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178章

权柄大明-第178章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兄弟领着窑社的人在训练。”陈风随口说道,他不想让这两人担心。

训练?敏敏问道:“那常兄弟是看不起我周某了,训练,还派人来这里守着?”

在听到外面动静之后,敏敏就立刻起来了,接着,就发现居然常遇春派人来保护她了?自己也有人,凭什么非得常遇春来人?平时敏敏就将常遇春看做自己的对手,这次常遇春这么做,就是看不起她了。

因此,敏敏毫不客气地说道。

“周姐姐,常大哥肯定也是为了我们的安危着想,都是惠儿的原因,如果不是惠儿来这里的话,常大哥也就不会派人了。”沈惠赶紧在一旁说道:“现在,风哥也回来了,让常大哥的人撤走,这就算了吧!”

“对,你们几个,都回去吧。”陈风向守候在这里的窑社的人说道。

“是,恩人!”他们立刻领命,然后,向回走去。

此时,外面安静下来,搜捕任务已经完成,其他人家里,没有发现异常。

陈风对窑社的人非常满意,常遇春治军很严,他以为,这些人都只听常遇春的命令,那样虽然是正常的,自己心里也会稍稍不爽。而现在,这些人完全听自己的命令,没有半点迟疑。

要知道,这次来守护这间院子的,并不是窑社的初期成员,陈风一个都不认识,而且,他们还都叫陈风为恩人。

矛盾化解,陈风想要回自己的偏房去,离天亮还有一个多时辰,可以再眯一小觉。

“风哥,偏房内阴寒,你来正房睡吧。”敏敏说道。

哦?知道心疼自己了?陈风倒不惧怕什么阴寒,但是,那根毒针还在稻草里,得等到天亮之后,再把它找到,既然敏敏都说了,自己就到正房里去睡个囫囵觉好了。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陈风说着,大踏步地走进了正房。

“喂,风哥,没有让你进东房睡。”敏敏赶紧说道。东房是敏敏和沈惠睡觉的地方。

“那我睡哪里?”陈风问道。

“当然就是这里了。”敏敏指了指外屋的桌子。

陈风顿时哑口无言,这和睡偏房,有区别么?

…………

“大哥,我们不能再迟疑了。”兴化城内,一个声音低沉地说道。

此时,他们都穿着官军的衣服,被称做大哥的人,还是个百夫长。他们皮肤黝黑,身材魁梧,两眼之中,满是杀气。

张士诚向高邮知府李齐投降,李齐非常宽容,向大都请示,免除了他们的牢狱之灾,还把他们编入了官军之中。

和徐州的芝麻李比起来,张士诚的待遇,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同样是造反,一个是被屠戮干净,另一个,是被好吃好喝地供起来,比起原来当盐民的生活,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

张士诚虽然投降了,但是,这只是权益之计,高邮知府李齐脑子里安的是什么坏水,他是很清楚的。

他们这三百多盐民组成的骨干,被编入了官军之后,就一直受到其他官军的监视,高邮府在兴化,又驻扎了二百名骑兵,七百名官军,监视他们。

而最近,调令终于来了,他们需要和这二百骑兵,一起前去濠州,剿灭濠州的反叛。

借刀杀人,要是他们去了,不用说,攻城的时候,第一波的部队肯定是他们,徐州攻城战的惨烈,他们也是知道的,满地尸体。

所以,张士诚是绝对不会听从朝廷的调令,前去濠州的。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第227章 朱重八投军

“濠州不能去,如果我们去了,就中了鞑子的奸计了。”一旁另一个声音跟着附和道。

两个声音,一个是吕珍,另一个是李伯升,他们都是张士诚手下的悍将了,跟着一同降了鞑子,本来就不情愿了,再去和红巾军斗,更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对,我们干脆,把兴化的鞑子都宰了。”张士信也说道。

和当初起事的时候不同了,他们被编进了官军,武器在前几日,也给配齐了,可不是当初靠着带鱼刀吓唬人的时候了,他们手里有了真家伙,这还怕什么?

“那然后呢?”张士诚问道。

“下泰州,打高邮,徐寿辉都称皇帝了,韩林儿也称皇帝了,大哥,我们拥立你,在高邮称帝!”

下泰州,打高邮,在高邮称帝!听到这话,张士诚的眼里,燃起了一团烈火。

对,当回皇帝,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了一遭!

“回自己的队伍准备一下,半个时辰后,我们起事,先将兴化城内的官军都砍了,拿下兴化城,然后,我们快速赶望泰州,天黑之前,派小股人员进去,半夜的时候,夺取泰州城!”张士诚终于下定了决心。

上次失算了,这次,一定要在鞑子反应过来之前,先把泰州城拿下来,有了泰州城,南北呼应,辐射到东部的盐场,盐民们一定会蜂拥而来,参加自己的起义的。

虽然此时整个中原的义军形势并不乐观,但是,张士诚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唯有一战,来奠定自己的霸业!

天下太平,则是治世能臣,天下****,就是乱世枭雄!

………

“元帅,城外来了个细作,请拿令旗去将他处斩。”元帅府上,一名士兵进来报告道。

座位上,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正在那里沉思,他双眉紧皱,脸型稍长,两撇小胡子,显得神情更加冷酷,穿着一身蓝色的袍子,紧系着腰带,上面留着扣,随时都能挂上腰刀或者弓箭。

这个人,就是起事已经半年的郭子兴,这座高大的濠州城,就是他们的战果,也是直到现在,唯一的战果。

城外,就是鞑子大将彻里不花所带的几万人马。

城外是鞑子兵,城内是红巾军,要是像徐州城那样,战斗一定是非常惨烈的,每日都会有无数鲜活的生命死去。

但是,这半年来,双方却一直相安无事。

彻里不花将军队扎在了城外十里,每日就是生火,做饭,操练。

开始的时候,郭子兴和其他几位将军,还做好了应对鞑子攻城的准备,但是随后,却看到了鞑子的这种举动。

难道,鞑子是想困死他们吗?

