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761章

刺明-第761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嫣又被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感觉自己相当的不舒服。朝廷原本还算美丽光鲜的外衣,到了虎贲军的地盘上,就被全部剥落下来了,露出里面的丑陋和无耻,就好像是即将死去的街边叫花子。她勉力稳定自己的思绪,皱眉说道:“既然要交换范文程,那为什么还不赶快交换呢?”

张慎言谨慎的说道:“奴酋黄台吉还没有答应。”

这让张嫣微微有些诧异,狐疑的问道:“黄台吉不答应?他不想让多尔衮回去?他不要多尔衮了?”

张慎言谨慎的说道:“具体的情况,微臣不得而知,只有都督大人才了解详情。微臣估计,黄台吉不敢答应都督大人的条件。他要是答应了,全天下的汉人,都要起来反对他了。所有汉奸的忌日,也要到来了。”

张嫣蹙眉想了片刻,总算感觉这句话没有映射朝廷的意思,这才慢慢的放下心来。不过,她还是有点疑惑,不明白张准为什么一定要揪住那些汉奸不放。干脆杀了多尔衮就得了,用来交换那么汉奸做什么?要是多尔衮回去了,下次要抓到他,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啊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登州城原来的知府衙门。

登州城原来最宏伟的建筑,乃是登莱巡抚衙门,就在知府衙门的旁边。可惜,在虎贲军收复登州城的时候,据守里面的鞑子,在虎贲军的炸药包轰鸣下,和巡抚衙门一起被夷为平地了。于是,知府衙门就成了登州城最宏伟的建筑了。

这时候,在知府衙门的面前,已经站了一排的士绅,大约有上百人,显然是准备欢迎张嫣的到来。这还是张嫣下船以后,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在,这让张嫣的内心稍微高兴了一点。看来,本地的士绅,还是欢迎自己到来的。

但是,张嫣很快发现,这些士绅看着自己的眼神,有点复杂,好像不仅仅是欢迎自己的到来那么简单。张嫣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立刻意识到不对。果然,在一众士绅上来行礼的时候,对张嫣的礼节是恭敬的,可是热情却完全欠奉,更没有巴结的意思。

听他们的自我介绍,竟然是来自北直隶等地。一听到北直隶几个字,张嫣就知道不好了。现在的北直隶,一片的狼籍,大部分士绅的家产和田地,都被鞑子扫荡了,朝廷没有及时的保护好这些人的利益,难怪他们要对朝廷怨恨。而该死的虎贲军,正是利用他们对朝廷的怨恨,趁虚而入。这个狡猾的张准

事实上,这些北直隶的士绅,出现在这里,的确是有诘问朝廷的意思。要是以前,他们当然没有这样的胆量,敢诘问朝廷的不是。可是,他们不是跟着虎贲军走了吗?既然跟着虎贲军走了,对朝廷的观感,自然就很差了。冯高轲直截了当的说道:“皇后娘娘,不知道北直隶的鞑子,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抢掠,出关而去?”

张嫣当然无法正面回答这个问题。鞑子什么时候出关?她根本就不知道。恐怕这个问题,崇祯也无法回答。鞑子什么时候出关,那得看黄台吉的意思,而不是看崇祯的意思。没办法,张嫣只好说道:“冯员外,你稍安勿躁,朝廷是不会忘记大家的,你们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朝廷日后一定会妥加照顾的。”

冯高轲毫不掩饰的说道:“据说连孙承宗大学士所在的高阳城,都被鞑子攻破了。孙大学士是皇上的老师,朝廷都无法保全,我们这些升斗小命,只怕朝廷根本不会在乎我们的生死吧?”

张嫣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孙承宗的事,居然又被翻出来了。

孙承宗的事情,的确让天下士子寒心,尤其是让整个文官集团,都有点寒心。这是张嫣可以明确感受到的。作为文官,最高的荣誉是什么?当然是成为帝师了。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意味着自己这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地方了。作为学生的皇帝,总不能不照顾自己的老师一下吧?

遗憾的是,孙承宗的死,极大的打击了他们。原来,作为皇帝的老师,也会有这样的不测。作为皇帝的老师,也无法得到皇帝的安全保证。高阳城距离京师,只有几百里的路程,骑兵快马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杀到。然而,崇祯就是这样,坐视了孙承宗的被杀。这能不让文官寒心吗?孙承宗尚且如此,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死的更快啊

然而,她不能责怪冯高轲无礼。毕竟,这样的提问,非常的正常。朝廷的官军,连高阳城这么重要的所在,都没有守住,还指望他们守住其他的城镇?士绅也是人,他们同样害怕鞑子。如果朝廷无法驱逐鞑子,他们怎么可能继续拥护朝廷?

要怪,好像只能是怪朝廷的官军作战不力。如果朝廷的官军,能够打败鞑子,能够将鞑子抵御在长城的外面,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发生的。遗憾的是,残酷的现实证明,朝廷的官军,做不到这一点。北直隶的局势,甚至有更加糜烂的趋势。

另外一个士绅看到张嫣有点尴尬的神情,转头看看周围的人,低声的说道:“嘘别说高阳城了,连昌平都被攻破了,据说连皇上的祖坟都被挖了。朱家的祖坟都保不住,还管得了咱们?”

