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14章

大清弊主-第114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更受康熙恩宠无比,他出面兼京报总编,一众大员自然极为重视,纷纷打听京报为何物,总编又是什么品级?

很快,京报便是十四皇子恂亲王胤祯革新邸报鼓捣出的消息就散播开来,一众大员闻知后,一个个都是倒吸冷气,康熙竟然把李光地都塞进了十四党?十四爷的恩宠可真是没得说了,这李光地,太子和八爷二人明里暗里不知道拉了多少次,他楞是一点都不卖帐的,这下倒好,康熙做主把他塞进了十四党。

连李光地都入了十四党,这十四党岂不是要一飞冲天?一众官员不由暗自嘀咕,这朝局怕是要大变了?

王府井大街帅府园,十三阿哥府邸。

听闻老十四胤祯造访,胤祥大为兴奋,亲自到二门迎接。

见到胤祥迎了出来,胤祯亦甚为惊讶,见了礼之后就问道:“十三哥的病大好了?”

“呵呵,不能疾走,慢步没问题。”胤祥说着轻笑道,“十四弟一回来,京师便是风云变幻,怎得有暇来看十三哥?”

“再忙也不能不来看十三哥。”胤祯微微笑着道:“十四今儿可是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好消息?我还有什么好消息?胤祥微微一怔,见胤祯满脸真诚的笑容,知道不是诳他,不由迟疑着道:“莫不是皇阿玛着我去上海?”

“十三哥倒真是敢想。”胤祯微笑着道:“去你书房吧。”

进了书房,命人奉上茶水后,胤祥便将一应闲人都远远赶了开去,才含笑道:“是不是陶庵(法海)先生起复了?”

“十三哥可真是厉害,一猜便中。”胤祯轻笑道:“陶庵先生迁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胤祥不由一呆,法海居然从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直接迁升到正三品的大理寺卿,连升五品十级,他心思极为灵动,一下便猜到是老十四为法海求情,想到法海因为他而遭牵连,从四品降黜到七品,他是又难受又欣喜。

见胤祥神情复杂,胤祯知他心里内疚,便道:“陶庵先生既然已经复出,亦说明皇阿玛心里的怒气已消的差的不多了,十三哥该高兴才是。”

胤祥是有苦自己知,闻言不由苦笑道:“十四弟不用再安慰我了,我的事,我自己心中明白。”

“多大的事,不就是替人背黑锅嘛?”胤祯随意说道。

胤祯说的轻松随意,但这句话落在胤祥耳里,却不啻于惊雷,登时便是一呆,想到胤祯才从宫里出来,他更觉惊恐,半晌,方才迟疑着道:“是皇阿玛着你来问的?”

见到胤祥的反应,胤祯不由暗叹,这老十三对胤禛可真是没得说,看来,得以雷霆手段破坏胤禛在他心中的印象,否则,根本就没可能拉拢他。想到拉拢十三过来后的巨大好处,胤祯也不惜冒点风险,反正跟胤禛已是撕破了脸面,大不了明刀明枪斗一场。

胤祥对外看了看,起身走到门口,打了个手势,院里一众护卫立即就远远的退了出去警戒。

坐了回来,胤祥已是冷静下来,皇阿玛极好名声,怎会告诉老十四这些见不得人的事,眼见胤祯默不做声,他又道:“你从哪里胡乱听来的,传到皇阿玛耳里,可不是小事。”

胤祯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胤祥,语气沉重的说道:“十四弟于今年三月,在广州城被二百余手持弓箭利刃、组织严密,行动诡异的人刺杀。”

这句话犹如平地一声巨雷,只把胤祥震的目瞪口呆,怎么可能?老十四可是四哥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四哥怎么就下得了手?这是自己从小就敬重的四哥?是自己拼了命也要维护的四哥?他不敢相信似的望着胤祯,希望胤祯只是在诈他。

胤祯却是继续说道:“他们用的都是青海弓,十把的短箭,用花炮作为联络信号。”

胤祥脸色立时就变的苍白一片,青海弓、十把的短箭,这些他虽然平日未在四哥府上见过,但老十四能说的如此确切,就不可能是在诈他,半晌,他才问道:“皇阿玛知道此事不?”

