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201章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01章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预备!放!”史天泽大手一挥,五百门火炮对准宋军就开炮了,五百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划过天空,勾绘出一幅美妙的空中奇景,瑰丽雄奇,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蒙古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这么多的火炮,史天泽看着这一幕奇景,心里想道任凭李隽神通广大,在如此火力打击面前,也必然是无应付之道,准备好了收获胜利果实的好心情,就只等李隽倒霉了。

火炮一直是宋军的利器,宋军对于眼前这种情景早就见得多了,一点也不惊慌,在军官的指挥下,落点附近的军卒迅速分散开。火炮的威力,李隽这个始作俑者自然是了若指掌,在排兵布阵时就充分考虑到了,队伍之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军队分散,宋军分散起来不会有困难。

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过后,一个接一个的火球闪现,泥沙飞扬,碎石尘土溅得到处都是,宋军的阵地给炸成不成样子。幸好宋军在李隽的调度下应付得当,伤亡肯定有,要是在如此火力打击面前没有一点伤亡那就不对了,只是不严重,第一轮排炮打下来,伤亡不过数十人而已。想想当初的江南大战,宋军一轮排炮打下来,蒙古军队死伤惨重,两者相较相去何止道里。

“这是什么炮?威力怎么没有他们打出来大呢?打我们一炸死伤一大片,我们打他们却是一打一点伤亡。”史天泽心里存在这样一个疑问,下令继续开炮。他急切间没有想到宋军善用火炮,对火炮极是了解,再有李隽从中调度,及时分散,来不及分散的就卧倒,伤亡当然小得多了。

许光汉请命道:“皇上,让臣去对付火炮吧。”特种部队善于暗中行对,完全可以偷袭,要是他们出马的话,成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李隽并没有马上回答,把蒙古军队打量一阵,否决道:“不行。你看看史太公摆的是什么阵势?他把火炮放在中间,四周都是军队,每门火炮旁边部署了不少军队,摆明了是怕你的特种部队,你们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正如李隽所料,史天泽如此部署,的确是为了提防神出鬼没的特种部队。

“皇上,可也不能眼看着鞑子炸我们呀。”许光汉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明知李隽说得有道理,仍是心有不甘,道:“总不能眼看着让他炸我们吧。”

李隽想了一下,道:“不想挨炸的办法也是有的。”他下面的话给急切的许光汉打断了,他问道:“皇上,什么办法?”

许光汉所问,正是柳河子心中所想,紧紧盯着李隽,盼星星一般盼望李隽给出答案。

“三十六计,走为上。”李隽笑着说。这是什么计策?谁不会,柳河子他们是大失所望。

李隽理解他们的心情,开导道:“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我们只需要给后续部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就能反败为胜。史太公才五百门火炮,朱瑞祥可是有上千门火炮,他们一到,还怕他飞上天去?”

谁不知道秦岭中正有十万大军在向关中开进,可那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李隽此言真有点望梅止渴的意思,柳河子他们知道李隽撤退之心已决,不好再说,只得下令撤退。

“妈的,老子打了这么多的仗,就没有这么窝囊过。”柳河子一脸的泥土,望着还在轰炸的蒙古火炮,恨恨地骂起来。

自从江南大战开始,宋军就在使用火炮,每一次火炮一派上用场,也就意味着死伤枕籍,蒙古军队的厄运已经到了,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是蒙古军队掌握了火炮,而宋军空有上千火炮,却在秦岭山中,派不上用场,任谁都要发火。

“任他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李隽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开导柳河子道:“你忘了这句话?自从进入关中之时起,我们就要做好挨打的准备,不能一挨打就发火。”

柳河子有点不服气地道:“皇上,不是臣发火,实在是这仗打得让人受不了。史天泽天天追着我们,就快到宝鸡了。要是我们退到宝鸡,史天泽追到宝鸡,一阵猛轰,宝鸡就没了。要是我们退到略阳去,他追到略阳,再给他一炸,略阳也就没了。”

后面的话没有说,李隽明白,代他说出来道:“朝廷进军关中的努力就白费了。”点头道:“是该好好想个办法,把他的火炮给收拾了。柳将军,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向宝鸡退了。”

柳河子提醒道:“皇上,要是史天泽狗汉奸不理睬我们,直接去宝鸡,我们的麻烦就大了。”要是史天泽把宝鸡拿下来,南宋在关中的军队就会全军覆灭,就是李隽本人都会遇到天大的危险。

李隽点头赞同道:“是啊。游斗不能,撤退也不能,前进更不可能,还真是让人难处。”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一阵风吹起,把地上的泥沙吹得飞起来,打在柳河子的脸上,柳河子正没好气,这风在他心里也就成了恶风,骂道:“真他妈的妖风,连你也来欺负人。”

“柳将军,你骂什么?风?什么风?”李隽抬头问柳河子,突然眉头一轩,道:“柳将军,你这一下骂得好,史天泽的十万大军都会给你骂死。”

历史上就没有骂死人家军队的事情,柳河子惊讶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直愣愣地看着李隽,过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道:“皇上,是不是有办法了?”

李隽对柳河子道:“你马上传令,把我们做饭的灰烬收集起来。嗯,这肯定还是不够,派人去把老百姓家里的灰烬也收来。”略一估算,道:“还是不够。”对焦裕道:“焦将军,给你一个任务,你带上一千人,到前面的山上去伐木烧灰。记住,你要在两天之内烧出一万斤灰烬。能不能完成?”

