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307章

刺明-第307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败退而已。

说实话,一千多人的明军,还不够虎贲军塞牙缝的,只不过,虎贲军还在船上,没有办法全部发挥自己的威力而已。如果是在陆地上,虎贲军从不同的方向包抄,这一千多的明军,一个都跑不掉。

“撤!”

“撤回去!”

“撤回去城里!”

赵兰峰发现不对,急忙下令撤退。

他是伯爵的儿子,还是很爱惜自己的性命的,家里还有好几房的小妾呢。他深深的后悔,这次不应该大出风头,不应该主动的出城来搦战张准。结果,是兴冲冲的出来,灰溜溜的回去,全城的勋臣权贵,此时此刻恐怕都在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呢。本来以为可以稳定出风头的事情,最后变成了大丢脸的败仗,其他的勋臣权贵,恐怕已经笑得前仰后跌了。就是自己的老子,也不知道会怎么清算自己。

幸存的明军,都纷纷向南京城的方向跑回去。至于地上的伤员和尸体,他们都顾不得了。那些丢弃在地上的大喷铳,还有大量的火绳枪,也都全部不要了。他们出城的时候,队伍还算整齐,逃跑的时候,却好像是一群鸭子,凌乱不堪。

那些停靠在长江中间看热闹的人群,都忍不住哄堂大笑,畅快无比。是的,他们的确有理由大笑。看到那些官兵丢盔弃甲的样子,他们都浑身惬意无比。因为,南京城的这些官兵,平时好事不做,专做坏事。欺男霸女,敲诈勒索,巧取豪夺,强买强卖,打架斗殴,只要想得出的坏事,他们都做遍了,还乐此不彼。南京城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商家,背地里都恨透了这些官兵。

只是,这些官兵都是各大勋臣权贵统属的,他们惹不起,只能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现在,他们终于是看到了这些官兵狼狈不堪,抱头鼠窜的样子,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大热天的喝了一杯冰水一样的畅快。尽管他们不知道张准是什么人,却是对张准充满了好感。南京城的这些官兵,也该好好的被人教训一下了。只可惜,赵之龙的那个儿子,好像没有被抓到。要是赵之龙的儿子被抓到,那才是真的解气啊!

“靠岸!”

张准冷峻的喝道。

福海调整船帆的方向,很快即靠岸了。

虎贲军的战士,从船上跳下来,追在明军的后面。但是,那些逃跑的明军,速度相当的快,一会儿就跑得没有影子了。从岸边到南京城的外城墙,其实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明军迅速的撤退到了外城墙的里面。

张准他们上岸的地点,叫做外金川门。真正的金川门,距离岸边还有一段路程。败退的明军,退到外金川门以后,立刻紧闭城门,在城墙上部署防务。同时,派人向南京城求援,要求增派更多的援兵。虎贲军的战士,紧追不舍,很快就来到了外金川门。

明代的南京城,有两层的城墙。最外面的城墙,并不完整,只是在要害的地方修建。断断续续的,相互间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比如说,外金川门所在的城墙,就不是南京城的真正城墙。但是,它的确是阻挡了张准等人的去路。外金川门的左边,就是龙湾,右边,就是秦淮河的入海口。都是水路,没有道路连通的。外金川门所在的城墙,一直向东延伸到上元门。张准他们想要靠近真正的南京城墙,就必须从这里进去。

张准很快来到外金川门的外面。

通过千里镜,张准可以清晰地看到,南京城的城墙,是非常坚固的。城墙的表面,全部都是大块大块的条石,最小的都有一丈长,两尺厚。相互间的缝隙,一根手指都无法插进去。即使是最外面的城墙,也有五六丈高,宽度暂时不知道,不过,想来肯定不会小。南京城毕竟是大明帝国的都城,对于城墙的建造,自然是一丝不苟的。在设计和建筑质量上,是肯定不会出现问题的。

事实上,光是那一块块巨大的条石,就是极其庞大的拦路虎。除非是有后世的榴弹炮,否则,想要炸开,基本不可能。黑色火药做出的开花弹,落在上面,最多弹开一点灰尘。至于实心弹落在上面,最大的可能,就是多一个小小的白点。葡萄弹和链弹之类的,更是不要想了。

因此,要强行打破这样的城墙,不太可能。使用梯子的话,也没有这么长的梯子。两个梯子连接起来,承载能力无法满足需要。同时,城墙上的守军,也会拼命的反击。他的手上,只有三百人不到,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唯一能够采取的办法,就是将城门打破。整个外金川门,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城门了。看来,是要再次动用超大型的炸药包了。

“砰!”

“砰!”

“砰”

在外金川门的周围,枪声不断。

这是虎贲军的狙击手,在寻找狙杀的目标呢。

外金川门已经牢牢的关闭,虎贲军的战士进不去,就在外面打冷枪。独孤猎等狙击手,都死死的盯着城头。只要明军敢在外金川门上面冒头,一粒米尼弹飞过去,当场将目标打死在城头上。这样一来,城头上的明军,就根本不敢抬头了。

于是,城外的虎贲军战士,就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爆破城门的各项工作。在输送炸药包的时候,也不担心明军的阻拦。外金川门的里面,是明军的天下。但是,在外金川门的外面,却完全是虎贲军的天下。同时,其他的虎贲军战士,四周寻找是否有别的道路,可以绕过外金川门。

第334章 南京三巨头的怨念

这时候,南京城里面,已经乱成一团了。

张准居然杀到了南京城下!

简直是匪夷所思!

