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王利器 颜氏家训集解 叙录 >

第2章

王利器 颜氏家训集解 叙录-第2章

小说: 王利器 颜氏家训集解 叙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臆说也〃;释文则引梁元帝之改疥为痎;此尤足考见他们君臣间治学的相互影响之处。书证篇引王制〃臝股肱〃郑注之〃●衣〃;谓:〃萧该音宣是;徐爰音患非。〃释文则云:〃擐旧音患;今宜读宣;依字作●;字林云:'●臂也;先全反。’是。〃音辞篇言:〃物体自有精麤;精麤谓之好恶;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释文叙录条例则云:〃质有精麤;谓之好恶;心有爱憎;谓之好恶。〃至如书证篇言:诗〃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传:〃灌木;丛木也。〃〃近世儒生;改菆为●〃;而有徂会。祖会之音之失;更可订正释文所下徂会。祖会。亦外等反的错误。
  第四;此书对于研究文心雕龙;可供参考。如文章篇云:〃夫文章者;原出六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文心雕龙宗经篇则云:〃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统其端;记传盟檄(从唐写本);则春秋为根。〃与颜氏说可互参;这是古代主张文章原本五经的代表作。同篇又云:〃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东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马长卿窃赀无操;王褒过章僮约;杨雄德败美新;李陵降辱夷虏;刘歆反复莽世;傅毅党附权门;班固盗窃父史;赵元叔抗竦过度;冯敬通浮华摈压;马季长佞媚获诮;蔡伯喈同恶受诛;吴质诋诃乡里;曹植悖慢犯法;杜笃乞假无厌;路粹隘狭已甚;陈琳实号麤疏;繁钦性无检格;刘桢屈强输作;王粲率躁见嫌;孔融。祢衡诞傲致殒;杨修。丁廙扇动取毙;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傅玄忿斗免官;孙楚矜夸凌上;陆机犯顺履险;潘岳干没取危;颜延年负气摧黜;谢灵运空疏乱纪;王元长凶贼自贻;谢玄晖悔慢见及。凡此诸人;皆其翘秀者;不能悉记;大较如此。〃文心雕龙程器篇则云:〃略观文士之疵:相如窃妻而受金;杨雄嗜酒而少算;敬通之不循廉隅;杜笃之请求无厌;班固谄窦以作威;马融党梁而黩货;文举傲诞以速诛;正平狂憨以致戮;仲宣轻脆以躁竞;孔璋■恫以麤疏;丁仪贪婪以乞货;路粹餔啜而无耻;潘岳诡诪于愍。怀;陆机倾仄于贾。郭;傅玄刚隘而詈台;孙楚狠愎而讼府。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颜氏论证;与之大同。同篇又云:〃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文心雕龙附会篇则云:〃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色;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恒数也。〃他们所持的文学理论;都以思想性为第一;艺术性为第二。不过;之推所谓事义偏重在事;彦和所谓事义偏重在义;故一为皮肤;一为骨髓;非有所抵牾也。萧统文选序写道:〃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很好地说明了二者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音辞一篇;尤为治音韵学者所当措意。周祖谟颜氏家训音辞篇注补序写道:〃黄门此制;专为辨析声韵而作;斟酌古今;掎摭利病;具有精义;实为研求古音者所当深究。〃〔九二〕
