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42章

宋时行-第242章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上就是年关,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等到正月初一,守岁结束之后,这佛寺的香火,就会变得格外兴旺。玉尹从马车上下来,有长随背起了琴囊,紧随在他身后。

沿着长长的门阶一路走到山门外,却见山门紧闭。

玉尹上前叩响山门,片刻后便听上门内传来脚步声……

紧跟着,一个小沙弥探出头来,用一种极其稚嫩,又带着丝丝吴侬软语的口音道:“施主,有何贵干?”

“啊,小长老,敢问智贤长老可在?”

“你找主持长老啊……他在的。”

“还请小长老代为通禀,就说杭州应奉局都监玉尹,特来拜会。”

小沙弥答应一声,复又关上了山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山门内传来脚步声阵阵。山门打开,当先走出一名老僧。

看年纪,这老僧约六旬上下,胡须灰白。

不过,气色极好,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透出一抹不同凡俗的气概来。

“那位是玉都监?”

“啊,长老,在下便是玉尹。”

老僧迎上来,稽首和玉尹行礼,玉尹也连忙还礼。

“久闻玉都监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贫僧昨日也只是随口一言,却不想玉都监这般快便来了,实在是罪过,罪过。请,请随老衲入寺,都监故人已等候多时。”

故人?

玉尹闻听,顿时愣住了!

他在这杭州城里,能有什么故人?

心中顿时升起强烈的好奇心,玉尹迈步,随着那老僧一同走进山门。

小沙弥便在山门旁,极为好奇的打量着玉尹。不过那老僧看了他一眼,小沙弥忙一吐舌头,便止住了脚步。

玉尹从他身边走过时,顺手往他手中塞了一块约一两重的散碎银子。

小沙弥一怔,旋即吃惊的长大嘴巴。却见玉尹笑嘻嘻朝他使了个眼色,做出噤声的手势。

小沙弥,也笑了。

※※※

穿过大雄宝殿,玉尹随着老僧人,走到一座禅院之中。

这禅院,坐落在一片松林里,别有一番清幽。阳光,透过松林缝隙,洒落松林,光斑点点,更具禅韵。

老僧在前面带路,一路上也不开口。

玉尹则跟在他身后,满心疑惑,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走了大约三四百米左右,便看到那禅院。

从禅院中,传来一阵阵木鱼声,那个节奏听上去,显得有些熟悉。

玉尹蓦地停下脚步,侧耳听了半晌之后,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但不等他开口,便听那老僧大声道:“花和尚,休要再装模作样,你看老衲为你带谁来了?还不出来见客。”

这僧人的言语,全无半点高僧之气。

玉尹听了一怔,险些笑出声来。

他紧走几步,却听禅院里木鱼声戛然而止。随着老僧推开院门,就看那禅院中有一间佛堂,佛堂的门阶上,站立着一个雄壮的僧人,朝着玉尹稽首道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小乙别来无恙!”

第299章 八段锦

“智深长老?”

玉尹看清楚那门阶上男子的时候,万分惊喜。

那赫然正是当初在开封府磨练他打法的花和尚鲁智深。时值年关,天气阴冷,便是鲁智深这般壮硕的人,似乎也受不得江南寒意,穿着一件厚厚的灰色木棉僧袍。

“我听说老赵官家重启应奉局,那新任劳什子都监叫做玉尹,是开封人,便想到是你这鸟厮。原本是托付智贤长老转告一声,却不成想你居然真的跑过来了……

咦?”

鲁智深看到玉尹,也是非常开心。

他乡逢故人,这可是人生四大喜之一。不过鲁智深旋即发现玉尹的异样,忙走下门阶,搀扶住了玉尹。

“老和尚,你来看看?”

老僧站在一旁,双手拢在袖子里,微微一笑道:“看什么?不过是与人交手,伤了内腑而已……看样子恢复的倒也不差,想来玉都监身上必有上等好药,元气已足。

只是这种内伤,也只能慢慢调养。

若方法得当,估计半年之内,便可以复原,没什么大碍,你这鸟厮却又担心个甚?”

玉尹愣了一下,回身诧异向那老僧看去。

“这便是六和寺住持智贤长老……小乙休看这厮一副正经模样,可当年也是个了不得的狠角色,更有一手好医术。不过,你和谁动手?怎地受了这么重的内伤?”

鲁智深只简单的向玉尹介绍了一下老僧,却没有说出他具体来历。

想必,这位智贤长老的身上,也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吧……对这种人,玉尹不敢怠慢,忙向智贤长老又唱了个喏,这才苦笑道:“这件事,说起来可就长了。”

“既然如此,咱们进屋说话。”

智贤长老不等玉尹说完。便迈步走进佛堂。

玉尹让长随把琴囊放下来。也随鲁智深一同进入。

佛堂的摆设非常简陋,正中央供奉一尊宝光如来佛像,佛像前则摆放着三副蒲团。

三人在蒲团上坐下,玉尹不禁好奇问道:“智深长老怎会在杭州?”

鲁智深哈哈一笑,“也没甚稀奇,我与老和尚也算是多年交情,便来这边求个清静。”

“原来如此。”

“小乙,倒是你怎受得这么重伤?

你这功夫也算是登堂入室,能伤你的人应该不多。又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手段?”

玉尹听了,便叹了口气。

他便把鲁智深离开东京之后,开封府发生的事情一一讲述一回。

当然,也包括了李观鱼的事情,以及他和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还有那位金国过世珊蛮善应的交锋。

“我便是被那珊蛮善应打伤,若非路遇贵人搭救。随身又带了安叔父为我配置的伤药。怕已经成了死人。没想到那个善应会如此厉害,与师叔交手身受重伤,还能有这般本事。而且此人还有一门奇异的手段,与人交手时,会发出奇异声响,扰人神魂。我曾两次见他动手,尤其是第一次他动手时发出的声响,几乎令人失去反抗之力。”

鲁智深闻听。顿时露出凝重之色。

而一旁智贤长老则若有所思,眼珠子滴溜溜直转。

“小乙,依你所言,那虏人真个厉害?”

