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顺宗 >

第43章

大唐顺宗-第43章

小说: 大唐顺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城楼上已经安稳,又点亮了灯火,刚刚那几支乱箭射落了灯火,射伤了苟胜,却没有伤到李诵。李诵听得楼下俱文珍叫嚣,知道必然有一番恶战,命人将苟胜送去疗伤,又怕血腥场面会给幼宁心里留下阴影,命几个侍卫宫女宦官护送王皇后带着幼宁到楼中。就下令将灯火点亮,亲自在城头为士兵助威。

李纯担心楼下会有冷箭射上来,要拉城下俱文珍知道阿迭光颜、王大海善射,躲到阵中,令士兵高举火把,将城下照得通明,衬得整个大明宫其他地方黑得妖异。只有北面玄武门火光照出一片天地,远远地传来喊杀声,宫里许多地方都熄灭了灯火,看不清是否有什么事情发生。

这些牙兵家奴,大都骄横颟顸,敢造反的又大多光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多时,尽管有王大海带人在城上不时放冷箭掩护,守门士兵还是被逼得往后退了许多。只剩二三十人,有的叛军甚至开始往城楼上冲,被城楼上的弓箭手挨个点名销账,李纯、李经等几个早已抽出了自己的佩剑,站到了李诵两边。

阿迭光颜见情势危急,劈翻了自己身前的叛军,不禁大喊道:

“诸君,长安虽大,陛下就在身后,我等已无路可退,只能拼死向前!”

对方早已注意到阿迭光颜,见他停下讲话,就有一支箭直冲他而来,阿迭光颜刚反手用刀背磕飞了这只暗箭,就看到两支长枪直冲胸口刺来,好个阿迭光颜,说时迟,那时快,一侧身让过枪尖,伸出胳膊把两支枪夹在肋下,顺着枪身就刷下去一刀,那两个偷袭的士兵只想着将枪抽回,没想到抽它不动,阿迭光颜还有这么一刀,措手不及,只听得两人一起惨叫,抱着胳膊乱跳,被阿迭光颜暴喝一声,上前横着补上一刀劈为四段。

阿迭光颜随手转过一支长枪,使劲送出,将一名舞刀冲上来的军官刺穿,就左手持枪,右手握刀,冲上前去,枪挑刀劈,当者无不辟易,守门军士士气大振,竟将对方逼了回去。

城楼上,李诵见己方将士伤亡大半,只是靠着阿迭光颜武勇,才遏制住叛军,这样下去,对方只消一次再进攻,势必就能登上城了,眉头大皱,唤过王大海,低声嘱咐几句,王大海当时愕然,随即领命去了。

少时,王大海急匆匆来到楼下,与阿迭光颜低语数句,阿迭光颜忙命令守门士兵集结在两边登城的梯道口,刀盾手与长枪手搭配,三五人一组,与叛军拼杀。城楼上,李纯下令放完了箭的弓箭手也抄出自己的兵器,随自己守住道口。

俱文珍在楼下见刚刚功亏一篑,严重影响了士气,又见迟迟不能冲上城去,心里急躁,牙一咬,手一挥,自己的二百家奴就大声吆喝着出列上前,一个个一手持盾,一手持刀,步步为营,向前压去。这一次,城楼上没有放箭压制,叛军知道楼上箭本来就不多,现在看来已经放尽。见对方只剩数十人,只消咬紧牙关,己方就能冲上城去,大功告成,富贵得享,士气又高涨起来。

第三卷 浑水摸鱼 第五十三章

(今天更新第三次!希望明天有更多的支持!)

不多时,双方就又冲撞到一起,守门军士三五人一组,刀盾手在前,长枪手在后,互为犄角,阿迭光颜自己则带着几名强健军士,在组与组之间游走,当者必杀,他身形高大,又勇猛无畏,专拣军官下手,杨志廉俱文珍数百死士中数十军官首领,竟然无一人是他三合之将,转瞬上来的军官被他杀死了七八个。王大海在城楼上抽冷子放冷箭,也是专拣领头的下手,这就是李诵偷师现代的“斩首战术”,其实古代也有这种战术,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个战术果然有效,缺乏组织的叛军的进攻果然被迟滞,但是叛军毕竟人多,又多是精锐,在俱文珍再次派上一队人马的时候,守军只剩十余人,拼死把守两个楼道口,阿迭光颜身上也多处披创,仍然死战不退。王大海也手握斩马刀,冲下城去,和阿迭光颜并肩作战。

站在后面的俱文珍面露笑意,站在丹凤楼上的李诵面色凝重。

“太子、郯王守城楼!”

