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女富贾 >

第149章

女富贾-第149章

小说: 女富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前,她也到过苏州许多次,老阊门的盛况她一直记忆犹新,这可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了。

没想到,今时今日她能真实地看到古代苏州。

车子拐来拐去,好一会儿才到了目的地。小锦下车后,提着包袱,看了看周围的景致。

其实周围也没有景致,只是一条幽深的弄堂。

铺在地面山的青石板还带着雨后的潮湿,苏州难道刚刚下过雨吗?来不及细想,凤盘已经打开紧锁的门,喊她们进去了。

这间民房是凤盘托了之前走镖时苏州的朋友给租下的,这里就是小锦她们暂时的栖息之地了。

走进屋子,里面的柱梁都显得有些发黑,大概是有些年头了。房子不大,走进去,先是约莫五六个平方的小院子,往左边走去,便是两个正房和一个小厅。这应该是极简单的苏州民房了。

小锦想起苏州有名的园林,不禁好奇心顿起,倒想寻机去看看那些着名园林现在的样子。

安顿下来后,他们没有急着去找店铺,毕竟在这苏州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又常年呆在乡下,难免会被苏州人瞧不上,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会上当受骗,所以,凤盘不得不再次麻烦那个朋友,请他抽空陪他们在苏州到处走走。

正因为要配合凤盘朋友的时间,小锦他们只能在这新住所住了三天,然后每天在房子的周边走走。

这条弄堂里住了十二户人家,可以说每户人家住得都很挤,特别是住在弄堂深处的周家,儿子四个,女儿两个,孙子有三个,可谓是挤满了人,但是居住面积却一点都不比他们多。小锦曾进周家坐了坐,那拥挤的场面让她想起了上海棚户区,这里,应该是苏州的棚户区吧。

不过,当凤盘弄明白棚户区是什么意思后,倒是对小锦的说法不赞同。他说他们住的已经不错了,很多人只能搭茅草屋住。

小锦想想也是,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有了片瓦遮头总算是能安身了,从她这几天闲逛的结果来看,能住上这样房子的,也算是中产阶级了。

第四天,凤盘的朋友终于来了。

“哈哈哈,凤盘,真是抱歉,你来时我正好有比生意要做,这不刚回来。”来人性子爽朗,一进门就大声嚷嚷。

“哪里哪里,志远兄,是我们打扰了。”凤盘客气地招呼,请这位志远兄上座。

小娥则将准备好的茶水端了上来。

“这两位是令妹?”志远看了小娥、小锦一眼,很快低头喝了一口茶水。

通过这个举动,小娥对这个叫志远的印象不错。因为她刚刚明明看到他似乎有些惊讶,大概是没想到小娥、小锦长得如此出众吧,但他却没有多看,很快撇开眼神,专注于凤盘身上,这让小娥觉得很尊重她们。城北镖局有些镖师就不见得能有这般休养,时常盯着她们取笑,显得轻浮。

“正是,我们兄妹三人到苏州来讨生活,还得麻烦志远兄多多照应了。”凤盘道。

“哪里哪里,我还巴不得你能来呢,如此,我也多个能说上话的朋友。怎么样?这几天住的可好?这地方虽然挤了些,但却靠近苏州的中心地段,以后你们做生意,可不得在最繁盛的那几条街上?”志远说道。

“嗯,这里很好,还是志远兄想的周到。”凤盘道。

“哈哈哈,你们住的习惯就好,怎么样?今个我们就去看看铺子?”志远做事倒不拖沓。

凤盘看了看小娥、小锦,似是征求她们的意见。

小锦连忙点头,她早就等不及了。

四人便一起外出寻铺子去了。

走了一天,累得腰酸背痛,总算把铺子的事定下来了。

这里的铺子租金贵的吓人,但好在志远是地道的苏州人,一口软糯的吴语说得对方喜笑颜开,最后终于在一个还算热闹的地方租下了一个铺子。

晚间,志远又请他们去苏州的一个酒楼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回到家时,天已经墨黑了。

这条弄堂的几户人家都过得不宽裕,所以晚间都没有在门口挂灯笼,走在这漆黑的弄堂里,小娥的黑暗恐惧症又发作了。

小锦只觉得小娥的手汗津津的,而且冰凉的吓人。

“姐,别怕。”小锦道。

小娥却还是有些哆嗦。

凤盘察觉小娥的不对劲,问道:“咋了?”

