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15章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15章

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章 小草

这件事很快就象长了翅膀的小鸟传到了和州。邻居们再看待石坚的神色就不一样了,那可以未来宰相,圣上亲口说比寇相都不弱。难怪前段时间圣上封他六品大官,他都拒了旨。李恒更是后悔,就连皇上赏给他的东西也不想看了。他知道石家现在对他们很反感,要不是少年还对李慧有着一丝感情,两家早断绝关系了。现在最倒霉的是李慧母亲,她动辄就被李恒斥责,甚至李恒还动用武力。她在李恒面前说话也不大声。

李慧曾问过石坚:“坚弟弟,我母亲说她以前对你不好,觉得很对不起你。坚弟弟,是不是你以后会做很大的官?我父母好象现在很怕你?”

石坚知道她前面的话是李氏有意在李慧面前放出风声,让他听到的。后面的话则是这个小姑娘自己的想法。他用摸着她的头发,他怎可能对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产生兴趣,只是因为她对以前的石坚很好,他不愿意她伤心罢了。他说道:“以后的事谁知道?人有旦夕祸福,月的阴睛阳缺,说不定我以后会当官,说不定我以后还会一无是处。”

不久石坚突然收到寇准一封来信,信中先是夸了石坚写的字和文章,特别是那份《岳阳楼记》。但后面话锋一转,说做人要言行如一,特别石坚现在年虽幼,可名闻天下,是大宋未来文人的希望,千万不要再干出为宦官作词,以及吹捧皇上的事情。看来事情过去了好些天,他还在为此事耿耿于怀。

石坚想到史书上对寇准的记载,自己不就写了两首词吗,况且这副身体才八岁,他竟和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较真。

他也写了一封信给了寇准,他在信上说比如璞玉,要如琢如磨,方有圆润之色,如操之过急,拿起斧刀乱砍一通,不但琢成美玉,反而糟蹋了玉料。所以鲧治水,一味用土填塞,劳天下之役,数十年之功却不成,而禹治水,徐而导之,终成正果。老子说上善伐水,故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善政者无赫赫诤名,如贞观之治名相房玄龄、杜如晦,可曾有诤名?火烧离草离草还生,水却于无声时润化万物。公求名节,不惜自身,可公去之朝堂,朝堂少一正柱儿,朝中正臣都学着你,最后只有剩下小人,朝政也轰然而崩。故节者不是傲梅开于寒雪,而是小草,只要有水有土,就能长出蓊葱碧意,绿化人间。

石坚知道寇准还将拥有一段辉煌。宋真宗登基不久,任用李沆等人为相,还颇有作为。可随着祥符开始,他渐渐陷入昏庸之中。可朝中依然有寇准、李迪、王旦一干正人君子,使大宋出现一片政通人和的繁荣景象。可随着寇准被贬,李迪罢官,王旦病逝,朝中真的如石坚所说正人为之一空。

他这封信意思是劝说寇准行事不能急于功成,处世也不能倨傲,要学会引势利导。只要为了国家百姓,何必再意行事方式,该忍让时还得忍让,就象野草一样,学会生存。否则自己惹怒了皇上和得罪了小人,贬官不要紧,反而让小人称幸,朝堂上少了一个正有君子。

这段时间石坚在誊抄《资治通鉴》,因为大多数他只记得内容,可记不起具体文字,只有学着用文言文撰写,他的文言文本来就有基础,这段时间操练,使得他的文言文写作水平大有长进。这篇文章当然不能和《岳阳楼记》相比,可也写得婉转低回,一波三折,加上他的岁数,还是能让人啧啧称奇。

寇准看到他劝说石坚未果,却被这个八岁的小孩子劝说了顿,他先是愕然,然后大笑。跑到王旦府上向王旦讨酒,并拿出石坚这封信给他观看。同时说:“朝中十几年有人矣。”

王旦看完信后说:“你看你,还不如一个八岁的小孩子,他都在劝你行事不能急,更不能由着性子来。”

寇准苦笑:“他是一个八岁的孩童?我都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妖精或者真是街上那些人所说是文奎星下凡?”

