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宣统皇帝 >

第133章

宣统皇帝-第133章

小说: 宣统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格格道:“这就不麻烦您了,我们会操心的。” 
  “啊——日满一体,我与殿下又是朋友,说什么我也要操这个心。” 
  正说着,随侍李国雄报告说,新任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来了。 
  溥仪便和吉冈安直一道来到勤民殿。 
  “皇帝陛下,”植田谦吉开门见山的道。“我来汇报一个案件的。” 
  “什么案件?” 
  “这是前几天破获的,罪犯是陛下认得的,兴安省省长凌升。他勾结外国图谋叛变,反对日本。军事法庭已经查实他的反满抗日罪行,宣判了死刑。” 
  “死刑?”溥仪本来还想为凌升求情,听到“死刑”二字,吃了一惊。 
  “死刑?”植田谦吉斩钉截铁地道,“这是杀一儆百,陛下,杀一儆百是必需的!” 
  溥仪的四妹和凌升的儿子订了婚,两家是亲家。溥仪在植田谦吉走后仍然心惊肉跳,吉冈安直走上前来道: 
  “皇上,公主的婚约也该解除了。” 
  “当然,当然。公主怎能和乱臣之子结婚呢。” 
  凌升被处决了,用的是斩刑。一同受刑的还有他的几个亲属。 
  回到缉熙楼,溥仪仍自心跳不止。见了二格格,道:“咱们快给溥杰筹办婚事,你托人到北京在满人中为他物色一个,这事要走在日本人的前面。” 
  二格格忙碌去了,不久,北京有了回音,说已为二爷选定了人,并拿回照片。溥仪看过照片后,对二格格道:“很好,消息别传出去了,我找过溥杰后,马上就与他完婚。” 
  第二天,溥杰来到缉熙楼,溥仪道:“你随我到洗手间来。” 
  溥仪跟皇上到了洗手间,溥仪把水笼头拧开,水哗哗地流着,溥仪道:“我有重要的话和你说。” 
  “什么话?怎么在这儿说?” 
  “吉安冈肯定在我的客厅住室安了偷听的那种东西,不在这儿说在什么地方说?” 
  “到底是什么事?” 
  “你的婚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娶日本女人。我和二格格已经在北京为你物色好了,这是她的照片,你们马上就结婚。” 
  “一切听皇上的安排。” 
  溥仪听了弟弟这句话,很激动,没说什么,只是拥抱了一下溥杰。 
  二人关上水笼头,正好吉冈安直找来了,道:“原来皇上和殿下都在这儿,让我好找。” 
  “有事吗?”溥仪问。 
  “有件特别重要的事。” 
  溥仪和他们二人进了客厅,坐下后,吉冈安直才道:“嗯,陛下,殿下,告诉你们一件大喜事,本庄繁大将在东京已经为殿下找好了对象,是华族嵯峨胜侯爵的女儿,叫嵯峨浩。” 
  溥仪立即道:“不行,这事我们已经安排好了,溥杰已经与北京的一位姑娘订了婚约,就要举行婚礼。” 
  “立即解除婚约!” 
  吉冈安直站了起来。 
  “请日本方面遵重我们的家事。”溥仪道。 
  “可是,我们更希望陛下遵重关东军和日本皇室,何况这是本庄繁大将做的媒。溥杰殿下既为御弟,就要为日中亲善做出表率。溥杰,你以为怎样?” 
  溥杰低头不语。 
  “溥杰同意了,嗯,这是件好事。那么,今天我就参加你们的家宴,庆贺一下吧。” 
  1937年4月,溥杰与嵯峨浩在日本完婚。同年五月,在关东军授意下,满洲国务院通过了《帝位继承法》上面规定: 
  “皇帝死后由子继之,如无子则由孙继之,如无子无孙则由弟继之,如无弟,则由弟之子继之。” 
  不久,溥杰带嵯峨浩来到上京。溥仪见之如蛇蝎,精神高度紧张。凡是嵯峨浩送来的食品,他必须等别人先尝过才敢吃,如果溥杰在座,总是让溥杰先吃,然后自己略尝一尝。这样,手足之情,自幼年时即无话不谈的伴侣,到此结束,溥仪再也不敢和溥杰说知心话。嵯峨有了身孕,溥仪更是提心吊胆,担心自己性命的同时,也担心着弟弟,因为《帝位继承法》上规定“无弟,则由弟之子继之”——日本人的意图不是明摆着吗? 
