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关汉卿戏曲导读 >

第7章

关汉卿戏曲导读-第7章

小说: 关汉卿戏曲导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另接一个富家郎,才中俺之愿也。”她千方百计赶走了韩辅臣,不久又
对杜蕊娘挑拨说,韩辅臣“是烂黄虀,如今又缠上一个粉头”。这一谎言使
杜蕊娘震动了,从她的阅历和经验里,很难排除花台子弟们朝秦暮楚的行为,
他们为了骗取妓女的感情,“也不管设誓拈香,到处里停眠整宿,说着他瞒
心的谎、昧心的咒。”(第二折'二煞')想不到“一心看上”,“思量嫁他”,
定下“枕边盟,花下约”的意中人背叛了她,怎不叫她自艾自怨:“咱本是
泼贱娼优,怎嫁得你俊俏儒流!”(第二折'感皇恩')“往常个侍衾裯,都
做了付东流,这的是娼门水局下场头!”(第二折'采茶歌')

虽然韩辅臣是冤枉的,他并没有缠上别的粉头,后来经过各种曲折,使
杜蕊娘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结成姻缘,但是鸨儿的力量毕竟是难以抵挡的,
即使像杜蕊娘这样精明而富于反抗精神的妓女,还是中了鸨儿的圈套,几乎
葬送了美满的婚姻。可见鸨儿对妓女的压迫、剥削,给妓女造成的痛苦,并
不亚于官府对妓女的压迫和嫖客对妓女的欺凌。

妓女们的生活充满了灾难,那么婢女的生活怎样呢?她们同样遭受着压
迫和欺骗。《调风月》中的燕燕,就是婢女中的代表人物。她在夫人的驱使
下去服侍贵族官僚的少爷小千户。作为统治阶级的小千户,对燕燕百般支使:
“等不得水温,一声要面盘;恰递与面盆,一声要手巾;却执与手巾,一声
解纽门。使的人无淹润,百般支分!”(第一折'那吒令')小千户对燕燕不
怀好意,诱骗了她,许她包髻、团衫、䌷手巾,做“世袭千户的小夫人”。
燕燕捉摸不透小千户对她的许诺是真是假,“不审得话儿真”,因此她一再


叮嘱小千户:“许下我的休忘了”。事实上小千户对她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他又爱上了别人。当燕燕发现后,对小千户发出了指斥:“老阿者使将来伏
侍你,展污了咱身起。你养着别个的,看我如奴婢,燕燕那些儿亏负你?”
(第二折'江儿水')然而身份“半良不贱”的燕燕又有什么力量来保护自己
呢?她只能以怨骂来发泄内心的痛苦与不平:“天果报,无差移,子争个来
早来迟”,“但年高都是积幸好心人,早寿夭都是辜恩负德贼”。(第二折'哨
遍')这种怨骂丝毫也改变不了她的遭遇,她就像灯蛾扑火,在和命运作斗争。
她看着灯蛾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哎!蛾儿,俺两个有比喻:见一个耍蛾
儿来往向烈焰上飞腾,正撞着银灯,拦头送了性命;咱两个堪为比并,我为
那包髻白身,你为这灯火清。”(第三折'紫花儿序')而命运又是那么无情
地在捉弄她,小千户怂恿夫人硬逼燕燕到一位小姐家去为他说亲。残酷的现
实,使纯真的燕燕内心充满了痛苦:“说得她美甘甘枕头儿上双成,闪得我
薄设设被窝儿里冷!”(第三折'尾')她不得不进行抗争:“着几句话,破
了这门亲”。她揭露了小千户对她的欺骗:“俺那厮一日一个王魁负桂英”,
“俺那厮一霎儿新情”。但在那种封建社会环境里,燕燕的抗争是决定不会
胜利的。当小姐与小千户结婚时,燕燕还要为小姐梳妆打扮,虽然后来,由
相公夫人作主,允许燕燕做小千户的第二个夫人,但是燕燕的处境仍然是可
悲的。“多妻制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燕燕那书房中伏侍处,许第二个夫人做;他须是人身人面皮,
人口人言语!”(第四折'雁儿落')燕燕并没有改变婢女的地位,很难想象
叫她“软地上吃交”的小千户会对她有真正的感情。


三对英雄人物和高尚情操的颂歌

作为伟大现实主义戏曲家的关汉卿,不仅对元代黑暗社会给人民造成的
种种灾难进行了揭露,同时他还透过如磐夜色,看到了我们民族大无畏的精
神火花。我们从《单刀会》、《西蜀梦》等剧作中可以看到这种精神火花的
迸发。《单刀会》里的关羽是一个历史人物,宋元以来经过民间讲唱文学的
艺术加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雄性格特征。关汉卿以他强烈的历史感,发
现了这种英雄性格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戏曲中把关羽塑造成一个更完整的英
勇威武、忠贞不屈的英雄形象。为了塑造关羽的英雄形象,《单刀会》在结
构上也不同于其他剧作,几乎用了大部分篇幅进行铺垫,以突出关羽的形象。
“一个伟大的戏剧体诗人如果同时具有创造才能和内在强烈而高尚的思想感
情,并把它渗透到他的全部作品里,就可以使他的剧本所表现的灵魂变成民
族的灵魂。”(《歌德谈话录》)关汉卿笔下关羽的气质,无处不鲜明地表
现出我们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忠贞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首先从
乔公的口里听到了关羽的英勇行为:“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绺美髯飘,雄纠纠
一丈虎躯摇,恰便是六丁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那敌军若是见了,唬的他七
魄散、五魂消。(云:)你若和他厮杀呵,(唱:)你则索多披上几副甲,
剩穿上几层袍。便有百万军,当不住他不剌剌千里追风骑;你便有千员将,
闪不过明明偃月三停刀。”(第一折'金盏儿')接着我们又从司马徽的口中
听到了关羽的英雄历史:“关云长千里独行觅二友,匹马单刀镇九州;人似
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兽;轻举龙泉杀车胄,怒扯昆吾坏文丑;麾盖下
颜良剑标了首,蔡阳英雄立取头。”(第二折'尾声')关羽的这些英雄行为,
都是为了保卫汉家江山,所以当鲁肃向他讨还荆州,他立时怒气填胸地道:
“这荆州是谁的?”“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献帝将
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第四折'沉醉东风')
他从历史上证明,汉家的领土、基业应该由汉家继承,不容他人侵犯。为了
保卫壮丽的汉家江山,他明知鲁肃为他安排下的并非“待客的筵席”,而是
“打凤牢龙”的圈套,毒人的“巴豆”、“砒霜”,“杀人的战场”,但他
却以“大将军智在孙、吴上”,“豪气有三千丈”的英雄气魄,偏要单刀赴
会,表现了他那雍容镇定、敢于出生入死的雄伟气概和如贯长虹的浩然正气。
渡江时,关羽在大江中流触景生情,抒发了他正义磊落的胸襟和勇敢无畏的
英雄豪情:

