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魂归大清 莫相思 >

第19章

魂归大清 莫相思-第19章

小说: 魂归大清 莫相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清早,胤祥来请安,临走我轻轻唤住他:“谢谢。”他却没有回身,背对着我,似乎略微点点头,便走了。
  又行了两日,二十五静海县杨柳青,一行人便登上了龙船,沿水路行进了。
  原来我不太喜欢看坐船,因为江上拥挤,还时时有汽笛轰鸣,闹得很,不过现在却忽然怀念起来。况且古代没有污染,一江澄澈,两岸苍山,朝有流岚,暮有清辉,风声、水声、鸟声间或夹杂着山间传出的不知是谁的歌谣,碧波幽幽,船行徐徐,好不惬意。只是还是寒冬时节,山色幽深,透着些许的苍凉萧瑟,若是等到阳春三月,恐怕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北方人到底不习惯舟行,德妃、绣茵都有些晕船的症状。我倒还好,只是要忙的事情更多了。康熙的南巡倒不像电视里乾隆那般游乐,却真真是在体察民情。白天领着大臣和几位阿哥又要考察沿岸的农桑水利,又要调查民风吏治,还要批阅京城里穿过来的折子,根本没有时间游山玩水,只有入了夜,才来德妃这里歇一歇,却也是随身带着奏章。
  饮食也是问题。毕竟不是在宫里,而且是在冬天,蔬菜、肉类带的都不多,虽然沿途有各地的官府孝敬,康熙却不大愿意收。倒是胤祥想了个点子,反正是水路,别的没有,鱼倒多得是,还是新鲜乱蹦的。于是沿途撒网,有时候爷儿几个也悠然垂钓,然后将吊回来的鱼拿到德妃这里来炫耀。我倒觉得像极了在家里阿玛出去打猎,将战利品拿回来同额娘邀功的样子,非常温馨。
  我忽然记起原来喜欢吃四川的酸菜鱼、水煮鱼,这里草鱼多,心理便发起馋来。闹着跟御厨叔叔研讨了一番,终于有了些眉目。于是我便拉了胤祥来撑腰,趁着不必值夜,央求御厨叔叔开个小灶。我和御厨在厨房里忙活,不时传出大叔骂我的声音——虽然我“蕙质兰心,心灵手巧”,可是独独这做菜的手艺向来就是菜谱级别的,只会说,不能干。最后大叔将我“打”出厨房,我只好跟胤祥和二哥还有一起巴巴地候着。
  过了不久,大叔终于将热腾腾的两只“大盆”端了上来。一盆清汤清水,一盆满面红油。我一试,味道不是很一样,做法和材料不同么,不过却别有风味,似乎更适合北方人的口味。我们也不顾形象,大快朵颐,满嘴油光,特别是胤祥,差点就把头伸到盆子里面去了。最后我用出了杀手锏,讨了几个白白胖胖的御用馒头,蘸着汤汁吃下去,真是过瘾。于是他们两个大男人又来同我争馒头。御厨大叔瞧着我们直摇头,恐怕心里合计,不是饿傻了吧。然后,他也颠颠地回去,同里头的叔叔嬷嬷们瓜分私藏的那几个大盆去了。那天,我们闹到半夜。
  既然大家都吃出了兴头,索性就让它升级吧。御厨大叔打算将这菜推荐给万岁爷,我当然也乐得屁颠屁颠的——毕竟有我一半的功劳不是?我便同大叔秘密研究起来。胤祥当然也在无事的时候来插一脚,出主意是没他的份,骗吃骗喝才是根本目的。牺牲了几天个人的休息时间,经过反复试验,我们终于大功告成。
  也赶巧,偏偏就下了雪,鹅毛般的雪片撒下来,染白了一片天地。天气不好,行程便耽搁下来,我们就开始准备。到了晚膳,李德全进来禀告说御厨研究了一桌应景的菜,打算今天孝敬万岁爷。我心里偷笑,想来御厨大叔果然已经打点过了,先填饱了李德全的肚子。我用眼睛瞄了瞄胤祥,他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仍是一贯地煽风点火。德妃身子不爽利,吃什么倒不在意。至于其他的那些阿哥,心里头存着几分好奇,都不反对。于是乎我们奸计得逞,一桌子大盆小碗的便上来了。
  其实这些菜都是寻常人家桌上的,没什么稀奇,不过这些皇宫里头的大人老爷,却没见过,只觉得有几分意思。
  头一道,是冻豆腐白菜汤,加了金针蘑、栗子之类的辅料,最重要的,我偷偷告诉御厨大叔在里面放了些牛奶,我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没听过冻豆腐,后来想想,那应该是穷人家吃剩的豆腐舍不得扔,搁在外头冻上,就变成了冻豆腐,宫里头哪能给皇帝、嫔妃们上隔夜的呢。
