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210章

刺明-第210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

不过,张准没有泄气,继续开枪。

再次有一个白甲兵倒地。

“十七个!”

“还是白甲兵!”

张凌云继续算数。

在张准的身边,有三个战士,专门给他装填弹药。时不时,张凌云也会偶然凑热闹。因此,张准几乎没有间断过射击。不知不觉间,已经有十七个敌人,倒在了张准的枪下。其中有相当的数量,是鞑子最精锐的白甲兵。

很多新战士,还是第一次看到张准如此神奇的枪法。他们曾经听老战士说起队长的枪法如何如何的神奇,却始终没有亲眼看过。内心里,未免有些怀疑,总觉得可能是吹嘘出来的。现在,他们终于是亲眼看到了。张准根本不需要怎么瞄准,举手就是一枪,基本上是枪枪命中,实在是太惊人了。要知道,这可是在六十丈的距离开外啊!站在鳌山城的城墙上,看着六十丈开外的鞑子,其实就是一个豌豆大的影子。

“神了。”

“队长太神了。”

“队长实在是太神了。”

好些战士聚集在城墙的后面,悄悄的自言自语。

因为鞑子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他们的射击,基本上是盲目的,或许射击十次,都打不到一次目标。如果侥幸打中。那绝对是老天的眷顾,而不是个人的本事。尤其是那些来自夏河寨和灵山卫的新战士,加入护卫队的时间还不长。他们除了掌握最基本的射击动作之外,对准确度完全没有什么概念。

现在,张准通过自己的神奇枪法,给他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一个真正高明的火枪手,会有多大的杀伤力?张准刚才的动作,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在他们看来,恐怕张准一个人,就能挡住一群的鞑子。这样的力量,实在是太令人羡慕了。几乎每个战士,都恨不得自己有张准一半的射击水平。

就是狙击手小队的成员,也不得不佩服张准的枪法。他们最佩服的,不是张准的命中率,而是佩服张准那种射击的姿势。抬手就是一枪,根本不需要如何细致的瞄准。显而易见,这完全是凭借个人的感觉在瞄准。这得要训练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锻炼出如此神奇的感觉啊!不知不觉间,狙击手们都有了更高的目标。

相对于护卫队这边的惊喜和羡慕而言,鞑子那边的情况,就有些糟糕了。冲上来的鞑子。显然没想到,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他们依然会被打中。因此,他们一般都不会采取什么躲避措施。事实上,他们也不知道采取什么躲避措施。结果,即使连续有精锐的白甲兵被打中,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什么?匍匐前进?这年代的战斗,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好不好?在后膛枪出现以前,所有的军队,都是站着战斗的。因为,如果趴下去的话,就无法给武器装子弹了。同样的,要是趴下去,鞑子也无法射箭,更无法迅速的向城墙靠近。

“嗖!”

当然,面对守军的神奇的反击,鞑子也是不甘心的。有部分的鞑子,在超远的距离上,就射出了他们的箭镞。只可惜,鞑子的箭镞,不可能有虎贲铳的射程。他们射出去的箭镞,在飞行了大约三十来丈的距离,就不得不从半空掉下来了。

五十丈……

四十五丈……

鞑子前进的速度很快,距离城墙是越来越近了。

“砰!”

马轶等狙击手相继扣动扳机。

有两个白甲兵和四个红甲兵,几乎同时倒下。

在六十丈的距离上,他们的命中率,显然不如张准。因此,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开枪,免得浪费弹药。但是。在五十丈之内,他们还是有五成把握的。五成把握,那就是基本上两枪就能消灭一个敌人。连续开枪的话,效果也相当的可观。

“又打死两个白甲兵!”

张凌云兴奋的叫道。

明军都知道白甲兵是鞑子的精锐,被打死的白甲兵越多,鞑子的战斗力就越弱。要是将鞑子的全部白甲兵都干掉,鞑子的士气,还有战斗力,都要遭受沉重的打击。鞑子的战斗力越弱,士气越是低落,护卫队取得胜利的几率,自然越来越大。

“砰砰砰!”

