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九尾狐:妖男,不要啊 >

第37章

九尾狐:妖男,不要啊-第37章

小说: 九尾狐:妖男,不要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莲叹息,“我没取他的内丹。因为他根本是自愿魂飞魄散而去的。”

    柏弘转着眼珠瞄着重莲,“自愿魂飞魄散?老九你说的那个人好像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人吧……别忘了,他当初可是自愿卖命给我青丘,就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愿为灵奴的……”

 狐族之谋

    重莲皱眉,“父亲应允了?我青丘过多干涉凡人之事,上天岂会容得?”

    “上天?呵呵,呵呵……”柏弘轻蔑而笑,“老九,亏你还敬上天!你知道,上天刚刚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柏弘一摆绯色袍裾,“我青丘九尾狐乃是涂山氏后人。,想当年夏禹迎娶涂山九尾狐之女娇为妻,方保得夏禹子孙昌盛,使得人类繁衍兴盛。所以我九尾狐乃为凡人之始祖,更为帝后之族,无比尊贵。”

    重莲点头。也正因为此,所以纵然人间朝代更迭,却所有的皇室都要尊敬青丘来使,自认是青丘之族的后代。

    娟柏弘一叹,“我九尾狐族本来与龙、凤、,放手了的猎物,可是人人可以追逐的哟……”

    重莲心下一急,“三哥!”

    柏弘转过身来,冷冷凝望重莲,“爹他老人家还叫我嘱咐你一句话。爹近来算过你的命数,发觉你的命数已经有异。算来,就该是你遇见这个小女道的日子开始的……爹要我告诉你:老九,你可千万要,好自为之……”

    -

    玉真难过地独自走下山去。

    顶峰云雾缥缈之中所发生的事情她并不知道。更何况,狐三是提前设了结界,凭着玉真的修为又如何能够听到。

    她只是,只是微微迟疑。

    万顷云涛之中,她似乎听见了重莲的笛声。

    她记得那曲调,正是当日重莲在茶肆之中所吹奏的《碧海潮生曲》。

    晴空为碧海,云涛万里一如潮生。她的心便是尖尖颤着,数度停下脚步来,忍不住回眸望去。偷偷希冀,能够在云涛离合之间再能瞥一眼,他绝世的身姿。

    只可惜,无可如愿。

    她与他,终究是这般缘尽了吧。

    他是妖,她是修道之人。纵然看得出他身周清气缭绕,但是这个世上纵然有狐仙一说,却也是个妖仙,终非正道。道家最恨这些所谓的妖仙,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这个世间诸多怪力乱神之事。如果没有这些妖仙的庇护,道士早已杀尽天下妖祟,还百姓一个清明人间了。

    所以,她与他终究站在楚河汉界两岸,无可抵达。

    叹息着摇头,玉真将扯乱了的发髻重新绾好。却已经没有了那枚碧玉簪……

    心下难过,只好从兜囊中取出师兄青云子赠予的那枚荆钗。

    其实还是有犹豫。毕竟这荆钗乃是青云子师兄母亲的唯一遗物。虽然本身并不值钱,但是纪念的意义却是贵重,她这样唐突地便绾在了发间,总觉得不够尊重。便也只好暂时用着,打定了主意下山去再买一枚钗子换下也就是了。

    正绾着发,只听得背后山高处有簌簌的脚步声来。

    玉真手一慌,几乎将满头刚绾好的青丝尽数散去。她却也顾不得,只是呆愣愣回首,轻轻向那云深处,“阿九,你,你追来作甚?”

    云气开合,风过雾散,随着轻袅袅一声笑,却是从白云深处走出一位绯色长衫的公子来。金冠束发,凤目斜飞,看上去有七分重莲的样貌,却还是,输了一段清美。

    “阿九?敢情姑娘说的可是我们九弟的小名儿……”那公子一笑,满眼的勾缠之意。

    玉真皱眉。不明白,为何那般相似的容貌,做出的表情却怎会这般的不同?

