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115章

宋时行-第115章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头微微一蹙,玉尹觉得事情似乎变得有些复杂了!

说实话,当初决定和余黎燕一起去可敦城,本是想着能做出一个变数出来,却不曾想这大辽内部,还有许多周折。还是考虑欠周详,却忽视了耶律习泥烈的性情。

一开始觉得这个人挺豪爽,可相处下来才知道,此人也是个空心大萝卜,花把势而已。

相比之下,余黎燕还真是一个继承大辽国祚的合适人选。

而且从耶律查奴的话语中可以听出,耶律查奴似乎也改变了主意,不太希望耶律习泥烈上位。可就如同耶律查奴所言,耶律习泥烈在可敦城还是有一些根基……那劳什子萧乞薛和坡里括,必然会成为耶律习泥烈的臂助,这问题还真麻烦了!

至于那耶律屈突律,玉尹并未放在眼中。

小人一个,成不得大事……

如果这家伙不是粘八葛的王子,恐怕余黎燕根本就不会正眼看他。

但问题在于,大辽若想延续国祚,少不得要拉拢一些盟友。粘八喊是蒙古高原西部的一个大部落,实力强横,绝对会成为耶律习泥烈拉拢的对象。可耶律习泥烈如果要拉拢粘八葛,只怕到最后,一定会牺牲余黎燕,来达到拉拢粘八葛的目的。

想到这里,玉尹没由来心里一阵泛酸。

他也说不清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情绪,只下意识握紧了腰中楼兰宝刀,看着那正在大快朵颐的屈突律,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杀机。余黎燕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朝玉尹笑了笑,复又低下头,烧烤獐子肉。玉尹轻轻出了口气,慢慢松开了楼兰宝刀。

大家饱食之后,便又休息。

也难怪,这一路折腾,风餐露宿,所有人疲惫至极,已经到了极限。

半夜的时候,玉尹迷迷糊糊,突然听到一阵呻吟声。他睁开眼睛,却见一旁耶律查奴脸通红,身子不住的抽搐,看上去好像得了重兵一样。他连忙爬起来,走到耶律查奴身边,伸手在耶律查奴的额头摸了一下,好烫……坏了,这家伙莫不是得了风寒?

“小乙,发生了什么事?”

余黎燕也被惊醒,忙走过来问道。

“查奴好像得了风寒,看样子病的不轻。”

玉尹说着,还检查了一下耶律查奴的伤口……可是好奇怪,伤口没有任何问题,安道全的金创药可不是白来的,耶律查奴的伤势,已经大有好转。突然得了病症,恐怕还是昨夜在水中受了风。玉尹把他的猜想说出来,余黎燕也着急了……

“明日天亮,查奴能否好转?”

耶律习泥烈也被惊醒,走上前来,面沉似水。

这家伙,好凉薄!

耶律查奴跟随他一路走来,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地这个时候他不慰问,反而……玉尹立刻反应过来,耶律习泥烈这么问,恐怕是在担心,耶律查奴耽搁了他的行程。

“四太子,怕是不成!”

“哦?”

任怨轻声答道:“若查奴患了风寒,恐怕不是一下子能够康复,需要慢慢调养才成。”

“这怎么可以!”

耶律习泥烈顿时急了眼,“咱们必须要立刻赶去可敦城,怎能为他在这里耽搁下来?”

“四哥,你怎地说话?”

“燕子,我等身系大辽国祚,一切当以国事为重,且不可以感情用事。”

耶律习泥烈说的是大义凛然,余黎燕还想争辩,却被玉尹扯了一下,示意她别再说话。

就在这时,耶律习泥烈身边一个亲信,便是那昨日回答玉尹问题的亲信……此人名叫萧孛要合,萧是姓氏,孛要合是他的名,沉吟片刻后,开口说出一番话来。

第151章 任怨与查奴

“四太子身系国祚,自不可耽搁。

不过查奴身患重病,也的确不适合长途跋涉颠簸。这里距离白达旦部不远,而白达旦与我大辽一向亲密,可以着一人送查奴往白达旦部,请巫医诊治,待身体康复再往可敦城汇合。这样一来,即不会耽搁四太子要务,也能使查奴有妥善安置。

四太子,以为如何?”