寇准从这封信中看出了这个少年性可高远,自己原先是误会了他。他也认为石坚说的话有道理,可他依然没有改变性格。他和王旦说:“我真要如这个少年所说,改了性子还叫寇准吗?”

可见他嫉恶如仇于此。

石坚也知道外面发生的事,他在心里诽谤道:“我靠,看来抄袭是一件好事啊,难怪前世那些学生尽管成绩很好,有时还忍不住抄袭,使成绩变得更加完美。”

他先前种种做法,只是想使自己和老妪生活得更好一点,可是现在随着这种愿望触手可及,他又茫然不知所措。好在经过芳的事,侥幸老天又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还让他带着前世的记忆,他看一切都疏淡起来。在这个世界里也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文人们最好的就是狎妓,他们不此为耻,反以此为荣。自己这种年龄就想都别想。幸好他在前世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于是每天除了给老人讲一段故事,早上起来煅练身体之外,他还是只有读书写字。这在别人眼里更加肃然起敬。

转眼就过了中秋节,天除中午还有些热,早晚开始凉快下来。这时,由于石坚每天写了许多字,门前的池塘真的成了墨池,石坚感到过意不去,他叫红鸢拿出钱来,给他们每家每户打了一口大井。他那里知道这时候人民观念还比较古朴,他们看到池塘变成墨塘,不但不生气,反而感到为荣。

有时候他还跑到学堂里听听那些老秀才是如何教课的,以及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这可让这些老先生诚惶诚恐,这个小孩子可是文奎星下凡,无师自通,一篇篇妙文奇句震得世人两耳发聩,八岁就被皇帝赐为进士进身,可以说前无古人,而且连皇帝都说了他是未来的宰相,他竟来听自己讲课,叫他们如何不紧张?他们讲起课时都开始结巴起来,省怕说错了。可是石坚却一直微笑地听完他们的授课,还做了笔记。让他们再次感到少年谦虚的一面。

这一天,石坚门前再一次热闹起来。原来是皇上下了第二道圣旨。这次他没有让石坚担任官职,只是将他夸奖了一下,又赏赐了许多东西。石坚谢主隆恩之后,刚准备爬起来,又听到太监说要宣读皇后的懿旨。

这时候门口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比上次还要多,短短两个月,圣上居然下了两道圣旨,还有皇后也下了懿旨下来,可见外面的传言非虚。皇后也赏赐了一大堆叫他们平时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可是太监念到最后,懿旨里说皇后将她的贴身丫环送给他。

他知道有时候皇帝也将宫里的秀女赏给心爱的大臣为妾,可自己才多大?

他愕然愣了半天。

随着太监念到此处,停在门口的轿子门帘一掀,一个长着瓜子脸的小姑娘笑盈盈地走出来。

她冲着石坚三人恭敬地行了一个万福,并说道:“奴婢绿萼见过老夫人,少爷,红鸢姐姐。”

她行了礼,可这三人却不知如何还礼,如果将她真的当作一个小丫环对待,她可是皇后的贴身丫环,而且石坚还知道以后这个刘皇后还要执政好长时间。可不把她当作一个丫环,难不成还要自己来服待她?

第22章 绿萼

听到这里,外面更象炸了营,这个小姑娘可是皇后的贴身丫环,皇后娘娘居然都送给了小石相公。再看看皇上和皇后送的几大车东西,小石相公现在没有做官,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绿萼跟在刘蛾后面也有半年多时间,什么大人物、大场面没有见过,自然不会因为这些乡民的围观和议论而怯场。只是她也只能算一个半大的小姑娘,一边行礼一边眼睛四下打量着。