见他仍然如此关心胤禛的安全,胤祯语气一凝,冷冷的道:“他们两头放火烧了整整一条街,被我杀了五十余人,如此大的事,你说皇阿玛知道不?”

感受到胤祯那逼人的眼神,胤祥不自觉的躲闪着胤祯的目光,强笑道:“如此惊天大案,皇阿玛一定会派人彻查,不知是谁会对十四弟下此毒手?”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十三哥是真不知,还是佯做不知?”胤祯冷冷的道:“背一次黑锅还不够?你想一辈子都替他背黑锅?连我他都下得了手,你这个背黑锅的,就不怕他灭口?”

胤祯的话句句都如利刃,直刺胤祥的心窝,胤祥一时间亦是心乱如麻,理不出个头绪,胤祯虽然绝口不提四哥的名字,但口口声声却是直指四哥,皇阿玛知道了会是什么结果?难道再背一次黑锅?这何时是尽头?自己最终又会落得什么下场?

胤祯岂肯放过这个机会,及时的说道:“十三哥,你不该生在帝王家,养好伤,随我去海军吧。”

胤祥不敢置信的望向胤祯,心里却是一惊,脱口道,“十四弟,这只怕是误会,你可别乱来。”

“哼。”胤祯冷哼一声,“他无情无义,不忠不孝,我十四是什么人,岂会跟他一样?不看僧面看佛面,我还得顾及皇家的脸面,皇阿玛的名声,皇阿玛一代圣君,我岂能让他落下这个名声?十三哥尽管放心。”

听的这番话,胤祥心里不由一松,却听胤祯接着道:“十三哥,你我年纪相仿,又同一个先生,自小感情就不薄,听我一句劝,别一条道走到黑,自古你看谁靠江湖人士能成气候的?这可不是乱世,阴谋诡计仅能得逞一时,皇阿玛禀性如何,你最是清楚。

伤好后,跟我去上海,你还不知道这世界有多宽广,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咱们大清不过是在亚洲而已,眼光别只盯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跟我去打下一个比元帝国更广袤的帝国出来,十四有信心把大清变成这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其他的你也不要担心,十四会给所有的兄弟都留一条生路,我也不须你去举报,那不是大丈夫所为,很多事情,十四心里清楚,但都没告诉皇阿玛,就为怕他伤心,另外,也想存一份兄弟之情。”

这一席话,只听的胤祥震惊连连,这还是以前那个十四弟?不过短短三年时间,竟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这眼光、野心、胸襟、气度可把一众兄弟都给比了下去,难怪皇阿玛如此宠爱他。

该说的已经说了,见胤祥仍是发楞,胤祯也想给他点时间考虑,便起身道:“十三哥不妨多考虑下,十四先告辞了。”

“等等。”胤祥急忙叫道,“皇阿玛会让我去上海?”

胤祯闻言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反问道:“十三哥不相信十四的话?”

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

送走老十四,胤祥顿觉一身轻松,一废太子以来,他从未感觉如此的轻松,这一年多来,他日日闷在府中,虽说是有病在身,但心里的苦楚却是更甚,康熙那句“胤祥并非勤学忠孝之人。”的谕批,时时在他脑中萦绕,令他痛苦不堪。

老十四说的很对,以他洒脱不羁,不拘小节的个性,确实不适合生活在兄弟间尔虞我诈的帝皇家,老十四的被刺,让他感到极度寒心,四哥胤禛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亦是轰然倒塌,连老十四他都能下手,日后,他若上位,一众兄弟还能落个好下场?

