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434章

刺明-第434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的局面,被改变了。

大明朝各地的情况,依然是不容乐观。甚至,是越来越严重了。陕西的乱民,依然在汉水流域继续折腾。本来朝廷要将陕西乱军全部消灭在河南地区的计划,已经完全破产。洪承畴急匆匆的从陕西赶到河南,杀了一些乱军,却是于事无补。因为,乱军又采取了最拿手的游动作战的方略,撒开脚丫就跑,还是分好几路跑。他们有的北上陕西,有的西进西川,还有的南下湖广。官军在后面疲于奔命,痛苦不堪。

崇祯八年四月,总督洪承畴至汝州,令总兵邓玘戍守樊城,防汉江。邓玘不善驭军,多克饷,军心不附。四月二十六日,其部将王允成以克饷聚兵鼓噪,杀邓玘二仆。邓玘惧,登楼越墙,误堕火巷,被焚死。慌慌张张的,居然不明不白的死了一个总兵官,官兵的士气更加的低落。

山东的地面,同样让温体仁抓破脑袋。张准尚没有解决,又出来一个闻香教。在朝廷的眼里,闻香教的危害要比张准更甚。为此,他不得不三令五申,要东江镇和登莱巡抚,尽快联手出击,将闻香教迅速的清剿干净,否则,着有司追究责任。

但是,登州府的明军和闻香教在登州府各地混战,始终未能占据上风。因为张准的存在,官兵再也不能从多个方向合围闻香教,只能是正面推进。结果,面对潮水一般的闻香教教徒,明军自己也是筋疲力尽,苦不堪言。

最终,还是闻香教略微占据了上风,战线逐渐的向登州城推移。要是朝廷没有强有力的援手,登州府的明军,被闻香教打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过闻香教想要攻克登州城,只怕也不容易。张准已经在计算什么时候出兵干涉最合适了。

“大人,有紧急情报。”

说话间,情报司的人急匆匆的进来,递给张准一份情报。

张准接过情报一看,下意识的说道:“糟糕”

高弘图凛然说道:“发生了什么事?”

张准随手将情报递给他。

高弘图看过以后,有些疑惑的说道:“尚可喜要反正?这是好事啊”

原来,情报说,尚可喜和东江镇总兵官沈世奎取得联系,试图脱离鞑子,重新归顺大明朝,只要朝廷赦免他的罪责。沈世奎已经答应和尚可喜会面,接受他反正。说起来,沈世奎和尚可喜两个人的关系,其实还是很密切的。在投靠了毛文龙以后,尚可喜被赐名毛永喜,被毛文龙收为义子,而沈世奎则是毛文龙的岳父。

可以说,整个东江镇内部,几乎每个人都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有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三人投靠了鞑子以后,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一直没有斩断。在东江镇内部,在官兵私底下,甚至不觉得孔有德等人投靠鞑子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也是被逼的。要是不投靠鞑子,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死路一条。因此,沈世奎一直想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开脱罪名。

张准皱眉说道:“只怕未必如此。”

高弘图精通政务,对于军务却不是很精通,疑惑的说道:“玉麟,你觉得尚可喜是虚情假意?”

张准点点头,神色凝重的说道:“我有这样的感觉。万一这是一个陷阱,沈世奎就危险了。”

高弘图顿时疑虑起来。

要是沈世奎有危险,东江镇就危险了。当初毛文龙被杀,还是沈世奎和副将陈继盛,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极力将局势压下去的,否则,东江镇的官兵,一定会动用武力去找袁崇焕报仇雪恨的。但是,沈世奎和陈继盛两人,并不为完全压服东江镇的所有官兵。毕竟,毛文龙被杀,对于东江镇的官兵来说,是极大的刺激。