  外此其余;在一向重道轻器的历史时期;他对于祖■之的算術;〔九三〕陶弘景〔九四〕。皇甫謐。殷仲堪〔九五〕的医学;都给予应有的重视;也是难能而可贵的。
  这部集解;是以卢文弨抱经堂校定本为底本;而校以宋本。董正功续家训〔九六〕。罗春本〔九七〕。傅太平本〔九八〕。颜嗣慎本〔九九〕。程荣汉魏丛书本〔一00〕。胡文焕格致丛书本〔一0一〕。何允中汉魏丛书本〔一0二〕。朱轼朱文端公藏书十三种本〔一0三〕。黄叔琳颜氏家训节钞本〔一0四〕。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一0五〕。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一0六〕。屏山聂氏汗青簃刊本。〔一0七〕我所见到的还有嘉庆丁丑廿二年南省颜氏通谱本;以其所据为颜本;无所异同;且间有新出讹谬之处;故未取以雠校。其它援引各书;亦颇伙颐;不复一一■缕了。
  此书在唐代;即有别本流传;如归心篇〃儒家君子〃条以下;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引作〃诫杀。家训〃;而法苑珠林卷一百十九且着录之推诫杀一卷;则唐代且以此单行了。同篇之〃高柴。折像〃;广弘明集〃折像〃作〃曾皙〃;原注云:〃一作'折像’。〃凡此都是唐代有别本之证。而广弘明集卷三引归心篇〃欲顿弃之乎(今本'乎’作'哉’)〃句下;尚有〃故两疏得其一隅;累代咏而弥光矣〃两句;则本书尚有佚文;这当是颜书之旧;固非郭为崃所引风操篇〃班固书集亦云家孙〃之下;尚有〃戴■称安道则家弟〃一句〔一0八〕之比…此乃郭氏妄为窜入;因为干隆时人所见家训;不会多于今本。宋淳熙台州公库本;今所见者;系元廉台山氏补修重印本;故间有不避宋讳之处。此本颇有影钞传世者;知不足斋丛书即据述古堂钞本重刻(无校刊名衔);光绪间;汗青簃又据以重刻。卢文弨校定本所据宋本;盖亦钞本;故与宋本时有出入;翁方纲讥其未见宋本〔一0九〕;是也。我所据的;尚有海昌沈氏静石楼藏影宋钞本及秦曼君校宋本。此外;又得见董正功续家训宋刻残本卷六至卷八共三卷;此书除全引颜氏原文可供校勘外;颇时有疏证颜书之处;今亦加以甄录。惜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所载之七卷本半宋刻半影钞者〔一一0〕;今亦不可得而见矣。外此其余;如敦煌卷子本勤读书钞(伯。二六0七)。刘清之戒子通录〔一一一〕。胡寅崇正辨〔一一二〕。吕祖谦少仪外传。曾慥类说〔一一三〕等;亦颇引颜书;多为前人所未见或未及征引;今皆得而雠校之;于以是正文字;实已不无小补;不知能免于颜氏所讥之〃妄下雌黄〃〔一一四〕否也?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颜之推其人;除了把他的这部著作从事集解之外;我还把颜之推传和他流传下来的作品;统统收辑在一起;加以校注;以供研究者参考。
  一九五五年五月初稿
  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重稿
  〔一〕道宣广弘明集。道世法苑珠林。法琳辨正论。祥迈辨伪录。法云翻译名义集等都征引颜氏家训。
  〔二〕〔三二〕陆奎勋陆堂文集三训家恒语序。
  〔三〕王钺读书丛残。
  〔四〕隋文帝杨坚父名忠;见隋书高祖纪上。
  〔五〕隋书儒林何妥传:〃兰陵萧该者;梁鄱阳王恢之孙也。。。。。。。梁荆州陷;与何妥同至长安。。。。。。。开皇初;赐爵山阴县公;拜国子博士。〃
  〔六〕〔二七〕〔三0〕〔三五〕
  〔六九〕观我生赋。
  〔七〕止足篇。
  〔八〕据泽存堂本广韵;古逸丛书本则作〃颜外史〃。
  〔九〕文选卷五八。
