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黄粱三国 >

第30章

黄粱三国-第30章

小说: 黄粱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施主请随小僧来!”小沙弥带着众人向山门走去。   
  过了山门,东西两侧分别是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位高僧的墓地,随后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庐阁五层殿堂,从前到后依自然地势,渐次升高,而客房正毗邻着毗庐阁。只是由于白马寺现在建造还没几十年多少年,王奇在行走之间,根本就没有以前游历千年古刹时的感觉。   
  到了白马寺的客房前,知客小沙弥在一间厢房门上轻轻的敲了几下,门被打开了。出来的果然是王奇昨天在路上见到的那人。那人在刚看见小沙弥时,脸上稍有不豫的神色,但越过小沙弥的光头,看到了王奇等人,就马上笑着对着他们报拳道:   
  “哦!原来是王公子来访!”   
  “王奇拜见先生!昨日先生登门拜访,恰巧逢王奇有事外出,今日特来道歉!”王奇看见他的样子,就确定昨天登门拜访的绝对是这个人,又看他对自己只称公子,而不称侯爷,就知道他是一个清高的人,忙对其作了一揖。   
  “呵呵!张松昨日冒昧拜访,怎敢劳动公子回访!”那男子笑着答道,很显然对王奇行的这一揖很在意。   
  张松,难道就是那个献《西蜀地形图》的张松。王奇心中惊讶,看他那丑陋的样子,应该不是假冒的。张松此人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名人了,最出名的就是和法正孟达两人合谋迎接刘备进蜀。不过王奇之所以记得他,到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以前在看《三国演义》时看过有关他的一个故事。说张松去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以前王奇每回看到这里,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能让曹操吃憋的人当然不会是普通人了,可惜他被自己的亲兄弟出卖,早早死于刘璋之手,不能一展才华。话说王奇当时听到那人自称是张松,心中大喜,紧紧握住张松的手道:   
  “阁下可是益州张松!张永年?”   
  张松听了心中奇怪,眼前的公子哥怎么会听说过自己的名号,略显不安道:   
  “呃!这!某正是益州张松!只是公子从何处听过张松的名号?”   
  旁边的郭嘉周瑜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王奇,眼前的丑人难道那么有名吗,至于激动成这个样子吗。   
  “哈哈!永年乃益州大才!王奇久闻大名了!”王奇知道自己这样肯定引起了诸人的怀疑,解释的十分尴尬。   
  “呵呵!贱名有污尊耳矣!诸位快进屋坐吧!”张松听了却十分高兴,他这次出来,就是因为自己在蜀中时,外人只传其兄长张肃之名,而不知其张松之名,所以想来京师讨个官职,将来也能回乡涨涨名声。想不到前几天在袁绍那儿吃了个闭门羹,今天却在这位有才子之名的小侯爷这儿听到了称赞,一时也管不得他到底为什么会听说过自己,忙热情的将几人引进屋里。   
  王奇和他谦让了一番,带着郭嘉和周瑜进了屋子。许褚和张飞不喜欢和他们文绉绉的说话,两人并没有跟进去,反而像两尊铁塔一样守在门外。   
  众人落座已定,王奇向张松介绍了周瑜和郭嘉,又好奇的问张松:   
  “永年兄昨天要找王奇是所为何事呀?”   
  张松闻言,并没有直接作答。   
  反而站起来对王奇作了一揖,笑道:   
  “呵呵!张松不才之人,闻公子爱才之名,特来投效!”   
  “什么!”王奇惊的站了起来,张松竟然主动要求投效自己!他刚刚还觉得自己的名声还不够响亮,不然就可以吸引众多的贤人来投靠自己了。所以他可不会简单的认为张松投靠自己是为自己的名声吸引。遂疑问道:   
  “王奇不才之人,怎敢当永年兄如此谬赞!若永年兄真想择一人投效,我到可以向你推荐一人,现任大将军椽的袁绍袁本初。袁家四世三公,本初亦以好士而名闻天下,若公去投效,必得重用!”   
  王奇越想越觉得张松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投效自己,说话的态度也开始有点变化,从刚开始称永年兄,到后来变成称公。   
  要知道,像王奇这样还没什么功名的世家子弟,在京师大量招募门客是十分忌讳的,当初袁绍以好客闻名,手下门客众多,但他的叔父袁隗知道后却狠狠的斥责了他一顿,认为他这是在给袁家招祸。   
  以袁家这样的身份,尚且不敢随便招募门客,他王奇就更不敢了。原来收郭嘉,那还是因为他年纪小,不会引人注意,至于徐庶和许靖等人,则是挂名在他老爹王允那儿。而后来收的许褚张飞,在外人面前基本上都是称他为公子的,并不称主公。尤其是在王奇收留了关羽和张飞之后,王奇爱才好客的名声就在洛阳传开了,但王奇对此类事情十分顾忌,生怕被“十常侍”察觉了,借机除掉自己。所以此时听了张松的话,难免就有点猜疑。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上) 第三十三章 白马有贤(下)    
  那张松见王奇如此说话,却并没有怎么生气,反而苦笑道:   
  “张松早闻袁本初之名,所以来京师后第一个找的就是他,只是他见我面容张的丑陋,不但没有收留我,连袁府的大门都不让我进去!”   
