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天下风云 >

第52章

大唐天下风云-第52章

小说: 大唐天下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纥干承基是江湖上的专职杀手,李承乾知道他的消息,就重金雇佣了他,并让他在东宫深处训练杀手,准备日后刺杀李泰。

李泰知道李承乾不会让自己取代太子的计谋得逞,于是,李泰就拉拢了朝中不少大臣。李泰想拉拢他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很厌恶李泰这种卑劣的行为,就断然拒绝。

唐太宗回到京师后,李承乾出城热情地迎接,给唐太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是,唐太宗并不是很注意李承乾,唐太宗而是直接奔向魏王府去看望李泰,李承乾很是气愤,于是他回到东宫后,就命令纥干承基抓紧训练杀手。

李建业他们经过刻苦的训练,终于被铸造成了特卫的优秀战士,李建业在各方面的成绩都很显著。此时,李毅才十四岁。

李建业在神天军营地和二大队展开训练,此时唐太宗亲自来观看。韩程和三个师长来到唐太宗面前,说:“臣等恭候陛下大驾光临。”唐太宗说:“今日朕来神天军营地视察。”

李建业先派一个中队在正面吸引二大队的主力,程处默爱占便宜,就派全队去迎战,程处默把指挥部设置在那个艰险的山头上,而李毅悄悄的带二中队游过那条小河,和弟兄们一起弹出腰带尼龙钩子,爬上山头,把程处默抓了。

“好!”全场的人拍手欢呼道。韩程说:“我宣布,一大队获胜!”唐太宗说:“朕没有看错,以后他们一定是大唐的栋梁之才!”

李元非回到宰相日常办事的地点,中书省政事堂。李靖说:“非哥,你们终于回来了,现在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李元非说:“是关于太子李承乾的吧。”李靖说:“正是!李承乾这段时间很猖狂,他拉拢了千牛卫和朝中不少大臣。特别是他雇佣了江湖专职杀手纥干承基,李承乾让他训练杀手。还有魏王李泰,李泰现在有不少大臣帮着他,他让那些大臣想陛下建议,立他为太子。他还试图拉拢长孙无忌,被长孙无忌拒绝了。”李元非说:“看来他们开始斗争了!靖弟弟,我们要随时注意到他们的动向。对了,神天军里有什么消息?”李靖说:“你儿子在神天军里表现特别突出,还有,李恪建议他担任特卫大将军。”李元非说:“好啊!”唐太宗来到了中书省政事堂,唐太宗说:“刚刚朕视察了神天军,非常好!建业表现特别好!朕决定,提拔他。等等朝会上,朕要改革神天军的编制。”李元非说:“陛下要怎么改革?”

第五十七章 改革兵制

…………………………………………………………………………………………………………………………………………

之后,唐太宗在太极殿举行朝政,文武百官都到齐了。

唐太宗说:“此次朕决定实行兵制改革,目前在全国范围都实行的是府兵制,这导致内重外轻的局面,将来大唐还会继续向外扩张的。现在朕宣布,取消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李元非和李靖感到异常惊奇,李元非想:怪了,募兵制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创立的,怎么到贞观年间就有了,这是不是历史又写错了。

唐太宗说:“首先讲为什么朕要进行兵制改革?因为府兵制存在了太多的漏洞。原先是每州设立折冲府,用于管理一州的常务兵事,府兵制要求,男子从二十岁开始一直服兵役,到六十岁退休。有战事时就应征,无战事就种地,这样就导致边塞兵力不足。而且府兵制的负担太大导致了许多士兵逃亡,比如说朕这次巡游了洛阳,发现折冲府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名存实亡了。现在,废除府兵制。每卫率大军可以招募壮士应征,编制仍然不变。十二卫率共令天下六十府。千牛卫,左右骁果卫,金吾卫为中央禁军,专门负责守卫京师,称禁卫军。驻守京师北门的称北衙禁军,北衙禁军由左骁果卫担任,南衙禁军由右骁果卫担任。金吾卫和千牛卫负责宫廷。中央禁军就是这样,接下来改革地方禁军,每州设有折冲府,折冲都尉负责管理一州的常务编制,向州都督或刺史负责,若有战事,都督,刺史折冲都尉接到朝廷的鱼符相互核对,才能调动大军。每州的的折冲府下辖2个旅,每个旅设置旅帅,每旅有4000人,下辖5个团,每团800人,团里设置团练,团以下设立营,影以下是火。火是最基本的单位。这种编制还是采纳于丞相对神天军的编制。接下来,宣布各军的官职及品位。神天大将军,正二品上,相当于镇国大将军。神天上将军,正三品上。为云麾将军。神天将军,为正四品上,为宣威将军,是神天军主力师师长。特卫将军,正四品上,忠武将军。特卫相当与神天军师级。大队长相当于旅级,中队长团级,队为营级。火是最小的单位。神天旅帅,从四品上,怀化中郎将。神天团都尉,正五品上,游击将军。神天营长就是昭武校尉,正六品上。连长为致果校尉,正七品上。最基层的是排长,正八品武官。没有加官。这些都是神天军的官职。神天军乃大唐第一精锐,编制当然于其他大军不同。神天军常役兵力达十五万三千人,每个师就有五万人。其余十二卫大军编制还是原来那样,不过常役兵力为十万人。京城的禁卫军的常役兵力为五万。只要到战事时,各道各州要及时招募兵力。军饷和军粮由兵部和地方各州提供。募兵制从今日起开始实施。”

唐太宗这次改革兵制并不完善,后世的唐玄宗会依此作为基础来任命节度使的,节度使后权力越来越大,导致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这都是募兵制的弊端。

