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1012章

刺明-第1012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自己组建一个军团,使用缴获来的武器装备,才能充分的锻炼李岩的能力。要是他能够拉扯起一个军团,攻克开封,说明他的能力,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接受更加艰巨的任务。要是他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则说明他还需要接受更多的磨练。

“谢谢都督大人的信任”

李岩略微有点哽咽的说道。

随后,他立刻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李岩认为,开封是河南省会,户口百万,商业繁华,其富裕超过洛阳十倍以上,倘若能攻下开封,那好处可想而知。在洛阳,只有一个福王是富裕的,其他人身上,并没有太多的油水。但是,开封就不同了。开封城内的富户很多,每个人都有不菲的家产。这些富户聚集起来,财富可能要比福王府还多一些。

张准有点疑惑的说道:“开封城内,真的有如此之多的富户?”

李岩肯定的说道:“当然河洛之地,财富还能少了?”

张准点点头,娓娓说道:“你且说说详细的情况。在没有虎贲军主力参战的情况下,你准备如何攻克开封。”

李岩点头说道:“我在开封居住的日子不少,但是对于开封的具体防务,也只能知其大概。开封城外有一道上城,又叫外城,离内城二三里远。据说这土城周围共四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仅剩城基,没有城门,车马行人都是越城而过……”

张准好奇的问道:“为什么不要城门?”

李岩解释说道:“为防备河患,所以土城各门都用土填死了。”

张准点点头,表示明白。

日后的李自成攻克开封,连续攻打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还给部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李自成一怒之下,就下令挖开黄河堤,将开封给淹没了。这是明末历史上的一桩大悲剧,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这桩惨剧被下意识的掩盖了。

李岩接着说道:“这土城好像是开封城外的一道防水堤,自来不设防守,可以不攻而人。但内城却十分坚固。这内城是金朝迁都开封以后重修的,外边是砖,内面是土。相传重修开封时,是从虎牢关运去的土,所以土质甚坚。虽然这传说未必可信,但我曾亲眼看过开封城墙,不但土质极好,而且土中搀有石灰。”

“这内城高有五丈,上建敌楼五座,俱有箭炮眼。大城楼五座、角楼四座、星楼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布置。环城海壕一道,壕口宽五丈,底宽三丈,深二丈。五门外跨壕俱有板桥,俗名活吊桥。开封城如此坚固,只利智取,不利硬攻。如要硬攻,必须多备攻城大炮。当然,炸药包也是可以的。”

张准细心的问道:“城壕中四季都有水么?”

李岩点头说道:“东南两面海壕,整年有水很深。西北两面地势较高,冬季或旱天往往干涸。”

张准转头看看王时德,随口说道:“从西门进城,你看如何?”

王时德回答说:“开封五门,只有西门没有月城,门是直的,只一道门。其余四门都有月城,有门三重或四重,曲折旋绕。相传四门如此建造,怕的是走泄旺气,而开封的地脉是从西北来,所以独西门不修月城,只一道直门。参谋部选定从西门奇袭入城,比较妥当。”

李岩点头说道:“我们是从洛阳直奔开封,只有西门最近。倘若绕过西门去进攻别的城门,就容易被城上发觉。”

张准忽然说道:“听说开封城五门不正,难道这西门也不在西城的正中间么?”

王时德笑着说:“是五门不对,不是五门不正。建城时为怕泄露旺气,所以使东门偏北,宋门偏南,南门偏西,北门偏东,只有西门正直,位居西城正中,以便进来旺气。开封人有句俗话:三山不显,五门不对。”

张准纳闷的问道:“开封哪儿有山?”

李岩笑着回答:“开封原是无山,不过按勘舆家言,西门内爪儿隅头为一山,上街为一山,铁塔寺为一山,称为夷山。因为实际上没有山,仅是地势略高,所以叫做三山不显。”

张准含笑说道:“倘若顺利,大军袭破西门,应当首先占据哪些地方?”

李岩胸有成竹地说:“河南巡抚、布政使司和桌司各大衙门都在西半城,距离西门较近,必须有一支人马分头攻占,使开封文武官员如同群龙无首。要有一支精兵去攻打宫城,活捉周王。”

“闻周王有八百卫士,经常赏赐,说不定会守住宫城抵抗。大军进城之后,须一面派骑兵占据北门,巡逻北城,以防周王逃走,一面进攻宫城。倘若周王的卫士们果然死守宫城,那就得爬云梯登城了。”

张准疑惑的问道:“宫城很坚固么?”

李岩说道:“宫城有两重。在外边的叫做萧墙,两丈多高,攻破甚易。内面靠北为紫禁城,城高五丈,上有花垛口,下有拦马墙。我军只要进入萧墙,周王在紫禁城就成了瓮中之鳖,无路可逃。他大概会不惜重赏,使八百卫士替他卖命守城,等待救兵。紫禁城中有水井数口,平时积存粮食煤炭甚多。倘若周王府的八百卫士拼死顽抗,我军除用云梯爬城之外,也可以利用在开封城中夺得的大炮攻城。”

张准点点头,笑着说道:“只要袭破开封,周王如想凭着宫城顽抗,咱们就来个‘瓮中捉鳖’。好李岩,攻打开封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了”

李岩急忙跪下,深切致谢。

张准随即宣布,正式赋予李岩组建一个军团的权力。军团的人力物力财力,虎贲军统统不管,就是给一个名头。多少钱,多少人,多少武器装备,都由李岩自己解决。

一天后,有关虎贲军要攻打开封的消息,顿时尘嚣之上,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开封城的百姓,自然是热切的盼望虎贲军的到来。但是,在河南巡巡抚余应桂看来,就不是太妙了。