  第二道,蜜酿烤肉。原来吃韩国料理很喜欢他们做的猪排,厚厚的肉排,用蜂蜜、梨子、酱油、啤酒、醋腌好了,放在铁锅里用文火慢煎,配上香菇、洋葱,味道好极了。我同大叔研究以后,稍做改良,用了葡萄酒代替啤酒,又加上了腌梅子,煨了一宿,等全入了味,用果木炭烤熟了,放在嫩白菜叶子上呈上来,浓香四溢,引人垂涎欲滴。
  第三道是生鱼丝。这可不是日式的生鱼片哟,是选了上好的黑鱼,去皮、剔骨将肚子上的肉切成细丝,只用调好的秘制醋汁泡了,呈上来。剔下来的鱼皮也不能浪费,切成小片,腌好了用油煎酥了,泛着金黄色的油光,撒上椒盐,便是很好的下酒菜。
  素菜也有,蒜茸茼蒿。现代就喜欢茼蒿略带药香的气味,来到古代发现竟有些贵。还有一道是糖醋萝卜,既可以顺气又可以醒酒。因记着上次康熙格外喜欢吃那个婆婆丁,便又做了个丰收菜,各种时令蔬菜切成丝蘸着调制的甜面酱,再用千张(干豆腐)卷了,爽口开胃。其余的都是宫里常见的菜,怕主子们吃不惯,预备的。
  最后一道就是热气腾腾的水煮鱼,里面红乎呼的油水还翻着花。看起来有点吓人。
第38章:南巡(三)
第38章:南巡(三) 
  这一桌子的菜,弄得在座的主子们个个目瞪口呆,胤祥也不例外。当然我留了一手,没全告诉他。
  康熙是见过大事面的人,只是瞧着这一桌子菜,不说话。德妃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忽然坐在康熙身边的太子爷指着那盆水煮鱼对李德全说:“这,这是什么呀?能吃吗?红乎乎,瞧着就吓人!
  我毕竟有些好奇,偷眼瞧了瞧太子,这一瞧到有些出乎意料:他长的竟然十分英俊儒雅,书卷气很浓,并不像大奸大恶之人。不过他的优越感也肆无忌惮地表露在外,“王子病”非常严重,不过呢,人家确实是王子。
  李德全还没开口,胤祥便说话了:“二哥,能吃,我试过了,开胃口,驱寒气。皇阿玛,这桌子菜儿臣知道,皇阿玛尽可以放心试试看。”
  听胤祥这么一说,太子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看着康熙。康熙沉吟了一下,终于拿出了万世英主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手指了指那道水煮鱼。一旁的太监忙过来用勺子盛了一块,胤祥在旁边急忙叫道:“汤就不用了,辣!”太监又将红汤撇出去,只拿了白白的鱼肉呈给康熙。
  康熙夹起来,送到嘴里咬了一口,我和胤祥摒住了呼吸,看着他的反应。他在嘴里细细咀嚼了半天,咽下去,又咂摸咂摸,转头对胤祥说:“很滑腻啊!有些辣,却很爽口。”然后示意人夹给德妃。我和胤祥松了口气,总算没有砸锅。
  周围的人见康熙这样说了,也就纷纷下了筷子,胤祥更是不客气先就盛了满满一大碗,好像怕别人尝出滋味来,同他争。
  其他的菜陆续也有人下了筷子,特别是那些素菜,我特别调制成微酸的,对晕船很有效果。康熙开始还让太监伺候,后来也吃得起了兴,索性自己动手了。胤祥更是不停地为康熙和德妃布菜,一边还鹦鹉学舌地说着我同他讲过的“大道理”,哄得康熙和德妃直点头。我心里暗暗撇嘴,不过瞧他的兴奋劲却觉得很可爱。
  我悄悄夹了一小碟糖醋萝卜丝,呈给德妃:“娘娘,试试这个,可以减轻晕船的。”里面我用柠檬榨出汁调着蜜糖和桂花醋一起。柠檬有治疗晕船的功效,以前欣欣那只东北的旱鸭子每次坐船去玩,都要到超市里抢几个柠檬还有姜粉。久而久之,我也记住了。没想到这次竟然拍上了用场,出宫前刚巧有四川进贡的柠檬,我便随手夹带了几个,当时没有多想,上了船才发现带少了,每天只能在茶水里加几滴而已。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康熙龙心大悦,传御厨上来领赏。御厨大叔叩了头,请了安毕恭毕敬地站好。康熙抿了口酒,开口说道:“今儿这菜着实费了心思,清爽可口,开胃祛寒,不错,特别是这道,这是什么啊?看起来像鱼,吃起来又不太像。”
  “回万岁爷,是……金炸鱼皮酥。”大叔可能过于紧张,声音有些抖。
  “鱼皮?这个也能吃?好,心思到巧妙,还很节俭啊!还有这个,”康熙指了指冻豆腐,“这是什么?以前怎么没见过?”
