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立国传 >

第96章

华夏立国传-第96章

小说: 华夏立国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家大人领众数十万,聚三州十郡之力,一旦发作便有雷霆之怒,你们还是快快降了,不要再行螳臂挡车的蠢事了。”

曾华一听,顿时怒极反笑,然后转过头对赵复森然地问道:“石炮准备好了吗?”

“回大人,大人从长安带来的一百二十部石炮已经列阵摆好,蓄势以待许久了。”赵复连忙回答道。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雷霆之怒。全部给我用火弹,标尺三里到五里,不用试射,连发十弹。”曾华大声吼道。

城楼上一片寂静,晋军没有人出来传达答话。苻健等人当然不会认为这么几句空话就能把曾华他们吓住了,要是这样早几天恐吓几句就把他们吓散了,用不着在这里打得尸山血海的。

这时,从弘农城后传来一阵奇怪地呼啸之声。比刚才那种混乱的声音更惊心动魄。这时天空中现出百余个橘红色的火球。如同陨石流星一般向苻家军飞掠而来。

毛贵和王堕马上知道不好,连忙拉住苻健的坐骑就往后跑。

;;后是呼呼的声音在四处飞响,接着是无数的惨叫声在狂呼乱喊。苻健忍不住转过头一看,

余处地方就像是天火坠地一样,附近数十上百的军士火星并迅速然绕起来来。一会儿工夫只见到数百个火人在那里惨叫。

没过三十息地时间,只见天上又飞来百余火球。苻健不由连连叫道:“撤兵!撤兵!”

回到三十里之外地大营中,坐下来地苻健还心有余悸,他对坐在两边的毛贵、姜伯周、王堕等人说道:“竟想不到关右晋军有如此霸道的利器。当初我们以为曾镇北取关中实属侥幸,现在看来,十个长安城也被他打烂了。看来关中我们不但回去不了,如果他们全力东进的话,恐怕这洛阳也难保呀!”

王堕最先开口道:“大王说的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曾镇北居然强横如斯。加上他尽据险要。恐怕我们这次真的是无功而返,无法回关右了。但是大人不用担心,依属下看曾镇北是不会东陷河洛的。至少在这两年是不会兵出河洛地。”

;;

“曾镇北要是想兵出河洛他早就出兵了,不会等到现在了,他只是不想出兵而已。而他不出兵的原因无非有两者,一,他占据河洛四战之地,北可能受我们和城魏闵以及姚戈仲等的侵袭,南有豫州张遇,东有青州段龛,种种势力会一涌而上,就是曾镇北再能耐他也没有三头六臂,无法抗拒这一轮又一轮的混战,因此一旦他陷在其中,不但河洛不保,而且还有可能连关陇也会因战火连累造成不稳,最后实力尽丧,反而两头尽失,为他人做了嫁衣。”

王堕一一详细地分析着,苻健等人都安静而入神地听着。

“二就是这河洛之地恐怕曾镇北不便出兵收复,只能由建康朝廷来收复,否则这南边就会猜忌曾镇北的,曾镇北怎么好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苻健等人连连点头,功高震主,当年老主苻洪在石虎也不是这样吗?就是因为功劳太高,结果石虎表面上非常其器重老主洪,但是暗地里却猜忌万分,阴中使人把看到的苻家几个有点出息的兄弟子侄都弄死,只留下这几个兄弟了。

“安生(王堕字),你说我们如何才能不作他人嫁衣呢?”苻健听完之后急切地问道。

“大王,我们和曾镇北不同。我们占据洛阳却是天意使然。这北边城已经混战不息,于襄国地战事一、两年是打不完地,只要我们不去惹城,冉闵小儿又怎么有精力来管我们。东边豫州张遇已经降服,我等只需盘踞司、豫、兖州富庶之地,苦心经营一、两年,到那时不管是晋室北伐还是曾镇北东征,或者魏闵南下谁能奈我们何?而且我们在关陇颇有根基渊源,只需多派细作探子,唆使各地豪强世家起兵,搅乱地方,到时曾镇北内忧外患,我们再趁乱一举拿下关陇,这时我们联有关陇、河洛,试问天下有谁能敌呢?”