    重莲也不是什么方正的公子,眼神笑容也满是邪佞,却——总有清雅缭绕,而不似眼前这位公子一般地,荒亵。

    玉真急忙敛了形容,微微稽首,“小道却是认错了人,公子见笑了。”

    那来人,自然是狐三柏弘。

    柏弘一笑,索性垂下头来望玉真,“小生乃是老九的三哥。”

    玉真碍于重莲这层关系,不好太过无礼,只好硬撑着挤出个笑容来,“原来是三公子。”

    柏弘的眸子绕着玉真的容颜又是逡巡了几圈,这才一笑,“老九竟然能将他的小名儿告知了姑娘,可见姑娘在老九的心中,地位可是不凡哦!”

    玉真皱眉。这位三公子的唐突之意太过明显,她可不想在这云雾缭绕的山间与这个人多打勾连。

    再说,既然他是重莲的三哥,那自然又是个狐妖了。

    玉真稽首,“小道有事先行一步。三公子,告辞了。”

    却有纸扇挡来,扇柄上红玉一晃,“哎~~姑娘,别急着走啊……”


 山中受侮

    玉真要走,却被狐三柏弘给拦住。

    玉真皱眉,“三公子,请让行。小道奉了师尊之命前往帝都去,唯恐耽误了时辰,还望三公子担待则个。”已是尽量地委婉和礼貌。

    谁知那柏弘丝毫没有让行的意思,反倒涎着脸凑过来,深深吸入玉真身上的气息,做迷醉之态,“嗯~~姑娘,你这身上的香,实在是太过诱引。饶是我狐三都抵抗不住,若是换了俗世中的男子,恐怕就更是趋之若鹜了。”

    柏弘长眸频闪,“只怕姑娘在青城山中早已被众多师兄采撷过了吧?就是你那师尊,无尘老家伙也享用过你了吧?”

    娟玉真真的恼了。这个狐妖竟然侮她也就罢了,竟然还将一众师兄以及师尊全都牵连上,她怎么还能坐视!

    玉真清斥,掌中已然握住“斩情”,“大胆狐妖,信口雌黄!胆敢污蔑我师尊,罪不容诛!”

    柏弘笑,狭长的眸子睥睨着玉真,“就凭你?小女娃,别看你手中擎着利剑,你却又怎是你三公子我的对手!”

    邈玉真大怒,“是吗?那便试试看!天地正道,邪不侵正,你区区狐妖敢奈我何!”剑如长虹而起,直刺万顷云涛。随着她绀衣身影的凌空回旋,“斩情”剑光化为圈圈红日,向狐三柏弘兜头罩下!

    柏弘一挑眉,“长虹贯日!小女娃,好俊的身法!”嘴上虽还是挑。逗,身形上却已不敢怠慢,绯色长衫急旋,他掌中的纸扇登时披满了剑光,迎向玉真劈下的长剑!

    云气空中,玉真长剑一贴柏弘的纸扇,便似被黏住了一般。玉真心下暗叫不好,知道柏弘这是将真气贯入了纸扇,将那一柄本无利刃的纸扇化作了杀人的利器!而她的长剑便是被柏弘的真气黏住,柏弘一上来就是在以真气与她相搏!

    玉真惴惴。她终究不过是刚刚学剑,从小到大十几年的真气怎么比得上这修成了人形的狐妖!

    不过,玉真却也从来不是那循规蹈矩的,长剑既然被黏住,她绝不束手待毙,脚下便是向上挑着踹了出去!

    柏弘大惊,“哟!小女娃你好狠的招式!奔着你家三公子的阳。根来,你想绝了你家三公子的命根啊!”

    玉真一击得手,柏弘主动纵开身形,便也解了她长剑上的黏着。玉真擎剑轻笑,“哼,对付你这样的狐妖,还哪里用讲什么章法!除妖务尽耳!”

    柏弘的兽。性终于被激出。长眸顿现绯色,绯红的衣摆虽他身子内勃发出来的真气鼓荡而开,在纯白的云雾之间仿佛漾起一片血色。

    玉真捏住剑柄心知不妙。这狐妖自有术法,而且定然是邪门歪道,她还从没见识过妖物的术法,心中难免惴惴。

    却有一线昂藏的身影腾空而起,凌空按住了柏弘的身形。

    原来是那跟随在柏弘身后的健士,轩辕屹。

    轩辕屹一压柏弘的手腕,“三主子,不可!”