  好在嵯峨浩生了个女儿,溥仪总算松了一口气,于是设家宴庆贺。御用挂照例参加,香槟酒在手之际,吉冈安直道: 
  “我真为皇室家族高兴。不过,我还有个想法,皇后既然已无痊愈的希望,那么,日本皇室、华族中有的是贤德美貌的女子,皇上何不纳进一个呢?” 
  “我不懂日语,我决不能和日本女子一起生活!” 
  溥仪态度坚决得让吉冈惊讶。 
  可是,过了两天,关东军参谋长冈村宁次亲自来到帝宫,拜见溥仪道: 
  “皇帝陛下,我们日本人有尚武的传统,自幼接受严格的训练,所以有强健的体魄和无坚不摧的意志、毅力,关东军以为,皇上如果诞育皇子,五岁时应交由关东军教育,使其健康发展——这是必须的。” 
  溥仪眼前一片茫然,提起笔,哆哆嗦嗦地签了字。 
  消息传到了早已靠边站的那些老臣的耳中。 
  佟济煦在皇上身边,还算有点权,道:“大清初年就有满汉不通婚的规定,特别是‘汉不造妃,旗不点元’,行之二百多年,世世遵守。现在竞破坏了家法,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胡嗣瑗道:“谁无祖宗,谁无子孙?现在爱新觉罗氏子孙变种了,祖宗也要改,真是旷古未有的奇闻。” 
  陈曾寿道:“一株大树,铲断其根本,又剪伐其枝叶,则此树难婆娑,生意尽矣!” 
  商衍瀛道:“本朝同治、光绪、宣统三代,五十年间,宫中不闻儿啼,气数已尽,虽曰人事,岂非天哉!” 
  无论如何,溥仪也不愿接受古冈安直所介绍的日本女人,这一点,溥仪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 
  1937年初春,东北仍飘着雪花,贝勒毓朗的女儿立太太派人给溥仪送来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位满脸稚气的初中女学生站在花园中的月亮门前,她梳着齐肩短发,穿着短袖旗袍,两手自然地抱在胸前,照片上的姑娘面容端正,眉清目秀。 
  溥仪看了照片,问了照片上女子的情况。 
  照片上的姑娘叫谭玉龄,出身满族贵族,原姓他他拉氏,辛亥年后,其姓按音转改为“谭”。谭玉龄十七岁,正在北京的中学堂里念书。 
  溥仪看着照片,听着介绍,当即表示同意。 
  吉冈安直一个电话打到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那里道: 
  “康德皇帝已选定了人,是北京的一名中学生。” 
  “一定要阻止,特别是中学生,更不能让她成为帝宫中的人。” 
  吉冈道:“看来我无法说动他,在这件事上,溥仪异常执拗。” 
  “那么,我亲自去说。” 
  第二天,植田谦吉大将拜会了康德皇帝,道:“关东军军部以为皇上选北京的中学生进宫是草率的。皇上也知道,在中学堂里,赤党的思想很流行,特别是北京的中学。所以,为皇上安全起见,为满洲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奉劝陛下改变这种选择。” 
  “她是我们满人的后代,是个天真的中学生,是革命的对象,怎么能受赤党思想的影响?我的主意已定。” 
  “关东军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我的意志同样不可动摇——无论如何,我的妃子,由我自己决定!” 