随着一声声的枪响,不断有鞑子倒下。由于鞑子的白甲兵和红甲兵是最好辨认的,因此,被打死最多的,也是他们。原来一眼就能看到好些白甲兵,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幸存的白甲兵,都下意识的躲藏在了其他鞑子的后面。

本来白甲兵的人数,就不是很多,被张准和狙击手连续击杀,数量自然是急促减少。同时,这些白甲兵的大量被射杀,也引起了其他鞑子的恐慌。他们情不自禁的放慢了脚步,生怕遭受同样被射杀的命运。舒布鲁发现以后,更是大大的吃了一惊。

老天,鳌山城守军的火铳威力,实在是太骇人了。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居然可以准确的打死自己麾下最精锐的白甲兵!舒布鲁粗略的统计一下,发现自己麾下的白甲兵,竟然不见了一半!

“怎么可能?”

舒布鲁简直要疯掉了。

不见了一半的白甲兵,等于是战斗力损失了一半!

攻城战斗还没有开始,损失就如此的惨重,以后的战斗。还怎么进行?舒布鲁忍不住有点后悔自己的决定了。早知道会遭受这么重大的损失,还不如呆在田横岛,不出来招惹鳌山城了。这个鳌山城,到底有什么邪门的武器?居然如此的厉害?

“噗!”

忽然间,舒布鲁身边,有个白甲兵一头倒地,在地上扭曲了一下,就没有了声息。舒布鲁急忙跑过去,跪在他的身边,仔细的检查他的伤口。他要仔细的看看,鳌山城守军的火铳,到底是什么神器,竟然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不可思议,如此的匪夷所思。

结果,他惊愕的发现,这个白甲兵的盔甲、皮衣、丝绸内衣,全部被打穿,子弹从胸口的位置钻进去。伤口不是很大,就是一个手指大小。然而,这个彪悍的白甲兵,却已经没有了呼吸。他的身上,看不到其他任何的伤口。显然,他就是被这个小小的伤口夺走性命的。

舒布鲁认识这个白甲兵。这是他麾下最勇猛的战士之一,曾经跟随他转战辽东、朝鲜、蒙古等地。萨尔浒战役的时候,有他。攻打沈阳的时候,有他。攻打辽阳的时候,有他。攻打锦州的时候,有他。攻打蒙古林丹汗的时候,有他。攻打朝鲜王国首都京城的时候,有他。每次,这个白甲兵都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他的箭术和肉搏功夫,都是相当出色的,即使和鳌拜那个疯子相比,也不逊多让。只要对手进入弓箭的射程内。他可以轻松的解决对方。他还擅长连珠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连续射出多枚的箭镞,重创敌人。如果和明军面对面的厮杀,即使是几十名甚至是上百名的明军,都不是他的对手。

舒布鲁他们占据了田横岛以后,有明军试图围剿他们。舒布鲁率军迎战。结果,这个白甲兵在战斗中,使出连珠箭的功夫,眨眼间射杀七个明军,完全震慑了明军将领,给明军的士气,造成了最严重的打击。加上他在其他战斗中射杀的明军,至少有上百人。

可是,就在这里,就在距离鳌山城还有差不多六十丈的地方,他居然被明军的火铳打死了。他的神奇的箭术,骁勇的肉搏功夫,都完全没有机会发挥。而且,他身上,仅仅是挨了明军的一枪。

一枪致命。

天啊,鳌山城的明军,到底是什么样的疯子啊?