由于毛文龙的被杀,东江镇的大部分官兵,对朝廷都不是很信任。同样的,朝廷对东江镇也不是很信任。总觉得他们会步孔有德他们的后尘,投降鞑子。大家相互怀疑,疑神疑鬼,自然会引发很多的矛盾,甚至是引发混战、叛乱。尚可喜的叛变,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尚可喜之后,朝廷对东江镇就更加的不信任了。

认真的说起来,朝廷对沈世奎也是不信任的。沈世奎无论怎么说,都是毛文龙的岳父呢和尚可喜等人的关系,又非常的密切,天知道他会不会也跟着投降鞑子?只是东江镇的情况非常特殊,相对独立,要是从外面派遣总兵官,在东江镇根本站不住脚。没办法,朝廷只好认命沈世奎为东江镇总兵官。

沈世奎担任总兵官以后,基本上还是可以控制东江镇的局势的。因为他是毛文龙的岳父,大喇喇的辈分摆在那里。但是,如果沈世奎出现不测,那么,现在的东江镇,就没有谁可以完全镇住其他人了。内讧、叛乱是一定的。最坏的后果,就是整个东江镇都投降鞑子。

“我要做点什么……”

张准思索片刻,决定还是谨慎一点,下令虎贲军驻扎在莱州府东面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要是有什么不测,也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同样接到类似命令的,还有虎贲军的三个骑兵营。万一东江镇真的投降鞑子,虎贲军也能未雨绸缪。

两天后,闻香教继续向登州城的方向推进。不知道为什么,登州城的明军,战斗越来越不力,最后干脆完全放弃了城外,全部退守登州城内。蜂拥而至的闻香教大军,将登州城包围起来。战事发展到这个时候,张准也有些看不明白了。同时感觉到有些不对。明军的战斗力怎么一下子变弱了?

“急报”

正在狐疑的时候,情报司送来急报。

张准看过以后,轻轻的咬了一下自己的牙齿,脸色冷峻。

原来看不明白的,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沈世奎被杀

东江镇投降鞑子

最坏的后果真的出现了

沈世奎乃毛文龙的岳父,在毛文龙被杀以后,依然忠心耿耿的跟随大明,尽管没有什么大的战绩,他带领的东江镇,还是阻挡了鞑子南下山东的途径的。鞑子没有水师,无法消灭东江镇,只好望洋兴叹。

但是,现在,沈世奎死了。

死在尚可喜的手里。

利用和沈世奎见面的机会,尚可喜安排了伏兵,将沈世奎杀死。然后,利用自己以前在东江镇的关系,不断的yin*其他的军官投降鞑子。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也是齐齐出动。群龙无首的东江镇官兵,纷纷投靠鞑子。只有极少数人拒绝投降鞑子,离开东江镇,逃往四面八方。

更要命的是,这些情报经过兜兜转转,中间至少耽误了十天以上的时间。换言之,沈世奎在十天前,就被尚可喜诱杀了。有十天的时间,足够讲究效率的鞑子,完全控制整个东江镇。要说在这件事的背后,没有鞑子的影子,那是不可能的。尚可喜等人必然是出于鞑子的安排,诱杀沈世奎的。

现在的东江镇,已经被尚可喜等人掌控,成了鞑子的军事力量,一时间,张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有了东江镇的叛军,鞑子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越过海洋,向山东突击。这也一直是鞑子的梦想。渡海南下,要比越过长城南下,快捷得多。毫无疑问,在控制了东江镇以后,鞑子一定会渡海南下,直接杀入山东的

“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

“十二天以前,东江镇总兵官沈世奎被杀,东江镇落入鞑子的手中。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可能要直接面对鞑子的兵锋了。”

张准立刻召集虎贲军的骨干,还有生夏宗的骨干,通报此事。高弘图也来了。得知东江镇投降鞑子的消息,高弘图的脸色,顿时就有点发白。东江镇被鞑子掌控,会有什么后果,他当然清楚。鞑子已经控制了辽东、朝鲜,现在又掌控了东江镇……山东地面,就等于是完全悬在虎口里面了。

几乎是同一时刻,来自朝廷的最新的诏书,也来到了张准的手上。在诏书里面,皇帝和温体仁,给登莱巡抚阮大铖三个月的期限,要求阮大铖立刻剿灭闻香教,否则,就要安排有司逮捕法办。据说诏书是被一小队的锦衣卫亲自坐船送到登州城的。看到这份情报,张准的眉头,顿时紧锁起来。

高弘图心情沉重的问道:“玉麟,你又想到了什么?”