她看到石家有五间正房,一个客厅,一个侧厅。客厅很简陋,只有一张正方大桌和几张椅子,靠墙壁处还有一个架柜。侧厅与客厅相连,让石坚改成了书房,里面有一张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和几本厚厚的书籍。还有一个小立柜,里面也只置放着笔墨纸砚。其余地方全都是书橱,摆满了书,竟挤得书房只留下一条小小的通道。她心想难怪石坚写出那么的文章和字,就是这些书籍和书稿也叫人看了肃然起敬。其余三间都是卧室,外面还有一个小厨房。她再看向三人,老太太一脸慈祥,那个穿着绿裙叫红鸢的小丫环站在她轮椅后面,而这个小神童,则穿着一身白衣。他虽只八岁,可脸上表情很沉稳,洁白的脸上生着一对乌溜溜的眼睛,还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她心想,难怪杨公公将他夸得地上绝无,天上仅有,这个少年以后长大了还不知道多么出尘。

其实这个时候石坚比杨公公所见到的还要好看。几个月来,随着生活安宁,加上他每天坚持煅练,身子骨也长得丰满起来,加上他带来的气质,已经是一个美孩童了。

绿萼看了满心欢喜。她临行时,皇后再三嘱咐她到了石家后一定要小心侍奉石家祖孙,现在京城有多少少女想嫁给这个少年郎,连副宰相王钦若都动了这个念头,和皇后谈心时露出想将他孙女许配给石坚。可被皇后谢绝了,她对王钦若说这孩子还小,不能让这些事耽搁了他,况且石家和李家的姻事还藕断丝连的,现在石家要和王家联姻,别人就会议论石家嫌穷爱富,对小神童声名不好,可见皇后对这个少年袒护到如此地步。

绿萼行完礼,还没有等到他们三人说话,立即就开始干活,手脚还很麻利。石坚和老妪对望一眼,都在心中叫道:还好,这个小丫头还不是一个姑奶奶。只有红鸢心中紧张,可人家是皇后送来的,自己更不敢得罪。她也和绿萼抢着干活。

由于两个人,一个洗杯一个烧水,很快彻上茶来。

这次来宣旨的是一个中年公公,他姓朱,他可不象杨公公那样冒失求词。不过他也想最少小神童得给皇上写一首新词吧。他呷了一口茶问道:“石相公,最近可有新词?”

石坚一拱手,正色地答道:“小子平时不作词的。诗词只是小道,为官者上能辅君安邦强国,下能治民安宁富裕;为民者上能出入沙场,精忠报国,下能遵纪守法,孝养长辈,爱护妻子,教导子女才是大道。媲如曹植才高八斗,只是写一些诗歌让人传唱。而诸葛武候一生为主鞠躬尽瘁,死而后矣,才是作臣子的本份。”

虽然知道这个少年气节高远,但亲耳听到他说出精忠报国,鞠躬尽瘁这些词语。陶知州和朱公公都禁不住站起来,向石坚行礼,说:“受教了。”

绿萼也是眼里起了星星滟滟亮光,心想:小少爷说得多好啊,难怪皇上说他将来会成为宰辅。

不知不觉中,她已经真正把石坚当作主人。

朱公公愣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不过官家极爱相公写的词,不知相公可否为官家再作一首。”

石坚说道:“小子敢不从命。不过麻烦公公代小子向皇上进一言,寇相生性耿直,嫉恶如仇,乃朝中一正梁,他短在喜与人争,可他并不是为自己而争,而是为国而争,为民而争,为大宋千秋江山而争,还请圣上再次重用他。”

朱公公和陶知州听了他的话惊赞不已。这少年知道寇准想要连他的学籍都要除去,可依然为寇准说好话。后来他回到宫中,听到他的话,真宗和刘蛾都叹道这少年有王相的肚量,意思是有王旦的肚量。而后再听了石坚那番大道之言,真宗和刘蛾更是对这个少年悠然向往。

石坚这才叫红鸢磨好墨,他在纸上写道:青玉案·元夕

这次他也吸收了上次的教训,再也不敢写或者抄袭鼓吹皇帝的诗词,而是选了一首辛弃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