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566章

刺明-第566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率领的乃是关宁铁骑,许定国率领的,却是步兵为主,看来,朝廷是准备给自己来一顿大餐了。要说到熟练的步骑联合作战,也只有精锐的边军能做到了。好吧,张准必须承认,自己到河间府来度假,的确让京师里的各位大人,还有皇帝,晚上有点睡不着觉了。朝廷要是连这个都不管,就不叫朝廷了。

中午的时候,张准回到小木屋。

徐青鸾昨晚太疲惫,现在还没有起来。只有朱怡镜在旁边侍候着。有过昨晚的荒唐经历,她自然也被张准划入了自己人的行列。在她的面前,也不需要摆什么都督大人的架子了。自己身上的什么东西,别人早就看过了。而且别人还很清楚的知道,其实自己是很**的,也就没有必要装圣人了。

虎贲军合并闻香教的好处,很快就得到了体现。虎贲军情报机构的触角,一下子扩展了好几倍。在京师,在南直隶,在陕西,在河南,在福建,都有闻香教的信徒潜伏。他们会不定时的为徐青鸾提供一些关键的情报。现在,这些情报自然变成了张准的。

最难得是,情报传递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原本需要好几天才能传递的信息,现在基本上一天就能传送过来。徐青鸾为了讨好自己,甚至将信鸽秘密的送到了辽东,帮助马轶传递消息。这可是相当冒险的行为。

有了信鸽系统的高速传递信息,张准可以快速掌握的信息,大大的增加。现在的他,总算是找回一点日后行军打仗的感觉了。无论是前线的战况,还是天下大势,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天下大势,相当的重要。比如说,朝廷的内部消息,陕西起义军的情报,郑芝龙海盗集团的情报,都是非常重要的。

张准随口问道:“有没有嫣儿的消息?”

朱怡镜轻声的回答:“她昨天来过信息,说是已经到了保定府的唐县了。”

张准扭头看看旁边的地图,发现唐县(今河北省唐县)在保定府和真定府的交界处。因为是两府交界的地方,官府的统治力量自然比较薄弱。在治安不宁的时候,这些交界处,往往是最混乱的。董淑嫣要传播谣言,自然是从最混乱的地方开始。

从军事角度来说,董淑嫣的选择,也是比较聪明的,刚好避开吴三桂和许定国的行军路线。否则,一旦两人顺手梳理一下当地的治安,董淑嫣肯定要遭受损失。如果有什么意外,她还可以带人遁入附近的山西。

张准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如果有什么事,马上来通知我。”

朱怡镜轻声答应着。

张准离开小木屋,结果看到董三槐、曹思明、柳宗芍、柳宗荔等人正在远处等待自己,于是就信步过去。

“都督大人……”

董三槐等人,明显的有些迟疑,欲言又止。

“你们有什么事?”

张准疑惑的问道。

“大人,是不是吴三桂和许定国都来了?”

柳宗荔神色有些紧张的说道。

张准有点明白过来了,笑着说道:“哦,你们是担心这个。”

柳宗荔语调有些晦涩的说道:“大人,这个……”

他们的确是有点担心。他们就算是敲破脑袋,都想不到张准一出手,就引来了两个朝廷总兵而其中一个,竟然是吴三桂

沧州有不少人在蓟镇和辽东当兵,对于吴三桂和许定国,他们当然不陌生。许定国还好说,那个吴三桂,着实是不好对付的主。

吴三桂很小的时候,就有将门虎子的称谓。此人骑射功夫,相当了得。最难得的是,他还有文化吴襄自己不懂得看兵书,吴三桂却懂得可以说,此人是能文能武的将才他曾经在京师恋栈过一段时间,着实是认识了不少人。因此,朝廷对其一起比较推崇。

天启末年,年仅十五岁的吴三桂,就跟着父亲上了战场。当时吴襄刚好不小心,被建虏骑兵团团的包围在中间,险象环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吴三桂,带着二十几个家丁,直接冲入建虏里面,硬生生的将父亲救出来,还打死了几个鞑子。风头一时无两。连孙承宗都称赞其“勇冠三军”。

崇祯四年,大凌河战役爆发,明军和鞑子,都积聚重兵,试图一举消灭对方。吴襄在驰援的时候,中计失败,造成明军的被动。最后,明军战败,损失惨重。祖大寿投降鞑子,孙承宗罢职,吴襄也因此被追究责任,最后削去全部官职下狱。

但是,崇祯对吴三桂,还是非常厚待的。他让吴三桂代替父亲担任山海关总兵官。而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还不到二十周岁。接替父亲担任山海关总兵以后,吴三桂接连对鞑子发起攻击,的的确确是打了好几仗。尽管没有什么战功,却让朝廷和鞑子,都看到了此人的骁勇。

第564章 吴三桂真的来了!

如果没有张准的横空出世,吴三桂绝对是大明朝最年轻的正一品总兵官。只要他不犯大的错误,他的升迁之路,几乎是没有尽头的。如果没有他后来的投降……好吧,说这个没有意义。目前的现实是,大明国两个最年轻的总兵官,即将在河间府相遇。大家都是天之骄子,如果在战场上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张准微微一笑,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之前说过什么?”