第890章 开封的雨,黄河的水

洛阳下雨的时候,开封也在下雨。

自从得知虎贲军攻克洛阳,福王“下落不明”以后,开封城内的气氛,就相当的怪异。普通的底层百姓,包括那些从外面逃难过来的难民,当然是热烈盼望虎贲军来解放开封,改变他们目前的困境。上层人物却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虎贲军真的前来攻打开封,将他们目前拥有的一切,都全部化为乌有。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河南巡抚余应桂,还有开封总兵官陈永福,在城内颁布了戒严令。入夜以后,严禁闲杂人等,出现在街道上。要是被抓到,就以通敌罪论处。即使是白天,也有大量的官军,在街道上来回巡逻,监督每个人的动静。一时间,整个开封城内,都是人人自危,谈张准色变。

然而,官府的百般高压,百般封锁消息,反而更加激发了底层百姓的反抗的决心。他们在官府看不到的角落,暗中串通,等候虎贲军的到来。有些胆大的,还用各种各样的借口,逃出开封城,提前加入虎贲军的行列。

这一场大雨,将半个开封城,都完全浸泡在水里。年久失修的下水道,无法一下子消退这么多的积水,导致城内的水位,是越积越高,最后连巡抚衙门前面的广场,都全部是膝盖深的积水。好多人都说,水淹开封城,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由于开封的北面,就是滔滔黄河,而黄河的水位,要比开封的地平面高出不少,因此,每次下大雨,黄河水位上涨,开封城都必须派人上去大堤检测水位,并且做好应对措施。这是一项不能怠慢的工作,否则,黄河缺堤,开封城就要被滚滚的黄河水全部淹没。

作为河南巡抚,余应桂也不得不到黄河岸边去走了一趟,叮嘱自己的部下,要注意大堤的安全。从黄河边上回来以后,他的手上脚上全部都是黄泥,浑身脏兮兮的,感觉很不舒服。

当他耷拉着脑袋,回到巡抚衙门,坐下来以后,感觉也很不舒服。在黄河边上,看着黄河,感觉很不舒服,回到巡抚衙门,看到桌面上的告急文书,同样很不舒服。有时候,余应桂甚至愿意在黄河边不舒服,也不愿意回来巡抚衙门不舒服。

那么多的告急文书,其实都是同一个内容,就是从“可靠”的渠道得知,虎贲军就要对开封城发起进攻了,而且,进攻的方向,还是在黄河这边。在黄河这边,这是什么意思呢?余应桂曾经进行过详细的研究。他最后的出来的结论是,虎贲军可能是要炸开黄河大堤,将开封城都淹没。

在开封的历史上,因为黄河泛滥,导致整个城市,几乎被毁于一旦的事情,着实不少见。可以说,在黄河改道之前,开封城的安全,真是太危险的。特别是在汛期,高悬头顶上的黄河水,简直是开封官员的噩梦,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幸好,在过去的数年间,中原地区连续干旱,黄河水大大的减少,开封城才算是渡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但是现在,又开始下雨了,黄河水位,又开始缓慢的上涨了。加上虎贲军的威胁,余应桂只觉得自己头大如斗,不知道应该如何对付。

“张准……”

“虎贲军……”

坐在太师椅上面,余应桂喃喃自语,脑袋里感觉一片的空白。其实,他是想认真的思考一些东西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思维,就是不听控制,根本没办法好好的想自己想要想的事情。他的思绪,只能是信马由缰的四处溜达。

对于张准这个名字,余应桂是最熟悉不过了当初,张准在山东大闹天宫的时候,他就是济南府的知府。幸运的是,在张准进占济南府之前,他顺利的运作成功,成为了河南的巡抚。回想以前的事情,余应桂感觉自己的嘴巴,只有一片的苦涩味道。

在山东的时候,朱大典亲自动手,都没有能够干掉张准,现在,张准的羽翼,已经丰满,他还想干掉张准,实在是太难了。余应桂自问,自己在军事上的水平,要比朱大典差得远了。换言之,开封,注定是一座死城了。

说到跑路,余应桂的确是想逃跑的,逃往江南就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周王在这里,他能跑吗?除非是周王跟着跑。否则,失陷藩王,这绝对是死罪中的死罪啊就算他能跑出开封城,依然躲避不过朝廷的严厉惩处。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成,怎么办才好呢?余应桂想来想去,始终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现在的他,已经后悔了。早知道张准的动作这么快,他就不要来河南当巡抚了,到江南随便找个府当知府也好啊不管什么样的府,只要能避开张准,避开虎贲军就好。

难怪当初自己出任河南巡抚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争抢,原来别人早就估计到,河南巡抚的位置,是一个烫手的热山芋,坐上去容易,想要下来就难了。比如说他现在,就是一身的麻烦啊

“孙传庭呢?”

“来人快请孙传庭孙大人”

忽然间,余应桂想起什么,急忙叫道。

对于军事指挥,余应桂的确不是很在行。他手下的总兵官陈永福,好像也是半桶水。这家伙守城倒是有一些把握,操练士兵也算是似模似样,可是说到要出城去和虎贲军野战,又或者是率军前往洛阳,他就拼命的摇头了。眼下,他只能是问计于孙传庭。毕竟,孙传庭长期在平定流寇的第一线,军事指挥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孙传庭是被大雨滞留在开封城的。他的任务,本来已经完成了。可是这么大的雨,他想走也走不了,因此,只好无奈的耽误半天。听到余应桂找自己,正在无聊的孙传庭,很快就来到了。听完余应桂的哭诉,孙传庭不太相信的说道:“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