  〔一0〕姚思廉陈书后主纪史臣曰。
  〔一一〕〔三一〕〔六三〕序致篇。
  〔一二〕〔一六〕〔二0〕〔二四〕
  〔二六〕〔三四〕〔四五〕〔四六〕〔四九〕〔六四〕
  〔六六〕〔七二〕〔七三〕〔一一四〕勉学篇。
  〔一三〕〔一四〕〔四0〕〔四三〕文章篇。
  〔一五〕〔一八〕〔二二〕〔二三〕
  〔二五〕〔六一〕〔九四〕养生篇。
  〔一七〕〔四八〕〔五三〕〔五四〕
  〔五五〕〔五六〕〔六二〕归心篇。
  〔一九〕〔五0〕终制篇。
  〔二一〕观我生赋自注。
  〔二八〕全唐诗詹敦仁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
  〔二九〕颜之推古意。
  〔三三〕才调集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一云:〃涂;字礼山;光启进士也。〃全唐诗收入无名氏卷一;未知何据。
  〔三六〕援鹑堂文集卷二。
  〔三七〕慕贤篇。
  〔三八〕〔六七〕教子篇。
  〔三九〕治家篇。
  〔四一〕颜氏家训旧列入儒家;直斋书录解题始归之杂家;而述古堂藏书目及清修四库全书从之。
  〔四二〕太平御览四九六引汉官仪;又七七三引异语。
  〔四四〕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阿练儿:梵语虏质不妙;旧云阿兰;唐云寂静处也。〃
  〔四七〕涉务篇。
  〔五一〕梁书江革传。
  〔五二〕梁书王规传。
  〔五七〕余冬叙录卷四十五。
  〔六八〕〔九三〕〔九五〕杂艺篇。
  〔七0〕隋书牛弘传。
  〔七一〕省事篇。
  〔七四〕梁书夏侯亶传。
  〔七五〕梁书王翼传。
  〔七六〕魏书成淹传。
  〔七七〕杭世骏诸史然疑。缪荃荪云自在龛随笔俱以为指祖珽。徐之才二人。
  〔七八〕北齐书武成十二王琅邪王俨传。
  〔七九〕南史刘瓛传。
  〔八0〕北史房法寿传。
  〔八一〕南史江夷传。
  〔八二〕南史裴邃传。
  〔八三〕北齐书。北史傅伏传。
  〔八四〕李慈铭谓〃李恕〃当作〃李庶〃;见北史李崇传。
  〔八五〕北齐书文苑刘逖传。
  〔八六〕北齐书韩轨传。
  〔八七〕北周书王褒传。
  〔八八〕南史梁元帝诸子传。
  〔八九〕梁书文苑臧严传。
  〔九0〕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本此。
  〔九一〕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七本此。
  〔九二〕辅仁学志十二卷一。二合期;一九四三年。
  〔九六〕今即称续家训。
  〔九七〕成化刊本上卷题署为〃建宁府同知绩溪程伯祥刊〃;下卷为〃建宁府通判庐陵罗春刊〃;而日本宽文二年壬寅三尸吉日村田庄五郎刊行本;则上下卷俱题为〃建宁府通判庐陵罗春刊〃;两本前后俱无序跋;取其与程荣本有别;故简称罗本。
  〔九八〕今简称傅本。
  〔九九〕今简称颜本。
  〔一00〕今简称程本。
  〔一0一〕今简称胡本。
  〔一0二〕万历壬辰腊月何允中据何镗本刻入汉魏丛书者;改署〃东海屠隆纬真甫纂〃;故或称屠本;今则简称何本。
  〔一0三〕今简称朱本。
  〔一0四〕今简称黄本。
  〔一0五〕今简称文津本。
  〔一0六〕据述古堂影宋本重雕;今简称鲍本。
  〔一0七〕光绪间刻;盖从鲍本出;今简称汗青簃本。
  〔一0八〕咫闻集称名篇。
  〔一0九〕复初斋文集卷十六书卢抱经刻颜氏家训注本后。
  〔一一0〕颜如瑰曾见董书于都穆处;已取以参互校订矣;见所后序。
  〔一一一〕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一一二〕成化刊本。
  〔一一三〕明刊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