;;的手感激道:“安生一席话救我苻家及十数万关陇流民。”

第二日,苻健下令停止攻打函谷关,着手准备回洛阳。不几日,南北两路的消息一一传来,苻菁被新拜地宁朔将军、冯郡守谢艾大败,打得有点找不到北了,只好领残兵退河东大阳。苻雄在险要的卢氏城下一点办法都没有,主场作战的甘带着万余守军把卢氏城守得跟铁桶一般,再过几日,新上任的武卫将军王猛领着四厢步军赶来,一串的连环反击打得苻雄招架不住,只好领兵退回池城。

听到这两个坏消息,苻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留辛牢领万余兵马据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自领大军回洛阳。

八月底,苻健左长史贾玄硕等人请苻健依刘备称汉中王故事,自表为都督河洛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周王。苻健不由大怒:“我只能当一个大将军单于吗?天命如何,尔等胆敢妄意揣测!”暗地里却密使梁安等人上尊号,苻健辞让再三,最后才许之。

九月丁酉,苻健于洛阳即天王、大单于位,国号大周,大赦,改元皇始。追尊父洪为武惠皇帝,庙号太祖;立妻强氏为天王后,子苌为太子,靓为平原公,生为淮南公,为长乐公,方为高阳公,硕为北平公,腾为淮阳公,柳为晋公,桐为汝南公,廋为魏公,武为燕公,幼为赵公。以雄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领车骑大将军、司州牧、东海公;菁为卫大将军、平昌公,宿卫二宫;雷弱儿为太尉,毛贵为司空,贾玄硕为中书令,姜伯周为尚书令,梁楞为左仆射,王堕为右仆射,鱼遵为太子太师,强平为太傅,段纯为太保,吕婆楼为散骑常侍。

然后遣车骑大将军苻雄出兵兖州。不几月,赵兗州刺史刘启降于城,魏兗州刺史魏统降于縻丘。至此,周主健尽据司州河南、河内、汲郡、河东郡;豫州颍川、襄城、陈郡、梁郡及兖州濮阳、陈留、济阴郡等三州十一郡,一时兵势无盛。

曾华领军自回长安,也上表一封给建康,表示自己在池、弘农两地被健打得“大伤元气”,这河洛谁有能力谁就赶快北伐收复吧,不管如何自己也会尽起“残兵”为北伐王师摇旗助威。

第七十三章 … 巡视

晋散骑常侍陇西辛谧,有高名,历刘、石之世,征辟备礼征为太常。谧遗闵书,以为:“物极则反,致至则危。君王功已成矣,宜因兹大捷,归身晋朝,必有由、夷之廉,享松、乔之寿矣。”因不食而卒。

……………………………………引言摘述

回到长安的曾华算算时间,为刘惔守制的时间也快过了,于是就派亲卫去南郑将大小老婆范敏、真秀和两个儿子接到长安来。虽然长安还有一个正牌老婆,但是只看不能“用”,毕竟还只是十五岁都不到的幼女,等过了今年再说吧,这件事情已经跟桂阳长公主和跟过来的奶娘说清楚了,也托回建康的俞归给会稽王司马讲明白了,表明并不是嫌弃桂阳长公主。

在等待妻儿的空闲中,曾华在朴的陪同下开始巡视三辅之地了。

首先第一站是咸阳。现在的咸阳城己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靠渭水的城南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大兵工场了。按照曾华的规划,这里被重新整理了一下,分成了十六里,分别规划为冶炼、锻造、弓弩、箭矢、车辆、石炮、床弩、木工等十六区。渭水被从新设的西临水门中开渠引入城中,弯弯曲曲地绕着城西、城南、城东行进,形成天工渠,提供给工场使用,并在水渠落差稍大的地方设一个水车,为工场中的行车、鼓风机、简易车床提供动力。