募兵制与府兵制比起来,相对要好一些。实施府兵制的时候,军队战斗力并不强悍,导致边塞无兵。而募兵制,让内地和边塞平衡了,使大唐向外扩张起到巨大的作用。可是,到了唐朝中后期,安禄山担任三镇节度使,掌握了大唐边塞40‰以上的兵力,致使爆发安史之乱。

退朝后,李元非和李靖私下谈论,李元非说:“这次陛下改革兵制并不彻底,还保留了大量府兵制的机构,比如说折冲府,折冲府的权力不但没有受到限制,反而还扩大了。”李靖说:“这只是名义上的募兵制,实际上实现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个人认为,募兵制还是不好。以后的唐玄宗全面改革募兵制,设置节度使,导致了边塞兵力巨增,内地兵力很少,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哎,盛世不会长久存在下去。”李元非说:“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不止募兵制的弊端,还在于唐玄宗日益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溺在花天酒地之中。他还滥用奸臣,朝廷的官员各个都很腐败,哪里不招致安史之乱?安禄山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清楚,他是一个野心膨胀的人。对于那时的大唐来说,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两头野狼。”侯君集路过旁边,听到了两人对大唐的未来兴致勃勃的谈话,侯君集说:“两位相爷,你们究竟在谈论什么?”李元非说:“没什么,我们随便说说罢了,侯大人做上了兵部尚书和太子少傅,真是双重喜庆啊!”侯君集说:“这都是托相爷们的福,下官才得以步步高升啊!”李靖说:“好好干!别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

之后,李元非和李靖来到神天军营,李元非看见李建业和程处默兄弟正拿着小弓弩在泥浆里匍匐前进,李元非说:“业儿!”李建业爬向终点后,来到李元非面前,说:“父相,孩儿正在泥浆里训练,有什么指示!”李元非说:“这段时间训练,你可吃了不少苦吧?”李建业说:“这点苦算啥?你不是常常教导我们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吗?钢铁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才练成的!一名名将,是经过无数战争的洗礼而铸造出来,而钢铁的意志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磨练出来的!”李元非,李靖听了这些话,深受感动,李元非称赞道:“好样的!今天我听了你这些话,我很是高兴!你成熟了!懂事了!你母亲知道你刚才说的话,一定很高兴的。”李建业说:“父王,我们神天军这段时间训练才紧,几乎没有回家,母亲还好吗?”李元非说:“恩,她非常好!”李建业说:“你们把我抚养到这么大,真的很辛苦。将来我一定热血杀敌,回报国家和你们的养育之恩。”李元非想:业儿思想非常先进,有模范代表作用。若是我们能回到现代,我一定会让他入党的。这是,韩程来了。韩程说:“参见大帅!大帅将近一年没有来神天军了,弟兄们很是想念啊!还有,李大队长是全军表现最为突出的一员,他作风过硬,训练时果断勇敢。将来可以当指挥官。我准备把他评为神天军先进模范代表。”李元非说:“好!你们要继续努力!把大唐神天军建设成一支现代化军队,只要你们需要什么,尽管吩咐就是了!”

侯君集来到东宫,侯君集说:“太子殿下,今日陛下在朝政上改革了兵制,在全国实行募兵制。”李承乾说:“知道。李泰有什么新的消息?”侯君集说:“自从陛下回来后,李泰便很少和那些大臣来往了。他在府中专心搞他的文学。还有一事,魏王李泰的老师王硅生了一场大病,现在快不行了。”李承乾说:“王硅那老头子根本对魏王起不了什么作用。最起作用的是韦挺,杜楚客,杜淹那伙人,最近岑文本也加入了那行列。”侯君集说:“殿下不必多虑,只要时机成熟了,咱们就一举杀了李泰,那些人就会成为无头苍蝇到处乱窜,收拾他们是早晚的事。还有,你舅舅长孙无忌对你们俩的斗争,充耳不闻。好象长孙无忌有什么意图。”李承乾说:“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比较大,要是他为我所用,那扳到魏王李泰就很容易了,你去帮我说服长孙无忌。”侯君集说:“殿下,长孙无忌可不是那么好说服的,上次李泰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去说服长孙无忌,反而被长孙无忌臭骂了一顿。”李承乾说:“哼!我就不信了!长孙无忌他以后不想当官了!我以后可是皇上!假如他帮了我,以后有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若他不帮,以后叫他吃不了,兜着走!他若拒绝,你就把我的原话告诉他!”侯君集说:“是!太子殿下!”

侯君集来到长孙无忌府里,长孙无忌恭敬地说:“侯大人光顾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今日有何贵干?”侯君集说:“长孙大人,现在太子殿下希望你与他合作,共拒李泰。”长孙无忌说:“前几日魏王李泰来府中也对老夫说过相似的话。不过李泰的话说的太过分了,老夫将他轰了出去。”侯君集说:“长孙大人这么做,很好。现在太子殿下就希望你这位国舅与他合作。”长孙无忌说:“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兄弟要勾心斗角?”侯君集说:“魏王李泰图谋不轨想用诡计谋取太子之位,太子为保住他的大位,只有和魏王的阴谋诡计做斗争。”长孙无忌说:“怎么又回到当年那样了?当年陛下还是秦王时与太子李建成争夺权位斗的个你死我活,现在怎么又轮到我的两个外甥了?都是同母兄弟,干吗斗的和你死我活?”侯君集已经不耐烦长孙无忌扯流水账,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别这么罗嗦,今日我且问你,帮不帮太子?”长孙无忌说:“侯大人,老夫建议,这种事你我都不要插手,小心惹祸上身啊!你们这么明争暗斗,陛下早晚会知道的,到时候你可要坐天牢!老夫在此事谁也不帮,保持中立。”侯君集说:“哼!到时候你就知道吃不了兜着走了!”长孙无忌说:“你这是在威胁我吗?”侯君集说:“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