    柏弘狭长双目已经绯色顿现,已是妖性压抑不住了。他回眸,恨恨地,“怎的?你也想攀着老九那高枝儿是不?知道这是老九要的人,这便胆敢拦着你主子我,卖个好?”

    轩辕屹皱眉,“三主子,小的是青丘人,无论是三主子还是九公子,都是在下的主人。小的只知道凡事定要以青丘大局为重,却不会因人而异!”

    柏弘咬牙,想要再抬臂,却是被轩辕屹压得死死的。

    轩辕屹再叹,“三主子,这里毕竟是云台山!道家张天师当年飞升之地,乃是道教祖庭之一!所以此处,切不可怠慢!如果轻易使用了法术而惹恼了整个修道之人,反倒是我青丘的灾祸了。王上的命,三主子可还记得!切勿轻易树敌啊!”

    柏弘恨恨,却也知道轩辕屹说的在理。只得一甩袍袖作罢。

    玉真见对方收了手,自己也忙将长剑收好。

    正如轩辕屹所说,这里毕竟是张天师飞升之地,乃是道教祖庭。她身为弟子,自然更不该僭越。

    玉真遥向轩辕屹抱了抱拳,“多谢壮士!”

    说罢转身向山下走,可是心却不由得悲凉起来。

    这一番打斗,重莲竟然并未现身。她抛离了他,他便任凭她被他三哥欺侮!

    一路同行的缘分,原来只是这般浅薄。

    终究,是她不该。不该还要停下脚步来,不该还奢望想要再听一听他于万顷云涛里吹奏的笛声。

    他终究是妖,又哪里来的人心?

    无心之人,又怎么有——情?

    -

    独自向前行路,不觉已经到了蜀地的边沿。再往前去,路途便顺遂下来,不再如行蜀道一般艰难。玉真的心倒也安定了些。

    只是,一路走来习惯了有重莲在身边,乍然变作孤身一人,有淡淡的凄惶。

    到了阆州的边界,按照官府的规矩要去当地府衙签审祠部牒。玉真本以为这是件简单的事,到了官府签审过了便能向前行去,却没想到府衙前竟然等候签审的僧尼道士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玉真寻着一位道士稽首问,“这位师兄,敢问为何签审的修行人竟然是这样多?”

    那道士见是个坤道,总比那些僧尼来得亲近些,遂压低了嗓音,“师妹你有所不知,现在朝廷下了严令,说要审查这全国的度牒。”

    玉真皱眉,“怎地会如此?”

    那道士拿一双眸子沿着身边的兵丁转了一圈,这才又说,“每当朝廷拿咱们这些修行的人下手,那就只有一个兆示:国中要出大事了。”


 借故刁难

    其实关于这度牒的严格,玉真倒也多少听闻了一些。,因为朝廷向来宽待修行人,凡是拥有祠部颁发的度牒的僧尼道士全都可以享受到朝廷每年颁下的香火钱,而且还可以免除地税徭役,所以便有许多人想要挤入这个门槛中来。这其中有活不下去的贫民,却也有富户大贾想要借此逃避赋税。所以自李隆基登位以来一直严格限制祠部牒的颁发数量。

    只是,却从没有如此严格过,显然情势果如那道士所说,是国中真的要出大事了。

    正思忖着,队伍前方便是一片大乱。有铁甲兵丁扯了几个僧人出来,大声呵斥,“竟然敢持假造度牒想要蒙混过关!着即褪僧袍,入军充值!”

    那两个僧人大叫起来,“我佛慈悲为怀,我等佛家弟子又怎能手持兵戈,大开杀戒?”

    娟那两个兵丁冷笑,“你为佛家弟子?弄错了吧!大唐天下,除了手持祠部牒的方是朝廷认可的僧尼。你们根本就没有祠部牒,单凭你们自己剃光了头发、穿上僧袍就是僧尼了?”

    另一个士兵更是不耐烦,“就地斩首还是从军入伍,你自己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