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顺治皇帝 >

第90章

顺治皇帝-第90章

小说: 顺治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儿,你又何必大发雷霆?那戏里面写得汉宫龚鼎孳与陈名夏不就是那样的人吗?见风使舰,有奶便是娘,汉人们都瞧他不起,所以才让他们狼狈地钻到秦桧老婆王氏的胯下,弄了一鼻子一脸的血污。” 
  “可是,当着众多嫔妃福晋的面,弄出这样的场面来终究是不雅呀。”福临也不清楚自己刚刚哪来那么大的火,此刻他扫了一眼冷清清的院子,未免有些扫兴。“唉,都怪自己一时兴起,不知有没有吓着乌云珠?她对自己会怎么看呢?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她……” 
  “皇儿,随额娘到房里坐吧,额娘让人给你弄些好吃的。”孝庄太后从椅中起身,有些疲惫的样子。 
  “不啦,额娘也该歇着啦。儿臣还惦着朝中的一个案子,这就回了。”福临没有像往常那样陪着母后再说笑一阵子,而是心事重重地走了。孝庄太后愣愣地站着,自言自语道:“这孩子,今儿个又中了什么邪了?” 
  卯初三刻,紫禁城里仍是一片灯火辉煌。内廷的正门乾清门里一片忙碌,议政大臣们的八抬大轿已经陆陆续续地停放在两侧,身着朝服的议政王大臣们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地鹊候在乾清门两侧。东方的霞光映在了乾清宫那巍峨庄严的宫殿上,那凌空翘起的飞檐邸吻上染上了一层淡淡金色。 
  宫门、廊庑、过道两旁站着身着黄马褂的佩带仪刀、弓矢的侍卫,个个精神抖擞。几名红衣太监在乾清门铺上了红地毯,又有条不紊地设了宝座,张开了黄伞。御座前左右稍远处放着几只香儿,上面的三足鼎式香炉里焚着檀香,香烟线绕,乾清门的气氛肃穆、威严。随后,传来了御前太监女人般尖声尖气的叫声:“万—岁—驾—到!” 
  今天是少年天子福临“乾清门听政”之日,在乾清门设宝座,内院各部奏事大臣等齐集于乾清门外廷院内,依次上奏折或口奏,然后由皇上做出决策,并告之奏事官员,这样“乾清门听政”才告完毕。 
  乾清门是后三宫的正门,座北朝南,门前是广场,此刻早已跪着一排又一排的满汉文武大臣,他们头顶上的红顶子在霞光中熠熠生辉,红彤彤的一片,很是赏心悦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平身!” 
  “各位大人有本访奏,无本退朝!”御前总管太监吴良辅又是一声响亮尖细的嗓音。 
  “汤玛法,你怎么又行跪拜?看坐!” 
  少年天子这一声格外的问候和恩宠令汤若望十分激动,霞光中他的面孔红红的,白发白须和一双闪着荧光的蓝眼睛格外的引人注目。福临不由得微微一笑。 
  “嘿,今儿一早皇上的心清不错呢。”“可不,瞧他嘴角还挂着笑呢,是个好兆头。”群臣们如释重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谢……皇上恩典。卑职以为……不妥。”汤若望人一激动,汉语说得也不流利了。 
  福临有些不快,瞥了汤若望一眼:“坐!”汤若望不敢再犹豫,如坐针毡似地象征性地将屁股贴在了方登的一角,嘿,这滋味可真不好受哇!堂堂大清的天子乾清门听政,他汤若望怎能与皇上平起平坐?叔王济尔哈朗正腆着肚子站在自己的眼前,以他的资历和威望朝中谁人能比,难道他也要跪在自己的面前上奏? 
  “朕自亲政以来,即主张各衙门奏事,满汉大臣并重,尔等不论满人抑或汉人,不论大小臣工,皆朕腹心手足,理应一视同仁。何况我满洲高官只善骑射,仅会清语清文,对中原王朝的历史、制度、典故、人文知之甚少,不利于处理纷繁复杂的部务。故此,朕力主满汉一体,满汉一家,鼓励汉臣进言,提倡满汉群臣同心同德报效朝廷。然而,由于权力之争和见解不一,以及明季党争之延续,有些不自量力的汉官居然声称‘部院衙门应裁去满官,专任汉人’的建议,真是岂有此理!” 