小锦便将小娥怕黑的事说了,凤盘二话没说,背起小娥就走。

小锦先是愣了愣,随即快步跟了上去。

第202章 开张大吉

ps:

亲们,这是补昨天的更,晚上八点有今天的更。

接下去的日子,三人便着手忙活起新店铺的事。

首先是取名。

这店铺得取个好名字,小锦认为还是叫“珠圆玉润”的好,毕竟这可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小娥和凤槃互相看看,凤槃开口道:“这词倒是好,只是似乎不合我们的现状。我觉得要是叫金兰斋倒不错。”

小锦眨眨眼,道:“金兰是指我们姐妹吗?”

“泛泛而指吧。”凤槃说这话时眼神有些漂浮,这让小娥觉得惊讶,凤槃是想起什么了吗?

“那就叫这个名字吧。小锦,你觉得呢?”小娥同意凤槃的意见,但是她得看看小锦的意思,小锦提得那个名字据说是她以前创办的珍珠养殖场名字,所以小锦说要叫那个名字也是对她的尊重。

小锦看了看这两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想了想,她说道:“行,就叫金兰,但是为什么总叫什么斋呢,我们得取有特色店,叫金兰饰品铺。”

“饰品?”小娥不懂。

“就是首饰。我们得和别人不一样吧。这样才能让大家记得牢。”小锦道。如果知道小娥不在乎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字,她就要想一个现代化一点的名字,让听到的人都能听而不忘。金兰这名字其实还是普通了点。

“那为什么不叫首饰铺?”小娥问。

“饰品的范围要广,泛指用来装饰的物品,包括居家饰品、服饰饰品、马车饰品等。”小锦本想说汽车饰品的。幸而反应灵敏及时改了。

“我只会打造首饰。”凤槃觉得小锦的心太大了,他可只会做首饰。

“哎呀,哥,其实主要还是首饰啦。至于其它的小挂件,看情况啦,做生意嘛,要做别人没有的。我们才能赚到钱啊。”小锦道。

“这倒是,奇货可居,少见的东西价钱才能卖得高。”小娥赞同小锦的观点。

“我只会做首饰,马车上的那些辕辙我做不来。”凤槃的话让小锦捧腹大笑。

“哈哈哈,哥,你好逗呀,我不是让你去打造马车,我是说马车上的小装饰品,比如挂在车窗上看看的那种。”小锦乐得不行。想起凤槃严肃地对她们说他不会造马车。她就想笑。

小娥看着凤槃背着手。一脸正经地在那说他不会造马车也觉得有趣,但是她忍着没笑,因为她刚刚也以为小锦说得马车饰品就是马车上的配件。

凤槃扁了扁嘴。大概是想发火,但是忍住了。他哼了一声,说道:“好了,那就叫金兰饰品铺。”

“不,我刚刚一想,还是叫金兰饰品屋。”小锦刚刚灵光一闪,觉得满大街的铺、斋、楼、阁,太没个性了。

“呃……好吧,这倒是和别人不一样呢。”小娥近墨者黑,和小锦呆得时间长了,已经逐渐适应了小锦的新思维。

凤槃见小娥没意见,也就不说话了。小锦的想法别具一格,对于做生意来说,新奇的东西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小锦的想法说不定真能给铺子带来更多的客源。

名字想好后,接下去就是装扮店铺,买工具,打造首饰了。小锦的意见是只打造样品,也可接受客人的定做。

“嗯,以我们现在的情况,也做不了多少首饰。”凤槃道。确实,打造首饰的材料都是金银珠宝,以小锦他们现在的经济实力,也只能打造几套罢了。

“我们需不需要去进一些货来?”小娥问。毕竟,靠凤槃一人打造制作,怕是货源不足吧?