李纯、李经手握佩刀,领命而去。城楼上的气氛压抑极了,李诵小时候在村里和人打架,或者和狗对峙,深知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先露怯,否则一定会输得很惨,或者被咬得很惨,于是对周围的人说道:

“诸位害怕吗?”

“陛下,臣等深受皇恩,岂敢言怕!”

杜黄裳大声道,其他李忠言等人也高喊道:

“不怕!”

“好,朕多年不上战阵,今日就与各位一道,灭此家贼!”

说罢,手一指楼下的俱文珍。

“灭此家贼,灭此家贼!”

李忠言等高喊着,听得城楼下的俱文珍一激灵,一咬牙:

“想杀咱?没那么容易,还不知道谁杀谁呢!”

俱文珍手一挥,又一队士兵冲了上去,此时,丹凤门下,已经是陈尸累累,血流遍地。兵戈声,嘶喊声,惨叫声,声声相连,一丝冷酷的微笑悄然显露在俱文珍的嘴角,他没有注意到,掩藏在这些声音下面的,还有一种声音。

“休要走了叛军!”

正当俱文珍自我陶醉的时候,突然一个炸雷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接着,就听到一个人高喊道:

“陛下,我等救驾来了!援兵到了!”

说话的正是李德裕,正手握长刀,带着几个侍卫从丹凤门东面冲过来,身后接着就是一片通红的火光,和滔天的喊杀声。无数手握火把的士兵正从两边向丹凤门包抄来,

紧接着就听到丹凤门外也是火光冲天,传来滔天的喊杀声。

“左羽林卫大军到了!”

李忠言率人在城楼上大声喊叫,叛军一阵慌乱,守门士兵却士气大振,阿迭光颜手持长刀,身先士卒,大喊一声,杀将出来,叛军士兵纷纷向回逃散。

叛乱是高回报的事业,而高回报往往伴着高风险,现在高风险到来了,叛军士兵手足无措,回头去看俱文珍,却哪里还有俱文珍的身影?两边左羽林卫的士兵包围上来,只得退到一起,举起兵器准备做困兽之斗。

左羽林卫来的乃是西府军士兵,领兵的正是李愿,李愿却并不管被围住的叛军士兵,只是命人去追俱文珍等,又下令打开城门,放外面的士兵进来,又策马上前高喊道:

“陛下,微臣李愿,救驾来迟,请陛下治罪!”

“李大将军何罪之有?若非李大将军及时赶到,只怕吾父子就要被俱文珍那恶奴害了。俱文珍何在?”

“陛下,俱文珍那贼子已经逃了,微臣已经派人去追了。请问陛下,这些叛军该如何处置?”

作为一个看革命电影长大的现代人,缴枪不杀的观念深入李诵之心,此时见李愿问起,刚想说出,到了嘴边又连忙改成:

“尔等速速放下兵器!”

不但李愿,许多左羽林卫官兵在下面都是一怔。李愿之所以请示是因为李诵在场,,不然他早就下令杀无赦了,此时见李诵似乎是要投降免死,心下觉得大为不妥,刚要回话,叛军士兵似乎已经看到了一线生机,纷纷把兵器放低。这时杜黄裳突然喊道:

“陛下有旨,格杀勿论!”

于是左羽林卫士兵纷纷动手,砍瓜切菜一般剁翻了参加叛乱的士兵,惨叫声一连声地响起,比刚刚激战时要刺耳许多。李诵在城楼上看着这一边倒的屠杀,心里不觉有些异味。

杜黄裳轻声道:

“请陛下治臣矫诏之罪。”

知道杜黄裳是为了自己好,刚刚若非李愿及时赶到,只怕现在城楼上众人,没一个是活的了,如果这样的弑君大罪都赦免,只怕以后天天都会有造反的人了。李诵无力地摆摆手,道:

“相公何罪之有,是朕妇人之仁了!多谢相公提醒。”

杜黄裳道:

“老臣不敢当,只是知道除恶务尽,不然,必遭其反噬,望陛下明察!”

