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李敖的诗集 作者:李敖 >

第6章

李敖的诗集 作者:李敖-第6章

小说: 李敖的诗集 作者:李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台北时;拜访了联合文学的发行人张宝琴及总编初安民;探讨请联合文学出版天葬台集诗的可能性。
他们听说是诗集;条件反应似地摇头说没有市场。一旦看到我精印的封套;以及夹在里面的诗页;以一个如此独特;吸引人的题目;又是由众多海峡两岸及海外的名诗人写的;
即刻同意以联文丛刊方式出版,但须获得没位诗人的授权。
做这件集诗的事,并不是我向往天葬,虽然这不失为一种浪漫的死法。也不认为我有此福气被鹰食。归根结底是出于我对艺术文学的爱好。我喜爱摄影又喜欢读诗,结合起来作这件事也是极自然的事。现在回头看,集这些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从我的求诗,诗人的回应,诗人的创作及讨论,到诗集的出版,都有一定的辛苦,也包含有机的互动,衬托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是一段历程,有他的生命。
。。。。。。。。。。。。(继续在写)
许以祺1997年于北京
为《拉萨天葬台》摄影求诗记
1983年,我随喜马拉雅山地质考察团去西藏考察。几天里都想找机去看看天葬的情形,本来也安排了一天凌晨去看藏人行天葬礼,结果临未获允准只得作罢。我想在拉萨是没机会看到行天葬的仪式了,就找了一个下午,租了车,去行天葬仪式的地方看看。
拉萨天葬台是在拉萨南方近山脚的地方,去时已近黄昏,太阳快落到山后了。我看到一群藏胞从山脚走来,司机说他们才从天葬台回来,或许是去收拾残余东西的。他指给我看在远方山脚下的一块大花岗岩体,真是象祭坛一样的翘伸出来。到了山脚,我们的车爬了些坡才到那个高地,附近零星地也有许多小花岗岩体散布着,没有脚下这块大。其实这整座山都是花岗岩体,但因风化关系,突出完整的不多。
我下了车,爬上这巨大的岩块。最使我惊骇的是岩块表面凸凹不平的坑穴,每个坑穴都比人头大不了多少,很明显是经年累月捶击头部至碎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在这块巨石上还散见麻袋,碎布,绳索,及捶,斧等。巨石表面倒很干净,不见血迹。据说尸体送来时已无血,西藏干旱,不易留下湿痕。
我仰头直立巨石上,见一二鹫鹰盘旋空中,间或滑下,又急急振翅划空而过。巨石附近各处见到被藏胞扎有印上经文的彩布条。藏人喜欢在神圣的地方如此装饰。这时太阳正落到山后,有些余光从山坳直射过来。天好象骤然要黑下来,我就用相机很快地拍了几张,用的是彩色底片。可惜色温不够,印出来却是暗褐色的,很遗憾。可我是真喜欢其中一张照片的效果及构图,那灵光一闪真象说明了什么似的。我也灵机一动,将彩照底片当黑白底片用高反差效果扩印成黑白照片,果然达到我的要求。这张照片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我把它分赠给海峡两岸的诗人朋友,希望能激发他们的诗情,写首《天葬台》诗寄回给我。这里就是我汇集的一些。
1985年许以祺谨识于北京
另一个清晨/潇潇
一颗空荡荡的头颅;
一阵风的迁徙;
一群飞翔的白骨之灰手牵着手;
吹进了另一个黎明。
那些走向天边的皮肉
使阳光在石头上急骤升起来。
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次歌唱;
是铁锤跃进肉体溅出的火星;
她的速度
是手指解开衣裳的一瞬;
是某个雨夜之人万念俱灰的清晨。
1995年8月28日于北京
天葬/洛夫
一群兀鹰
穿过羊卓雍湖升起的浓雾
敛翅




