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356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356章

小说: 闯王李自成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彩叹道:“如何不是如此!”

刘文秀奇道:“既然如此,为何将军不先攻下长江以南的一块地方作为基地,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郑彩苦笑道:“可惜当时本人虑不及此,朝庭下了一道又一道的旨意要郑某率队离开,郑某势必不能久留,执意屯兵于此,就是想趁唐军过江时突击一次就返回,哪知唐军既然如此有耐性,与我朝配合,竟要活活困死我军。”

刘文秀听闻后,心中满不是滋味,不甘心道:“难道朝庭诸臣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如何可以相信唐军的和约。”

郑彩骂道:“如何会不懂,只是皇上硬要和唐军议和,朝中那些奸人为了迎合皇帝地意思,也竭力推动,我等忠贞之士反而报国无门,在他们看来,唐军即使真打过来了,大不了投降,照样高官厚禄,做不了官,也可以做个富家翁。”

刘文秀心中诽谤,郑家算什么忠贞之士,本来就是海盗出身,皇帝连发召令,他们都可以不听,还有几分忠贞之意,只是此时能救大昌军的恐怕就只有郑军,无论如何,也要使这支水师能继续对唐军产生威胁,才能保住大昌军的老巢。

他觉吟半响,才道:“郑将军可有用得着刘文秀之处,还请明言。”

郑彩请刘文秀下桌,到了一间内室,指着上面的一张地图道:“如今我军唯有拿下一处基地才能长期坚持,江北唐军防守太过严密,而下面是我朝自己地地盘,我军不能进攻,唯有江南之地如铜陵,贵池被唐军所占,守军又薄弱,攻此地正是其时,刘帅以为如何?”

刘文秀心中谪咕,若真是守军薄弱,恐怕你就直接杀了过去,哪还用得着请我,他心里大概已明白了郑彩的用意,这些地方都被大昌军所占过,虽然时间较短,毕竟还有些根基,若是没有内应,凭郑家水师那点力量,根本攻不进去,他刘文秀好呆也是大昌军的一方元帅,皇帝的义子,若能潜回那些地方,多少也能召回一些旧部,攻城虽然不足,做个内应却是有余。

只是让大昌军的忠贞之士冒着砍头的风险,替郑家当枪使,刘文秀多少会有点不舒服,不过此时却不容他多想,帮郑军就等于帮自己,何况能脱离郑军的控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文秀想通了这个关键,马上道:“贵池是池州的州抚所在,不可轻动,而铜陵就在长江南岸,虽然利于攻取,但唐军必定防守严密,反而青阳远离长江数十里,唐军必定少作防备,而境内有一条河直通长江,虽然通不过贵军的大船,但以小舟载人却可直通青阳县城下,若是晚上偷渡,一夜攻夫完全可以拿下青阳,不知郑将军以为如何。”

郑彩抚掌大笑:“刘帅不亏是刘帅,攻占青阳可是郑某想了数天,才苦苦思索的唯一道路,没想到刘帅一口道出,郑彩远不及也。”

刘文秀连道:“不敢,这也是刘某看到地图突然想到的反应,也不知对与不对,远不及郑将军的深思熟虑。”

郑彩热切的道:“不知刘帅可否助郑某一臂之力。”

刘文秀此时已没有推脱的余地:“你我两军合则同利,正该同舟共济,刘某这就偷偷返回池州,联络旧部,一定在贵军到来之际控制一处城门。”

郑彩大喜:“如此,吾部无忧,这些天来我军对刘帅多有怠慢,还请刘帅不要见怪。”

刘文秀口上谦让,几人重回酒席,解决了大事,顿时宾主尽欢,一席酒吃得痛快淋漓,等到酒宴结束,刘文秀、郑彩等人都有一些喝高,被人搀扶着回到了住处。

等到扶着刘文秀的郑军走后,刘文秀却从床上一跃而起,哪有半点醉意,杨威惊讶的看着刘文秀:“原来大帅没有喝醉?”

刘文秀微笑道:“当然,郑军虽然此时不属敌营,但警觉一点总是应该的,我又怎能当真喝醉。”

杨威却有些真醉了,他大着舌头道:“大帅真要帮郑军取青阳。”

“不错,也容不得我们不帮,此时帮郑军就是帮我军。”刘文秀说得镇静自若。

“可是大帅,让你亲自作内应,未免太过危险,不如大帅过江后,自去找皇上,告诉皇上弘光朝和唐军签和约的事,末将自去青阳如何?”

刘文秀摇了摇头:“弘光朝和唐军签和约的事皇上恐怕早就知道了,我过去也无多大作用,还是拖住唐军的大军过江才是正理,我不去青阳又如何放心的下。”

杨威含糊的道:“那好,末将一定会拼无……拼死保护大帅的安全。”

刘文秀心下感动,正要再对部下说两句,却发现杨威已呼呼的睡去,刘文秀笑了笑,不去管他,自己吩咐亲兵开始收拾行装,打算第二天就离去。

只是刘文秀一切收拾好后,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这一个多月来等于和外界完全隔绝,刚才郑彩对他说得也语焉不详,他不知大昌军现有的情形如何,不由替张献忠担心起来,直到天快要亮了,才合上了眼。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五十六章 退避

    看着船载着刘文秀一行人离去,郑森忍不住向郑彩问道,“五叔,你真能完全相信他么?”