这也不对,鞑子没有围紧四个城门,确切地说,鞑子只是在那里驻扎,根本就没有围城,粮食,补给,他们随时都能够运进城来。

双方一直相安无事,郭子兴已经啧啧称奇了。

不过,在徐州城的战斗结束之后,彻里不花终于以乌龟的速度动弹了一下,在城外组织了几次攻城的演练,只是演练,从来都没有靠近到城头弓箭的射程内。

而四周,也开始封锁起来。

郭子兴一直都在犹豫,是否需要出城去打一仗,将外面的那群鞑子兵们赶走。

就在这时,士兵报告道,抓了个细作。

“你怎么知道抓的是个细作?”郭子兴问道。

“这个人说是来投军的,我们已经一个月没有收到投军的了,现在百姓恨不得与我们红巾军撇开关系,怎么会是投军的?”士兵问道。

投军?郭子兴裂开了嘴,两撇小胡子也要飞了起来,现在,的确是没有人投军了。

“走,我们去城门口看看。”郭子兴挂上自己的腰刀和弓箭,拿着自己的长枪,出门,翻身上马。

走到城门口,远远地看见那里有一个被用绳子捆起来的人。

再走近,只见此人满脸的麻子,长长的下巴,前凸出的额头,一层密密的短发之上,还可以看到几个戒点。

郭子兴对这个人好奇了。

“来人,给他松绑!”郭子兴说道。

朱重八平静地等待着士兵给松绑,然后,继续看着眼前的人。他知道,这个人就是濠州城内的指挥者。

从於皇寺里面出来,朱重八并没有急着去投奔起义军,尤其是当徐州被鞑子打下来之后,云游了几个月,看到鞑子始终没有拿下濠州,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这才来到了濠州城。

谁知,绕了无数的路,躲开鞑子的围城,刚一来到这里,居然被当作了细作。

“你这个细作,来濠州城想探听什么消息?”郭子兴问道。

“我不是细作,我是来投军的。”朱重八说道。

“徐州城都被鞑子打下来了,整个城都被鞑子给屠了,你还敢来投军?你不用狡辩,稍后就把你推出城门去斩首,把你的头挂在城墙上。”郭子兴说道。

他说完,就看着眼前的人,希望从他的眼睛里,看到慌乱。

“好的。”朱重八淡淡地答道,继续看着郭子兴,目光中,没有一丝害怕。

双方仿佛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又仿佛情人一样,就这样望着对方。

终于,郭子兴先妥协了:“你是哪里来的,为何来投军?”

“在下定远朱重八,汤和大哥在这里成为了千户,给我写信,邀我来投军。”朱重八说道。

汤和!郭子兴动容了,汤和是他手下最善战的大将,是他介绍来了,那这个人,一定是来投军的。

“好,那你先跟着我,做我的亲兵吧。”郭子兴说道。

刚刚说完这话,“噔噔噔,”就有两名士兵从城楼上跑了下来:“郭元帅,远处鞑子的驻地上,有些动静。”

有情况?郭子兴立刻向城头走去。

朱重八没有迟疑,跟在了郭子兴的身后,既然是他的亲兵,那就要跟在他身边了。虽然朱重八还有些奇怪,郭子兴为何没有让他进汤和的部队去,不过,朱重八知道,从现在开始,自己的生活,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热血的杀戮,你死我活的战争,在这里,没有退路!

朱重八已经感觉到自己体内的热血开始沸腾。

远处,是鞑子的围城部队,此时,他们没有向着濠州城的方向,而是向外,似乎在调兵遣将。

鞑子在干什么?

当远处看到了那些头裹红巾的将士的时候,城头终于响起了一片唏嘘声。

是一路友军来了,他们正在冲破鞑子的包围圈,想要向濠州城靠拢。

“开城门,随我出城,迎接我们的友军!”郭子兴长长的驴脸上,此时也显得非常兴奋。

由于现在起义已经进入了低谷,像郭子兴这样据城坚守的红巾军并不多,有的被打散了的部队,也会来投靠他们,这就会增加他们自己的力量。

所以,现在看到了红巾军前来,郭子兴很是高兴。

吊桥放下,郭子兴骑着高头大马,拿着长枪,威风凛凛地向外冲去。

此时的朱重八,还没有领武器,就背着自己的包袱,跟在郭子兴的马一侧,也冲了出去。

除了郭子兴和几名亲兵是骑马之外,其余的人,都是步兵,他们夹杂在郭子兴的周围,乱哄哄地冲了出去。

“兄弟,你是哪部分的?”就在冲的过程中,朱重八旁边的一个老兵问道。

“我是郭元帅的亲兵。”朱重八答道。

“那你的武器呢?”

“还没有领。”

“那你还跑得这么猛,想要找死吗?”

“跑得慢,说不定更危险。”朱重八刚刚回答完,就看到头顶上飞过一阵箭雨,后面的人,就倒下了一片。

一路鞑子骑兵,发现城门打开,立刻策马奔来,一通箭雨,就射死了几十人。

顿时,后面的步兵停住了,在这个年代,骑兵对步兵,有先天性的优势,他们得结阵,才能够克制住骑兵。

匆忙之中,第一排的长枪手半蹲,将长枪高高举起,他们的空隙间,持着盾牌的士兵将盾牌抵挡到了最前面。第二排的长枪手,将长枪放在第一排人的肩膀上,再向后,就是他们的弓箭手。弓箭手的四周,又有刀手保护。

标准的步兵对付骑兵的阵型。

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进入阵型的保护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