乱啄声中
他听见自己的头盖骨
隐隐发出铜音
纠结的愁肠
拉出来竟是一条条
剥皮的草地
(生前未曾想到
他的构成如此复杂;
形而上的意味)
沾血的锥子
带着啸声连连下击
群星一阵颤抖
嵌在岩石上的那张脸
将碎未碎之间
露齿;仿佛一笑
晦涩亦如峰顶的残雪
毛发在风中
骨头渣子
簌簌向山谷溅落
十个指头
分别指向十个方位
唯一发光的是
滚入草叶中的那颗蛀牙
砍;剁;切;削;捶
铁器铮铮;试以各种方式解脱
新解构广义的独门手法
无所谓筋络;无所谓肌理
一阵披风刀法
将骨髓中的骨髓
皮囊外的皮囊
碎裂成雨;成雾
最后淡作一幅巨大的空白
此生一路惊疑四伏
多死几次不见得就能如何如何
下次投胎的问题
下次再说
仪式后继之以风雪
风雪后继之以沉寂
山中无墓无碑
无名无姓正所谓天长地久
说到悲哀
已是昨日悬在天际的下弦月
好远好远
亦如饱餐后
振翅而去的兀鹰
1985年于台北
天葬/杨炼
当石头梦见这些名字
我再一次死去
在那鼾声中步入静谧的房子
窗外有鸟别处的叫声
和拖着鲜红尾线从地面驶过的早晨
我的脸会见另一张脸一次碰撞
天空是花岗岩的
祖先跋涉于这小小洞穴
熄灭的炉火只留下一把锤子
为了从黑暗中雕出海洋
日子的盲眼睁开
白骨深陷不移虽然
石头梦见这些名字都是雪
静静融化
我梦见那些鸟飞翔着渐渐是光
远离悬崖梦见所有石头的梦。。。
1985年8月28日于北京
天葬台/高行健
宰了
割了
砸烂捣碎了
燃一柱香
打一声唿哨
来了
就去了
来去都干干净净
1986年4月13日于北京
天葬台/白桦
奔腾或静谧的溪流在此枯竭;
光亮或暗淡的星辰在此陨落;
哀婉或欢乐的歌谣在此咽绝;
灵敏或麻木的知觉在此消失。。。
不!一切在此之前俱已结束;
这是结果之后的一次多余的繁琐。
在这里得以飞升的是血肉;
与希冀相反;灵魂只能是沉沦。
刀斧;铁锤与岩石撞击出的疼痛;
鹰翅与鹰翅磨擦出的惊悸
乌云与乌云堆砌出的苍凉;
山谷与山谷重叠出的神秘。
都是理念的记忆;
而记忆也已淡出为永恒的虚无。。。
1992年6月于上海
题天葬台照/刘心武

等待
你的翅
褐云降落
你那弯尖喙
来回挑逗撩拨
多么神圣的宴餐
每一块肉依然柔软
每一根筋腱仍富弹性
每一段骨孔还嵌满鲜髓
仍有多少细胞储存着记忆
还有那么多神经元期待刺激
啊快快降临你快降临别再徘徊我
人生本来面目便是鲜血淋漓就来
人生极乐便是碎裂再碎裂风正劲
此是的我方是一派真率我翅在拍
你的爪将我稳稳钩定我爪钩发痒
你的尖喙将我亲吻我尖喙在流涎
穿喉而过多快活你将化解我胃中
你的胃是宇宙酸甜苦辣咸涩焦麻
无限化解我人生百味你哪股最酽
我也无限我也曾吞过你所爱所仇
离法轮所有魂魄熔为我一腔浓血
顿成到头来爱恨骄妒怨恚皆湮灭
佛啊我盘旋我滑翔我降落我抓定
你我在大欢喜中共舞共吟唱
你的肉中有往日多少故事
你的骨髓藏了几多隐私
你的血里还涌动激情
你的筋腱为何颤栗
你说要超越轮回
其实留恋难舍
苦海涌百妙
无法顿悟
你就还
变回