“不,姐,我们就做自己的品牌,自己的首饰,绝不和别人一样。”小锦坚决不同意到别处去进货来卖,她要得就是独一无二。

“可是哥一个人,会不会很仓促?”小娥担心道。

“没事,你来帮我,小锦就管铺子的事,你来帮我做首饰。”凤槃想过了,这做首饰的技术可以教给小娥,而小锦,更适合管理铺子。

小锦对这个分工很满意,她确实不喜欢去学这个枯燥的制作手艺。

就这样,三人各司其职,开始着手自己手上的事。

凤槃这一次制作的首饰都以珍珠为主,因为他们手上只有这种珠宝。如此,能够节省不少成本。

小锦则动手画图,她要将店铺装修得和别人不一样。这时候,小锦终于有点感激妈妈当年拿着鸡毛掸子逼着她去上美术班的事了,要不是这样,这复杂的效果图她还真画不了。

由于租来的这个店铺不大,前面的铺面大概只有十五平米,加上他们能摆出来呈现的样品不多,所以不能设计成现代那种饰品店密密麻麻货架的样子,而古代那种一个柜台,后面两个柜子的样式又太没个性,小锦想了想,便设计了自主购物式的货柜。店铺里还摆上了供客人坐下休息用的小桌子、小椅子,桌子、椅子的样子也是小锦自己画的。

然后,小锦就拿着图纸在志远的帮助下找到一位据说不错的徐木匠,让他按照这图纸做。

徐木匠接过这图纸,愣了好一会,再听了小锦的想法,就更加迷糊了。

“能做吗?师傅?”小锦看着这木匠呆愣愣的样子,开始担心自己的构想怕是难以实现。

“能做,但是公子,这价钱就高了,而且你说要什么颜色?淡粉色?这个色我没试过,也买不到。”为了方便,小锦是女扮男装出来的,所以木匠才会称呼她为公子。

“那你这有什么颜色?”小锦问。

“朱砂、黄檗。”徐木匠道。

小锦可不想要大家一样的那种红色家具,想了想,她说道:“我要原色的可以吗?”

“原色?”徐木匠不懂。

“就是木头原来的颜色。”小锦解释。

徐木匠道:“那也成,不刷漆,我给你刷层桐油。”

小锦点头说好。

徐木匠的活果然地道利索,第二天便开工了。

过了十余天,这活就做好了。

而凤槃、小娥那边,一件件成品首饰也出炉了。

二十天后,金兰饰品屋开张了。

前来贺喜的基本都是志远的朋友,还有北城县城镖局来的几位。大刘娘和大刘也来了,当爆竹声过后,一些客人也蜂拥而入,带着好奇看看这有些与众不同的店铺。

其实这店铺装修的并不令人满意,徐木匠的手艺不错,但由于房屋的构造和货柜的样子搭配不协调,看着有些不伦不类,加上这时候没有射灯,首饰摆在货柜上不能给人惊艳的感觉,所以小锦还是觉得有些懊恼。

好在来的人带着就是份猎奇的心,奇怪的装修加上别具一格的首饰,还是有些吸引力的。

当日开张,卖出了六对耳坠子、两条项链、四个戒指、六枝簪子。生意不算好,但是好歹开了张。

“小锦,账记下没?”凤槃问道。

“记下了。”小锦累得够呛,瘫坐在店铺的椅子上将一本账本扔给了凤槃。

凤槃接过一看,问道:“你记得这是什么?”

“记账啊。”小锦有气无力地说道。今个一天生意虽然不好,但是人多,一个个应付,够她受得了。

“这是你记得?这是什么?”凤槃指着戒指下面的“30”问道。小娥也伸长脖子看了看。她知道这是什么,以前也看小锦卖通草花时记过,她说这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