  少年天子“啪”地一声,掷下一件奏本,朝臣们心里一紧,又都不苟言笑了,大学士陈名夏心中更是惴惴不安,抬头看着黄伞下一脸威严的天子,心中一凛:“乖乖,大事不妙哇,今儿一早起来右眼皮就扑扑跳个不停,上朝之前已经上了三柱香,怎地不管用?难道真有大祸临头了?” 
  “啪!”少年天子又朝红地毯上扔下了一份奏本,这是前两天除名夏擅自召集内院二十九名汉宫议事的奏本。 
  “陈名夏,你可知罪?” 
  “臣知罪,请皇上开恩。”众目睽睽之下,陈名夏慌了神,黑脸变得灰黑没有血色,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明党之弊,历朝视为异端,不想竟再现于本朝!哼,分明是你们这些汉官心中不满,故为乘违。历朝不能容,本朝又岂能容?” 
  “皇……皇上圣明!罪臣并无他意,只一心为大清社稷江山着想,臣一心一意祈盼大清长治久安!” 
  “住口,休得狡辩!‘若要天下安,留发复衣冠’,这就是你的长治久安之策?你分明是痛恨我朝削发,鄙陋我朝衣冠,蛊惑明绅,号召南党,布假局以行私,藏祸心而倡乱!” 
  福临满腔愤怒,双目炯炯,御案拍得“啪啪”作响。 
  “皇上明鉴!立朝纲,重法治,实乃百年大计,万世基业!如今八旗贵胄霸占民田,大肆圈占上地,私养牲畜奴婢,已招致民怨沸腾。而天下未定,边疆多事,皇上若不当即立断,只恐千里皆起乱荫,焉能长治久安!”陈名夏带着哭腔,声音颤抖着大声为自己辩解着。他侥幸地想,往常在内院也有与皇上辩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每一次皇上不都最终变得心平气和了吗?这一回,只要自己将心里所想的全说出来,皇上就会谅解的,这少年天子实在天资聪慧过人啊! 
  “无耻小人,又玩起了哭哭啼啼老一套的把戏,前明官吏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福临一声冷笑,右手习惯地摸着唇上的胡子——其实这还只是一撮淡黄的小绒毛,福临时不时地总爱摸上一把,也许他希望能像个大人似地早一天长出浓黑的威严的胡须。 
  当初福临亲政之时,陈名夏因怕受多尔衮重用而遭牵连,便“厉声强辩,闪烁其辞”,哭诉自己投诚有功,希图免死,这已给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很坏的印象。这一次福临又旧事重提,陈名夏听了更是不寒而栗了。上一次陈名夏被杀住,发正黄旗汉军下同闲散官随朝,这一回看来头顶上的红顶戴怕是又保不住喽。罢罢,何不学龚鼎孳做个风流寓公,安享晚年呢?这么一想,陈名夏又镇定下来,心里咬着牙想,这回一定得挺住,不能让冯诠那帮阉党看我的笑话! 
  “陈名夏,朕这里有奏本,你当众读一读!”少年天子又“啪”往地上扔了一本折子。 
  陈名夏不敢怠慢,紧爬几步捧在手里,刚一打开,立时面无人色,额上沁出了黄豆大的汗珠子。“内,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宁完我上疏,参劾大学士陈名夏结党怀奸一事,奏折如下:……” 
  “声音大一些,让满朝的满汉文武大臣都听个清楚!” 
  “……今将结党奸究事绩,列款为皇上阵亡,一、陈名夏父子居乡暴恶,士民怨恨……二、赵延先系陈名夏契交,名夏署吏部尚书时,徇私骤升,科臣郭一鹦言吏部升官,迟速不一,疏指延先为证……臣痛思人臣贪酷犯科,国家癣疥之疾,不足忧也,惟怀奸结党,阴谋潜移,祸关宗社,患莫大焉,陈名夏口口声声说只须留头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矣,实欲宽衣博带,变清为明,是计弱我国也,其用心之恶毒可见一斑。……伏乞皇上将臣本发大臣确审具奏,法断施行,则奸党除而国家治安矣。” 
  陈名夏战战兢兢地读完了宁完我的奏折,心里已是绝望之极,他又是“嗵”地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皇上明鉴,小人冤枉啊!” 