张准艰难的吐出几个字:“阮大铖要投靠鞑子了。”

饶是以高弘图的阅历,也情不自禁的变色。

东江镇投降鞑子以后,登州城就成了抗击鞑子的最前线。东江镇投降以后,登州水师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不给鞑子南下的机会。阮大铖要是投靠了鞑子,那还得了?这意味着,鞑子根本不需要战斗,就可以直接出现在山东的地面上了。一旦没有大海天险的阻隔,鞑子就有可能潮水般的蜂拥而至。天,局势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张准有点焦躁的说道:“温体仁这是在将阮大铖往死里逼,逼得他不得不投降鞑子。阮大铖想要活命,只有投降鞑子。”

高弘图慢慢的冷静下来,随即露出一丝丝的苦笑。

没错,现在的阮大铖,只有投降鞑子一条路。锦衣卫的人都来到了,要是他无法剿灭闻香教,那只有被下狱的份。以崇祯皇帝的个性,下狱以后,必然是陈奇瑜一样的待遇,再也不见天日。然而,东江镇已经投降鞑子,非但没有力量来增援阮大铖,还严重的威胁着阮大铖的后背。阮大铖还有什么力量来剿灭闻香教?他想要活命的话,只有投靠鞑子这条路。

事实上,张准更是直接断定,阮大铖一定会投降鞑子的。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阮大铖就投靠了鞑子。民族气节什么的,根本不要指望。现在,阮大铖走投无路,没有别的选择,他哪里还会犹豫?

第453章 鞑子到了登州城!

高弘图缓缓的说道:“我们怎么办?”

东江镇、阮大铖一旦投降鞑子,登州水师自然跟着投靠鞑子。有水师的协助,鞑子就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在山东的地面上。说实在话,鞑子期待渡海南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了。现在,这个机会终于出现了,鞑子怎么会不欣喜若狂?用脚后跟都能想到,一旦阮大铖投降,源源不断的鞑子,就会出现在登州城内。甚至,现在,鞑子已经可能出现在登州城里面了。

山东的局面,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饶是高弘图以自己的学识,也难以完全想到应对的万全之策。在辽东,明军是依靠森严壁垒来阻挡鞑子的前进的,修了无数的军事堡垒。但是,在山东地面,完全没有这样的堡垒。他潜意识的感觉到,想要指望闻香教挡住鞑子的南下,根本不可能。唯一能够挡住鞑子的,只有张准。

“我率军前往去登州城”

张准果断说道。

他希望抢在鞑子的前面,控制登州城。

“陆伊典”

“孙继明”

“黄弦”

张准沉声叫道。

“到”

三人急忙进来。

“你们三个,分别通知三个骑兵营,迅速向招远的方向前进”

张准沉声说道。

“明白”

三人转身去了。

随后,张准又下令,所有的虎贲军步兵,都做好战斗准备,随时等待命令。驻扎在胶州、高密、灵山卫的部队,都全部向莱州城的方向靠拢。

张准随即出发前往招远。他骑马一路疾驰,来到招远。在这里等待了一个时辰,豹骑营的战士就赶到了。在三个骑兵营里面,驻扎在莱州城外面的豹骑营,赶到的速度是最快的。其余龙骑营和虎骑营,都要从平度州赶来,至少要在三个时辰以后。

“大人,我们现在是要去攻打登州城吗?”豹骑营指挥使刘吉祥好奇的问道。队正冯伟等人也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