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礼记 >

第35章

礼记-第35章

小说: 礼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宾者,政教之本,礼之大参也。 

大意 

     本篇解释《仪礼·乡饮酒礼》的含义。乡饮酒礼是古代乡人按时节 
聚会饮酒时的礼仪。篇中内容可分为四段,首段引 《仪礼·乡饮酒礼》 
之文而加以解释;第二段说明党正正齿位之礼;第三段引孔子之言,说 
明乡饮酒礼的作用;最后以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乡饮酒时宾主坐次的含 
义。 

…  45…

                              射义第四十六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 
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 
序也。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 
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 
蘋》为节,士以《采繁》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 
乐会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繁》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 
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 
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 
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 
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 
务焉。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 
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 
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 
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 
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 
也。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 
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 
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 
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 
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 
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 
曰:“幼壮孝悌、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 
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 
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有存者。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 
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 
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 
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 
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 
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 
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 
事也。故必无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 
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 
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46…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 
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发彼有的, 
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 
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大意 

     本篇是对《仪礼·大射仪》的解释古代射礼有五:大射、宾射、燕 
射、乡射、泽宫之射。大射,指的是古代君臣举行的射礼。冠、婚、燕、 
聘、乡饮酒诸篇,引《仪礼》正经原文而加以解释,此篇与其它五篇不 
同,没有引《仪礼》,只是泛论习射的意义。 

…  47…

                               燕义第四十七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 
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 
于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 
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正。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卒,使之修德学道, 
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诸侯燕礼之义: 
     君立阼阶之东南,南向尔,卿、大夫皆少进。定位也。君席阼阶之 
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 
     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不以公 
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宾入中庭,君降一等而 
揖之,礼之也。 
     君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礼也。 
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 
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 
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 
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 
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故曰: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献君,君 
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而后献大夫,大夫举旅行酬。而后 
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献庶子。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 
明贵贱也。 

大意 

     本篇解释《仪礼·燕礼》的含义,古代饮食之礼有三种:飨、食、 
燕,前两种隆重严肃,唯燕礼轻而宾主感情欢悦融洽,燕礼又有多种, 
如燕来朝诸侯之札,诸侯相朝之燕礼,燕来聘之臣,国君自燕臣下,燕 
其宗族,养老燕礼,如此等等。本篇内容以君燕其臣之礼为主。篇首一 
段,解释“庶子官”的职责,与燕札无关系,显系错简。 

…  48…

                              聘义第四十八 

     聘礼: 
     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三让而后传命。三 
让而后入庙门,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君使士迎于境,大夫郊劳。君亲拜迎于大门之内而庙受,北面拜贶。 
拜君命之辱,所以致敬也。 
     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觌。致饔 
饩,还圭璋,贿赠,飨、食、燕。所以明宾客君臣之义也。 
     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而误,主 
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诸侯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 
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诸侯相 
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 
     主国待客,出入三积。饩客于舍,五牢之具陈于内;米三十车,禾 
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于外;乘禽日五双,群介皆有饩牢;壹食再飨, 
燕与时赐无数。所以厚重礼也。古之用财者不能均如此,然而用财如此 
其厚者,言尽之于礼也。尽之于礼,则内君臣不相陵,而外不相侵。故 
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尔。 
     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 
者弗能行也,故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也。酒清,人渴而不敢饮也;肉干, 
人饥而不敢食也;日暮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以成礼节,以正君 
臣,以亲父子,以和长幼。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 
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 
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故所贵于勇敢 
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 
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 
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勇敢强有力, 
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于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刑罚行于国, 
所诛者乱人也。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者何也?为玉之寡而■之 
多与?” 
     孔子曰:“非为■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 
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 
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大意 

     本篇解释《仪礼、聘礼》的含义。聘礼,是古代天子与诸侯、诸侯 

…  49…

与诸侯之间的一种往来礼节,类似于今天的外交往来礼节。本篇内容可 
分为三段:自篇首至“而诸侯务焉尔”,论述聘礼的意义;自“聘射之 
礼”至“民顺治而国安也”,论述聘射二礼隆重盛大的社会功效;自“子 
贡问于孔子”至结尾,说明“玉”的美德和可贵,因为古代聘礼以“圭 
璋” (玉制的礼器)做为最珍贵的礼物。 

…  50…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 
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 
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 
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 
     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 
     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丧不过 
三年,苴衰不补,坟墓不培;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 
也。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 
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 
     杖者何也?爵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