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宣统皇帝 >

第151章

宣统皇帝-第151章

小说: 宣统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王太监,小刘太监还故意把事态扩大,把状告到了对李玉琴负有监督、指导之责的二格格韫和那里,二格格劈头盖脸的一番话更是尖酸刻薄: 
  “进宫中就要讲宫中的规矩,主人永远是主人,下人永远是下人,不要太不自量了,也不要太目中无人了,不要觉得皇上拿你当二百钱使了,你就不知天高地厚了,还是要安分守己点,做个懂规守矩的贵人,不要给皇上丢脸。真要那样,你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玉琴可真委屈极了,有口难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转眼又过了十几天,住在临江旅社的皇族人员又经受了一场虚惊。 
  人们忽然听到了“隆、隆”的枪炮声。人们都嚷嚷: 
  “八路军来了!大鼻子来了!大鼻子要祸害人哪!” 
  特别是妇女听说大鼻子祸害人,都吓坏了,除了神志恍惚的皇后,包括李玉琴在内,都拼命地往脸上抹锅底灰,整个脸上除了两只大眼睛,都被锅底灰遮住了,妇女们晚上睡觉也不敢脱衣服。枪炮响了两天以后,临江解放了,街上来了八路军,但没来大鼻子。这支队伍当时叫民主联军,其队伍的名字是以曾经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名字命名的,叫杨靖宇支队,司令员是何长工,政委姓吴。 
  八路军待人很和蔼,这大大出乎这些久居宫中的人的意料。过去,宫中的人对穿军装的人是没有好印象的。眼前的这支军队,却与过去见过的那种军队大不相同,他们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只要把军用品交上来就行了,大家的安全将由他们负责。大家担惊害怕的心落了地,表现很积极,就把枪支、无线电之类的东西都拿出来,上交了。 
  皇后婉容这时出人意料的清醒,表现相当积极。她没有人家的枪、无线电之类的东西,总觉得应该拿点什么东西“表示表示”,于是她把小刘太监喊到身边: 
  “给,把这个拿去,看人家要不要。” 
  原来,这是皇后婉容多年来作玩具用的一架望远镜。 
  “嗻,奴才这就去。”小刘太监仍然表现得忠心耿耿。 
  小刘太监带着皇后交给他的望远镜,很快找到一位八路军干部。 
  “长官,请问这是不是军用品,这是我们皇后娘娘交的。” 
  “是,这是军用品,请转告我们的谢意,谢谢皇后娘娘的配合”。 
  “是。” 
  小刘太监很快回来复命。皇后好像是做了一件重大而又有意义的事似的高兴,但也引起她的万千思绪。 
  那架小小的望远镜,可曾经是她的聊以解闷的伴侣,到天津后不久,特别是到了长春,皇后逐渐被打入冷宫。她虽然借助抽大烟来麻醉自己,但不少时候是清醒的,也是痛苦的。她通过望远镜,站在假山上,向天津看,想起她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向北京看,追忆她和溥仪如胶似漆、恩恩爱爱的美好时光;有时也看看来往行人,想从里面找到她认识的人,甚至异想天开地想能突然发现一个儿时的姊妹。百无聊赖时,她也用它看天上的云,晚上的明月,她逐渐发现夏天雨后的云、秋天的云最好看,像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像美丽的图案,云彩深处似乎有仙山楼阁和美丽的仙女,月亮里嫦娥和玉兔……但如今,一切显得和她都是那么遥不可及,望远镜也用不上了,交出去也就交出去了。 
  几天过去了,尽管也有些出于好奇的八路军的新战士,不断地来看皇后、贵人,但从没有出现过八路军战士用不文明语言侮辱皇宫里的人,也没有戏弄妇女的事,更没有强拿强要东西的事。 
  八路军的所作所为告诉了皇宫的人,八路军是守纪律、讲文明的队伍,是不同于他们想象中的封建军队,也不同于军阀的队伍,也不同于满洲的队伍,更不同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鬼子兵,他们似乎在迷茫中看到了一点希望,于是毓岷、毓崇、严桐江几个管事的,向八路军要求把他们送回长春。八路军很爽快地答应,只要有机会就一定送他们回去。 
  过了两天,一位干部模样的八路军,来到皇后她们所住的临江旅社,告诉他们说:“明天就送你们回长春。”回长春,这可是这里相当一部分人朝思暮想的事,他们一个个拍手称快,欣喜若狂,真的出现了“漫卷诗书喜若狂”的景象,纷纷开始收拾东西。当然,这次收拾比起从长春“逃难”时就简单地多了。 
  第二天上午刚七点多钟,这些皇宫里好吃懒做的人,纷纷起了个大早,简单地用完早餐,收拾好东西,聚集在临江旅社的门口,准备出发。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来了一队穿着整齐的男女八路军,其中一个八路军干部首先宣布: 
  “大家出发前,先行男女分别开会。” 
  “皇宫”里的人很快地分别集中好,女的都集中在贵人李玉琴的房里,一个女干部首先讲话: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不知道,共产党、八路军是干什么的?” 
  众人鸦雀无声,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上来。突然,平时泼辣、大胆,很有点男子汉气质的二格格勇敢他说: 
  “听说共产党共产共妻……” 
  讲话的女干部听后“吃,吃”一笑,然后挺严肃他说: 