  植田谦吉对溥仪的强硬感到诧异,于是道: 
  “我仍希望皇帝陛下再考虑此事。” 
  “我还告阁下,没有什么可考虑的。” 
  植田谦吉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和他弄僵,何况,现在溥杰已娶了日本女人,而溥仪基本上是位“废人”。于是植田道:“皇上还是再考虑一下吧,在下告辞了。” 
  不久,谭玉龄来到了新京,会客厅里,溥仪一见到眼前这位亭亭玉立的中学生就喜欢上了她:她的身上,既有现代中学生的时髦、潇洒,又有贵族少女的矜持、端庄。 
  溥仪道:“说实在的,在宫中的生活是和外面不同的,有种种约束,不那么自由,你能适应吗?” 
  谭玉龄嫣然一笑道:“从皇上的这句话里,我已感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看样子皇上是善解人意的。” 
  “你有没有感觉到这里是特殊的地方?” 
  “我明白皇上说的‘特殊’是什么意思。说实在的,我并不怎么喜欢,但是,我相信皇上一定能改变一切,把一切都变得美好。皇上有上天在支持呢。” 
  两人相见后,都表示同意结婚。谭玉龄又回到了北京。 
  植田谦吉又来到勤民楼,问:“听说皇帝陛下就要和谭小姐结婚了?” 
  “是的。” 
  “那么,我们尊重皇上的意见,但是,为皇上的安全考虑,为满洲国的国家利益和日满亲善考虑,我认为应对她进行一番调查。” 
  溥仪不再和他争论。于是植田谦吉派吉冈安直到北京对谭家作了详细调查,不久,吉冈安直向他报告说,“谭玉龄合格”,这样,溥仪得以和谭玉龄在帝宫中举行了婚礼,但是婚礼是在悄然中进行的,新京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皇上又纳了一个妃子。 
  谭玉龄被封为“祥贵人”,住在缉熙楼一楼西侧的几个房间。卧室的南窗下摆着一张双人沙发软床,床前挂着芭蕉叶式的幔帐;靠北墙放着一张赐宴用的小桌。谭玉龄的房间,总是清雅大方。 
  很快,宫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上了谭玉龄,溥仪对她的爱更是异乎寻常,远远超过了对婉容和文绣。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对卢沟桥发动攻击,中国军队奋起抗战,不久,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道: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南京政府态度强硬,中日全面战争遂成定局。 
  7月下旬,平津陷落。 
  8月13日,松沪抗战爆发。 
  随着对华战争的全面展开,关东军对溥仪的控制越来越严密。 
  吉冈安直不再与溥仪有什么客气。溥仪出巡,接见宾客、行礼、训示臣民、举杯祝酒,以至点头微笑,都要在吉冈的指挥下行事。溥仪要见什么人,不见什么人,见了说什么话,以及溥仪出席什么会,在会上说什么,一概听吉冈安直的吩咐。 
  溥仪已成了吉冈安直的木偶。 
  南京被攻占了!吉冈安直向溥仪报告道:“皇军已攻占南京,不日将向武汉攻击,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是无人能敌的,嗯,蒋介石快完蛋了!” 
  说完,他拉溥仪的手,让他与自己一同起立,向南京方向鞠了三个躬。 
  吉冈道:“让我们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大日帝帝国的英雄们默哀。” 
  吉冈安直也窥伺着溥仪周围的人,窥伺着接近皇上或想接近皇上的每一个人。他渐渐发现,溥仪的护军已非打击不可了。这些人个个武功高强,对皇上、对大清又忠心耿耿。近来,随着日本人的节节胜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满清余孽蠢蠢欲动,他们以恢复大清的时机到了——这是与日本的利益根本矛盾的。所以吉冈安直对溥仪的家人也严密监视起来,而要控制这一切,护军是个大障碍。 
  于是吉冈安直来到关东军参谋部,作为参谋部的一员,布置了又一个圈套。 
  一天,有几个护军到公园去玩,他们到了一艘游艇边,准备租游艇。 
  一个护军交了钱正要登艇,有几个穿西服的中年人走来,大叫:“这是我们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