在镇守太监官邸,张彝宪、马士英、赵之龙三人,都觉得报信的人,实在是有些可憎。他们本来期望他带来的,乃是大获全胜的好消息。要是可以带来张准的人头,那就更加好了。没想到,他带来的,居然是被张准击溃,丢盔弃甲的跑回来的超级坏消息。原本正在喝茶聊天,心情愉快的三巨头,这时候全部都拉下脸来了。

要是换了别人,愤怒之下的三巨头,说不定要命人将他叉出去,打二十板子解恨。但是,此人就算再可憎,他们都不能怎么样。因为,前来报信的,正是赵之龙的儿子,金吾前卫指挥使赵兰峰。他逃跑的速度很快,居然已经逃回到了南京城里头来。本来要找老子单独汇报情况的,结果老子和张彝宪、马士英在一起,结果,糗事就全部爆出来了。

赵兰峰哭丧着脸,站在旁边,一脸的郁闷。他现在的心情,只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如丧考妣。主动出城去收拾张准,是赵兰峰主动提出来的,最终执行决议的也是他。镇江府顾家被张准收拾了,顾伶海被杀,顾家的资产也被掏空大部分,反应最大的,自然是忻城伯一家了。

顾家的小姐,就是赵之龙的小妾,两家算是亲家的关系。张准的动作,等于是在直接打顾家的脸。忻城伯尽管是伯爵,地位在公爵和侯爵之下,但是,他手下卫所的实力,在南京城却是首屈一指的。他当然受不了这个气。赵家接到消息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去找张准报复。

通过情报得知,张准只有几百人,邀功心切的赵兰峰就集结金吾前卫的一千多人,出城去找张准的晦气去了。本来,赵兰峰认为,自己带着金吾前卫的上千人,怎么都可以让张准吃不了兜着走。要收拾张准,乃是一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情。无论怎么说,金吾前卫,都是南京守军里面最精锐的部队。

没想到,趾高气扬出城去,垂头丧气跑回来。岸边一番激战,让赵兰峰的金吾前卫,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本来去找张准的麻烦,居然被张准给狠狠的揍了回来,这个面子,实在丢大了。他赵兰峰的面子,以后在南京城,起码去掉了一半。在得知了战果以后,南京城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幸灾乐祸呢!仗着金吾前卫的战斗能力强,赵兰峰平时得罪的人可不少。魏国公府和保国公府的人,他也得罪了。

更要命的是,金吾前卫的损失这么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弥补回来。金吾卫可是赵之龙辛辛苦苦才打造起来了,在里面可是投放了不少的银子。结果,被张准这么一搞,战斗力损失了大半,武器装备也损失了好多。南京城里面,等着看忻城伯好戏的人,那也是很不少的啊!没有了卫所的实力,他们随时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的。

皇帝为什么放心的将军权交到勋臣权贵的手上?就是因为这些勋臣权贵之间,矛盾是很深的,除非是皇帝的命令,否则根本不可能联合起来。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点军权,谁也无法独大,自然就无法起来造反了。

忻城伯赵之龙的手中,掌握着四个卫,是南京城实力最强的。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朱国弼的手上,都有三个卫,实力比忻城伯稍弱。其他的各位侯爵、伯爵,有的是两个卫,有的是一个卫,各有各的地盘和实力。

“废物!”

“蠢货!”

“孽障!”

忻城伯对着自己的儿子破口大骂。

他的确是有些生气了。出动一个卫的兵力,竟然无法收拾张准,还被张准打得一败涂地的回来,真是太丢脸了。金吾卫不知道花费了他多少的心思和精力,又投入了多少的银子,才有今天的样子。他一个伯爵,手中掌管着四个卫,比两个国公爷还多,他容易吗?

本来以为可以风风光光的出一次风头,让其他的公爵和侯爵看看自己的本事,没想到,这个废物儿子,居然不争气,居然被张准给揍回来了。要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是自己的大儿子,以后要世袭自己的伯爵职位的,赵之龙真想叫人拉出去一刀剁了他,以免看得心烦。

同时,赵之龙首先将自己的儿子大骂一顿,也是为了堵住张彝宪和马士英的嘴巴,免得他们趁机责罚自己的儿子,将金吾前卫的指挥权分出去。否则,金吾前卫指挥使因为作战不力,被张彝宪和马士英两人联合攻击,让别的勋臣权贵来接管金吾前卫,他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没有了金吾前卫,他只有三个卫的兵力,说话可就没有这么响亮了。

张彝宪还算冷静,沉吟着说道:“赵公子,张准到底有多少人?”

赵兰峰不太肯定的说道:“可能有五百多。”

马士英皱眉说道:“可能有五百多?到底有多少?赵公子,你和张准已经正面接战,居然连对方有多少兵力都不知道?”

这话说的有点不客气了,等于是在当面质疑赵之龙,你的儿子怎么回事?怎么连最基本的情况都搞不清楚?他还要不要继续统帅金吾前卫了?你们赵家要是没有能力继续统帅金吾前卫,那我就要建议北京兵部,调整各卫的指挥权限了啊!

马士英是南京兵部尚书,名义上是南直隶最高的军事指挥官,统管所有的军务,实际上兵力都掌握在权贵的手上,自己并没有直接管辖的部队。这是南京兵部尚书和北京兵部尚书最大的区别。北京兵部尚书,都是直接统辖战兵的,辽东、中原、九边,几十万的战兵呢,权势非常大。

相对而言,南京兵部尚书必须通过勋臣权贵,才能调动兵力。这也是相互制衡的意思,免得有人独大。南直隶在凤阳府一带,也有部分的战兵。但是,这些战兵,更多是接受北京兵部的直接指挥,是为了防止陕西的民乱蔓延至凤阳府龙兴之地的。南京兵部尚书真正掌握大权,还要等到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大量的战兵南移,纳入南京兵部尚书的管辖,南京兵部尚书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