  张松说得很直接,并没有隐瞒自己曾找过袁绍,连自己在袁绍那儿吃了闭门羹这样的丑事,也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至于那样说是不是给王奇面子,他到是没考虑。   
  王奇看他说的直爽,心中有几分相信。对张松第一个找的不是自己并没有介意,只是仍犹疑道:   
  “即便如此,京师中好客之人颇多,而王奇之名声并不张显,永年兄为何会来找王奇呢?”   
  “呵呵!张松来京师已有几日了,拜访了各位好客之人,实在是因为张松张的太过丑陋,竟然无人愿意收留。刚好前几天听闻公子义收关羽张飞之事,昨日又见公子见了张松的丑陋面貌并不嫌弃,反而对张松执礼有加,公子可是多年来第一个在刚见面时就如此对张松之人。张松遂起了投效之心!”   
  原来如此,王奇心道,这张松看来是因为张的丑,自小没少受别人歧视,所以在昨天自己对他微笑点头后,就对自己产生了知遇之感,才起了投效之心。想想古代的奇人异士也真是特别,他们往往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恩惠而舍身相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更是至死不渝。想不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就引起了眼前这位奇才的知遇之感。不过想想张松真的不是因为自己的才名而投效,心中又觉得有点失落。   
  “哈哈!若真如此,能得永年兄相助,王奇如虎添翼矣!”王奇既然消除了心中的怀疑,对能得到张松投效一事当然十分高兴了。   
  “如此!张松拜见主公!”张松听见王奇答应,忙对王奇作了一揖。   
  “快快免礼!”王奇忙扶住张松,又道:“今后在外人面前不必称王奇为主公,直呼王奇表字即可!”   
  “呵呵!张松既为家臣,怎可失了礼数,外人面前称主公为公子即可!”张松却并不是一个愿意轻易妥协的人。   
  王奇无奈,只得答应了。   
  旁边的周瑜刚见张松那丑陋的面容时,到是有三分不喜,后来听自己的结义大哥王奇称赞他是一位大贤,知道这位大哥看人一般都不会错的,马上收起了轻视之心。此时见张松已经认了王奇为主,还是小孩脾气的周瑜,忙拉着张松的手就道:   
  “刚才我大哥说永年兄是益州大才,不知有何大的本事?”   
  张松知道这位主公的结拜兄弟时要考较自己,刚好他也有心在王奇面前现实一下自己的才能,就笑着答道:   
  “区区不才,尚能过目不忘!”   
  “哦!有何为证?”周瑜有点惊讶,他自负才高,但想要过目不忘却是绝对作不到的,不过他接受王奇教育,已经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所以并没有表现的失态。   
  旁边的郭嘉听了也是一惊,过目不忘他自认为也做不到,不过他知道要是能过目不忘,那在学习时就能占很大优势,光这一点,就能显示出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的才能了。刚好他因为爱看书,袖中还带着一本从王奇书房中带来的原版《六经正义》,这还是用老式的蔡侯纸做的呢。虽然在王奇造出白纸后,《六经正义》已经被抄写了很多部,但是在市面上并没有流传。对方从益州远道而来,想来应该没读过这本书,就取出来道:   
  “这儿有《六经正义》一本,永年兄能否看一边就背出来?”   
  张松也并不答话,只是微微一笑就接了过来,一业一业的开始翻看起来。   
  等把书翻看完了,随手就又递还给郭嘉,也不等他诸人开口相问,张嘴就开始背诵书中的内容,郭嘉和周瑜连忙翻开书对照,王奇却并没有动作,因为他知道,张松确实是有这么个本事。但郭嘉和周瑜却不信邪的一字一句对照着,直到张松背诵完最后最后一句话,才对张松大声赞道:   
  “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王奇亦微笑着对张松点头,虽然当他真的看到过目不忘的本领时,也是十分惊讶的,但他知道有时候为人主上,就的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在臣下心目中高深莫测的形象。   
  “此乃小技耳!”张松谦虚道。   
  “好了!永年之才确实不同凡响,我看永年住在寺中多有不便,还是随我搬到府中去住吧!”王奇见识到了张松的才能,就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外面。   
  “主公若不想让外人知道张松,可差张松先去豫州。只是不知主公何时回豫?”张松听王奇刚才的语气就知道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自己招揽家臣。   
  “嗯!不错!永年可先去颍川,我得等和新任的汝南太守一起回去!父亲大人早就将奏书递交给朝廷了,想来在这几天就会任命了!”王奇道。他也想到自己在京师没几天,就连续受了几个家臣,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遂决定让张松先去颍川,反正他在出洛阳后,也得到颍川去看当初收的那十万黄巾降兵,看他们是否已经种出了足够的粮食。   
  想到金村的人也会在两天后去颍川,遂又道;   
  “我的家将在两天后将护送一村村民前去颍川,恩!这样吧!永年你先去和那个村的村民汇合,待两天后,我让仲康护送你们去颍川!”   
  张松领命,决定收拾行装先去和金村的人汇合,在两天后再出发。   
  幸好张松的衣物不多,不一会儿就收拾好了,随众人一起出来。   
  王奇看到隔壁的房间好像也住着人似的,就随口问了一句:   
  “住在此屋的人是谁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