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谢郎俦 作者:乔悦蓝(晋江2013-10-23完结) >

第57章

谢郎俦 作者:乔悦蓝(晋江2013-10-23完结)-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非此即彼
  
  沈时瞪大惊惶的双眼望着眼前的人,在脑中瞬间的空白之后又骤时清醒过来,忙退后几步伏倒在地,不敢再抬头。
  “奴婢叩见皇上。万岁、万万岁。奴婢不慎冲撞圣驾,罪该万死!”
  “朕记得你。端阳节那日呈香囊的就是你吧?你是皇太后身边新添的那个宫女?叫沈……什么来着?”
  “是。奴婢沈时。”
  “哦,对,是这个名字。起来吧。”
  “谢皇上。”
  沈时起身闪避路旁,头使劲低着。尽管平日尽量躲避,不愿见这紧关自家灭门惨事的人,可终究还是撞上了。这会儿就只盼着他快些走过去,自己好逃开。
  可皇帝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早便听说你甚得母后的欢心。朕日日去向母后问安,却为何从不曾见你在一旁伺候?”
  “回皇上:奴婢……奴婢那个时辰惯常在后殿为太后娘娘做些小差事,无福得见圣驾。”
  “难怪,那还真是不巧。这么说,今日倒正赶得巧了?”皇帝浅笑低语。
  一阵擂鼓般的心慌。沈时不敢接言,只屏息站着,低垂的眼眸瞥见皇帝一点一点移近的明黄靴尖,心骤然跳上了嗓子眼儿。
  皇帝在她面前很近处停住脚,语气平和地开口:“朕听说皇太后寿辰的吉服跟端阳节香囊上的绣样,均是出自你的手笔。那“百福攒寿”的独出心裁,与巧引《诗经》的妙运灵通,都令朕印象深刻。如此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的女子,怎么会只做了宫女呢?”
  沈时拼了命克制住心中的慌乱,小心翼翼地答道:“回禀皇上:奴婢粗陋,资质凡庸,只合婢女之份。实不敢当皇上谬赞。”
  “哦?是吗?”皇帝轻浅的低笑。
  身子本能地剧烈颤抖了一下之后,沈时才恍然意识到,是皇帝的手指挑起了她的下颌!脑中再一次空白。
  沈时拼命垂下眼眸避开与皇帝的对视。因恐惧和慌乱而蝶翼般扑闪不定的羽睫在她明瓷般匀净的脸上投下了翩然的扇影。
  “看来沈宫人不光有众人夸的那诸多好处,还更兼有谦逊的美德。真是愈发难得了。”
  扣住沈时下颌的手指微微地来回抚动着,滑过她细腻光洁的肌肤,似在赏鉴一件绝世珍玩。沈时屏息,身子却不由随着那手指的滑动轻颤不已。
  皇帝目光灼灼地凝视了她片刻,勾起唇角,在喉中轻笑了两声,放开了把玩着她下颌的手,抬步进了弘晖殿。
  沈时僵在原地,心陷入一片冰凉的恐惧中。
  皇帝适才那番言语举动和临去时的一笑,令她生出一种极其可怕的预感。
  
  元寿宫。弘晖殿。
  请安已毕,皇帝小坐,与太后闲话。
  “母后,儿适才在殿外碰见您身边的宫女沈时。果然清风朗月、令人忘俗。让她落选,内侍省那几个奴才的眼珠子长在脸上也真没什么用处了。”
  皇太后心中明白,脸上却毫不表露,仍带着如常的浅笑:“哦?连皇帝也觉得她这么好?那看来哀家的眼光着实不赖,选她还真是选对了。”
  皇帝听出话内有因,不禁一怔:“她不是容妃进献给母后的奴婢吗?怎么是母后自己选的呢?”
  “呵呵,”太后笑道:“哀家说的不是这个。她是容妃孝敬哀家的不假,可她也是哀家给慜祯择定的内闱人选。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有可能走得进慜祯的眼、慜祯的心。”
  皇帝心中微微一沉,十分不自然地笑笑:“原来是母后为九弟留的人,难怪如此出众。母后终是偏爱九弟,处处都为他打算到了极致。”
  皇太后收了笑意,正色问道:“听皇帝的口气,莫不是也看上沈时了?”
  皇帝更加不自然,勉强挤出一丝笑:“母后说哪儿的话。朕并不耽声色。女子之于朕,多一个锦上添花,少一个无关痛痒。沈时虽好,也是母后的婢女,儿岂会做讨要母婢的不孝之事?更何况她还是母后为九弟选定的人。不光是母后,儿心里也一直记挂着九弟的亲事。如今既能得一个有望令九弟接纳的女子,儿也觉得欣慰。儿为君为兄,又岂会与九弟相争?”
  皇太后舒了口气,点点头道:“这就好。若是别人,母后并无偏心,你若喜欢,便给你也是一样的,母后断不会舍不得。可沈时不同,除却她,真再找不出这么一个女子,能让母后对慜祯的婚事有点盼头了。”
  皇帝应付着点头道:“是。儿都明白。儿不会在意,母后也不要多心。”
  又略坐着说了两句无关紧要的闲话,皇帝便起身告辞了。
  皇太后看着皇帝出了弘晖殿,心中又有了一番算计。
  