李诵点点头,楼下李愿道:

“叛军已尽然伏诛,臣已经肃清含元殿、紫宸殿,请陛下移驾回宫。”

李诵于是在李忠言搀扶下缓步走下城来,令宫女用衣服包了幼宁的头,送她和王皇后等先回含元殿,自己却道:

“有劳李大将军了。阿迭光颜,王大海何在!”

阿迭光颜道:

“陛下,臣阿迭光颜在!”

王大海刚刚被叛军暗箭所伤,正在疗伤,见李诵问起,也强打精神道:

“陛下,臣王大海在!”

“集合守门将士,朕要亲自感谢他们!”

当李诵检阅守门将士的时候,玄武门的战事也平息了下来,西府军和右神策军里外夹击,尽诛守门叛军,被叛军控制的各门也相继夺回,只是不料俱文珍狡猾,没有直接跑回玄武门,却走了节愍太子李重俊的老路,从肃章门逃出宫去,路上遇到舒王李谊,一并逃出长安了。

李诵接到报告后,天色已经将明。知道长安附近诸军多有杨志廉旧部,于是立刻下令兵分三路,令郯王李经和金吾卫大将军韩全义迅速控制长安各城门,许进不许出,搜捕叛党,查抄舒王府、俱府、和杨府。命令刚刚赶来的李愬迅速带圣旨去京西行营,命令范希朝控制杨志廉心腹将领。昨日推说宰相今日要在政事堂听李愬陈述方略后再让他回营,正好可以掩人耳目。命令李愿率部捉拿李谊和俱文珍等。

阿迭光颜本想请命前往,却被李诵阻止,要他迅速接管右神策军,控制左神策军,阿迭光颜领命立刻去了。

当下皇宫守卫即交给西府军负责,查点损失,被逃窜的乱军杀了一个叔辈亲王,另外有两个未成年的皇子遇难,李诵长叹一口气,不知该如何表达情感,下令厚葬。另外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孙荣义、枢密使刘光琦等遇害,侍卫总管白显德等百余侍卫、士兵遇难。

宰相陆贽、郑余庆等大臣闻讯匆匆赶来。就连养病的杜佑也令人用一乘软榻送了来,见皇帝平安无事,才送了一口气,又瘫了下去,李诵只得下令又给杜佑放了一回血。

整天长安城里都乱哄哄的,毕竟长安已经好久没有叛乱发生了。不过韩全义虽然打仗不行,抓人和维持治安倒有两把刷子,根据陆贽的建议,将百余名乘乱劫掠的恶徒在东市处斩后,长安的局势迅速稳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传回消息,京西行营神策军诸将已经被范希朝控制,逃到终南山的李谊、俱文珍碰巧遇到了接柳宗元回京的郝玼,作了一番无效抵抗后乖乖束手就擒。

一场叛乱终于平息下去,李诵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权宦尽诛,接下来,该把目光投向河北,还是淮西呢?

骊山下的驿道上,几骑快马正奋力疾驰,马上为首的骑士高喊道:

“闪开,闪开!急报,朝廷急报!”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一章 … 噩耗

第一章 噩耗

(新的一卷开始了,这一卷将有更多的精彩,希望能获得您更多的支持!)

“陛下,郝玼将军在凤翔颇有盛名,又在左羽林卫任中郎将,此番又接应柳宗元,捉住李谊、俱文珍有功,臣以为可以用郝玼暂代左羽林卫大将军。”

说话的正是郑余庆,刚刚随郝玼擒获李谊、俱文珍同时而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就是左羽林卫大将军李愿率兵追李谊俱文珍的时候,坐骑受惊,将李愿掀下马来,李愿不幸受了重伤,需要长期调养。现在李诵就在问李愿休养后左羽林卫怎么办的问题。

郑余庆精于人事,很快就提议用此次立了大功的郝玼暂时代理。李愿是李晟嫡长子,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