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关汉卿戏曲导读 >

第42章

关汉卿戏曲导读-第42章

小说: 关汉卿戏曲导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末同二末、王拱辰告科(13)。)(大末云:)母亲,看您孩儿面皮,
着三兄弟两口儿过来,与母亲递一杯酒,也是他为子之道也。(正旦云:)
看着您众人的面皮,着那厮过来。休闲着他,着他烧火剥葱,都是他;
依的,便叫他过来,依不的,便着他回去。(大末云:)理会的。三兄
弟,母亲的言语:着你过去烧火剥葱,扫田刮地,抬桌搬汤;你依的,


便过去,你依不的,休着你过去哩!(三末云:)母亲怕闲了我。(三
末同三旦做见科。)(三末云:)母亲,您孩儿和媳妇儿没有手帕,拜
母亲几拜。(正旦云:)兀那厮(14)!你休拜,谁教你与我做生日来?
(三末云:)我来拜母亲几拜,也是为子之孝道也。(正旦云:)兀那
厮!你见么?(三末云:)您孩儿见甚么那?(正旦唱:)
【红绣鞋】俺这里都是些紫绶金章官位(15),那里发付你个绿袍槐简的

钟馗(16)?哎!你一个探花郎(17),又比俺这状元低;俺这里笑吟吟的行酒

令,稳拍拍的做着筵席,(正旦云:)你说波,(唱:)可不道那埚儿发付

你(18)?
(正旦云:)大哥,咱行一个酒令,一人要四句气概的诗,押着那“状
元郎”三个字;有那“状元郎”的便饮酒,无那“状元郎”的罚凉水。
教那厮把盏!先从大哥来把了盏,便问道:吃酒的是谁?把盏的是谁?
各自称呼着那官位者。吃了酒,着那厮拜!先从大哥来。(三末云:)
我理会的。(做递酒科,云:)先从母亲来。(正旦云:)先从大哥来。
(三末递酒与大末科。)(大末云:)母亲,您孩儿吟诗也。诗曰:当
今天子重贤良,四海无事罢刀枪。紫袍象简朝金阙,圣人敕赐状元郎。
(三末云:)住者!白马红缨麾盖下,紫袍金带气昂昂。月中失却攀蟾
手(19),高枝留与状元郎。(大末做吃酒科,云:)问将来。(三末云:)
吃酒的是谁?(大末云:)是状元郎。我问你:把盏的是谁?(三末云:)
把盏的我是杨六郎。(三末做拜科。)(做递酒与二末科。)(二末云:)
母亲,您孩儿吟诗也。诗曰:一天星斗焕文章,战退群儒独占场;龙虎
榜上标姓名(20),头名显我状元郎。(三末云:)住者!时乖运蹇赴科
场(21),命福高低不可量。八韵赋成及第本(22),今春必夺状元郎。(二
末做吃酒科,云:)问将来!(三末云:)吃酒的是谁?(二末云:)
是状元郎。我问你:把盏的是谁?(三末云:)我是酥麻糖。(做拜科。)
(递酒与王拱辰科。)(王拱辰云:)母亲、大舅、二舅,我吟诗也。
诗曰:淋漓御酒污罗裳,宴罢琼林出未央(23);醉里忽闻人语闹,马头
高喝状元郎。(三末云:)住者!笔头刷刷三千字,胸次盘盘七步章(24);
休笑绿袍官职小,才高压尽状元郎。(王拱辰饮酒科,云:)问将来!
(三末云:)吃酒的是谁?(王拱辰云:)是状元郎。那把盏的是谁?
(三末云:)把盏的是耍三郎。(做拜科。)(与三旦递酒科。)(三
旦云:)母亲,您媳妇儿吟诗也。诗曰:佳人贞烈守闺房,则为男儿不
气长。国家若是开女选,今春必夺状元郎!(三末云:)住者!磨穿铁
砚汝非强,止可描鸾守绣房;燕鹊岂知雕鹗志(25),红裙休笑状元郎!
(旦儿饮酒科,云:)问将来!(三末云:)吃酒的是谁?(旦儿云:)
我是状元郎。把盏的是谁?(三末云:)把盏的是你的郎。(与正旦递
酒科。)(正旦云:)这厮他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犹带新风霜;绿袍
槐简消不得,对人犹说状元郎。(三末云:)住者,拜别诸亲赴选场,
绿袍羞见老尊堂(26)。擎台执盏厅前跪,则这红尘埋没了状元郎。(正
旦云:)诗曰:黄金不惜换文章,教子须教入庙堂(27)。自古贤愚难相
比,恁这状元郎休笑俺探花郎!(三末云:)住者!您这些马牛襟裾粪
土墙(28),我这海水如何着斗量!你这漏网之鱼都跳过,因何撇下状元
郎?罢、罢、罢,母亲不必人前羞我,您孩儿顶天立地,噙齿带发,带
眼安眉,既为男子大丈夫,不得为官,着母亲哥哥羞辱!则今日好日辰,