焦裕拍着胸脯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务!”一脸疑惑地问道:“皇上,这废物有什么用?”

“借得西风三千里,吹却郭太公百万兵!”李隽并没有回答他的话,双臂张开,仿佛在拥抱西风。

第203章 大破郭侃(上)

瑟瑟西风中,树木摇曳,随着西风的节奏起伏不定,形成一片波浪,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极其壮观。枯黄的树叶随着西风翩翩起舞,仿若穿花蝴蝶般在寒冷的西风中摇晃。

西风,寒冷,凋零的黄叶,并没影响人们的好心情,一千宋军在李隽的带领下,正在森林边伐木,一个个挥着膀子大干,热火朝天,热汗满脸,仿佛寒冷的冬季并不存在似的。

森里边传来一片砰砰的斧头撞击树木的响声不说,还响起一片清越的歌声。这歌声是朋友们熟知的《黄土高坡》,领唱的不是别人,正是焦裕。

焦裕光着膀子,抡圆斧头,一边朝一株大树猛砍,一边唱道:“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他粗喉咙大嗓子,放开喉咙干嚎,听起来象是狼在嗥叫,要是用音乐水准来给他评级的话,他的音乐修养还在幼稚园水平上徘徊。不过,他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一点也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只要自己高兴,唱得舒畅就行了,自顾自地唱个不停。

五百名宋军跟着他干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个个跟着跑调的焦裕唱歌,还能准吗?好象五百匹野狼看见食物一般嗥叫,很是刺耳,他们还和焦裕一副模样,自得其乐,不亦乐乎。

这五百名大汉放开嗓子乱唱,另一边的五百名宋军一边挥着斧头砍树,一边叫道:“你们输了,唱得好难听。”

也不知道是哪个嘴巴不积德的士卒率先发表看法,道:“你们唱的啥子歌,好象哪家的看门狗几天没吃肉包子,给饿叫了。”

他的话引起一片大笑声,不少人大声叫好:“那是我家的黄三撒。”“阿花呢。”各种各样的点评之语从他们嘴里迸出来。

听着这些俗气的点评,李隽都忍不住偷着笑起来了。

焦裕把手里的斧头一挥,右手中指冲另一边的宋军士卒一伸,嗓子放得更开了,唱道:“日头从坡上刮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右手照那些讥笑他的宋军指指,意思是说那些宋军是他的牛。

这五百名宋军中一个反应快的士卒马上向李隽告状,道:“皇上,焦将军在骂我们,皇上,你要给我们做主哦。”

“他这个人就是那种习惯,没办法,一唱到高兴时就喜欢做点牛动作,撂撂蹶子。”李隽一边挥着斧头砍一棵大树,一边回答那个士卒。

李隽的话引来一片笑声,这五百名给骂了的士卒齐声赞成,道:“皇上圣明啊!皇上太圣明了!”言来非常夸张,同时,也非常轻松,气氛好得不得了。

焦裕一斧头砍在树上,放开斧头,转过身对五百名唱歌的宋军士卒吼道:“兄弟们,我们唱完了,要皇上来一首。”也不等他们发表看法,挥着大拳头,大吼道:“皇上,来一首,来一首。”

他的话马上得到他那队五百名士卒的响应,道:“皇上,来一首,来一首。”

为了提高效率,李隽决定来个拉歌比赛,把士卒分成两队,他和焦裕各领一队,一边拉歌,一边砍树,这样的话,士卒就有精神,干起活来有力气,烧出来的灰烬自然是多了。

按照规矩,焦裕他们唱完了,自然是轮到李隽他们了。李隽也不推辞,道:“弟兄们,该我们了。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预备,唱!”

李隽这队五百名士卒放开喉咙跟着李隽唱道:“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有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李隽学识渊博,不仅仗打得好,国家治理得好,唱功也是不错,这一唱起来那还得了,这首不知道唱过多少遍的《信天游》在他的领唱下唱得婉转动听,比起干嗥的焦裕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相差何止万里。

没唱得几句,焦裕这队本该不唱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一千人在李隽的领唱下唱起这首《信天游》,一时间,森林边响起悦耳的歌声。

一曲唱罢,士卒们是意犹未尽,焦裕振臂高呼,瞧他那模样,好象是在面对蒙古百万大军似的,大吼道:“弟兄们,皇上唱得好不好听?”

那还用说,当然是唱得好听之极,士卒们一齐吼起来:“好听。”

“弟兄们,要皇上再来一首。”焦裕兴奋地叫起来,也不管别人的想法,率先喊起来:“皇上,来一首,来一首。”

他的提议马上处到士卒们的响应,齐皆叫道:“皇上,来一首,来一首。”

“真来一首啊?”李隽抹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笑着道。

这还用问,士卒当然是巴不得他再唱上一首,吼起来,道:“皇上,来一首,来一首,来一首。”一边吼,一边跺脚,一时间响起一阵咚咚的跺脚声。

“那好吧,我就来一首哦。”李隽嘴角挂着一抹诡异的笑容,士卒们没有发现,非常开心,做好了倾听李隽美妙歌声的心理准备,就只等着李隽唱歌了。

成人之美是李隽的美德,李隽哪会让他们失望,唱道:“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了我还要拿一包。”

这是首儿歌,不会唱的有几人?士卒们哪会想到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