他的悄悄话,声音的确很小,本意的确是不想让张嫣听到的。然而,张嫣是什么人?她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在和魏阉斗争的时候,她已经炼就了非凡的听力,自己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她都十分的警觉。结果,这句话她确确实实的听到了。然而,听完这句话以后,张嫣宁愿自己没听到。

孙承宗的死,对崇祯来说,其实打击不大,无非是声名受到一定的损失而已,演演戏就过去了。但是,昌平陷落,对崇祯的打击,就十分大了。事实上,昌平的陷落,对张嫣的打击,也非常大。因为,昌平埋葬的,乃是历代列祖列宗的陵寝。昌平被攻破,连张嫣都感觉到不好,鞑子随时可以挖掉朱家的祖坟的。

皇帝连自己祖宗的陵寝都保不住,还能保住什么地方?难怪这些士绅要投靠到虎贲军这边来。无论朝廷怎么吹嘘,都没有真正的行动来得实际。说来说去,士绅也是人,也要对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有财产负责。虎贲军的实力强大,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投靠到虎贲军这边来了。

一时间,张嫣有些茫然,难道,朝廷真的就这么无能了吗?难道,天下的士绅,都要集体的投奔虎贲军了吗?士绅是国家的基础,要是连他们都对朝廷绝望了,朝廷可以延续的日子,的确不多了。

第698章 难民安置点

张嫣的落榻之地,在知府衙门的旁边。这里原来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住所,占地面积很广,里面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应俱全,在登州城内是比较有名的。后来成了鞑子的营房。虎贲军收复登州城的时候,这户人家保存的基本还算完整,现在整理出来,就成了张嫣临时的行宫所在。

张慎言言辞恭谨的说道:“皇后娘娘,登州府饱受鞑子的蹂躏,尚未恢复,条件有限,要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张嫣的心思,根本不在这方面,微微点头说道:“本宫不介意。”

张慎言于是告辞离开。

当晚,张嫣心潮起伏,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一会儿,她在暗暗的恼恨张准对朝廷的轻蔑,根本没有将朝廷的人放在眼里。一会儿,她又有点自怨自艾的,觉得朝廷实在是有点软弱无能,偏偏自己一介弱质女流,又无法对政事做出任何的干涉。

唉,最根本的原因,好像还是在崇祯的身上。这是张嫣第一次对崇祯的能力,产生怀疑。以前的张嫣,对于崇祯的能力,是非常信任的。但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以后,张嫣对崇祯的自信,开始出现严重的动摇了。如果崇祯的处置能力强的话,鞑子不会那么猖獗,陕西的乱军也不会那么浩荡,山东的张准,也不会如此的无法无天。

说起来,还真是奇怪,当初天启皇帝还在的时候,阉党的气焰,十分的嚣张,感觉天下一片的黑暗。然而,那个时候,鞑子并没有太厉害的进攻,陕西的乱民,也没有爆发,山东,更是没有出现张准这样的人。为什么,到了崇祯的手上,就出现这么多的情况呢?崇祯每天那么勤奋的处理政事,真可谓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什么国运就如此的暗淡呢?

来到登州城的第一个夜晚,张嫣始终没有睡着,脑海里不断的转过各种各样的想法,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想什么,脑海里好像是空荡荡的一片。这种感觉,很不踏实,就好像是被绳子吊在了半空中,不能上,不能下,异常的难受。

第二天早上,张嫣起来,梳洗完毕,就出来正厅。张慎言已经在外面等候了。张嫣今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乃是参观和访问登州城的难民临时安置地。这是她自己要求的。她想要看看,虎贲军治下,难民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到底是比京城的难民好点还是差点。

从锦衣卫报告的情况来看,京师里面的难民,生活的确是很悲惨。每天早上,都有大量的尸体被发现冻死,然后被悄悄的抬走的。甚至,在锦衣卫的报告里面,还出现了毫不掩饰的吃人的字眼。甚至,有传言说,在京师里面,每天晚上,至少要上百名的儿童被吃掉。要是儿童落单,肯定是找不到了。

锦衣卫的这些报告,让张嫣触目惊心,深感不安。她很清楚,当朝廷治下的京城,都出现了这样的恐怖情况,朝廷的管理能力,的确是完全崩溃了。要是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悲惨情景,朝廷的统治,显然是无法维持太长的时间了。

由于登州城的重建,需要时间,大量外面迁徙到来的难民,被临时安置在城外,等待重建完毕,再搬迁到登州城里面去。这个难民临时安置地,在登州城的南面原野,占地有几百亩,连绵的帐篷和简陋的木板房非常多。

尽管是登州府临时设立的安置点,看起来还非常的整洁,看不到太过杂乱的迹象。这里每天都有专人打扫卫生的,垃圾都会被及时的运走。在营地的一边,还设置了专门的洗澡房和茅坑,禁止随地洗澡和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出现。在营地的中间,还有多名的郎中,在此长期的值守。

帐篷和木板房的确简陋,可是总要比没有任何遮风挡雨的工具强。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呼啸的时候,哪怕是薄薄的帐篷,都可以给人极大的心理安慰,给人带来温暖。相对而言,京师里面对难民的安置,就显得简陋了,很多人只能蜷缩在墙角里、树洞里、下水道里、桥底下过夜,结果,很多人被活活的冻死了。

张嫣到来的时候,大部分的难民,都正在吃早餐。因为没有事先的通知,难民们对皇后娘娘的到来,一无所知。有些难民看到了张嫣的身影,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自然懒得理会。张嫣在他们的面前,也不是很想显露自己的皇后娘娘的身份,因此,对张慎言的安排,并无异议。

安置点的早餐只有稀饭和馒头。稀饭用大桶装着,有人上来,掌管大勺的师傅,就给他一勺。旁边有一些简单的咸菜,可以自由取用。至于馒头,也有人负责分发。在分发点的附近,还有全副武装的虎贲军士兵在巡逻,防止任何的哄抢行为发生。

张嫣站在附近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些稀饭和馒头都不是免费供应的,需要收钱。稀饭基本上是一文钱两大碗,馒头是一文钱三个。这样的价格,是比较低廉的。在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