辞别了母亲,再去上朝求官应举去。我若不得官,我去那深山中削发为
僧,永不见母亲之面;我若为官,不在他三人之下。你看我打一轮皂盖
飞头上(29),摆两行朱衣列马前,佳人捧臂,壮士擎鞭;我骑礼部侍郎
坐下马(30),借翰林院学士当直人(31);我带三分御酒,拂两袖天香,
丝鞭袅三尺春风,袍袖惹半潭秋水;两街仕女急步掀帘,三市居民尽皆
拱手,马前高喝状元来,十里香街咸钦敬(32)。大刚来一日峥嵘(33),
我直着报答了十年辛苦(34)。说兀的做甚(35)!这一去,翻身一跳禹门
开(36),凭着胸中贯世才,休道桂枝难攀折(37),母亲放心,今春和月
抱将来(38)。(下。)(大末云:)母亲,三兄弟这一去,必然为官也。
(正旦云:)孩儿去了也。(唱:)

【醉高歌】我可也不和你畅叫扬疾(39),谁共你磕牙料嘴!我则是倚门
儿专等报登科记(40),知他俺那状元郎在那云里也那是雾里?

(报登科记的上,云:)自家报登科记的。有陈婆婆第三个孩儿,得了
今春头名状元,我报登科记走一遭去。可早来到门首也。(做见大末科,云:)
大官人,三官人得了今春头名状元,小人特来报喜。(大末云:)你则在这
里,我报复母亲去。(见科,云:)母亲,三兄弟得了今春头名状元也,有
报登科记的在门前。(正旦云:)与他十两银子。(大末云:)理会的。与
你十两银子。(报登科云:)谢了官人!小人回去也。(下。)(三末跚马
儿领祗候上(41)。)(祗候云:)小来下路(42)。(三末云:)要做状元有
甚么难处!下头穿了衣服(43),便是状元。今日得了头名状元,摆开头答(44),
慢慢的行。(正旦云:)大哥、二哥、女婿,咱都去接待孩儿去来。(大末
云:)俺跟着母亲接兄弟去来。(正旦唱:)

【普天乐】圪蹬蹬的马儿骑(45),急飐飐的三檐伞低(46);我这里忙呼
左右:疾快收拾!(三末云:)祗候人接了马者!(祗候云:)牢坠镫(47)。
(三末云:)母亲来了也!(正旦唱:)他见我便慌下马。(三末云:)祗
候人摆开者!(三末做躬身立住科。)(正旦唱:)他那里躬身立。(三末
云:)母亲,您孩儿得了官也,就这里拜母亲几拜。(做拜科。)(正旦唱:)
我见他展脚舒腰忙施礼。(做哭科,唱:)险些儿俺子母每分离!(三末云:)
若不是母亲严教,岂得今日为官?(正旦云:)你为官呵,(唱:)你孝顺
似那王祥卧冰(48),你恰似伯俞泣杖(49),哎,儿也,你胜强如兀那老莱子
斑衣(50)。

