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137章

宋时行-第137章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公主过来,看上去心事重重……我担心,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才使她如此……”

燕子,你终于开始独立了!

不再像之前那样,凡事要询问别人的意见。

这样很好!按道理说,燕子能够独立起来,我也就能放心离去。可为什么,我这心里却空落落,好像不是个滋味呢?算了,先打听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再说。

※※※

傍晚时分,骨那里和萧孛要合脸色难看的回来。

“公主,那屈突律简直是痴心妄想。”

萧孛要合忍不住破口大骂,“这鸟厮也不看看他那德行,竟敢痴心妄想,迎娶公主。之前他在署衙,贪生怕死,后来又走漏风声,险些酿成了可敦城内的动荡。

若非公主心慈手软,不追究他,反而把他放走……

这鸟厮不思报答,反而出言威胁。说公主若不答应他婚事,他就要率部马踏可敦城。”

余黎燕看上去非常冷静,丝毫看不出生气的模样。

乙室斡鲁朵怒道:“那厮没半点骨气,竟这般痴心妄想吗?”

“他还说什么?”

骨那里沉声道:“那厮还说,与公主三天时间考虑……若三天不答复,他便要率兵越过黑山,直抵可敦城。公主,而今可敦城初定,兵马又在整合之中,若是……”

“若是什么?”

石烈达剌干长身而起,“没有若是!难道要公主忍辱偷生,嫁给那个没有道义的混账东西不成?公主,达剌干向你请命,与咱一部兵马,咱便把那些粘八葛人,杀得干干净净。”

“石烈上将军,咱知道你骁勇无敌,可你要知道,粘八葛可是有五千人。”

“那又如何?”

“不如何……咱可敦城中,能够一战的兵马,不过两千人而已。”

石烈达剌干怒道:“便是两千人,也能杀得他们落花流水。”

“可这一战之后,公主手中还能剩下多少兵马?”

“这个……”

石烈达剌干顿时沉默了!

没错,两千人对五千人,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可即便是获胜,也只能是一个惨胜……对于余黎燕而言,如今每一个兵马,都至关重要。这是她的根本,不可以擅自拿出来拼。万一拼光了,才是最大的麻烦。

“乙室弥里,你怎么看?”

在座众人中,唯有乙室斡鲁朵最精兵事。

他沉吟片刻之后,向骨那里看了一眼。骨那里没有立刻表达意见,而是思忖之后,朝乙室斡鲁朵点了点头。两人合作多年,对于对方的每一个动作,都能理解其中含义。

乙室斡鲁朵嘴角一挑,“要退粘八葛不难,只是暂需要三天。”

“三天?”

乙室斡鲁朵沉声道:“在此之前,末将需要可敦城所有人听从调遣,三天之后,必有捷报。”

第178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是夜,可敦城驿站里,灯火通明。

骨那里在驿站里宴请那位粘八葛使者,美酒佳肴,尽数呈上,令那位使者笑逐颜开。

余黎燕站在城楼上,看着一队队兵马,在夜色中,悄然从可敦城行出,而后默默离去,消失在莽莽荒原中,很快便不见了声息。厚重的城门,吱呀呀复又关闭……

“公主,这样子,真的可以吗?”

萧孛要合脸上带着忧虑之色,站在余黎燕身后轻声询问。

他这样问,并非没有道理。可敦城就这么多兵马,此次全军开拔,城中剩下不足八百人。而这些人,还算不得真正军卒,而是之前的斡鲁朵和瓦里组成,负责守护署衙安全,维持城中治安尚可,若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怕也无法派上用场。

兵力空虚!

此时的可敦城,兵力极端空虚。

这也使得萧孛要合,不得不感到紧张……

余黎燕笑了笑,“孛要合,那粘八葛使者咱便不见了!

不过给你一个任务,和骨那里尽量拖延时间,让他在可敦城再多停留一日,再做主张。

咱,是绝不会嫁给屈突律那小人!”

余黎燕的语气很柔,却有一种别样的强硬,蕴含其中。

萧孛要合忙拱手行礼,“公主放心,咱绝不会辜负公主所托,定把这件事安排妥当。”

“咱累了,便回去歇息。”

余黎燕说完,便转身走下城去。

萧孛要合看着她的背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谁又能想到,当初那个在皇宫里锦衣玉食的柔弱女子,而今却担负着大辽的未来?

希望这一次,公主的选择没有错误!

※※※

回到署衙时,已是后半夜。

余黎燕回到房间后,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让马尔驴粪着人煮了马奶茶,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一边翻阅那本《林牙杂记》,一边思忖着日间所发生了种种事情……

屈突律,这是要趁火打劫啊!

余黎燕很清楚,便是嫁给了屈突律,粘八葛也不可能成为兴辽的急先锋。

这是一个极其强大,骨子里却又极其懦弱的部族。善于见风使舵,更喜欢趁火打劫。粘八葛从最初百十人的部落,发展到而今的局面,很大程度便是历代部主善于投机取巧。正是因为他们之前投机了大辽,有大辽支持,才有而今的局面。

可现在,大辽已经衰颓,甚至覆灭在即。

让这么一个秉性卑劣,全然不知感恩和效忠的部族为大辽卖命?显然不太现实……

当务之急,还是要发展自身的实力。

余黎燕一边翻看那本《林牙杂记》,一边沉思未来的发展。

可这心里,更多是一种强烈的不安。

“燕子,还没有歇息?”