郑彩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不是相信,是不得不相信,没有刘文秀的帮助,我们想在池州立足连五成把握都没有,即使攻下青阳,很快也会被唐军赶出去,而有了刘文秀,我们不但有可以轻易攻取青阳,最重要的我们等于在整个池州有了耳目,即使青阳我们守不住,也可以袭击其他唐军兵力空虚之处,那时池州的唐军必定顾此失彼,我们才可能牢牢立足。”

郑森眼中一片明了的神色,郑家在池州以前不是还没根基,只是张献忠占了池州后,将池州的壕绅连根拨起,郑家派往池州的人也跟着倒了大霉,以至于郑家十几年的经营,还而要靠大昌军来获取情报,充当内应。

“五叔,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等,如今唯有等待,阿森,这次让你失望了,五叔看来是老了,本来想带着你出来好好历练,没想到却让你也跟着陷入困境。”空自领着无敌的水师,却慢慢陷入困顿,让郑彩心中有一种挫败感。

“五叔,这也不能怪你,谁能料到咱们的皇帝真得一心一意要帮唐军,何况此时定输赢还早得很。”郑森正是初生牛赎不怕虎的年龄,自然不会象郑彩这样,一遇困顿就发出感慨。

郑彩收拾起了心情:“阿森说得对。说不定过几天就有转机。”

郑军想要等待,唐军却不想等了,这一个多月来。数十万大军空自散布在安庆地四周,只是干些修筑炮台,封锁道路的事。眼见敌人就在附近。却一直被皇帝压着不战。唐军的将领都憋了一肚子火,纷纷向皇帝请战。

郑家水军在枞阳地情况,唐军多少知道一点,唐军对枞阳全面封锁后,许多枞阳的民众在枞阳难已生活下去,他们打出来的鲜鱼没地方去卖。需要地东西又带不进来,每天都有人从枞阳搬出去,投靠外地地亲戚,没有亲戚投靠地。就住在唐军统一划定的区域,吃着由唐军发给他们的米面,这也比在枞阳生活的要好。

好在现在是热天,不需要盖房也可以住,这些人自然会带给唐军一些郑军的消息,郑军出于节省粮食,或许不愿和居民直接冲突的原因,对居民地外迁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唐军每天都要由水师偷渡数百人过去对面的池州,现在池州早已不是以前空虚的局面,考虑到将领求战心切,李鸿基不愿过分压抑将士求战之心,点头应充。

就在刘文秀走后的第三天,唐军开始对纵阳试探行地进攻,一时间,纵阳前线炮声隆隆,唐军开始发动起了攻击。

枞阳的地势北高南下,唐军还处于居高临下的优势,只是郑军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多月,也不是无所事事,早就构筑好了工事。

唐军对杨嗣昌的一战,依靠壕沟将杨嗣昌三十万大军活活困住,郑家研究唐军的战法发现,壕沟不但对明军有效,就是对唐军依然有效,应此在这一个多月当中,郑军也在枞阳挖了大段大段的壕沟,想阻止唐军的进攻。

不过,郑家没有明白壕沟只有热兵器对热兵器的部队作战才能完全发挥功效,郑军和西洋人打交道多年,他们船上的大炮虽然可以说是先进,但士兵却多是用冷兵器作战,一些火器也是和明军一样的老式武器,一杆火枪要两个人抬才能射击,威力虽大,但射程太近,转移又不方便,和唐军一交手,登时吃了大亏,郑军的外围防线一天之内就丢了个一干二净,被唐军推到了五里拐村附近,还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

五里拐村倒不是说这个村只有五里,只是这里是白兔湖和白荡湖两湖相距最近的地方,郑军需要防守的前线大为缩小,在这里才将唐军挡住。

这只是唐军牛刀小试的结果,如果唐军要全力攻击,恐怕郑军连一天也守不住,李鸿基不愿逼迫太急,否则郑军一走了之,那唐军反而变成处处被动防守。

反正已经等了一个多月,李鸿基也不在乎多等十天半个月,他要在这里慢慢给郑军放血,给郑军一种可以守住的假象,一旦郑军的主帅不能当机立断,在这里耗下去,虽然一天的伤亡只有数百,但郑军才一万多人,又能耗多少天,等到郑军伤亡差不多时,他们的舰队再厉害也走不动了。

郑彩却不是不想走,也不是舍不得枞阳这块地,只是他暂时没地方去,青阳是他最大的倚仗,若是攻青阳有个闪失,他的这支舰队除了灰溜溜的回去,别无选择。

如今郑军虽然还没有和朝庭完全绝裂,却已是箭拨弩张,若他不能取得一两场胜利,取得足够的补给,从这里回到福建还有一大段路要走,焉知靠岸时朝庭不会对付这支屡次违反旨意的舰队,就是不靠岸也不一定安全。

可是打过一两次胜仗就不一样了,若是朝庭知道他们对唐军尚且能够胜利,又焉敢对付他们,只是刘文秀迟迟没有传回信息,郑彩只得苦苦等待,每天呈受着数百人的伤亡。

这些郑家的雄兵本应博斗于海上,再不济也得驰于江河,如今被迫在陆上和敌人相斗,让郑彩好不懊恼,好在五拐里村这个地方,左右都可以让舰队驶入,用大炮支援陆上的战斗,让唐军也不感太姿意忘形。

青阳县系唐天宝元年分泾、南陵、秋浦(今贵池市)3个县地新置。县名据《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说以青阳县治“在青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记》也说唐置县。以治“在青山之阳,故号曰青阳口“是古邑,曹纶在《初刻青阳县志序》中称:“青阳。古临城邑。唐初易今名,以其在青山之阳也。

青阳只是一个小县城,此时却是大大有名。令青阳闻名于世地是青阳腔口因青阳属于池州。

又称池州调,青阳腔是在嘉靖年间,因戈阳腔流入当地,与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形成,广为流传。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一“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地重要作用。

后来的目连戏、徽剧、黄梅戏、川剧、赣剧、京剧等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无不受到青阳腔地影响,青阳腔是徽剧地前身,徽剧又是京剧地前身。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口故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

刘文秀一行人进入青阳时,正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