  “皇上明察!小人以为大学士宁完我句句属实,陈名夏罪不可赦!”冯诠急不可耐地跪倒在福临脚下,声音格外的尖细,犹如一把利刃,朝陈名夏那原本已往外渗血的心窝子上又捅了一刀! 
  “有道是一心可以事二君,二心不可使一君。陈名夏留头复衣冠之言分明是有了二心,对这种逆臣贼子,皇上何须怜悯?当然,皇上很看中他的才学,但我大清富有四海,我朝人才辈出,绝不少陈名夏这一人!”冯诠竭力喊叫着,像一只跳梁小丑,他怎么就不明白“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的道理呢?还不是为了党争,你死我活的南北党争!这是冯诠的阉党扬眉吐气的大好时机,他能错过吗? 
  少年天子未置可否,侧身看着汤若望。 
  汤若望手拈长须,俨然一副长者的风范:“皇上明鉴,主耶稣要他的子民博爱,爱人类爱大自然,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皇上乃万民之尊,必得以仁慈为本,施仁政,行王道,则天下自会无为而治。” 
  “汤大人,你的意思是说要皇上宽恕陈名夏?”济尔哈朗早就对这个大大咧咧坐在御座之旁的长毛鬼子看不顺眼了。济尔哈朗腆着肚子,两腿站得发直,他瓮声瓮气说道:“皇上圣明!陈名夏并非不可赦。但是赦了陈名夏,李呈祥赦不赦?还有那擅自结党营私自作主张的二十九名汉宫该如何处置?若此三案都不定罪,咱们满洲议政王贝勒大臣服不服?八旗将士服不服?咱们满洲东来,流血流汗吃尽了辛苦,总称用性命建立了大清国,同时也为自己挣得了一份家当,可这些自以为是的汉人偏偏鸡蛋里挑骨头,依老臣看,他们实在是亡我之心不死!皇上,对这些怀有二心的汉人绝不能手软。哈哈,汉人不是有一句诗吗,说什么发如韭,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皇上,老臣倒想看看这些汉人是怎么个死法!”济尔哈朗声嘶力竭说得直喘粗气。 
  福临乌黑明亮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看着济尔哈朗,这位叔王年已五十六七了,须发尽白,由于多年奔驰疆场看上去已显得老态龙钟了,双下巴,短脖子缩到了肩膀里,浑圆的肚子将朝服撑得鼓蓬蓬的,使他的双腿显得格外的单薄。福临的嘴角现出了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笑意。郑亲王表面上是为江山社稷,实际上他也是在营私?他打击陈名夏是为了保护在圈占土地中过于张狂的佟图赖,这是他的外甥女婿!前一阵子据说叔王还试图帮着佟妃谋取中宫之位,哼,哼,叔王呀叔王,如今你虽德高望重,一门三王爷,但仍只能是朕的“持以忠心之义”的臣子,再由不得你指手划脚多嘴多舌的了! 
  “郑亲王言之有理!”福临突然提高了声音,廷院里格外的安静,只有远处树梢上的雀儿不知趣地吱吱叫着,它们看来也想弄明白这地下红彤彤的一片顶戴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陈名夏、李呈祥等人的奏折大不合理,简直是一派胡言!朕不分满汉,一概委以重任,可尔等汉官却不知恩图报,反而得寸进尺生了二心!从实据理而言,难道不该虚崇满洲?不是我满洲东来,尔等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说什么留发复衣冠,朕今天就将尔等的头割下来,看尔等还怎么留发!” 
  话音未落,少年天子提起了朱笔。“来人,摘去陈名夏等人的顶戴,从重惩办,予以绞死,其妻子儿女贬为奴婢流放尚阳堡!” 
  “冤枉呀!”早已面无人色的陈名夏突然大吼了起来,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