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251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251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铁矿石产量猛涨,大量矿山开始投产,更多的商船投入海外原材料运输。

这都促使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开始迅速增长,农历二月,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远超美国。

第272章 中华民国的五百万大军

己未年,中华民国国防军也进入了改制状态。

首先增加了中华民国野战军,扩编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削减国防军兵力,转为野战军兵力。

中华民国将分为东北亚边疆区、北海边疆区、中亚边疆区、西藏边疆区、中南边疆区、南华边疆区六大边疆区。

这五大边疆区是与其他国家国界相较的地方,国防军负责在这些地区建设边防。

其中东北亚边疆区驻军10万,其中8万驻扎日本,朝鲜驻兵3000,其余1。7万驻扎库页岛、北海道、外东北等地区。东北亚地区基本上没什么敌人,防备的也就是日本,借日本人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乱来。不过该防备还是得防备,中华民国要防止日本建设军工业,以及研究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同时还要随时准备镇压日本暴民,驻扎八万人也够了。

北海边疆区,驻兵30万,主要是建立北海行政区与俄国西伯利亚行政区的交界边防,防止俄国人从那里跑进北海行政区捣乱。

中亚边防区,驻扎兵力50万,其中40万驻扎于突厥地与俄国的国界线上,另外10万,2万驻扎于与波斯接壤的土库曼斯坦地区,8万驻扎于阿拉伯半岛。

西藏边疆区,驻扎5万,建立与印度的边防。

中南边疆区驻扎兵力10万,主要分布于中华民国与缅甸、暹罗、越南的交界线上,这一地区主要建设边防,防止移民偷渡、毒品流入。

南华边疆区驻扎兵力10万,主要建立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的边防。

国防军总兵力为115万,主要任务就是建设边防,战争期间,则与野战军群一起在该区域的战场上作战。

中华民国野战军兵力则定为300万,分为华北野战军群、华西野战军群、东北野战军群、华南野战军,也就是三个野战军群,一个野战军。

其中华北野战军群,驻地位于漠北(外蒙),兵力为100万,这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可以向四面八方的战场进行快速机动,主要机动方向为俄国战场。

华西野战军群,驻扎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兵力120万,主要机动方向为俄国战场与中东、北非战场。

东北野战军群,驻扎于东北吉林、辽宁一带,兵力为60万,一是用来防备日本,二是在战争爆发后,可以支援各个战场。

华南野战军,驻扎于中南半岛,这是一支丛林作战野战军,兵力为20万。

这样配置看上去有点失衡,南方兵力太少。

实际上争霸世界的主要战场都是发生在北半球的北方地区,南半球之所没什么争霸的野心,因为南半球面积不够大,非洲、澳大利亚、南美都没有争霸的前提。

北半球有争霸的前提,而北半球的北方是十分寒冷的。

要知道万物有阴阳,北方气候寒冷属阴,但阴中有阳。不管是在北方生存的人还是动物,亦或是植物,都偏阳性。

如北方人更加高大、勇武,北方的黄牛肉质偏燥,东北人参也是偏燥的,而太行山脉的中原人参因为生存环境没那么寒冷,所以药性温和。

在古代,书上讲的人参都是中原人参,男女老幼皆可服用,而且大补元气。那时候,人们一般用东北人参来冒充中原人参,后来在明末时被扒光了。

越是冷的地方,生命体越是偏阳,阳的性质就带有喜好争斗的一面,因此北半球的北方成为争霸世界的主战场。

世界主要的强国,都是在北半球偏北。中国算是有些偏南,不过亚洲地区往北比欧洲更冷,所以中国华北也算是在这一范围内。

而美国,则一半在北半球的北方,一半在偏南地区。

中国自古有道是——皇帝不过江。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也就是北半球的北方流氓多。

古代打仗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抢劫。军队是暴力机构,最初的目的就是抢劫。

原本这世界是没有统治的,后来发现,武力可以形成统治,靠税收手段来进行抢劫。

但世界上到处都是抢劫犯的时候,并形成一个个统治的时候,这时候每个民族就必须具备一个暴力机构来抵御其他抢劫犯,并抢劫别人。

军队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因为争霸世界的主要选手,全是在北半球的北方地区。

世界各列强就是一个个抢劫犯,中华民国在本质上来说也是如此,只是抢劫方式比其他列强高明,采取的是经济殖民手段。

总的来说,如今世界列强,多是靠团结内部,而去抢劫外部。从而削弱外部,强化内部。

那些抢劫不了外部的国家,只能靠税收来抢劫内部了。

所以世界本质,就是一群统治者在瓜分利益。只不过选择的路线不同,有的统治者会分给民众一杯羹,有的国家则只能把民众的利益拿去分给其他国家一杯羹。

中华民国走的就是团结内部,抢劫外部的路子。

既然要争霸世界,主战场还是选在北半球的北方地区,因此野战军群都布置在北方。

之所以不把野战军直接放在前线,那是为了不被敌人偷袭成功。

一旦敌人偷袭,就像是二战德国打俄国时一样,直接把前线部队一锅端了,又没有预备军群,那损失可就大了。

陆军改制后,中国野战军在北方有280万大军,如果是对俄国的军事行动,加上国防军可以调用350万军力。

另外海军将组建60万海军陆战队,主要驻扎于南华共和国,主要威胁澳大利亚。

空军则组建5个空降师,兵力为10万。

陆军总兵力415万,海军总兵力80万,空军总兵力15万,三军总兵力510万,同时裁撤生产兵团。

当这个改编计划提交到中央时,袁世凯与宋教仁很爽快的批准了。

陆海空三军,此时已经施行义务兵役制,职业兵减少了,但还是有保持最初那部分职业兵。

如炮兵就是职业兵种,炮兵是技术型兵种,同时中华民国的炮兵在作战时危险性较低,第一是火炮射程更远,二是火力更加凶猛,三是集群作战主要使用自走炮,生存能力强。所以成为中华民国陆军当中的职业兵。