1996年岁初于北京绿叶居中
天葬的哀歌/向明
一切能舍的都无偿的舍却了
自遥远的那日
哭着舍离母亲子宫那温暖的庇护
所有垂涎于成熟果实的虫豸
便武装成生命消失的各种模式
随身纠缠如藤蔓般无度索取
曾经傲人的贞洁失手于劣质的诱惑
曾经旺盛的精血分秒支付给蛆般的欲望
曾经狂歌当哭震慑于粗暴的雷鸣
曾经敏捷的腾飞退化赖柱杖的依持
曾经青白的发肤干渴成茸茸的草泽
曾经均匀的呼吸失声于狂乱的风中
而今一切孑然、坦然
剩下这空空的皮囊、僵硬的傲骨
亲爱的请代我举起你手中
最最坚硬的石块、鲁钝的铁杵
将我此生捣成最后的齑粉
献给天祭觊觎久久的兀鹰
罢、罢、除了坚忍请勿为今天的选择悲愤
一朵花的凋落即是另朵花的诞生
一堆血肉淋漓的齑粉
最终仍将是一滩腐臭的泥尘
明年春天在你走过的路边
或将有一朵比朝露更美的花
希希满满的开出
1996年7月16日于台北
象外题照/郑愁予
山岗下
一个妇人背靠光环坐着
一个孩子坐在她的身旁
敲敲空篮子象一种笑声
山岗下
另一个妇人背着黑暗坐着
一个孩子仰头上望
几个脚夫歇息
充实地躺着麻布包裹的尸体(上山
的妇人与下山的妇人坐向不同的面)
山岗上
两个男子褐衣秃顶
清理细碎的实物
下次出墼即来
木捶等待
天鹫左右是老友在座
山岗上
一个男子灰发长身
那妇人孩子已消失
那褐衣的捶手已消失
他举着相机瞄准千古
照了一个光秃的月球带回家去
1996年5月于美国康州
天葬/李黎
(观许以祺拉萨天葬台摄影有感)
血肉身躯原是一袭太空衣;人的灵魂穿著;才能造访、生活在这星球上。当时间侵蚀;衣冠敝旧不堪再用;就得舍弃至于无壳灵魂何去何从;
却是宇宙大谜了。。。。
朽坏衣冠的处置;便成诸种文化宗教的丧葬仪式。西藏天葬近乎垃圾回收处理但若先将尚可再生的零件移植救人;则回收效益当大过悉数喂诸兀鹰吧。
天葬台上无数小坑穴;乍看酷似北美洲西南部高砂地带上的磨毂岩古代印地安人年年月月磨碎毂粮的遗迹。
这些却是时间与生命磨蚀的足迹;如此深刻;如此惨烈;又似如此理所当然。上方的夕阳闪照;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恒古见证:天道无亲。
1996年7月9日於美国加州
题照/邵燕祥
天地之大
多少头颅自古至今
而天也莽苍
地也莽苍
莽苍苍的山上
不见死者
不见活人
连食尸的秃鹫也已消隐
唯有横横竖竖坑坑洼洼
一片
脚印
而你说那不是脚印
是长年累月
刀斧丁丁
击碎额盖和颅骨
深入花岗岩的戳痕
而那一度是大地上
唯一尊贵的头颅
早已休息了
天地间充斥着
他所诅咒的
带着花岗岩脑袋
去见上帝的人们
有比斧和锤更顽强的脑袋
有比花岗岩更有力的灵魂
1996年7月7日于北京
天葬/庄因
非死即生有生有死
泰山鸿毛都系余事
死了之后
若非灵魂上升归天
便是躯体下入黄泉
所谓天堂地狱
都无非人为的霄壤之别罢了
依我看来嘛
宁可肉体入土忍遭蛆虫腐舔
(入土为安一说似不甚妥)
倒不如翱游太空大块吐气的好
至少;上穷碧落
乃是一种潇洒侠壮的美
更何况人都早已解脱
即使头颅被捣烂肢体被分割
较之生时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
又差到那里去
岂不是更其独定的麽
1966年6月29日于美国旧金山湾区
天葬(打油诗)/杨宪益







早应火化臭皮囊
省得青蝇吊客忙
天葬无非膏鸷鸟
国殇只可死疆场
阵前免胄悲先轸
日暮挥戈笑鲁阳
人世寿夭终有数
何须留影祭殊方

鸟去台空久寂寥
荒岩突出映南郊
尚留斧凿遗痕在
更有经文彩带飘
只应碎躯饲禽犬
何须蹈海没波涛
汉人厚葬增污染
不及藏儿见识高

孤城落日近黄昏
路上行人欲断魂
天若有情天亦老
石虽无恨石留痕
亡身不必馀骸骨
辞世何须问鬼神
边徼莫惊多异俗
从来拉萨少新坟

1996年7月25日于北京
天葬诗/非马
气喘吁吁
他们把一个快腐烂了的
诗体
抬上天葬台
还来不及用斧砍刀切
它便自行崩溃肢解
涂上香油
他们把那些原本华丽铿锵的
词片与字块
高高向天抛起
让死亡使者去接引超度
蹲坐在不远处的枯枝上
一群兀鹰紧敛著翅膀
任那些没有血肉的东西漫天飞舞
它们只来个相应不瞅不睬
上过几次当以后
它们都已学了乖
1996年9月12日于美国伊里诺州
天葬台悲歌/绿原
(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