对于储位,胤祥从来不敢奢望,他深知自己的根基浅薄,更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四哥的恩情,他胤祥为他背一次天大的黑锅,已是足够偿还,他现在只想远离京城,京城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大囚笼。

他知道四哥的事情太多了,也跟的太紧了,就算他现在想象五哥、七哥、十二、那样保持中立,也是不可能,没人会相信,唯一的办法是远离京城,远离纷争,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离的越远越好。

老十四的承诺,亦是让他怦然心动,不用加入十四党参与兄弟间的倾轧,亦不用背叛四哥,让他毫无负疚感,他大可心安理得,一身轻松的离开。

相比于胤祥的轻松,胤祯则是满心的喜悦,虽然老十三没进入十四党,但能够把他从胤禛身边拉开,无异是斩断了胤禛的一条左膀右臂,没了老十三、隆科多二人的支持,也就彻底的断绝了军队的支持,看他日后凭什么去夺位?

再说了,一旦把老十三拉到上海,跟着海军打几仗,就算老十三不把他自己归入十四党,朝野上下也会视他为十四党,这一点,胤祥应该也看得到,他只是一下子难以转变过来,接受这个事实而已,呵呵,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胤祯坐在轿中乐滋滋的想着。

回到自己的府邸,一下轿,胤祯才发现已经飘起了大雪,抬头望着满天飞舞的雪花,他微微有些兴奋,包福全、老马头见是胤祯回府,早就带人迎了上来,镞拥着胤祯进府,一路走,包福全便一路禀报道:“主子,法海先生来了,在西花厅候着,有方先生陪着。另有十几个撞木钟的官员在南厢房候着。”

胤祯沉吟着停住脚步,“着人去南厢通传一声,就说本王差务繁忙,《南山集》一案,皇上已有恩旨,叫他们放心,另有要务的,把手本留下,叙交情的过几日再来,下雪了,叫他们先回去。”说着又迈步道:“去西花厅。”

西花厅内,方苞正陪着一个身着便装,容貌稍显清瘦,却极显精神的中年人闲聊,这人便是法海,两人皆是才学出众,在士林中颇有声誉之士,亦是相交多年的老熟人,几年未见,聊的极是开心。

法海自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后,因十三阿哥胤祥的牵连被黜为翰林检讨后,一直就没敢与胤祯联系,生怕累及胤祯也被康熙连带着不待见。但对胤祯的一举一动却是分外关注,胤祥算是完了,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胤祯身上。

胤祯这几年动静不小,传闻不断,所作所为,法海亦是看的暗暗纳闷,之前怎得就没留意到十四爷竟然还有如此大才,想来,也是被逼出来的,正所谓,天下事有所逼,有所迫,而成其事者居多。

接到迁大理寺卿的谕旨,法海大为激动,谕旨上说教导十四皇子有功,那肯定是十四爷为他求的情,既然已经起复,他也无须顾忌,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恂亲王府。

胤祯一进西花厅,法海和方苞立时便站起身来,方苞是迎上前几步,法海却是矜持的站在原地,胤祯稍一打量,见法海一身便装,浑身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正微笑着望着他,便上前几步,躬身行礼道:“胤祯见过先生,几年不见,先生却是清减了许多。”

法海神情微显激动亦是躬身长揖回礼,而后打千儿道:“法海给十四爷请安。”

胤祯连忙上前,一把搀住他,口中道:“先生不必多礼,三年没见,可想煞胤祯了。”

三人叙礼落座,法海便道:“十四爷这几年做的好大一篇文章,奇思妙想、层出不穷,眼界之宽,见识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方才灵皋兄还在问起,究竟是如何教导出这等惊世之才,着实让法海羞愧不已,十四爷资质天成,博闻强记,举一反三,实非法海之功。”

“先生过谦了。”胤祯含笑道:“非有先生悉心教导,胤祯何来举一反三。”

方苞却是笑道:“师乃名师,徒乃高徒,王爷、渊吝都不必自谦。”

“倒让灵皋兄见笑了。”法海捻须微笑,接着神色一肃,道:“十四爷,李光地在朝中德高望众,在士林亦是声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