萧孛要合一席话,令耶律习泥烈大喜。

“孛要合所言极是,就这么定下……只是,诸君之中,谁愿意送查奴前往白达旦?”

白达旦部,位于远辽倒塌岭招讨司治下,毗邻云内州。

表面上,白达旦是契丹部落,和辽国一脉相承。但实际上,白达旦部是一个由契丹人、汉人和西夏人组合而成的部落,一直以来负责为大辽守御阴山以北地区。

可问题是,谁愿意护送耶律查奴?

余黎燕目光扫过习泥烈身边众人,除了萧孛要合之外,其他人都把头低了下来。

心里暗自叹息一声,余黎燕刚要开口,却见任怨站出来。

“便由小底送查奴往白达旦吧。”

“怨哥儿,你成吗?”

任怨到底是宋人出身,余黎燕担心他不了解白达旦的情况。万一闹出什么误会,反而会惹来麻烦。自大辽兵败之后,白达旦的态度就变得有些暧昧,不似从前那般紧随大辽的脚步。这一点,从此次天祚帝出兵夹山便可以看出端倪。按道理说,白达旦也应该派出兵马支援才是,可到目前为止,只听说了谟葛失部落出兵的消息。

而谟葛失部落,还算不得契丹部落,而是室韦人。

任怨笑了,“公主不必担心,小底这些年帮契爷打理外务,走过不少地方,甚至远赴西域诸国。这白达旦的习俗,小底心知肚明,而且在那边还有几个好朋友。

这次护送查奴就医,顺便还可以访友,说不定能够为四太子请来一些帮手。”

耶律习泥烈眼睛一亮,那张极为粗矿的脸上,顿时升起灿烂笑容,连连道:“怨哥儿既然熟悉白达旦,就只好烦劳辛苦一趟。不过怨哥儿前去白达旦,空手前往恐怕不好……这样吧,屈突律,你把那袋子里的东西取一半来,让怨哥儿带去。”

耶律习泥烈离开阳曲时,任老公曾送给他袋子珠宝。

本打算让他献给天祚帝,却不想耶律习泥烈等人中途改变了主意。

屈突律答应一声,立刻转身去取珠宝。

只是他没有发现,站在耶律习泥烈背后的孛要合眼中流露出失望之色,似在不经意间,朝任怨点了点头。

发生了这件事后,众人自然再无睡意。

耶律习泥烈和余黎燕商量一下,决意连夜赶路。

能早一日抵达可敦城,便多一分保障,所以他很快下令,收拾了行李,准备出发。

余黎燕则蹲在查奴身边,轻声安慰。

也不知道耶律查奴是不是烧糊涂了,竟然一把握住余黎燕的手,半晌才松开来……

玉尹留意到,余黎燕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好!

“燕子别往心里去,查奴也是烧糊涂了,才有这失礼举动。”

余黎燕强自一笑,却没有吭声,只是点了点头,轻声道:“小乙放心,咱没有事。”

这话,是什么意思?

玉尹心头一怔!

我让你别往心里去,你却回答没有事。

下意识朝耶律查奴看去,却见耶律查奴睁开了眼睛,目光在夜色中,显得澄亮……看着目光,那像是烧糊涂的人?脑海中顿时闪过一个念头,玉尹心里咯噔一下。

下午时,耶律查奴还好好的。

说话虽然有些中气不足,但精神却极好。怎地这入夜以后,突然便生了病呢?再联想下午时耶律查奴说的那一番话,还要提醒玉尹要注意的事情……玉尹蓦地明白了!