城西分十里,是民用工场。汇集有棉、麻、丝纺织场,羊毛呢绒场,铸造场,木器场等;城东分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全是造纸场和印刷场。在南郑的时候,兵工场地工匠们已经改进出用毛竹、芦苇等材料制造出更白更有韧性的纸张来,正在大量销往各地。迅速替代木牍竹简和布绢。而印刷场在学机械出身的曾华指点下。直接从雕刻版跃进到铜活字印刷。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这里印得最多的除了圣典之外就是各种邸报,有传达军情军令的《镇北大将军府邸报》;有传达政事政令的《雍州刺史府邸报》;有采访观风署出版的《民事邸报》,以采集各地时事,评论各地要案,抨击各种弊端,连载各长篇故事而颇受百姓们地喜欢,也是各地“说书人”必备之品;有由主管市集商业地理市司出版地《市商邸报》。上面全是每半月或每一月各地货品的价格,还有关税署定时公布的各种货品关税,颇受商贾们的喜欢;主管教育的提学署出版的《提学邸报》则是文人墨客们追捧的邸报,它由车胤、郝隆、罗友等名士主编,刊登地除了各地提学和招生录取情况,还有从众多文人的“投稿”中精选出来的诗赋妙文,能被刊登上《提学邸报》,流传各地是许多文人梦寐以求的追求。当然了。圣教的宣传邸报《真知邸报》在曾华的支持下也明目张胆地在这里印刷发行。

这些邸报定期印刷。然后由驿邮马车或一箭驿递传送到各州各郡,然后再散到各县去。自从关陇大道被修缮完整,加上梁、益两州也是大修道路桥梁。在各地的道路状况明显变优之后,曾华下令在驿制的基础上增加驿邮马车。马车就是在曾华授意下,由咸阳工场制造出来地四轮马车,前面加上两至四匹马,在宽直地大道上跑得可欢了,一天可以跑四驿一百二里,两驿换一次马,比步行快多了,都快赶上了一箭驿递了。以前步行驿丁背的邮包都放在马车后面的货厢里,而前面地客厢里可以坐四~八人,只要交钱和有行照(类似于现在的介绍信和身份证)谁都可以坐。但是这驿邮马车只能在关中、成都、汉中等平坦的地方使用,其余的地方还是要靠步行驿邮和快马驿递。

除了圣典和邸报之外,这里还要印刷各种书籍销往全国各地。

在咸阳城北大部分则是居住着各工场的工匠和他们的家眷。除了南郑迁来的工匠外,曾华还将关陇各地的工匠们都招募过来,总共足有近两万人,加上家眷足有十几万人,把整个咸阳城北住得满满的,还向外扩展了一圈才容纳下。在城北的东角是分别管理咸阳兵民工场的军器监和良造监两个机构,西角则是跟着从南郑搬过来的工匠学堂。它从十二岁开始招收有一定基础的百姓子弟,分科专门学习各项工匠技术。

而咸阳城外东西各驻扎一厢步军,北边二十里外的地方还驻扎着一厢骑兵,戒备森严地拱卫着咸阳城,而城里工匠中更是密布探马司、侦骑处、观风采访署三司的细作探子,密切注视着可能出现的奸细。

在咸阳停留两日后,曾华离开这座可以说是在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业中心,向长安东北的霸城行去。霸城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只是一座普通的城池,但是对于曾家军上下将士来说却是如雷贯耳,因为霸城城北有曾家军军官最高学府-长安武备学堂,曾家军中所有的军官都是从这里毕业的,由曾华任总理,柳任总教导,是无数热血青年心中的圣殿。

城南有京兆讲武学堂,是雍州培训士官的学校,而在城东还有一座学堂,长安大学堂。这座曾华心目中的最高学府由于龙首原南的校区正在修建,而且新开张招收的学生不多,所以暂时占用了长安武备学堂新修的校区安置。

曾华

车胤、王猛等谋臣达成共识,准备在龙首原南扩修新曾华的规划草图,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