同时基层士官也是职业兵,在战场上担任指导、指挥小单位作战的任务。在一个经验丰富的士官的指挥下,就算是训练不太充分的士兵在战场上也能有不错的战斗力。

普通义务兵的服役期限为3年,个别兵种为4年。士官服役期限则是8年左右,期间将受到全面学习战场上的小单位指挥理论、经验,服役8年左右转入预备役士官行列,士官是介于士兵与军官之间的单位,退伍后国家分配工作。

预备役军官则继续留在军中加强作战理论、学习最新作战经验,只是不带部队。

普通士兵,没个月也有钱,不过不叫军饷了,而叫‘生活补贴’,每个月是5块钱,相比现在工人的工资比较低。

作战期间,才会发军饷,作战时,一个月20元军饷,伤残、阵亡皆有抚恤金。

三军扩充到510万,每年光是生活补贴、军饷,就高达3。5亿,加上伙食、装备维护、训练消耗,一年花掉15亿元是肯定要的,相当于每个士兵每个月消耗25元炎黄币左右。

这样的军费,能够保障士兵有充分的训练。

总参谋部接着制定了完整的改编计划,然后递交给了江渝。

“从征兵,到装备到位,以及军区建设等等方面,大概两年内能够完成调整,海军方面需要五年左右完成大海军计划。”蒋方震报告道。

“时间正好够用,调整过之后,我们中华民国的军力将大大提高。”江渝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中华民国,已经有了组建强大国防力量的底气。

黄油和炮弹,这两者的选择上,中华民国比较均衡,并不走极端路线。如冷战时期,美国是典型要黄油的国家,苏联则是典型要炮弹的国家。

结果美国佬打仗方面只能欺负欺负小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多都是靠其他国家当炮灰主力。苏联的经济则被炮弹给拖垮了,这两者都不是学习的好对象。

实际上经济发展之类的,在这个大战四期的时代,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军事而服务的。而中华民国保持一支人数相对其他国家较多,而本国人口又能轻松承受的军事规模,也是很有必要的。

510万兵力,中华民国4。5亿人口,承受这个数字还是很轻松的,加上附属国的劳动力,还不到1%。同一时期参战的美国也是这个兵力,但是他们却是1/20的人口入伍作战。

现在江渝不得不感慨,“有人口就是好啊!”

如果不是考虑到战后人口太多,会影响后代的人均财富占有量,江渝还真的想搞‘人多力量大’了。

不过现在中华民国允许生三个孩子,如果连续生三个女儿的话,还能继续生。人口依旧是不断增加的,只不过是一种缓速的增加。

人口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历史遗产了,一个落后国家要想成为世界霸主,就离不开这个人口基数。

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人口可不是好吃懒做,作战意志薄弱的垃圾人口,不管是搞经济建设,还是战争争霸,都是能够胜任的。

第三卷 种族对抗时代

第001章 大选前奏,党派改组

己未年,史载:其时民国经济繁荣、大兴土木,百姓收入增长、安居乐业;工业蓬勃发展,当年钢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为保民族安危,陆海空大元帅江渝强化国防,海陆空三军兵力增至五百余万,预示民国走向世界大国舞台,步入争霸世界之开端。

这场军事大调整在计划出来后,立即拉开了序幕。

各地立即开始征召新兵入伍,参军报名十分踊跃。

中华民国军人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入伍后学习文化知识和民族主义思想,对同胞有良好的自身品德。

退伍士兵找工作非常容易,几乎所有企业都是抢着要这些退伍兵,他们退伍后当工人多是从事收入高的技术工种。

加上这些年来驱逐洋人、开疆扩土,军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崇高。几乎所有热血青年,都十分崇拜军人。

很多年轻人都想参军,可惜没门路。

中华民国之前的征兵主要是在农村展开,因为农村的年轻人普遍没有文化,因此江渝希望更多的农村年轻人能够进入部队受到文化教育。

如今城镇化进展十分快速,很多劳动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因此这次征兵,也开始在城镇征兵。

主力也变成了在校生,同时也有农村的青年。

这意味着,中华民国陆军的文化水平开始增长,但军队依旧是那些未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年的教育基地。

过去,国防军及大量的生产兵团的组建,使得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青年受到了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

同时农村青年也在生产兵团当中学到了‘机械化农业’技术,退伍后很多转职去开农机,或者自己去经营农场。

也有很多生产兵团退伍兵当了工人。

国防军和生产兵团使这些农村青年增长了眼界,同时拥有了走出了农村的底气,他们很多都成为城镇化人口。

还有许多农村士兵通过自身努力,被送入淮安军校学习,最终成为了军官。

农村青年除了参军,大部分都被强制性要求进入夜校、成人学校学习文化,虽然文化程度学出来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