对于明军的火铳,舒布鲁始终是鄙视的。在辽东地区作战的明军,如关宁铁骑等,也大量使用三眼铳、迅雷铳等火器。但是,大金军从来没有在明军的火器面前退缩过。明军的火器射程,实在是太短,还不如大金军的弓箭实用。在辽东的时候,明军和大金军面对面的交战,明军几千人一起开枪,枪声震天响,大金劲旅也没有几个人倒下的。相反,大金军一阵密集的箭雨,对面的明军,至少要倒下一片。

第230章 鳌拜!

基本上。只要不是在二十丈范围以内,明军的火铳,根本没有杀伤力,即使被打中,那也是很小的伤口,无关大碍。甚至,即使是在二十丈内,只要外面套着铁甲,里面穿着皮衣,再加几层厚厚的丝绸缠绕,就能有效的阻挡子弹的伤害。那些彪悍的白甲兵,就算是在十丈之内,被明军的火铳迎面打中,也有人能够幸存下来的。

可是,现在,在六十丈开外,只挨了明军的一枪,他的这个勇士,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实在是不可思议。这强大的差距,舒布鲁实在是难以接受。鳌山城明军使用的火器,简直比辽东明军使用的大炮还厉害啊!他们的火铳。到底是什么东西?

舒布鲁忍不住有些发疯的感觉。

“舒布鲁,这样下去不行!”

忽然间,有人在舒布鲁的身边,大嚷大叫起来。

舒布鲁顿时大怒,脸色黑的好像锅底。

本来,麾下精锐的白甲兵被连续杀死,他已经是恼怒非常,正想找人发泄内心的怒火呢!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当面挑战他的权威。更可恶的是,他听出来了,大嚷大叫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不喜欢的那个部下——鳌拜!

“这混小子!”

舒布鲁在内心里狠狠的诅咒起来。

又是这个鳌拜!

鳌拜是镶黄旗人,和舒布鲁所隶属的镶蓝旗不同。舒布鲁已经忘记,鳌拜是怎么来到自己麾下的。或许,他也是在辽东犯了什么事,然后跑出来的,最后阴差阳错的成为自己的部下。阿敏当初是镶蓝旗的旗主,后来转给济尔哈朗,作为阿敏的部下,舒布鲁自然是镶蓝旗的人。舒布鲁的部下,主要也是镶蓝旗的人。只有鳌拜和部分人,来自其他各旗。

本来,鳌拜和其他各旗的人,在舒布鲁的手下,还是好好的。鳌拜只有二十五岁不到,功夫却是相当的出色。以前也很受舒布鲁的重视。然而,随着木各答的全军覆没,田横岛的鞑子,都开始感觉到了危险。田横岛无论怎么好,都是孤悬海外,没有援军。万一被强大的敌人包围,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以前,山东的明军,都是豆腐渣,根本不是鞑子的对手,鞑子自然不怕明军的进攻。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浮山城,多了一个叫做张准的人。这个人,非常的难缠,麾下部队的战斗力也很强。这让田横岛的鞑子,潜意识的感觉到了危险。万一,这个张准,率领重兵包围田横岛,他们怎么办?

正是在这种危险的影响下,田横岛的鞑子,思想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不少人都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回去辽东了?阿敏已经被软禁了好几年,显然是不可能出来了。凭借他们这么点人,想要为阿敏翻案,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无法翻案,那只有接受现实了。其实,严格说起来,跟着新任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济尔哈朗是阿敏的亲弟弟。

紧跟着七月份,北方大金军第二次入塞,收获甚丰,对田横岛的鞑子,又是不大不小的刺激。看着自己的同伴,大肆搜掠,优哉游哉的回家去,他们不能不动心。山东沿海的鞑子,现在都想要回去辽东。他们对皇太极的恨意,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只是一些小兵而已,有什么资格恨大金国的皇帝?时过境迁,往事没有必要提起了。

尤其是那些非镶蓝旗的人,他们本来就和皇太极没有太大的恩怨,跑出来纯粹是为了抢到更多的财富。现在,皇太极再次带着大伙儿入关来,抢得盆满钵满的,何必自己跑出来单干?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