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

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第四折'双调新水令')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

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汪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也

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第四折'驻马听')

在这里,关汉卿借气势磅礴的江景,衬托了关羽雄强的气魄和英勇无畏
的精神。一路上面对着滔滔的江水,他不以前面等待他的“千丈虎狼穴”为
意,而是以轻松的心情去欣赏江景、抒发豪情,追忆和缅怀二十年前叱咤风
云的战斗场面。这种英勇威武,百折不回,知难而进的精神,真是气壮山河,
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关羽那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了。


所以在宴会上,他的这股正气完全压倒了鲁肃。他手把利剑对鲁肃说:“则
为你三寸不烂舌,恼犯我三尺无情铁。这剑饥餐上将头,渴饮仇人血。”(第
四折'雁儿落')面对着鲁肃埋伏的甲兵,关羽更是无所畏惧,他手执利剑喝
道:“却怎生闹炒炒军兵列,休把我挡者!(云:)当着我的,呵呵!(唱:)
我着他剑下身亡,目前流血。便有那张仪口、蒯通舌,休那里躲闪藏遮。好
生的送我到船上者,我和你慢慢的相别。”(第四折'搅筝琶')这是多么镇
定自若,从容不迫!

关羽忠贞不屈英勇无畏的舞台形象,正如前人所说:“侯单刀往赴,掀
髯谈笑,肃慴伏莫敢出气,尽撤陆口伏兵,送侯还营。其词发扬蹈厉,观者
咸拊手击节。”(钱谦益《重编义勇武安王集》)观众“拊手击节”,说明
观众的感情和剧中人物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也就是和剧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
鸣。关汉卿如此动情地表现和歌颂关羽对蜀汉忠贞不渝的立场和大智大勇的
英雄气概,反映了他对历史深沉的感受:通过对历史英雄关羽的歌颂,反映
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火花;以关羽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火花,引导整个中华民族
的灵魂。我们从关羽登船离开东吴时对鲁肃说的“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
切里倒不了俺汉家节”的话语间,可以体会到关汉卿追慕前朝历史业绩的民
族感情和对故国山河强烈的眷念情怀。

关汉卿笔下的英雄人物都具有时代的特殊意义,他不仅仅塑造了忠贞无
畏的关羽。在《西蜀梦》中还塑造了一心报仇雪恨的张飞。关羽被东吴杀害,
糜竺糜芳献城降吴,张飞为部下张达暗害,关张鬼魂双双赴蜀,给刘备托梦,
要求为他们报仇。在《西蜀梦》中,张飞要求报仇的愿望表现得十分强烈:

西蜀家气势威风大,助鬼兵全无坎坷,糜芳糜竺共张达,待奔波怎

地奔波?直取了汉上才还国,不杀了贼臣不讲和。若是都拿了,好生的

将护,省可里拖磨。

(第三折'耍孩儿')

关汉卿创造张飞强烈要求报仇雪恨的性格,是有着时代现实依据的。当
时元蒙统治者在征服中原的战争中和入主中原后,对人民的杀戮是非常凶狠
残暴、骇人听闻的。元太祖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
无所逃命。”(《元史·邱处机传》)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灭宋后,
杀戮之风又遍及南方,“是时江南新附,诸将市功,且利俘获,往往滥及无
辜,或强籍新民为奴隶。”(《元史·雷膺传》)广大人民在统治者残暴杀
戮的腥风血雨之下,产生复仇心理是必然的,这就是现实主义剧作家关汉卿
塑造张飞强烈报仇雪恨性格的现实依据。张飞的性格是直率的,请听他的声
音:

饱谙世事慵开口,会尽人间只点头。火速的驱军校戈矛,驻马向长

江雪浪流。活拿住糜芳共糜竺,阆州里张达槛车里囚。杵尖上排定四颗

头,腔子内血向成都闹市里流,强如与俺一千小盏黄封头祭奠。

(第四折'尾')
这种声音是和元代统治者疯狂杀戮有着深刻联系的。我们从元代其他文学作
品中也可以看到这种联系,如元遗山在他的诗中写道:

惨淡龙蛇日争斗,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

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士今谁在,莫拟分军

下井陉。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之二)


关汉卿《西蜀梦》中张飞强烈的报仇雪恨愿望,正表现了当时人民悲歌
慷慨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关汉卿高昂的斗志。

关汉卿将民族的希望寄托在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扶持宇宙,整顿江山,
全凭着打将鞭”(《单鞭夺槊》第四折)。这些英雄人物被奸人陷害造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