  “回万岁爷,这个……是冻豆腐。就是将豆腐放在船舱外冻上,解冻以后就……就是这个样子了……”
  “呵呵,有趣得很,和平日里得豆腐又不相同,和这汤汁很相宜啊!”龙颜大悦,周围的人自然也都陪着笑脸。
  “你是怎么琢磨出这些个菜式的?”
  “回万岁爷,奴才……”御厨大叔斜眼瞥了我一眼,“这些菜式不是奴才自个想出来的,是……德妃娘娘身边的苏宫女和奴才一起琢磨出来的。”
  刷,在场的眼睛都飘向我这里。我的心一抖:完了,这大叔也真是的,自个领功不就完了,明明说好了不提我,怎么还是说出来了!枪打出头鸟,最近我风头太劲,难免遭人嫉恨,上次翠儿告发我的事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可不愿意出这个风头。
  心里虽然不情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低着头走过去和御厨大叔站在一起。
  “华丫头,这些菜都是你和御厨一起琢磨出来的?”康熙饶有兴致,其他几位阿哥平时不常到德妃宫里走动,不认得我,都觉得好奇,上下打量起来。
  “回万岁爷,不是奴婢想出来的,奴婢以前吃过,同御厨说明了,都是他的功劳。”我小心谨慎地回答。
  “你这丫头惯会想这些稀奇古怪的点子,这次想出这些菜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康熙慈祥地一笑,目光中竟然有几分宠溺,这让周围的人有些惊讶。一旁的德妃也说道:“今儿这菜里头,这萝卜丝本宫吃着最顺口,万岁爷呢?”
  “都不错,不过……”龙目在桌子上扫了一圈,竟然指着那盘丰收菜,“朕吃这个最爽口。”也是,他老人家哪有机会吃这样“朴素”的东西呢。
  忽然,胤祥指着盘子里那几根可怜的茼蒿说道:“上次你说这个还有个什么故事,挺有趣的,说来听听?”
第39章:南巡(四)
第39章:南巡(四) 
  这下子,大家的注意力又集中到我身上,我私下里咬咬牙,娓娓道来:“回万岁爷,诸位阿哥,这菜名为茼蒿,其名始见于唐孙思邈所撰的《千金。食治》,后来的《唐本草》《本草纲目》中也曾有记载,有健脾开胃之功效。茼蒿者,‘同好’也,取‘永结同心,百年好合’之意,民间有歌谣唱道‘情姐下河洗茼蒿,洗起茼蒿满河漂。下河莫吃茼蒿水,上河莫吃水茼蒿。茼蒿水,水茼蒿,不成相思也难熬’。不过小时候听嬷嬷讲,它又叫做”打老婆菜“,因为一大篮子茼蒿下了水后只煮成一小碟,丈夫以为妻子偷吃了,竟动手打了老婆。”听到这,康熙和德妃相视一笑,眉目间竟有丝丝的甜蜜。众人也都莞尔。
  散了席,我和御厨大叔受了赏。我私下里埋怨大叔怎么将我招出来了,他却正色道:“华丫头,你不贪功,大叔也不贪,你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