董三槐等人都谨慎的不说话。说实在的,他们的层次,和张准、吴三桂的层次,完全不在一个界面上。张准无论做什么事,他们都只有打下手的份。同样的,在吴三桂的面前,他们也就是蚂蚁一样的地位,随时都有可能被碾成齑粉。

张准自信的说道:“我之前说过,打仗的事情,你们不要管。你们只要按照命令,做好各自的事情就行。吴三桂和许定国,自然有我来对付。”

董三槐等人都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有张准这句话,他们才算是彻底的放心。

说真的,要他们和明军官军对阵,尤其是和吴三桂这样的人物对峙,的确是没有这样的胆量。由于明朝廷的有意宣传,辽东骑兵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再怎么说,那也是可以对抗鞑子的存在,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说话间,孟侠过来报告:“都督大人,吴三桂求见”

张准微微一愣,吴三桂竟然到了?还求见自己?他下意识的问道:“他说他是吴三桂?不是别人?”

孟侠肯定的说道:“他说他的确是吴三桂,他还带来了五十名的随从。”

张准情不自禁的用力搓了搓自己的双手。

漏洞

天大的漏洞

情报方面竟然出现了漏洞

吴三桂轻装简从的到了河间府,他竟然还不知道

不过,这个吴三桂,也太有勇气了吧?居然带着五十个人,就敢来见自己,他真的不怕死吗?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和朝廷的关系,还是有点傻乎乎的,想要面对面的说服自己?又或者是他根本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

“带我去见他”

张准凛然说道。

吴三桂都有单枪匹马闯敌营的勇气,他难道还能给这个汉奸比下去?他当然要表现得比这个汉奸更加有勇气

很快,张准就来到了前面的军营。果然,在军营的外面,有五十个随从肃然。他们使用的不是火器,而是清一色的腰刀。这些人的神情,都非常的彪悍。腰板挺得笔直,目不斜视,眼神冷漠,一看就知道是身经百战的好手。单纯从他们身上的杀气而言,虎贲军都比不上对方。虎贲军是远距离杀人,他们却是面对面的杀人。相互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来自后世的张准,知道吴三桂在关宁铁骑之外,还组建有一支私人的家丁骑兵,人数大约一千人左右。这支队伍总共分为二十队,每队五十人,由一个领队带领。吴三桂将每个两队的名字,都写在竹签上,然后插在自己的靴筒里。打仗的时候,他随手从靴筒里将竹签拔出来。抽到谁,谁就跟他上去杀敌。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古代,如果人的名字,被写在竹签上,就等于是没命的意思。看过监斩犯人的就知道,死囚的后面,都插着一块签牌,上面写着死囚的名字和罪行。领队的名字被写在竹签上,就等于是没命了。在辽东,只有这种不要命的人,才有胆量和鞑子对抗。

张准进入大厅,就看到一个年轻的武将,正肃然站立。想必就是吴三桂了。吴三桂的身子,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身高八尺,非常的伟岸。事实上,他的身高只有七尺,和一般人差不多。甚至,他还有一些秀气,和那些五大三粗动作粗鲁的总兵官,完全不同。

在张准到来的时候,年轻武将霍然转身,目光如注的盯着张准。张准同样目光炯炯的盯着对方。两人目光相对,都差距到对方眼神的深邃。

张准收回眼神,缓缓的沉声说道:“你就是吴三桂?”

年轻武将同样收回眼神,不紧不慢的说道:“你是张准?”

张准点点头,沉声说道:“我是张准”

年轻武将说道:“我是吴三桂”

张准沉声说道:“好胆”

他的确没有想到,吴三桂竟然敢单枪匹马的来和自己会面。朝廷的命令,当然是要他将自己撵出北直隶,甚至是直接将自己抓起来杀掉的。但是,这家伙竟然带着五十人,就直接跑到自己的面前来了。说真的,张准的确不知道吴三桂有什么理由,急巴巴的跑来和自己会面。但是无论怎么看,这家伙也不像是疯子。

吴三桂面无表情的说道:“张都督不会杀了我吧?”

张准冷峻的说道:“你应该知道,我和你不是一路人。”

吴三桂不以为然的说道:“我倒觉得我们是一路人。我们两个手上都有鞑子的鲜血。鞑子都恨不得要你我两人的命”

张准深深的凝视着对方,深沉的说道:“请”

吴三桂坦然的坐下来。

张准同样坐下来。

大汉奸就是大汉奸,当真是有几分勇气的。事实上,要是没几分勇气,他连当大汉奸的机会都没有。在这样的乱世,没有勇气的军人,根本无法出人头地。不过,现在用大汉奸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对方,其实很不妥。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吴三桂和鞑子之间,乃是死敌。

张准直截了当的说道:“如果我的情报没错,朝廷是要吴总兵来将我撵走的吧?”

吴三桂点点头,毫不掩饰的说道:“是的。”

张准目光如注,炯炯的落在对方的身上,深沉的说道:“既然如此,你为何单独到来?”

吴三桂淡然自若的说道:“我只是想知道,你在黄县,是如何消灭这么多的鞑子的?多尔衮和多铎,都不是普通人,孔有德此人,也有几分本领,他们为什么会被你装入磬中,而且一次就被打死几千人?”

张准狐疑的问道:“你就是为这个而来?”

吴三桂坦然说道:“我要是不提前赶来,几天后,大军到达,我俩就是对手,想必是没有机会单独说话了。”

张准不得不再次狐疑的打量着对方。

这个大汉奸,不是在使什么阴谋诡计吧?难道是在故意向自己示弱?试图使自己放松警惕?不过,看吴三桂的神色,似乎不太像。或许,这家伙的确是想知道如何杀鞑子,如何杀死更多的鞑子。

说实在的,辽东的明军,其实还是挺希望能够杀死鞑子的。解决了鞑子,不但朝廷可以卸掉巨大的负担,驻守辽东的军人,也可以回去自己的家乡。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们都希望能够尽快的结束辽东的战事。

问题是,他们的战斗,往往以失败告终。由于内部的腐败不公,黑幕重重,辽东的明军,根本不是鞑子的对手。即使是关宁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