他说的不是善应,而是特指女直人的战斗力。

鲁智深毕竟是军官出身,对于军事方面,有着敏锐直觉。当玉尹说到女直人的厉害时。他就有些沉默了。

“与那辽人想必,虏人若何?”

玉尹思忖片刻,轻声道:“而今辽人,战力全无,难以比较。

若定要比较的话,窃以为不会逊色于我大宋开国时的辽人战力,且更加凶残悍勇。”

“这样子啊!”

鲁智深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智贤长老突然道:“小乙,你可带了那疗伤药物?”

“啊?”

“就是你方才所说,安神医为你配制的药物。”

“呃,倒是带了两丸……来的匆忙,所以也没有带太多。若是长老有兴趣,大约再过两三月,安神医便会前来。到时候长老可以与他交流,说不得更有益处。”

此人喜好音律,但似乎对医术更感兴趣。

玉尹说着话,把身上带的内壮丹递给智贤长老。而智贤长老则伸出手,又为玉尹把了把脉,然后拿着那内壮丹在手中把玩,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

“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如此高明的丹药。

有此丹药,想来……玉都监,贫僧之所以对医术产生兴趣,是因为几年前我一位好友身受重伤,不得已才下了苦工。你手上这丹药,我极有兴趣,能否多送我一些?”

玉尹想也没有想,便点头答应。

“我此次出来,带了一百五十丸丹药,除去我日常所需,可以与长老五十丸。”

“够了,够了!”

智贤长老连连点头,旋即又道:“却不知,这内壮丹需几多钱两?”

“啊?”

玉尹又一次愣住了。

鲁智深一脸不快之色道:“老和尚忒俗,些许阿堵物,怎能抵得上这般灵丹妙药?你既然想要感谢,便拿出些诚意来。至于那些阿堵物,休要再提,脏了洒家耳朵。”

一番话出口,让智贤长老面红耳赤。

他恶狠狠瞪了鲁智深一眼,犹豫许久之后,一咬牙,站起身来,“便知道你这鸟厮不做好事。

也罢,玉都监如此豪爽,又和你有香火情,还是老周的后人,贫僧便不再藏私。”

说完,他快步走佛堂。

“智深长老,这又是作甚?”

“你懂个甚……你道这老和尚是甚好鸟不成?这厮当年叱诧江南,虽不如你那丈人名头响亮,确也是个正经宗师……若论身手,未必逊色你那丈人,便陈希真也不是他对手。我刚才与你说了,这厮当年是个狠角色。杀人如麻。后来也不知怎地便出了家。虽然不在江湖上走动,可这手里面,却真个是存了些好东西。”

鲁智深不肯说出智贤长老的俗家姓名,玉尹便也不好追问究竟。

但这心里,却更加好奇。

能被鲁智深说为‘好东西’,那究竟会是什么?

“对了,之前你让那劳什子施全在寺院中寻一宅院,又作甚用处?莫非是要养伤?”

玉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如实相告。便低声道:“非是为养伤,而是为藏人。”

他把武松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

鲁智深听罢,一拍大腿,“如此好汉,岂能被那些腌臜货所害!小乙你这事情做得好,端地是大丈夫所为。既然如此,便送来我这里吧。反正这边也清静。无甚人来打搅。正好让那武提辖休养……对了,干脆你也过来,这里总好过那城中。”

玉尹心里一动,颇有些赞同。

却在这时,那智贤长老走进来,听到鲁智深的言语,忍不住笑骂道:“你这花和尚端地霸道,这可是贫僧礼佛之处。先前被你霸占去也就算了,而今却被你当成了自家禅院。”

“长老!”

玉尹忙站起身来。

智贤长老手里捧着一个匣子,走到玉尹跟前,放在他手中。

“贫僧得了你的灵丹妙药,总不好没有表示。

这匣子里,是我佛门秘传的八段锦功法,虽比不得老周传下那些功夫霸道。可是对你这身子骨却是大有裨益。只是你不能把这八段锦带出去,不如便应了花和尚所说,在这里住下……贫僧方才听你说,那珊蛮善应练得应该是吐蕃传过来的一门密法。巧的很,贫僧师门正好也有这样一套功法,便一并传给你修炼,省的将来遇到那善应时吃亏。”

不等玉尹开口,一旁鲁智深却发出一声惊呼,“怎地老和尚要把那狮子吼功传给小乙吗?”

“花和尚,你我都已经老了!”

智贤长老叹了口气,“这功夫留在这里,也没甚大用,倒不如传给小乙,说不得他日,能发扬光大。”

鲁智深听罢,顿时沉默了!

狮子吼吗?

那不是传说中的少林寺七十二绝艺之一,怎地会出现在智贤长老手中。

不过,玉尹也知道,所谓少林寺七十二绝艺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在清末时期才出现。由当时少林武僧妙兴所整理编撰,和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十二绝艺是两个概念。

所谓狮子吼,出自《维摩经·佛国品》中‘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所代表的是‘如来正声’,能降伏一切魔鬼。这套功法,也是佛门修行的不传之秘。在周侗留下的《八闪十二翻》中,也曾提到过这门功夫的厉害。

智贤长老竟然有狮子吼护体?

这说明,他的过去真不简单,也让玉尹越发好奇。

不过,玉尹现在最关心的,并非这狮子吼,“长老,那借居一事,长老可否成全?”

智贤长老哈哈一笑,“玉都监有大智慧,便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