  瑶光殿。夜。
  帐内,谭容妃依偎在皇帝怀中,娇喘甫定。
  皇帝托起她潮红未褪、明艳如桃的俏脸,一边附过唇去柔意逡巡,一边有意无意地开口:“听母后说,你献给她的那个婢女,是这回选进宫的良家子里淘汰下来的?”
  容妃点头:“是啊皇上。说起来这丫头也实在委屈!凭她的才貌,万不该落选。都是吴敬德那个丧尽天良的狗奴才,贪财勒索惯了,只因沈时不肯贿赂,便硬生生将她淘汰,充作了奴婢。妾妃听说沈时在内侍省时,吃了他不少打骂折磨。”
  “这个吴敬德,原来就是这么给朕当差的!看来朕应该好好嘉奖他的忠心才是。”
  “皇上圣明。”容妃娇笑着又偎进皇帝怀里,心中暗自称快。
  
  翌日。
  原内侍省总领大太监吴敬德在宫人们快意的目光和妃嫔们称意的笑声中,杀猪般哭嚎着被拖进了杂役房。他万万没有想到,为沈时打算的结局竟落到了自己头上。
  “吴大总领,您人缘儿实在太好了,真是叫奴才嫉妒哇!万岁爷亲自下旨把您老挪到这儿来养老,各宫娘娘也都派人传话儿来,命奴才们定要好好招呼您呢!”
  杂役房的管事太监笑得令人毛骨悚然。吴敬德如同散了骨头一般瘫软下去,不知道自己的报应来得算不算太早。
  与此同时。元寿宫。
  “沈时啊,听说昨儿个你在殿外遇见皇帝了?”
  沈时心中猛地一颤:“是。”
  “那你可知皇帝有意要纳你为妃?”
  “啊?不,不!太后娘娘,奴婢……”
  沈时顾不得失态、错规矩,瞪大眼睛拼命地摇着头,泫然欲泣。
  这无疑比昨日太后说要将她送入信王府的晴天霹雳尤甚百倍。
  太后平静地注视着她的眼睛:“像你这样的女子,本就不该没于奴婢之列。哀家听容妃说过你的志气,知道你不愿为妃。本来你若硬是不愿去信王府,哀家也不忍相逼,少不得仍将你留在身边。可如今皇帝看上了你,这事情就两样了。若是你不入信王府,可就没什么话搪塞皇帝了。这回皇帝只露了意思,没有明说,哀家还可以装糊涂;但下回他若向哀家开口要你,哀家这个做母亲的,也不能拂他的面子,少不得点头。”
  沈时失神无力地跪坐在地上,呆呆地流着泪。
  “你不愿为妃,亦不愿入王侯之家,无非是怕往后无法在你爹娘跟前尽孝。宫中固然如此,但王府不同。王府规矩虽严,有些事却尚可通融。他日你若能得慜祯宠爱,奉养父母又有何难?”
  太后威逼之后,又以利诱之。见沈时仍是流泪不语,也不再多说,只问了一句:“如何?是去伺候信王,还是伺候皇帝,你自己拿主意吧。”
  想来人总是带着私心的。纵然宽仁慈悯如赵太后,也难免为了儿子不择手段。慜祯的婚事一直是扎在她心头的一根刺,令她寝食难安。如今沈时在她眼里,是从天而降的唯一救星,亟盼着她能成为开启慜祯心锁的那把钥匙。为了慜祯,赵太后不惜命中沈时死穴,以计相诱逼。
  果然,明了了局势的沈时在地上呆坐了半晌之后,偶人般滞滞地开口:“奴婢愿入信王府,侍奉信王千岁。”
  “很好。既如此,哀家会为你安排周全。慜祯现在对婚事极为敏感,也出奇地反感,为了不使他抵牾,哀家只能先将你以奴婢身份赐与他,让你在他身边伺候。你要多多用心,为他分忧解愁。日子久了,他自然知道你的好处,到那时便水到渠成,哀家自会为你做主。名分上绝不会委屈你,即便你是奴婢出身,不能直接受册为正妃,至少也可以先立为侧妃,过两年再扶正,也是一样。这宫里的奴才按惯例除了各宫的管事,都是只有等级、没有品阶的。不过为了你去信王府不受奴才们的轻视和刁难,哀家要破例赐你正六品良侍的品衔,升你为一等宫女。另会挑两个忠心又伶俐的丫头跟着你、帮着你。你还有什么要求,也只管告诉哀家。”
  沈时神色呆滞,木木地说道:“奴婢谢太后娘娘恩宠、体恤。奴婢没什么要求。”
  “那就这样定了。三日后,哀家叫谢总管送你进信王府。”
  