(三末做过来科,云:)大哥、二哥,我不拜你,我的文章高似你。母
亲,您儿往西川绵州过,那里父老送与我一段孩儿锦(51),将来与母亲
做衣服穿(52)。(正旦云:)大哥,将的去估价行里,看值多少钱钞。
(大末云:)估价值多少?母亲,价值千贯。(正旦云:)辱子未曾为
官,可早先受民财,躺着须当痛快!(大末云:)兄弟,为你受了孩儿
锦,母亲着你躺着,要打你哩!(三末云:)母亲要打我,番番不曾静
辨(53)。(正旦做打科。)(大末云:)母亲,打的金鱼坠地也(54)!
(杂当做打报科(55),云:)有寇莱公大人有请。(正旦云:)不妨事,
我见大人自有说的话。(大末云:)下次小的每(56),与我背马者(57)!
(正旦云:)孩儿休背马,辆起兜轿(58),着四个孩儿抬着老身,我亲
见大人去来。(唱:)
咱人这青春有限不再来,金榜无名誓不归,得志也休把升迁看的容易。
古人诗内,则你那文高休笑状元低。(同众下。)


【注释】

①大末:剧中扮演大哥陈良资。二末:剧中扮演二哥陈良叟。王拱辰:
陈婆婆女婿。三人均已考中状元。杂当:戏曲角色名,扮演仆役等配角。
②贱降:对自己生日的谦词。
③每:们。
④者:语尾助词,无义。
⑤将:拿。
⑥孟母三移:见《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注(31)。
⑦《论》:《论语》。《孟》:《孟子》。《孝经》、《论语》、《孟
子》,都是儒家经典。
⑧《诗》:《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三百
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书》:《尚书》的简称,亦
称“书经”。《礼记》:相传西汉戴圣编纂。《诗经》、《书经》、《礼记》,
都是儒家经典。
⑨鳌头:状元及第称独占鳌头。
⑩倒大来:十分,极大。
(11)报复:通报。
(12)厮:犹言“小子”。
(13)告:央告。
(14)兀:发语词,无义。
(15)紫绶金章:金章,即金印。紫绶,是系金印的丝带。秦汉时相国、
丞相、太尉等均用系紫绶的金印。这里泛指高官。
(16)简:即朝笏,古时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根
据官位高低用玉、象牙、竹、木片制成。穿绿袍用槐简的官员职位较低。钟
馗:我国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除天下妖孽,
唐明皇病中梦见他捉小鬼啖之,醒后命画成图像。旧时民间端午节多悬钟馗
像,以驱邪祟。这里借讽陈良佐未考中状元。
(17)探花郎:唐代进士中少年俊秀者,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
(18)埚儿:泛指处所。发付:打发。
(19)攀蟾:科举时称登科为攀蟾折桂。
(20)龙虎榜:进士名榜。
(21)时乖运蹇:时运不好。科场:科举试场。
(22)及第:考中。本:资本。
(23)琼林:琼林宴。宋代皇帝在琼林殿赐进士的酒宴称琼林宴。未央:
未央宫,汉代宫殿。这里泛指皇宫。
(24)盘盘:回曲。七步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这里借喻文思敏捷。
(25)雕鹗:指鹰雕类大型猛禽。这句是从《史记·陈涉世家》中“燕雀
安知鸿鹄之志哉”化出来的。
(26)老尊堂:对父母的尊称,这里指母亲。
(27)庙堂:朝廷。
(28)马牛襟裾:衣冠禽兽。
(29)皂盖:官员出行的仪仗。
(30)礼部侍郎:礼部的副长官。礼部掌管礼仪、祭享、贡举等职,长官

为礼部尚书。

(31)翰林院学士:官名,由有文学的朝臣充任。当直人:值班人。
(32)咸:都。
(33)大刚来:总之。
(34)直着:将会。
(35)兀的:这个。
(36)禹门:龙门的别称。
(37)桂枝难攀折:科举时以折桂比喻登科。
(38)和月抱将来:月宫折桂比喻科举及第,连月一起抱来,比喻一定考
中。
(39)畅叫扬疾:高声嚷叫。
(40)报登科记:送考取的喜报。唐宋以来把在科举考试中被录取人的姓
名编成册子,叫登科记。
(41)祗候:吏役名。
(42)来:疑应为“心”字。
(43)下头:下边,下面。
(44)头答:官员外出的仪仗。
(45)圪蹬蹬:状声词,马蹄声。
(46)三檐伞:官员出行的仪仗。
(47)牢坠镫:踏稳马镫。
(48)王祥卧冰:王祥是孝子,冬天母亲想吃鱼,他解衣剖冰取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