离的十排人形靶爆裂开来,不少木靶碎裂或者是炸飞,没倒的也或多或少的插有弹片。

对于海军火炮的远准,众人已经麻木了,紧跟着火炮轰鸣声又接着响起,却是十门九磅炮对准一千二百码的距离木靶开炮,同样是开花弹,同样是准确的在木靶群爆炸,随后接着的是六磅炮对八百码木靶的炮击。

待炮声停歇,胤祯解说道:“正常情况下的骑兵冲锋,从一千八百码外冲到跟前,至少要经历八到十轮火炮的炮击,能够冲到跟前的,已经是微乎其微,火枪兵足够解决他们。”

听的这番解说,众人心里都是一惊,这是面对骑兵,步兵岂不是更惨?难怪十四阿哥说,现在是火器时代,这种打的又远又准的火炮实在是太可怕了。

康熙却是敏锐的问道:“这几门火炮的明显比战舰上的火炮打的更准更远,为什么?”

“回皇阿玛,这是特制的。”胤祯微笑着解说道:“这几门是锻铁炮,别看打的又远又准,却是不足一百炮的寿命,炮管太脆了,容易产生裂纹。”

康熙眉头一皱,既是如此,这火炮根本就没有价值,老十四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见康熙皱眉,胤祯接着解释道:“这批炮是戴梓他们特意制造用于研究、比较火炮的性能,质材的,临来天津时,儿臣就已经计划举办这次军演,所以就带来了,为皇阿玛展示一下火炮的前景和威力,再有三、五年时间,定然能够研发出适合的钢铁用于铸造火炮,大力改良炼铁炼钢已是刻不容缓。”

康熙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个老十四,军演都还不忘提醒,炼铁炼钢的重要性,看来对工匠确实该大力鼓励了,这种威力的火炮确实是一大杀器。

很快,康熙的目光就被陆战队牵来的一群马吸引住了,这又是什么新鲜玩意?待看到炮兵们迅速的从马背上取下零件组装成了一门火炮,他的眼睛立刻就亮了,用望远镜留意观看,三匹马背上的零件就能组装成一门火炮,这是一种短身管,大口径的火炮。

很快六门十二磅山地榴弹炮就组装完毕,紧接着便开始了炮击,康熙默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