  “那是国民党造谣!国民党诬蔑!共产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是为劳苦大众,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八路军则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受压迫的劳动人民打天下的,是要解放劳动人民的。”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先锋队”、“政党”等名词,对于这些人来说,都十分新鲜,是她们闻所未闻的,大家都听得全神贯注。女干部紧接着的话,在大家的心中,特别在其中的两个人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溥仪,你们的皇帝,中国人民的死敌,他为了恢复所谓的清朝‘祖业’,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人民大众的利益,甘愿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鹰犬,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建立伪满洲国,把东北三千万劳动人民推入水深火热之中。溥仪是汉奸,是卖国贼。”说话的女干部语气加重了,脸上也出现了愤怒的神色。 
  听这话的人中引起震动最大的当首推福贵人李玉琴,李玉琴不禁想道,溥仪是汉奸,溥仪是卖国贼,我是溥仪的贵人,也就是溥仪的妻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难道我也是汉奸,我也是卖国贼,莫不是……莫不是……”她真的不敢继续往下多想。 
  听这话引起思想极大震动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人群中的一个日本人,溥仪的弟弟溥杰的夫人嵯峨浩子,她在宫里是不太受欢迎的人,溥仪认为她同溥杰结婚是带有政治使命的,溥仪不喜欢她,又对她“敬而远之”;有点霸气的二格格背地里叫她“耗子”,说浩子家姓名都是动物,浩子姓嵯峨,父亲是侯爵,浩是她的名,她名后又常常被加个“姬”字,这些姓氏和名字中的单字凑在一起的谐音就成了鹅、猴、耗子、鸡了。浩子现在和大家一起听八路军女干部讲话,她平时知道八路军最恨日本人,抗日最积极。此时此刻又提到日本帝国主义,莫非对她这个日本人也要杀害吗?“我可没有杀一个中国人啊!”她真想大声地喊。 
  讲话的八路军女干部当然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继续说道:“溥仪是一个封建的皇帝,是日本人扶植的傀儡皇帝。豢养的走狗,他的财产都是剥削来的,都是人民的血汗,应该没收,归还给劳动人民,让他们重新回到劳动人民手中,为劳动人民服务;你们的东西都是溥仪给的,都是溥仪赏赐的,也应该没收。” 
  听到这里,福贵人李玉琴害怕的成分少了,她有一种非常入耳的感觉,道理还是满对的呢!这位穷苦人家出身的“贵人”,从小看见穷人整天干活,累得要死也吃不饱、穿不暖;可那些有钱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什么活也不干,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却穿戴漂亮讲究,吃香的喝辣的,反过来还看不起穷人,真叫人不服气。原来他们的东西、钱财都是剥削而来的,都是像我父母那样的劳动人民的血汗。 
  “交,我第一个先交!”李玉琴下定了决心。 
  “为了便于大家交出东西,现在请大家和自己的行李分开,没有轮到的先到对面的屋里等着,不得随意走动,也不得私自隐藏。轮到谁时,请自动打开你的发髻,脱掉你的鞋子,解开你的裤子。希望大家主动配合。”女干部宣布了交东西的纪律。 
  “我首先第一个交,就是在我的屋里。”李玉琴自告奋勇。 
  “好,谢谢你的配合。”两位负责收东西的女干部笑容满面地说。 
  李玉琴痛痛快快地解开衣服,把手表、耳环、戒指、镯子、项链、坠子等几件首饰交了出去。 
  说真的,李玉琴往外交东西虽是这样的主动,她心里还确实是非常心疼的。这些可都是她平时喜欢、经常戴在身上的,特别是那只祖母绿戒指是李玉琴受“册封”的头天晚上,溥仪亲自给他戴上的,溥仪并告诉她说:祖母绿是最好的翡翠。而那只瑞士产的手表,表带很别致,每边各有半寸长,都镶着小颗粒的钻石,无论是在光线下,还是在黑暗中,都熠熠生辉。 
  可能是由于李玉琴表现得积极主动,八路军也可能是借此来说明自己的政策,负责搜查李玉琴的两位女人路军干部,并没有动手搜查李玉琴的身。这样,李玉琴还真有点后悔,早知如此,何不把几件心爱的首饰留在身上呢!结果弄得自己连点纪念物都没有了。 
  当然也有表现得非常不情愿的,三格格韫颖就是典型的一个。三格格平时说话慢声细语,性格温柔,心地善良,长得漂亮,是溥仪几个妹妹中最漂亮的。她曾在日本呆过几年,所以她既有大家闺秀的仪态,又有知识分子的气质。她听说要回长春,就把一些珍贵的首饰都藏在身上了,但听说要搜身,她可就没有主意了。她悄悄地走到二格格身边: 
  “姐姐,姐姐,你说我身上的这些东西该怎么办?那可都是奶奶(母亲)留下的纪念,能不交吗?” 
  二格格不耐烦地看了三格格一眼,很快他说:“怎么办,怎么办,我自己的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说罢,看也不看三格格一眼。三格格的泪水涮涮地就流下来了,随后,也不得不把东西都交了上去。 
  经过这次搜查,一些人的首饰和比较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去了。有的人哭着说那首饰不是皇上赏的,是娘家陪嫁的,或是谁送的,特别是御医徐恩允的老伴哭得最伤心,她边哭边说:“真后悔呀,从新京出来时,我怎能不听儿媳妇的话,就把那些首饰都带来了,这下我可怎么活呀,东西都被没收了。” 
  李玉琴既没流泪,也没有愁得不得了,好像还有点不在乎,但也有一种惆怅之情袭上心头:皇上走了,家也回不去了,东西又全没了。受了一回皇封,什么也没落下,也没给自己的穷家带来丝毫的好处……就在这种惆怅中,李玉琴忽然有个意外的发现:前些天缝在裤子里的一万元钱还在。这钱是在大栗子沟时严桐江给她的,同时还给她一宗珍宝,是一个比鸡蛋小一点的透明玻璃球,里边有花纹,看着不但美观,而且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