他扭头朝任怨看,见任怨朝他点点头。

玉尹恍然,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耶律查奴看样子是要反击了!或者说,他已经决定,要保住余黎燕进行反击了……至于怎样反击?玉尹猜不出来。但他可以肯定,这必然会引发一场不小的动荡。

若成功了,余黎燕便可以登上女王之位。

可若是失败了……玉尹激灵灵打了个寒蝉,暗自苦笑一声。

他突然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大辽国祚之争。当初,他出于为大辽延续国祚,可以在未来增添一个变数。可又怎会想到,加入这国祚之争的漩涡?如果余黎燕失败,恐怕第一个丧命的,便是玉尹。哪怕这时候想要抽身出去,也是要身不由己。

出卖余黎燕?

玉尹没有想过!

其实在他心里,余黎燕也许才是这大辽国祚的真主。

罢了罢了,既然无法独善其身,那不妨争一回……反正自己本就是想要增添一个变数,索性便让这变数,再大一些。辽国的变数越大,恐怕于大宋的好处更多。

想到这里,玉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了。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转身的一刹那,余黎燕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闪过一抹喜色。

同时,更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

※※※

玉尹还是骑着那匹老马。

说来奇怪,这匹老马的卖相不好,鬃毛更长的几乎齐胸,一副潦倒模样,却极有耐力。

从阳曲这一路下来,回回都落在最后。

可除了最初为配合玉尹学习骑术之外,这匹老马从未掉队。

哪怕是在金河泊,也是它率先冲进水中,泅水渡河。这匹老马的鬃毛发黄,色泽有些发黑,于是玉尹便极有恶趣味的唤它做‘暗金’,看它样子,好像对这个名字也颇为满意。

一行人准备妥当,玉尹抱着马尔忽思上马,忽图黑台则跟在余黎燕身边。

随着耶律习泥烈一声令下,八人纵马疾驰,冲出树林……目送玉尹一行人离去,直至消失不见。任怨这才松了一口气,回过头大声喊道:“查奴,起来吧……别装了。”

“直娘贼,快烫死咱了!”

耶律查奴一声大叫,从怀中取出一个水囊,丢在了地上。

任怨笑嘻嘻从地上捡起水囊,“若不如此,又怎能骗得过屈突律那小子?”

说罢,任怨脸色一整,“查奴,咱这次可是背水一搏,输了的话,咱还好说,了不起跑回阳曲当咱的平民百姓,你可是把所有身家,都投在了公主身上,可不能有半点疏忽。”

“咱心里明白。”

耶律查奴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从任怨手中接过一件干净的布衣穿在身上,而后沉声问道:“你说能请来汪古铁骑,可真有把握吗?”

任怨嘿嘿笑了!

“咱与汪古少主摄叔,是结义安答。”

“哦?”

“三年前咱奉契爷的命,往净州送货,不想在途中遇到汪古和克烈两部冲突。摄叔当时被克烈人追的极为狼狈,幸亏是咱出手,把他解救下来。摄叔因此,与咱结为安答……呵呵,刚才我说和白达旦有熟人,其实说的,就是这汪古的摄叔。”

汪古部,也叫做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等名字。

在蒙古语中,汪古叫unkuh,是‘大墙’的意思。汪古部起源于唐会昌元年,也就是公元841年。当时回鹘被攻破,其中一部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故而其贵族与高昌回鹘一样,以卜国可汗为始祖。唐末,汪古部同李克用率领的沙陀关系密切。可能是因为有部分沙陀人融合其中,故而自称‘晋王’或‘沙陀雁门节度’后裔。

这晋王和沙陀雁门节度,便是指李克用。

后契丹崛起,汪古臣服于大辽。

不过随着大辽国势逐渐衰弱,汪古便不再听从大辽调遣,只是名义上臣服大辽国。

而今的汪古部,和白达旦颇为相似,融合了汉人、契丹人和西夏人,以及从西域内迁而来的回鹘人,称雄于漠北。而漠北各部,在史书中多称之为鞑靼。汪古在唐书和五代史书中,也被认为是鞑靼别部。不过实际上,汪古的主要语言与诸多部落颇有不同,基本上是以突厥语为主,所以有一部分汪古人,自称突厥贵族。

汪古人的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