  薄暮时分。元寿宫寝殿。
  谢功深从信王府赶回来,匆匆来向太后复命。
  “功深,如何啊?慜祯怎么说?”
  “回太后娘娘:奴才说皇太后始终惦着王爷身边儿没有得力的婢女,日夜挂怀,故特选赐三名宫人伺候王爷,若是王爷肯体恤太后一片慈心,还请莫要再辞。王爷听了没说什么。奴才又说,那王爷若是同意了,老奴过两日便给王爷把人送来,王爷还是没说什么。奴才就只好告辞回来了。”
  皇太后沉默了片刻,道:“没说什么,便是没反对了?那哀家就当他是愿意了。三日后送沈时过去。”
  “是。”
  “那两个丫头你派了谁?妥当吗?”
  “回太后娘娘,奴才挑了春枝和春絮。春枝沉稳,春絮伶俐,都是忠心的丫头,应该可以放心。”
  “嗯。很好。该嘱咐沈时的话,哀家都已经嘱咐过了。剩下的,就看她的造化跟慜祯的缘法了。”
  
  端华宫。
  “娘娘,怪道太后娘娘会对那沈时另眼相看、言听计从呢,原来是为信王千岁的亲事打主意!说是赐给信王千岁的奴婢,还另添了两个遮幌子的,不过都是掩耳盗铃罢了。明眼人谁还不明白她老人家的心思!”
  “哼哼,”韩贤妃脸色阴郁地冷笑两声:“本宫一直纳闷,皇后是太后娘娘的亲外甥女,皇太后连她的事都不管,又怎会管容妃。却原来是容妃送去的奴婢被她相中了做信王爷的内宠!这就不怪了,儿子自然比外甥女要亲。容妃给了她这么大的人情、立了这么大的功,也难怪她要帮容妃复宠。” 
  “想不到沈时这个贱婢如此命好!”白荻咬牙切齿地说道。
  韩贤妃冷冷地斜睨着她:“怎么?眼热了?要不本宫也把你献给太后娘娘,看你有没有命也被赐给哪位王爷?只怕你没有沈时的本事,皇太后看不上你!”
  白荻听了这话,早变了脸色,跪伏在地连连磕头:“娘娘别误会,奴婢心里只有娘娘,再没有一点儿别的心思!就算有天大的好处,奴婢也万不敢对娘娘三心二意,请娘娘明鉴!”
  韩贤妃哼了一声:“起来吧。”
  白荻松口气站了起来,又往前凑了凑,讨好地说:“娘娘也用不着生气。信王千岁的性子是早已出了名的冷,那沈时去了信王府,也未必有好果子吃。听说皇上也对她动了心,退一步想,太后娘娘把她送进信王府也算是好事,总比留着她爬到皇上身边好。”
  韩贤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