屋外传来玉尹的声音,让余黎燕一怔,忙抬起头来看去。

只见玉尹捧着一摞书卷,站在门口。月光下,他一身白色木棉布做成的单袍,透着一种超尘气质。

“方才听马尔驴粪说,你还未歇息,正好有些东西给你,便过来打搅了。”

“啊……小乙快进来坐。”

不知为何,看到玉尹时,余黎燕心里一慌,忙站起身来,一下子打翻了身后的座椅。

“燕子,而今你是可敦城之主,以后可不能这般慌张。

你越是慌张,下面的人便会感到不安。他们若是不安,便会蔓延全城百姓的情绪。

我在耶律大石的藏书中,发现了十二卷《西域记》。

前次你曾说要取西州,所以便把这西域记送来……虽然说这西域记成书年代久远,而今已大不相同。不过当地的风俗习惯,还有地理环境,却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你若得空时,不妨看看,说不得会有收获。”

余黎燕听了玉尹这温文尔雅的话语,心里突然一酸,眼泪险些掉下来。

“要你管!”

她脱口而出道:“反正你要走,又何必为咱的事情费心?”

玉尹顿时愣住了!

而余黎燕话才出口,立刻便觉察到错误。

脸一红,她哼了一声,便扶起了椅子坐下,一声不吭。

房间里一下子变得沉默许多。玉尹站立在原地,呆愣半晌后蓦地一笑,上前把书卷放在桌子上。他在一旁找了张锦凳坐下,就这么直勾勾,盯着余黎燕看。看得余黎燕粉靥赧红,再也无法保持先前的冷静,便低下头,用手指卷弄着胸前发梢。

“有心事?”

“没有!”

“呵呵,我听说了!”

“你听说什么?”

玉尹叹了口气,轻声道:“可是在为那粘八葛的兵马而感到忧心?”

“咱……”

余黎燕话才一出口,却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身子所在椅子里,整个人都变成忧郁了。

“燕子,有什么危难事,可以和我说说。

我虽然才疏学浅,帮不得你什么忙,但至少可以倾听你的烦恼,你也会舒服一些。”

余黎燕抬起了头,看着玉尹,半晌后轻声道:“小乙,而今可敦城,真个虚弱啊。”

“怎么了?”

“咱把城内所有兵马,都交给了乙室弥里……方才他和石烈达剌干率部已离开可敦城,而今城中兵马不足八百,且无法应对变局。乙室斡鲁朵才归附咱,石烈达剌干一样归附不久,咱这么一下子把兵马交给他们,会不会太过仓促,有些冒失呢?”

“你信不过他们?”

余黎燕用力摇了摇头,“咱信得过,可是……”

“呵呵,说到底,燕子还是不太自信啊。”玉尹打断了余黎燕的话语,“燕子是不是觉着,自己是女人,如今外有令尊尚在,内里又实力不足,所以害怕别人不服。”

余黎燕没有吭声,只低着头,一言不发。

玉尹搔搔头,温言道:“燕子,你已经坐在这个位子上,换句话说,是骑虎难下。令尊那边的情况,恐怕你也无力插手,幸好他现在全力备战,也不清楚这边状况。

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沉住气,千万不要乱了方寸。

至于乙室斡鲁朵,他既然当着那许多人的面,臣服于你,便不会轻易反悔。你要知道,当初他有大把机会可以至你于死地,却平白错过。如今他又有什么理由,在背叛于你呢?既然你已经把兵马给他,便不要再考虑这些事情……既然你要放手,何不实实在在信他。你也说过,这个乙室斡鲁朵有真才实学,便信他一回。”

“可是……”

“燕子,这一样也是赌博。

你赢了的话,就能彻底稳住局势,掌控大局……以后便是怨哥儿和查奴回来,也不用担心会有差池。和粘八葛这一战,更是你震慑漠北部族的关键所在。你既然已经要乙室斡鲁朵主持战局,说明你相信他有这个能力,何不安心在家中等待?”

余黎燕再次沉默了!

半晌,她突然抬头道:“小乙,你留下来,好吗?”

“啊?”

“你在咱身边,咱心里便能有底儿。

你若是离开,日后在遇到这种情况,咱能找什么人倾诉呢?小乙,能为咱留下吗?”

说着话,余黎燕眼睛一红,眼泪唰的滑落。

烛光下,梨花带雨,更显动人。

那凄哀的声音,打动了玉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他忍不住站起来,上前两步,却又停下。

隔着一张书案,却好似相隔万重山。余黎燕这是第一次,当着他的面,倾诉心声,恳求他能够留下来。若说玉尹对余黎燕没有心动,那是假的……可让他留下来,却万不可能。他喜欢余黎燕,却不代表,他可以抛弃了东京汴梁城的牵挂。

燕奴不必赘言!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黄小七、张二姐、杨廿九不离不弃;陈东、李逸风更鼎力相助。

他若留下,便可以心安理得吗?

玉尹沉吟良久,突然从书案上提起一支笔来,蘸了墨汁,在白纸上写下一行诗词,而后默默转身,走出了房间。看着他的背影,余黎燕泪如雨下,几乎难以自持。

她想要出言挽留,可话到嘴边,又生生咽回去。

余黎燕,有属于她的骄傲。

她可以挽留玉尹,却不能苦苦哀求……

手扶在书案上,她强撑着身子。若不如此的话,只怕会无力站立。

深深吸一口气,平息心中那份激荡的情感。

余黎燕低头看着白纸上的字迹,呢喃读出声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不是的,咱不会变成那样子!”

余黎燕看罢诗词,忍不住把那白纸揉成了一团,泣不成声。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那一刻,就不会出现班婕妤怨秋扇的故事……想当初唐明皇和杨贵妃海誓山盟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燕子啊,你说你希望我留在身边,可总有一日,你会厌烦我,到头来反目成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